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大閱兵上敬軍禮的老兵走了,他留下這樣的遺囑……

2021-02-20 央視新聞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澎湃新聞、齊魯晚報

9月10日凌晨,開國少將張玉華在南京逝世,這是繼9月2日開國少將向守志逝世後,又一名百歲開國少將逝世。他們的相繼逝世,令人感到惋惜。

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政委張玉華將軍因病醫治無效,於9月10日凌晨在南京逝世,享年101周歲。

△張玉華老將軍在2015年「9·3」勝利日大閱兵上,以一個標準軍禮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2016年農曆猴年春晚《將軍與士兵》小品最後,坐在輪椅上的張玉華被攙扶著站起來,面向全場莊嚴敬軍禮的場面震撼人心。

在張玉華老將軍生活的南京寧海路街道頤和路社區,提起他,社區居民無不豎著大拇指激情點讚:「老將軍樂於奉獻,關愛社區部分困難居民的生活,他就是我們身邊的活雷鋒!」

張玉華老將軍身邊工作人員說,老人在去世前留下了遺言:不搞遺體告別,不設靈堂,不收禮款,不要獻花圈。他要求把自己所有的器官都捐贈,經過檢查,兩個眼角膜可以進行捐贈。老人去世甚至都沒有留下錢款,基本都捐給了貧困群眾。

據了解,1986年張玉華老將軍離休以後,一直積極投身慈善事業,用自己的大部分收入向群眾、學校捐款捐物。

張玉華,山東省文登縣人(現威海市文登區), 1916年出生。縣立第1小學畢業後,16歲考入榮成師範 ,畢業後小學任教4年。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張玉華是天福山起義的領導人之一,起義部隊後被編為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第一大隊,張玉華任一中隊指導員。

新中國成立後,升任118師政委,參加海南島戰役,所在師創造了第一個先鋒營和第一個加強團登島,用木船打敵軍艦的戰績。1950年入朝作戰,118師在兩水洞打了志願軍出國第一仗。張玉華在朝鮮升任40軍政治部副主任,獲朝鮮二級自由獨立勳章。回國後,張玉華擔任40軍政治部副主任、主任、40軍副軍長。1960年任瀋陽軍區炮兵副司令員,1963年任瀋陽軍區炮兵政委。1967年任武漢軍區副政委,後擔任南京軍區副政委。張玉華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1970年到1976年、1982年到1983年兼任湖北省委書記。1964年晉升少將,獲得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令人感到惋惜的還有前不久,百歲開國少將向守志逝世。

原南京軍區司令員向守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7年9月2日凌晨在南京逝世,享年100歲。

向守志原名向守芝,1917年11月28日出生於四川省宣漢縣,1934年參加工農紅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9月轉入中國共產黨。

向守志曾任團長,旅長,師長兼政治委員,志願軍師長,軍參謀長,第15軍軍長,炮兵技術學院院長,炮兵副司令員,第二炮兵、南京軍區司令員等職。

向守志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監製/劉東華 主編/王興棟

記者/吳睿 編輯/江永韜

©央視新

相關焦點

  • 那個向全國人民敬軍禮的老兵走了,他留下這樣的遺囑……
    視頻回顧:9.3大閱兵老兵方陣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政委張玉華將軍因病醫治無效,於9月10日凌晨在南京逝世,享年101周歲。△張玉華老將軍在2015年「9·3」勝利日大閱兵上,以一個標準軍禮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 九三閱兵上,那個敬標準軍禮的老兵去世了
    張玉華老將軍在2015年「9·3」勝利日大閱兵上,以一個標準軍禮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在2016年農曆猴年春晚《將軍與士兵》小品最後,坐在輪椅上的張玉華被攙扶著站起來,面向全場莊嚴敬軍禮的場面震撼人心。當時全國電視觀眾盛讚他為「春晚上的最美男神」!
  • 敬上最後一個軍禮
    01敬上最後一個軍禮!「請退伍老兵放心!我們一定會秉持你們的優良作風,在本職崗位上盡職盡責,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 三尺哨位上留下了這群熱血男兒最難忘的軍旅記憶向你最後敬個軍禮親愛的戰友請接哨!
  • 閱兵敬禮的百歲老將軍張玉華走了!
    對第三個媽媽,我的信念是,要永遠聽黨的話,跟黨走。張玉華體內至今還殘存著一顆子彈;1986年離休後樂善好施,幫助全國各地困難群眾,支援災區人民,被譽為「慈善將軍」,講傳統作報告,傳播真理火種,受到人們的尊敬和受戴。2012年,被評為「中國好人」。2015年9月,他作為抗戰老兵乘車方隊成員,參加了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盛大閱兵式,展示了抗戰老兵的風採。
  • 閱兵敬禮老將軍遺言曝光,再一次令國人淚目…
    1、可留張遺容照片;2、可將遺體解剖研究;3、可捐獻有移植價值的生理器官;4、可取出腹內子彈,裝入瓶內留給後代做「不忘過去」的紀念物;5、可用紗布將骨灰包好,埋在一棵樹下,起點肥效作用,注意防止水土流失汙染環境;6、可繪製要圖,讓後代有機會看看那棵樹的成長;……
  • 【關注】「田家會英雄連」的退伍老兵,這樣告別軍營!
    ▲2015年「田家會英雄連」參加閱兵的照片。▲「田家會英雄連」2018年秋季退伍老兵合影。時間太快,指尖太寬。9月1日,昔日鋼鐵硬漢要惜別軍營,第71集團軍某合成旅在各營區舉行向軍旗告別儀式。「田家會英雄連」退伍老兵向軍旗敬上最後一個軍禮!
  • 文登籍老將軍張玉華魂歸故裡,他的遺言再一次令人淚目…
    △老將軍在2015年「9·3」大閱兵上,以一個標準軍禮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早在2001年,老將軍就已寫好遺囑,並三次修改。這份遺囑名為「我的後事留言」,內容有兩頁A4紙。字字深情,令人起敬,如滌心靈。這遺囑,是老將軍經歷風雨的洗禮後的做人準則與行為規範。功勳卓著的老將軍,沒有留下金,也沒有留下銀,卻留下了比金銀更加珍貴的精神財富。
  • 在"9·3"閱兵中敬禮的張玉華將軍遺言曝光,再一次令國人淚目…
    1、凡是公家的一律如數退還,需要賠償的則堅決按照制度規定辦;2、屬於借用的,無論公家的或者私人的一律物歸原主;3、屬現金(存款)捐給老家張皮村小學,作為當年父母所設「張皮村小學華華獎學基金會」的積累他還特意打電話給遠在北京、瀋陽的子女們,要求他們積極參加「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弄清楚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把握共產黨員為人做事的基準和底線。
  • 九三閱兵上敬禮的開國少將張玉華遺言曝光,再一次令國人淚目…
    那個在2015年「9·3」大閱兵上,以一個標準軍禮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將軍走了。  那個在2016年農曆猴年春晚《將軍與士兵》小品最後,坐在輪椅上被攙扶著站起來,面向全場莊嚴敬軍禮的老將軍走了。  這遺囑,是老將軍經歷風雨的洗禮後的做人準則與行為規範。  功勳卓著的老將軍,沒有留下金,也沒有留下銀,卻留下了比金銀更加珍貴的精神財富。  張玉華老將軍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的這個軍禮和一生的奉獻,卻永遠的烙印在了我們心中。
  • 最後一個軍禮!
    隨著一聲洪亮的口令:「向軍旗——敬禮」,老兵們滿懷深情地注視著軍旗,最後一次唱響軍歌,莊嚴地敬上軍禮!11月30日,第72集團軍某合成旅,一場莊嚴的老兵退伍儀式正在進行著。全體退役士兵身披綬帶,胸戴紅花,神情莊重,向軍旗行最後一個軍禮。這些退役老兵中,有精武尖兵,也有技術大拿,更有老黃牛式老班長。他們默默奉獻軍旅8年、12年、16年,為旅隊戰鬥力建設換擋加速貢獻了力量。
  • 勝利日大閱兵直播九大精彩瞬間
    那一刻,天安門廣場上的掌聲,潮水般洶湧……  【網友評論】  網友「予語非言」:看到那麼大的年紀的老兵,手掌都撐不開,還敬著軍禮,眼淚情不自禁就掉下來了,只有他們最能體會這一刻的偉大和神聖。精彩瞬間之二:將軍領隊
  • 他的遺言再一次令人淚目···
    早在2001年,老將軍就已寫好遺囑,並三次修改。這份遺囑名為「我的後事留言」,內容有兩頁A4紙。他說,"我活著為人民,我的後事也要為人民著想,不向組織提任何要求,不去做與死者無益與活者有損的事"。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真乃楷模。字字深情,令人起敬,如滌心靈。
  • 好書·推薦丨好記者講好故事 ——聆聽孫偉帥講述「軍禮的力量」
    作為一名軍事記者,跟隨海軍陸戰隊高空索降,我目睹過颯爽英姿的軍禮;朱日和沙場閱兵,我目睹過捨我其誰的軍禮;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故事,也和軍禮有關。今年在參與撰寫紀錄片《為了和平》腳本時,我採訪了一位抗美援朝老兵。他叫李增發,今年89歲了。怎麼樣?他的軍禮是不是挺帥氣的?
  • 武警三明支隊退伍老兵火車站揮淚告別,這些畫面實在感人!
    該支隊黨委常委一行與退伍老兵們到火車站臺依依惜別。歡送現場,支隊黨委常委與退伍老兵親切握手,並與大家合影留念,叮囑大家要注意途中安全。該部隊萬小強支隊長與老兵握手話別時講到:「你們為三明支隊的建設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你們為部隊和祖國奉獻了美麗的青春。今天,你們即將踏上返鄉的規程;明日,部隊這個大家庭將以你們為榮。
  • 先烈、老兵——閱兵之魂!
    閱兵,是重要國事,是敬仰先烈、敬重軍人、關愛老兵之重典。共和國檢閱軍人的軍威、風採,檢閱軍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唯軍人方有資格接受全民檢閱,長安街、天安門重兵通過,僅此一舉。是軍人就要接受檢閱,不在廣場,就在戰場,不在戰場,就在救災現場。我曾是一老兵,無緣正步走長安街的紅地毯,但我經歷了槍林彈雨洗禮和血與火的考驗。
  • 20年前他駐守香港,如今他紮根西湖!
    在這充滿意義的日子裡,小西採訪了一位首批駐港部隊的老兵——胡劍青,讓他為我們講講當年的故事。儘管退伍已有17年了,身上的空軍軍裝也變成了「城管制服」,但胡劍青敬軍禮的姿勢仍很標準、有力,身上的威武之氣幾乎沒有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