獨家|中英航母大戰誰能贏?殲15:1枚炸彈就能炸癱「女王」

2021-12-09 鳳凰網軍事頻道

作為目前西方最頂級的航母設計之一,英國的「女王」級航母卻存在致命缺陷。

相同的排水量、起飛方式與服役節奏,讓越來越多的人將中英新型航母放在一起比較。近日,英國國防部表示,「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2號艦「威爾斯親王」號已經基本完工下水。英國航母的外形相比中國剛剛完成試航的002型航母顯得科幻很多,但如果中英發生航母大戰,殲15卻有把握僅靠一顆炸彈就讓「女王」癱瘓,只因後者航空艦橋存在一項致命缺陷。

目前F35B相比早期型殲15在隱身、雷達方面確實存在明顯優勢。

「女王」級航母滿載排水量超過7萬噸,相比002型航母滿載6.7萬噸的噸位還要大一點,而且按照目前的技術規劃,「女王」在戰時最多能搭載36架F35B戰機。相比之下,儘管002型航母機庫面積相比「遼寧」艦可能增加10%,但殲15戰機的尺寸明顯大於F35B,戰時最大載機量很難超過30架。同時著眼於F35B相比目前早期型殲15在隱身、雷達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僅就航母自身的海空作戰而言,「女王」確實明顯強於002型航母。

「女王」級雙艦橋設計理論上是為了增加戰場生存能力,但一些設計細節卻使這些努力全部付諸東流。

「女王」級航母的另一大亮點,就是採用了分置的航海(前)、航空(後)艦橋,這種布置理論上能有效降低航海、航空部門之間的互相干擾,當遭遇攻擊時能避免全部作戰指揮部門的癱瘓,原則上只要有一個艦橋完整,就能指揮全艦進行完整作戰。但正是後部航空艦橋上的一項設計,使其實戰生存能力極差,那就是航空艦橋向甲板內側延伸平臺上的大面積落地窗。實際上早在「女王」級航母方案公布時候,該設計就曾遭到法國同行的嘲笑。

「女王」級航空艦橋上大幅落地窗的設計很早之前就曾遭到法國同行的嘲笑。

「女王」級航空艦橋上的這個延伸平臺主要負責全航母甲板調度,大面積落地窗理論上能最直觀的觀測每架戰機的甲板狀態。但「女王」級航母最終方案公布後,曾有法國布勒斯特造船廠(「戴高樂」號航母建造船廠)專家表示「『女王』級航母航空艦橋延伸平臺上落地窗的設計,讓人感到這是一艘遊輪而不是航母,戰時一旦航母中彈,甚至是近失彈,都可能將這些窗戶震碎,造成航母航空指揮能力嚴重癱瘓,使全部艦載機停在甲板上毫無用處」。

「戴高樂」號航母的確存在硬傷,但其被動防禦設計卻讓美國同行自嘆不如。

與「女王」級航母相比,儘管「戴高樂」號航母自服役後一直重病纏身,但即使是美國也承認,「戴高樂」號航母的被動防禦設計超過美國現役航母。例如「戴高樂」號艦橋整體鋪設了50-75mm厚的特種防彈鋼板,特殊位置採用荷蘭DSM公司的「迪尼瑪」PE材料(非金屬防彈材料,防彈性能優於美國「凱夫拉」纖維)進行補強。艦橋結構理論上能保證被1-2枚「飛魚」飛彈直接命中後,仍能保證整體完整,並能通過戰場修復恢復部門指揮職能。

俄制航母的被動防禦設計理論上優於西方航母,中國航母很可能延續、加強了這一優勢。

相比西方航母,俄式航母作為金貴得多的戰艦,在防禦上同樣下足了功夫。「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艦橋整體鋪設70-85mm厚的方案鋼板(俄媒曾表示,俄制艦用防彈鋼板的防禦能比西方同類產品強8-10%),在要害部位同樣採用了非金屬防彈材料進行補強,構成完整的複合裝甲防彈結構,理論上直接命中1枚「天王星」反艦飛彈仍能正常指揮作戰。著眼於中俄航母的血緣關係,「遼寧」艦與002型航母很可能延續、加強了的「庫」艦的防彈設計。

45型驅逐艦整體的嚴重傷病,進一步增加了「女王」級航母的實戰風險。

因此,一旦中英發生航母大戰(2017年7月27日,時任英國防務大臣麥可•法倫聲稱,英國計劃明年向南海地區派遣航母,增強英國的海上地位),著眼於英國6艘45型驅逐艦嚴重的「傷病情況」,戰時很難保證對殲15戰機進行全面攔截,哪怕只有1枚炸彈命中「女王」,即使未對航母結構造成損傷,強大衝擊波也能震碎航空艦橋的大幅玻璃窗,即使只是將這種多層貼膜防彈玻璃的最外層震碎,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癱瘓「女王」級整體的航空戰力。

在「女王」級航母上,體現了英國在航母設計上激進想法與慘澹現實的碰撞。一方面首嘗「雙艦島」這一設計上的「螃蟹」,另一方面卻因軍費局限,不得不放棄彈射,轉而成為西方首艘採用滑躍的大型航母。但在這些之外,航空艦橋的大面積落地窗設計,卻體現了英國航母設計與實戰需求的脫節,這或許才是英國航母最大的問題。相比之下,中國作為航母領域的後起之秀,做的無疑要強得多。

相關焦點

  • 中東油輪遇襲報告出來:罪魁禍首是蛙人,當年航母戰列艦都能炸沉
    圖片:伊朗展示的最新型微型潛艇,美國和以色列懷疑是這種潛艇幹的。從目前的調查報告來看,基本上可以確定這起「連環爆炸案」是出自蛙人之手。對於艦船來說,蛙人是傳統而致命的威脅,早在一戰、二戰時期就有很多蛙人擊毀水面艦艇的戰例。
  • 實事求是 遼寧號作戰能力要低於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
    ,相比較之下遼寧號航空母艦艦載機是國產殲-15戰鬥機,它是在前蘇聯蘇-33艦載機戰鬥機基礎上研製而成,主要採用了更加先進的航空電子系統、機載武器,作戰能力比蘇-33有較大提高,根據海外媒體報導,中國還在發展殲-15改進型,它配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性能有進一步提高,可以與三代半作戰飛機如陣風M、F/A-18E/F相對抗,不過殲-15畢竟是一種非隱身戰鬥機,並且在這方面也沒有多大潛力可挖,面對F-35B
  • 【獨家】中國殲15最新視頻霸氣十足:掛滿飛彈 航母上起飛!
    我國首款艦載機殲-15,也叫「飛鯊」。2012年11月25號,當殲-15艦載機在航母遼寧艦上成功降落時,引來世界普遍關注的目光。又是什麼支撐研發人員們嘔心瀝血,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去研製殲-15?殲-15艦載戰鬥機是中國航空工業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承擔研製的。
  • 日本大臣試駕F35B戰機,輕鬆降落到航母上,比殲15簡單多了
    F35B垂直降落到航母甲板上,一旁負責指導的美軍飛行員表示:實機與模擬器的差別微乎其微,能夠在模擬器上完成降落訓練,操控實機降落到兩棲攻擊艦或者輕型航母上沒有問題。改裝完成後的出雲級將變成輕型航母,可以配備F35B戰機,因此日本防務大臣巖田和親專程到美國進行考察,準備與美國商議進口F35B戰機的事宜。
  • 淺談航母滑躍式與彈射式起飛!
    但既然有圖片證實,殲15能掛著2枚反艦飛彈,加2枚格鬥飛彈攔阻降落。那麼實戰條件下,若從195米遠端起飛時,最大掛彈肯定不會只掛4彈。殲15重載反艦模式,起碼是掛4枚反艦飛彈,加2枚中距彈空空飛彈,再加2枚格鬥彈;而空中優勢模式可能掛6枚中距彈,加2格鬥;或者採取4中距,4格鬥;甚至掛6中距,加4格鬥都有可能,畢竟空空飛彈彈體重量比較輕。
  • 殲-15開啟暴力模式掛載:一次掛10枚飛彈,具備遠程攻擊能力
    其中機翼下掛載2枚鷹擊-83K反艦飛彈,2枚霹靂12中距空空飛彈和2枚霹靂8近距空空飛彈,機身下方掛架掛載了2枚鷹擊91反艦飛彈和2枚霹靂-12中距空空飛彈。4枚反艦飛彈,4枚中距空空飛彈和2枚近距空空格鬥飛彈。這個時候,殲-15艦載機掛載這麼多的武器意義重大,也顯示出了殲-15戰機具備強大的戰力。
  • 殲31外形大變,或為國產航母而準備!
    中國國產航母001A 的下水,極大地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在眾多接踵而來的針對001A 的評論中,有不少評論提及未來001A 航母的艦載機問題。有不少聲音集中在原遼寧號航母艦載機的缺點上,認為遼寧艦的艦載機殲15屬於第三代戰機。
  • 南雲忠一:中途島戰役不換彈就能贏?真是要求高,我又沒法開天眼
    11月27日我們刊發了有關中途島海戰的文章《南雲忠一:中途島戰敗我沒錯,換彈絕對合理,誰再說我蠢我跟誰急》,引發了大家的熱烈討論。不少讀者依舊認為假如南雲在6月4日8時20分接到偵察機報告發現一艘「疑似美軍航母」的時候,果斷下令讓已經換上對地炸彈,準備對中途島發起第二波轟炸的九七式艦攻起飛去搜索攻擊美軍航母,中途島海戰的結果也許就不一樣了。
  • 臺灣漁民出海意外撈獲深水炸彈,一枚就能炸斷3000噸軍艦
    1月22日,臺灣島內媒體爆料,高雄一艘漁船出海意外撈獲深水炸彈,一枚就能炸斷3000噸軍艦,專家推測,可能是臺軍演習所遺留下的產物!
  • 美軍「炸彈之母」PK俄羅斯「炸彈之父」!誰是王炸?
    五角大樓原打算利用這種武器在伊拉克戰爭中消滅薩達姆政權的軍隊,但隨著後者兵敗如山倒,「炸彈之母」失去用武之地,前後總共才造出14枚就停產了事。新研製的「巨型鑽地彈」彈體長6米,重量高達13.6噸,相當於6枚美軍現役最大常規鑽地彈,威力更超出後者10倍。  「巨型鑽地彈」將會主要用於轟炸地表以下深層的目標,或者用於摧毀地下建築物中的坑道與堡壘,還可以用於炸毀高層建築物。
  • 獨家|「咆哮殲15」登上國產航母 為隱身艦載機爭取時間
    儘管國產航母未能出現在4月23日的海軍建軍70周年閱兵多少有些遺憾,但近日網上曝光的圖片顯示,目前國產航母不僅已完成甲板噴塗,而且在甲板測試的艦載機模型中,出現了殲-15艦載電子戰機,也就是所謂的「咆哮殲-15」。與基本型殲-15相比,「咆哮殲-15」是一款更複雜,更高端的戰機,而該機此時出現,或許是為中國隱身艦載機爭取時間。
  • 張召忠說:炸完軍艦炸航母,美國人為啥這麼愛「自虐」?
    而就在2008年的環太平洋軍演中,這艘當時已經退役了的軍艦,就被當做目標艦,給炸了個底兒掉… 先是用P-3C帶著「傑達姆」聯合攻擊炸彈,給扔了下去… 要知道這個「傑達姆」平時可不是用來炸艦艇的啊… 1999年5月8日美國炸中國駐南聯盟使館的那個炸彈就是它
  • 中國罕見高調亮出「航母軟殺手鐧」——電磁脈衝飛彈
    大膽猜測一下,電磁脈衝彈頭似乎是非常合理的解釋——這種新概念武器可以利用瞬間高強電磁脈衝,讓對手的電子設備瞬間報廢。因為東風-21D和東風-26是直接摧毀航母的硬打擊,這款新型飛彈是電子癱毀的軟殺傷,畢竟直接摧毀一個國家的航母損失巨大,可能會導致戰爭失控升級,不敢輕易使用,而這種軟殺傷只會讓整個航母戰鬥群電子設備癱瘓,失去戰鬥力,讓對手吃啞巴虧,好像被點穴一樣,戰時只能幹盯眼!因此,可以說這是針對美軍航母的第二大殺手鐧!
  • 航母戰列艦見了蛙人也要膽寒
    調查報告中稱,「涉案人員可能分成了數個小組,確保所有四枚爆炸裝置的炸藥都能在一小時之內及時起爆。」蛙人使用了「螞蟥」水雷,固定在水面以下的船體後起爆。調查報告稱,「最可能的情形是,潛水員使用快艇接近油輪,然後潛至水下安裝水雷。」
  • 僅剩一艘航母單挑整個日本,是一種怎樣的慘烈
    大黃蜂的魚雷機隊這次倒是擊中了利根號重巡洋艦,不過用的不是魚雷而是500磅的高爆炸彈。到目前為止,金凱德的三板斧已經全部使完:企業號的SBD開局用兩枚500磅炸彈炸殘了瑞鳳號,第二波攻擊隊由於被零戰半路截殺,只命中了霧島兩枚1000磅。大黃蜂號的第一波SBD表現最為搶眼:4枚1000磅炸彈直接炸廢了翔鶴號,翔鶴回家後結結實實在醫院躺了9個月。
  • 雙發轟炸機掠過日軍航母甲板嚇懵南雲,神風鼻祖在美國
    在這場航母對航母的大戰中,其實充滿了巧合和戲劇成分,如果說贏得戰爭勝利的是美國航母上起飛的艦載轟炸機、魚雷機,那麼在此之前撬動勝利天平,讓日本艦隊指揮官南雲忠一下達著名的「魚雷換炸彈、炸彈換魚雷」命令的卻是位於中途島上的美國陸軍航空隊和海軍陸戰隊航空隊的陸基轟炸機們。
  • 戰爭進化史 - 第一章 大戰 By維他Vita
    大戰「雖然我們都不想爆發戰爭,但是既然它已經開始了,那麼作為軍人,我們就要全力以赴去打贏它。
  • 殲35可胖揍F35C!
    殲35,大概率是未來上艦隱形艦載主力戰鬥機的編號,誰讓超級大國現在兩種上艦隱形艦載機,一種叫F35C,一種叫F35B。
  • 中國海軍殲15已過時?重大改進型或能壓制隱身戰機
    不過,遼寧艦或首艘國產航母搭載殲-15艦載機仍可執行不少任務。  比如在南海、東海等海域的戰備、警戒巡航,赴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大洋的日常巡航等。總體來說,搭載殲-15艦載機的中國海軍航母,在今後一段時間仍有較強的威懾力,特別是在面對並無航母的海上武裝力量,或是搭載同代艦載機的航母時。至於面對搭載隱身艦載機的大型核動力航母,確實只能等待國產隱身艦載機的研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