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媒體近日盤點了歐美十大防務新聞。西班牙防務新聞網站12月27日發表題為《在北約成立70周年這一年的十大國際新聞》的報導稱,在北約成立70周年之時,歐美在軍事問題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分歧。川普入主白宮時,就帶著減少美國對北約支持的想法。與此同時,歐洲尋求在防務上另起爐灶,並為此共同承擔了初步開支。
1.歐盟啟動聯合防務工業項目
今年3月,歐盟委員會首次通過一組工作計劃,共同為2019年和2020年的聯合防務工業項目注入5億歐元資金,並提出將其中的五分之一用於支持「歐洲中空長航時無人機」(RPAS MALE)系統的研發工作。
隨後,歐洲委員會啟動了由歐盟出資、在歐洲國防工業發展計劃框架下的第一批聯合防務工業項目。
2.美國對歐洲防務項目持有戒心
自2016年以來,歐洲一直在鞏固共同軍事戰略,這一舉動並不受川普政府的歡迎。兩年前,川普上任時便發出嚴厲警告,如果歐洲不承擔更多防務並減少對美國的依賴,那麼北約甚至會面臨清算。
但是,歐洲像川普所說的那樣在防務上付出更大努力之後,卻給美國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更強大的工業獨立。最後,歐洲同意與美國就美國軍工產業進入歐洲項目進行談判。華盛頓的力量依舊龐大。
資料圖片:「歐洲中空長航時無人機」原型機地面展示。(北約組織官網)
3.法國總統診斷出「北約腦死亡」
隨著2017年川普入主白宮,歐美在北約問題上的分歧擴大,並在今年11月達到頂峰。具體來說,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接受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採訪時稱,我們正在經歷「北約的腦死亡」。川普本人幾周後對此進行回應時稱,馬克龍的表態是「侮辱」。
4.空客公司因脫歐問題威脅英國
這家歐洲航空和防務公司表示,如果脫歐過渡期(2020年12月)如期進行,那麼將「重新考慮在英國的投資」。空客認為,過渡期時間「太短」,不足以對自身供應鏈加以調整,從而適應脫歐帶來的變化。空客只是英國脫歐戰略所引發的產業動蕩的例子之一。
資料圖片:英國公開的「暴風」六代機概念模型。(英國國防部官網)
5.空客主張整合歐洲戰鬥機項目
空客新任執行長紀堯姆·福裡11月主張今後將「未來歐洲戰鬥機」項目整合為一個項目。目前,歐洲存在兩項重大的戰鬥機研發項目。一項是由法國、德國和西班牙推動的「未來空中作戰系統」(FCAS),另一項是英國、義大利和瑞典參與的「暴風」計劃。福裡還警告說,加強歐洲防務工業勢在必行。
6.北約通過首項太空防禦戰略
北約各成員國國防部長今年6月通過首項太空防禦戰略。北約秘書長斯託爾滕貝格隨後澄清說,該倡議「無關太空軍事化」,儘管他強調稱「太空對於國防和威懾具有重要意義」。
7.法德緩解對沙特出口武器立場
經過數月的封鎖,柏林今年9月同意,法制武器中如果含有德制零部件的比例不足20%,就無需向德方申請出口許可。這樣一來,法德兩國之間的不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緩解。矛盾的起因是德國禁止向沙特軍售,包括別國含有德制零部件的武器。但無論如何,德國再次延長了對利雅得軍售的禁令。
資料圖片:俄軍運輸機將首批S-400防空系統運抵土耳其。(土耳其國防部官網)
8.全球軍費達到近30年最高水平
眾所周知,2019年全球軍事開支達到近30年最高點,為1.8萬億美元,比2018年增長2.6%,是1988年有可信記錄以來最高的數字。最低點是近20年前的1998年,當時正處在後冷戰時期。
9.S-400對F-35:美土生齟齬
美國國防部2019年年7月宣布,將土耳其踢出第5代戰鬥機F-35出售計劃。當時的公報解釋稱,這種做法是對安卡拉購買俄S-400防空系統的回應。土耳其訂購的這種防空飛彈已於7月開始交付。
10.歐盟討論氣候變化對防務影響
人們對氣候變化在許多領域產生的影響表示擔憂,防務也不例外。歐盟各成員國負責該工作的部長們2019年夏天在芬蘭召開會議,討論「氣候變化對防務的影響」等議題。該議題由芬蘭在這次非正式會議上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