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3"閱兵中敬禮的張玉華將軍遺言曝光,再一次令國人淚目…

2021-03-01 青春東營區

來源:人民前線公眾號 授權轉發

9月10日凌晨2時37分,101歲的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政委張玉華因病醫治無效,在南京逝世。

▼那個在2015年「9·3」大閱兵上,以一個標準軍禮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將軍走了。

▼那個在2016年農曆猴年春晚《將軍與士兵》小品最後,坐在輪椅上被攙扶著站起來,面向全場莊嚴敬軍禮的老將軍走了。

▼那個1986年離休後一直樂善好施,幫助全國各地困難群眾,支援災區人民的「慈善將軍」走了。

9月16日上午,張玉華老將軍遺體在南京火化,遵其遺囑,只有老將軍的直系親屬和老幹部服務處幹部及身邊工作人員到現場送別。老將軍說,「喪事從簡,要辦出個從簡的樣子」,我們未能到現場送別,更沒有照片留存!

張玉華,山東省文登縣人,1916年出生,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參加膠東天福山起義,歷任連隊指導員,大隊政委,團政委,師政委,副軍長,瀋陽軍區炮兵參謀長、副司令員,瀋陽軍區炮兵副政委、政委,武漢軍區副政委,南京軍區副政委、顧問等職,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早在2001年,老將軍就已寫好遺囑,並三次修改。

這份遺囑名為「我的後事留言」,內容有兩頁A4紙。

他說,"我活著為人民,我的後事也要為人民著想,不向組織提任何要求,不去做與死者無益與活者有損的事"。

含淚摘錄其中——

1、不發唁電、唁函;

2、不設靈堂;

3、不開追悼會;

4、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5、不舉行最後致哀儀式;

6、不要花圈、花籃;

7、不要挽帳、輓聯;

8、不收禮品、禮款;

9、不要壽衣、壽鞋;

10、不用骨灰盒。

1、可留張遺容照片;

2、可將遺體解剖研究;

3、可捐獻有移植價值的生理器官;

4、可取出腹內子彈,裝入瓶內留給後代做「不忘過去」的紀念物;

5、可用紗布將骨灰包好,埋在一棵樹下,起點肥效作用,注意防止水土流失汙染環境;

6、可繪製要圖,讓後代有機會看看那棵樹的成長;

……

1、凡是公家的一律如數退還,需要賠償的則堅決按照制度規定辦;

2、屬於借用的,無論公家的或者私人的一律物歸原主;

3、屬現金(存款)捐給老家張皮村小學,作為當年父母所設「張皮村小學華華獎學基金會」的積累;遺物捐獻給天福山起義紀念館;

……

生前,老將軍有個幸福的大家庭。五個兒女,子孫滿堂,曾孫輩最大的十多歲,最小的才1歲。老將軍還特意立囑,"我的後代,要永遠跟著共產黨走,終身為共產主義奮鬥"。

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真乃楷模。

字字深情,令人起敬,如滌心靈。

這遺囑,是老將軍經歷風雨的洗禮後的做人準則與行為規範。

功勳卓著的老將軍,沒有留下金,也沒有留下銀,卻留下了比金銀更加珍貴的精神財富。

張玉華老將軍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的這個軍禮和一生的奉獻,卻永遠的烙印在了我們心中。

他生前多次說,他的心中有3個媽媽,第一個是他的生母,第二個是養育他的人民,第三個是培育他成長的黨。對第一個媽媽,他非常孝敬她。對第二個媽媽,他永遠也報答不了,但只要他有一口氣,就要為人民做事情。對第三個媽媽,他的信念是,要永遠聽黨的話,跟黨走。

歷史與現實的價值、信仰與人性的真實,在他身上都體現得淋漓盡致。作為一個有著80年黨齡的老黨員,他始終不渝踐行黨員的諾言,單說他的遺囑,沒有慷慨激昂的詞語,樸素直白中流露出無比堅定的崇高信仰和對黨對人民的無限忠誠。

2016年2月29日《人民日報》登載了中共中央辦公廳《關於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等文章,老將軍當晚就召集身邊工作人員和在南京的子女開會學習。他還特意打電話給遠在北京、瀋陽的子女們,要求他們積極參加「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弄清楚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把握共產黨員為人做事的基準和底線。

從1986年離休後,他的工資留60%,其餘40%都捐出去了。他說:「我就想不通有的人有了幾十萬想百萬,有了百萬想千萬,要那麼多錢幹什麼?我留十萬二十萬就夠啦!所以是領了工資就捐,再領再捐,我是年年捐。」30多年來,他用自己大部分收入,給西到新疆、西藏,南到海南島,北到東三省的貧困群眾、學校捐款近百萬元。2012年,他榮獲「中國好人」稱號。

老將軍自己生活十分儉樸,卻捐贈大米近20萬斤。他一件衣服穿很多年,他的襪子有補丁,他的手錶從上世紀70年代戴到現在去世。有一次,老家親戚送他一幅刺繡,工作人員問他要不要裱一下,他卻讓直接用膠布粘在床頭上方的牆壁上。

▲這是他睡過的床,床頭有個大窟窿,只是用膠帶封住。

▲這是他穿過很多年的衣服,有的已經磨破。

▲這是他用了很多年的眼鏡、放大鏡和手錶。

每天堅持閱讀,是老將軍從年輕時就養成的習慣。其兒子張建文介紹,讀書看報是父親每天的必修課,除此以外,還每天寫日記、記筆記,80多年從未間斷。這幾年,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將軍讀書看報略顯吃力,大部分是在床上完成,但寫日記、記筆記都要端坐在書桌前。

老將軍生前就愛在院子裡種些青菜、茄子之類的小菜自己吃,只要一提起如何養生,便會滔滔不絕地講起了他自創的一套健身16字口訣:「運動健身、飲食健身、衛生健身、樂觀健身」,來人必送自我保健的匯總材料。雖是小禮物並不貴重,卻飽含老將軍的真情厚意。

如今,老將軍離別,依舊不忘奉獻,將自己一生愛黨、愛國、愛人民的崇高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

9月10日凌晨,老將軍去世後,南京市紅十字會眼庫的工作人員趕到南京總醫院病房,向老將軍的遺體鞠躬,摘取了他的眼角膜。前線哥獲悉,雖然老將軍已是百歲高齡,但眼體結構良好,老人的捐獻遺願得以實現。

他23歲第一次參加戰鬥,是「天福山起義」領導人之一,曾參加過膠東抗日第一仗——雷神廟戰鬥。此後,他參加了14年抗戰,解放戰爭中的四平攻堅戰、遼瀋戰役、平津戰役、解放海南島戰役,以及抗美援朝戰爭。戰爭中他三次身負重傷,還有一顆子彈在他體內殘存77年。他曾寫「後事留言」說,「離世後可取出他體內的那顆子彈,裝在瓶子裡留給後人,作為『不忘過去』的紀念物。」

▲2005年8月20日,為配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宣傳,《人民前線》報曾刊發張玉華老將軍的稿件《五發子彈擊落鬼子飛機》。

▲留存張玉華老將軍體內77年的子彈。

按其遺願,老將軍子女將給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文昌小學(以前叫張皮村小學)捐款10萬元,作為華華獎學基金。

子女將於9月17日,前往天福山,將老將軍的骨灰撒向當年的起義地。

老將軍的離去,留下太多的悲傷。

▼得知張玉華老將軍離世,其所在頤和路社區的上百位居民自發前往家中,希望能送老人最後一程。

▼從1986年開始擔任淳小等10多所學校的校外輔導員,每學期開學,老將軍都會給孩子們進行傳統教育,還總會買些學習用具,發給品學兼優和家庭困難的學生。那些聽慣了老將軍講傳統的小學生們,自發前來悼念,以後他們再聽不到張爺爺講故事了。

▼許多受過老將軍贊助過的老人、殘疾人和低保戶看到電視、廣播或微信後,都自發前來弔唁。據知,老將軍生前,整個頤和路社區受過其資助的家庭就有 60 餘戶。

▼曾被老將軍捐助過的大學生,寫來長長的信,看完讓人淚目。

▼還有人通過詩歌的方式緬懷老將軍,這是大家向老將軍致敬,向一個時代致敬。

悼張玉華老首長

吳健軍

                                                     

風捲殘雲

雷驚天邊

挾一縷厚德之魂長逝

舉座悲咽

戰火烽煙

染血槍林

生前身後清風兩袖懷瑾握瑜

廓然無累

唯體內七十餘年留存之彈

予後世子孫萬古豐碑

君未埋骨青山

有青山之志萬古長青

君埋骨長青樹下

未有不渝矢志隨死而渝

春秋往復竹枝節節而長

歲月滌洗凡塵俗世淹沒而難聞

獨君之皎皎

任夜靜茫茫

微微一笑而對萬裡長空

▼更多的人,只能通過朋友圈表達對老將軍的哀思。

張玉華老將軍走了,留下了一份平平凡凡、安安靜靜為理想奮鬥的傳承,留下了一個從從容容、坦坦蕩蕩為事業奉獻的典範,留下了一股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為人民服務的力量。

向黨致敬!

向人民致敬!

向老將軍致敬!

1、習近平的知青歲月:不管多累多苦,從來不「撒尖兒」

2、從《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找尋青春答案

3、不要拿著父親的錢,在KTV裡唱著《父親》

4、白巖松:我為什麼喜歡當志願者

5、中國博士涉恐在美含冤入獄?幸好他的背後有祖國!

東營區共青團

微信號 : gqtdyq

新浪微博:@東營區共青團

相關焦點

  • 閱兵敬禮老將軍遺言曝光,再一次令國人淚目…
    9月10日凌晨2時37分101歲的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政委張玉華因病醫治無效,在南京逝世。
  • 九三閱兵上敬禮的開國少將張玉華遺言曝光,再一次令國人淚目…
    9月10日凌晨2時37分,101歲的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政委張玉華因病醫治無效,在南京逝世。
  • 致敬丨大閱兵中敬禮老將軍遺言曝光,再次令人淚流滿面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澎湃新聞、人民前線9月10日凌晨,101歲的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政委張玉華因病醫治無效,在南京逝世。
  • 淚目!大閱兵中敬禮老將軍遺言曝光,捐出留存體內77年的子彈
    9月16日上午,張玉華老將軍遺體在南京火化,遵其遺囑,只有老將軍的直系親屬和老幹部服務處幹部及身邊工作人員到現場送別。老將軍說,「喪事從簡,要辦出個從簡的樣子」,我們未能到現場送別,更沒有照片留存!2015年「9·3」大閱兵上,張玉華以一個標準軍禮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
  • 文登籍老將軍張玉華魂歸故裡,他的遺言再一次令人淚目…
    9月10日凌晨2時37分,101歲的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政委張玉華因病醫治無效,在南京逝世。△老將軍在2015年「9·3」大閱兵上,以一個標準軍禮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早在2001年,老將軍就已寫好遺囑,並三次修改。這份遺囑名為「我的後事留言」,內容有兩頁A4紙。
  • 閱兵敬禮的百歲老將軍張玉華走了!
    這不,剛剛從「9·3勝利日」閱兵場上歸來,他又將在11月15日迎來自己的百歲華誕。11月6日,張玉華老將軍欣然在家中接受了金陵晚報雙擁周刊記者的專訪,讓我們《追尋紅軍足跡》的步履更加精彩,而3年前老將軍曾為雙擁周刊創刊題寫「大愛中華情 軍民一家親」。儘管百歲高齡,老將軍依然思維清楚,精神矍鑠。
  • 張玉華老將軍骨灰啟程回鄉,將灑向天福山!他的遺言再一次令人淚目···
    9月16日上午,張玉華老將軍遺體在南京火化,遵其遺囑,只有老將軍的直系親屬和老幹部服務處幹部及身邊工作人員到現場送別。老將軍說,「喪事從簡,要辦出個從簡的樣子」,我們未能到現場送別,更沒有照片留存!其子女於今日(9月17日)啟程前往天福山,將老將軍的骨灰撒向當年的起義地。
  • 教會"三防"
    腓 3:2  猶太教的律法主義、割禮派是初期教會面臨的嚴重挑戰,他們拘守遺傳、形式與字句,妄圖把人"圈"在律法的"圍欄"裡,切斷與基督的連接。 面對腓利比教會存在的問題,保羅提出針鋒相對的措施,他讓大家防備三種人,"防備"是提醒注意,提前做好思想準備,如同守護在城樓上的哨兵,隨時關注城外的動靜,做好戰鬥防禦準備。
  • 建立屬靈的"鐵穹"防禦系統
    "鐵穹"防禦系統一戰成名,效率之高,性能之好,刷新了現代戰爭的觀念,它讓理論變成了現實。  在屬靈的戰場上,撒旦常常向神的兒女發射"火箭彈",如嫉妒、惱恨、苦毒、灰心、懷疑、埋怨等,如果不能攔截這些負面情緒,錯誤思想,將會我們的信心與生命造成極其嚴重的破壞。
  • 【致敬老兵】張玉華——百歲將軍的抗戰傳奇
    在9月3日的閱兵式上,由300多名抗戰老兵、英烈子女、抗戰支前模範組成的兩個乘車方隊,行進在受閱方隊最前面,接受祖國和人民的致敬。
  • 九三大閱兵上敬軍禮的老兵走了,他留下這樣的遺囑……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澎湃新聞、齊魯晚報9月10日凌晨,開國少將張玉華在南京逝世,這是繼9月2日開國少將向守志逝世後,又一名百歲開國少將逝世
  • 川普宣布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川普宣布的"國家緊急狀態"為期一年!什麼意思?就是一年內拜登別想登上總統寶座!川普要呆在白宮不走了!川普說,是民主黨操控了放在德國的計票伺服器。川普派出特戰隊,並要求德國警察配合,一舉端掉了作弊團夥,這可是抓了個正著。接下來拜登該如何接招呢?美國選舉大片越來越好看了。你認頭川普能翻盤嗎?歡迎留言。
  • 川普亞洲行,美國特勤局罕見曝光"野獸"!
    特勤局在推文上說:"總統亞洲行,我們不能忘了'野獸'(Beast)!"卡迪拉克(Cadillac)豪華轎車"野獸",是特勤局用來接送總統的專車,和特勤局其它的秘密車隊有所不同。它具有防禦彈道飛彈、炸彈和化學武器攻擊的功能,以及配備先進的通訊及急救醫療設備。
  • "重型獵鷹"的成功,溫哥華飛中國只要30分鐘!
    這次發射的獵鷹火箭成本不是想像中那麼高,只有「德爾塔-4」火箭的五分之一。備註:"德爾塔-4"火箭是之前世界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記錄是28.8噸,被獵鷹打破。在無數人的質疑和不屑中,2006年初獵鷹1號問世了。由於各種技術原因,火箭一再發射失敗。雖然家底都快要花光,馬斯克仍然沒有放棄。直到2008年9月,獵鷹1號第四次發射終於成功進入預定軌道。SpaceX公司從此成為首個成功發射運載火箭的私人公司,馬斯克等待成功足足等了六年。
  • 9.3大閱兵,正是教育孩子的好時機!
    小編提醒:閱兵式中方隊敬禮的看點是:口令下達要適時準確,敬禮動作要整齊一致,轉頭和舉槍要協調一致,精神飽滿,答詞清楚,聲音宏亮,有節奏。等到9月3號那天,帶著孩子一起共同感受這場閱兵盛典吧!【高手級】圝圝了解了最基本的閱兵常識之後,來看看即將舉行的抗戰勝利日閱兵都有啥看點吧,這可是9.3大閱兵的重頭戲!
  • 長途奔襲摧毀伊拉克核基地一一以色列的"巴比倫行動"
    借刀殺人方案收效甚微1980年9月22日兩伊戰爭爆發,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以色列向伊拉克的死敵伊朗提供了相關情報,指望由伊朗出面來幹這件事,9月30日,2架伊朗F-4鬼怪式戰鬥機群超低空飛臨奧斯拉克反應堆建設工地進行轟炸,投放了12枚MK82減速炸彈,然而炸彈爆炸威力有限,達不到預期的目標。
  • 將軍戰旗新裝備:國慶70周年閱兵看這些"門道"
    9月24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舉辦第一場專題集體採訪活動,三位中國軍方人士介紹了有關閱兵活動安排,為這一問題揭曉答案。  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副局長蔡志軍少將,閱兵聯合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副參謀長譚民少將,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介紹有關閱兵活動安排,並回答記者提問。
  • 令世界驚嘆的法蘭西軍事天才-——電影《拿破崙傳》
    ——電影《拿破崙傳》文:三葉草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以小事為輕的心,而後可以成大人"1793年12月,拿破崙在土倫戰役中,憑著自己嫻熟的炮兵專業知識,第一次顯示出了他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和洞察力,這是他軍旅生涯的裡程碑。
  • 民選|誰是百姓認可的"新時代第一大武生"
    武生,戲劇中擅長武藝的角色,武生共分兩大類,一種叫長靠武生,一種叫短打武生。長靠武生都身穿著靠,頭戴著盔,穿著厚底靴子,一般都是用長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