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戰爭30年:我們意識到自己落後了美國人幾十年.

2021-02-07 遊弋涉新獵奇

參考消息網1月20日報導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月18日發表題為《中美對抗:海灣戰爭如何引發中國的軍事改革》的文章,作者為劉蓁,文章稱,海灣戰爭助推了中國的軍事現代化進程,促使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幅縮小了與美軍的差距,以至於它現在被美國視為「戰略威脅」。全文摘編如下:

今年1月17日是「沙漠風暴行動」——美國領導的「多國部隊」入侵伊拉克——的30周年紀念日。海灣戰爭在這個曾經強大的中東國家引發了30年的混亂和動蕩,但對中國軍方領導人來說也是一次猛然覺醒。

觀察人士說,海灣戰爭展示了美國的技術和火力——精確制導轟炸、衛星制導、彈道飛彈攔截、摧毀坦克的空對地打擊、電子戰、戰場單向透明度、(F-117A)隱身攻擊機——對中國的影響不亞於一場「心理核打擊」。

這場戰爭助推了中國的軍事現代化進程,促使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幅縮小了與美軍的差距,以至於它現在被美國視為「戰略威脅」。

儘管當時中國國家電視臺沒有對「沙漠風暴行動」進行現場直播,但這場戰爭在中國依然受到了密切關注。

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第二炮兵(現在的火箭軍)軍官劉定平當時在報紙上撰文說:「在海灣戰爭初期,和我一樣,中國大多數軍事人員的預測是,美國將重蹈蘇聯在阿富汗的覆轍。但……我們錯了。」

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出動了超過10萬架次戰機,投下了8.85萬噸炸彈,讓伊拉克軍隊無力抵禦。

專家們說,「多國部隊」只用了42天——其中地面戰鬥僅用了100個小時——就消滅了當時世界規模第四大軍隊(伊拉克軍隊),這個事實說明了許多問題。

當時,伊拉克領導人薩達姆·海珊麾下的許多士兵是兩伊戰爭的老兵,伊拉克軍隊也裝備了大量(當時)較先進的蘇制T-72主戰坦克以及米格-25、米格-29戰鬥機。

但美國擁有世界上第一種具備實戰能力的隱身戰機F-117A以及數量眾多的F-15、F-16和F/A-18多用途戰鬥機作為其「沙漠風暴」空中戰役的核心力量。此外,美軍的(全天候及夜間)偵察和監視能力、電子戰以及空中加油機是中國人聞所未聞的。中國軍隊從來沒有想到,「多國部隊」僅憑空中力量就能獲勝。

澳門軍事分析家黃東(音)說:「這對中國軍方來說就像一顆心理原子彈,他們當時相信的還是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的蘇聯式戰術。」

專家說,歷時6周的「沙漠風暴」行動標誌著一場戰爭革命(新軍事革命)的開始。

軍事歷史研究員倪樂雄說:「它向中國展示了仗還可以這樣打,迫使中國軍隊跳過機械化階段,直接進入信息技術發展階段。」

他說:「從軍事理論到軍隊建設,從武器裝備到相關技術,我們意識到自己落後了美國人幾十年。」

1991年,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中國面臨的軍事和政治壓力大幅增加。在意識到自身的弱點後,中國一邊採取「韜光養晦」的外交方針,一邊提升自身實力。

香港軍事評論員宋忠平說,中國把在海灣戰爭中看到的美國高科技武器——比如精確制導飛彈、飛彈防禦系統和隱身戰機——作為軍事發展目標,並大力發展不同軍種之間的聯合作戰以及為此所需的組織和技術。

解放軍退役少將金一南在回憶錄中談到了海灣戰爭的影響。

他寫道:「我們一度翻譯了許多美軍的作戰規則和軍事報告,並通過複製它們的模式和標準來打造中國陸軍。」

中國軍隊2020年宣布已經完成地面部隊機械化。但根據五角大樓發布的2020年《中國軍事實力報告》,早在那之前,解放軍在某些領域就已經領先於美國,比如造船、陸基常規飛彈和綜合防空系統等。

倪樂雄說:「中國裝備在某些規格方面可能不如美國,但至少與美國裝備是同一代的。現在已經不存在20世紀90年代的研發代溝了。」

2017年7月30日,在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的建軍90周年閱兵式上,解放軍展示坦克方隊和空中突擊梯隊。(新華社發)

相關焦點

  • 1991年的海灣戰爭:如果戰爭發生在中國,結果會如何?
    這場戰爭雖然與我國無直接關係,卻成為我軍進行現代化變革的重要原因。1991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發生了兩件讓中國人難忘的大事:第一件事就是美國和伊拉克之間爆發的海灣戰爭,第二件事是社會主義老大哥蘇聯的解體。這兩件事都成為中國人難忘的記憶,尤其是海灣戰爭,對中國影響一直影響至今。
  • 海灣戰爭:現代戰爭的經典 !
    金一南曾說:「1991年海灣戰爭後,美國的作戰模式對我們衝擊非常大。
  • 30年前的這一幕,成就了中國今天的現代化軍事建設,並領先美國?
    30年過去了,那麼中國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據越媒報導,2021年1月18日是「沙漠風暴」30周年紀念日。海灣戰爭在這個曾經強大的中東國家留下了很多混亂和動蕩,與此同時,也喚醒了中國軍事領導的時刻。  許多觀察家認為,衝突中使用的技術和火力包括:精確轟炸、衛星導航、飛彈攔截、空對地攻擊、摧毀坦克、電子戰、隱形轟炸機。  海灣戰爭被比作對中國的「心理核攻擊」。
  • 中國軍用無人機的發展,局座:落後美國起碼20年!
    1982年敘利亞在貝卡谷地布置了大量薩姆飛彈,以色列派了無人機前來偵查,偵查之後引導有人駕駛的飛機進行打擊,6分鐘就把19個飛彈連全部幹掉,創造了空戰歷史,這就是以色列。而當時的美國,在無人機上完全比不了以色列。後來美國還引進了以色列的無人機進行改進,在1991年海灣戰爭,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用了很多。
  • 26年前美國對伊拉克發動的海灣戰爭,為何深刻影響了中國軍隊發展的軌跡?
    金一南曾說:「1991年海灣戰爭後,美國的作戰模式對我們衝擊非常大。我們一度大量翻譯美軍的作戰條例、軍事報告,無形中開始參照對方的模式和標準來建軍。」美國對伊拉克發動的這場戰爭,為何如此深刻地影響了中國軍隊發展的軌跡?此後,解放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事兒,得從「中東強國」伊拉克入侵他的鄰居說起。1990年8月,伊拉克出動10多萬軍隊入侵科威特。
  • 聲音 美國專家稱中美不會結盟:海灣戰爭促使解放軍奮起直追
    》的文章,作者為美國國家利益中心國防政策資深研究員、《國家利益》雜誌主編哈裡·卡齊亞尼斯,編譯如下:對任何哪怕偶爾關注一下大博弈(即國際政治)的人而言,只有一個事實確定無疑——沒有任何情況是一成不變的。
  • 海灣戰爭30年:再也沒有像伊拉克那麼差的世界第四給美國練手了
    今年是海灣戰爭「沙漠行動」爆發30周年。
  • 1991年海灣戰爭,如果當時我國和美國撕破臉,有多少勝算?
    自二戰結束後,雖然各國都沒有進行較大規模的熱戰,但是小戰卻一直不斷,直到海灣戰爭,算上一次較大規模的戰爭,但是此時的美軍沿用的作戰方式和作戰理念卻早已不是二戰時期的老一套了
  • 美國為啥能打贏海灣戰爭?
    到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的時候,經過十幾年沉痛反思的經驗教訓,創新的「空地一體戰」和「外科手術式」打擊作戰理論,以及新研製的C4I系統、電子戰裝備、隱身飛機,以及巡航飛彈等精確制導武器都已經裝備部隊並形成戰鬥力,從而打贏了那場世紀之戰,把美軍帶出了失敗的深淵,消除了纏繞了幾十年的敗軍陰影。
  • 1984年,鄧小平宣布裁軍百萬,幾十年再看更彰顯偉人韜略
    戰後,裁軍再次受到重視,從1925年到1930年5年間,國聯共召開118次會議討論裁軍公約,隨後連續召開3次裁軍會議。大家對裁軍都表現得很熱心,不過關心的是如何裁減別國的軍備,保留自己的軍備,人人心裡打著小九九,會議在一片爾虞我詐的氣氛中舉行。效果很明顯,很快二戰又爆發了,損失遠高於一戰,共計5000萬人在戰爭中身亡,財富損失4萬億美元。
  • 海灣戰爭30周年回顧篇---搜尋「飛毛腿」
    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盟在聯合國安理會授權下,為恢復科威特領土完整而對伊拉克進行的戰爭行動,即後來舉世聞名的「沙漠風暴行動」在整個海灣戰爭中,伊拉克共向以色列發射了42枚飛毛腿飛彈。最終,飛毛腿飛彈直接造成了一名以色列人死亡,但卻有另外15人因心臟病、窒息或者注射防化學解毒藥過敏而死亡。
  • 落後美國30年,但已掌握6項領先技術
    點「戎馬軍師」免費關注軍師寄語:航空發動機被譽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世界上有幾十個國家能製造飛機,但是高效能的發動機卻只有美俄等少數國家才能研發,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發動機,俄羅斯靠著蘇聯的技術,緊隨美國其後,而中國由於受到工業發展水平的限制,航空發動機在60年的時間裡,經歷了從引進仿製到改進再到自主研發的曲折複雜過程。
  • 沙漠大貓,海灣戰爭中的法國「美洲虎」攻擊機(上)
    地面到處都有閃光,他很快意識到這是朝自己射擊的AK-47。突然間,他的太陽穴遭受一記可怕的重擊,就像被棒球棒狠狠擊中。外界景物從他的視野中消失了,什麼也看不見。與此同時,另外兩名飛行員在無線電中大喊自己的飛機被擊中並起火!  這是「達蓋特行動」的第一天(法軍對「沙漠風暴」行動的稱呼),在攻擊首批目標的途中,「美洲虎」飛行員們過得異常艱難,好在他們那天的運氣不錯。
  • 海灣戰爭(一):認識伊拉克
    海灣戰爭(一)認識伊拉克海灣戰爭是在冷戰結束後,世界範圍內爆發的一場大規模武裝衝突,是一次重新定義作戰方式,重新定義戰術戰法,一次新的科技、信息的戰爭。聯盟軍以較小的代價取得決定性勝利,重創伊拉克軍隊,當然也可以理解成為美國在經歷了冷戰後的立威之戰。海灣戰爭也是美軍自越南戰爭後主導參加的第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
  • 海灣戰爭老照片:美國以傷亡不到200人的代價,輕易擊敗了伊拉克
    爆發於1991年的海灣戰爭,是美國領導的聯盟軍隊,為恢復科威特主權和領土完整而對伊拉克發動的一場現代化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伊拉克在兵力佔優的情況下以慘敗告終,而美國以傷亡不到200人的代價輕易贏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震驚了世界,也具有深遠的影響。
  • 美承認阿利伯克艦不如055,所有性能對比都落後,英:落後了20年
    美承認阿利伯克艦不如055,所有性能對比都落後,英:落後了20年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守衛我們廣闊的南海邊疆,海軍的發展被提上了日程,
  • 薩達姆為何海灣折戟?
    海灣一役失利之後,薩達姆重整河山,企圖東山再起,但在1998年的「沙漠之狐」空襲中又接連受措,慘遭打擊。即便是在1999年馬拉松式的禁飛區空襲中,伊拉克軍隊也是一無作為,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薩達姆,這位昔日中東一霸,且曾在兩伊戰爭中多次大佔上風的三軍司令,為何在長達八年的美伊鬥爭中在軍事上向無建樹?我們知道,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但難道有常敗將軍嗎?
  • 專欄:孟加拉國和第一次海灣戰爭
    幾十年來,派遣我們的士兵到海外執行任務一直是我們外交政策的一部分。孟加拉國外交政策的這一方面值得高度讚賞和重視。海外部隊部署植根於孟加拉國的早期歷史。1973年阿以戰爭期間,班加班杜·謝赫·穆吉布·拉赫曼政府向埃及派遣了一支醫療隊和支援了50噸茶葉。埃及在這場戰爭中取得了西奈半島的領土。埃及總統安瓦爾·薩達特對孟加拉國的支持表示感謝。
  • 海灣戰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特種作戰行動
    自開赴海灣以來,布蘭特中校和他的隊員們在伊軍的前沿陣地和後方進行了一系列偵察活動。這十幾名特種作戰分隊員頭戴綠色貝雷相、身著沙渡速彩限,臉上塗著綠塊,黑白色徽標是在1942年第一特種任務部隊尊建時,由當時的國防部長批准佩戴的,一直沿用至今。這個白色微標與綠色貝雷帽一起成為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的標誌,布蘭特中校坐在直升機靠前的位置上,他一遍遍地在腦中過德著此次行動的指揮, 他是這次行動的總指揮官,此時此刻,他一指揮方案,他知道,這個方案必須在付諸實施時做到萬無一失!
  • 美國新研究成果:「海灣戰爭綜合症」與貧鈾彈無關
    (海灣戰爭時期,美軍坦克使用了大量貧鈾彈)可能是為了替自己過去使用貧鈾彈「洗白」,這篇發布在《科學報告》上的論文通過對海灣戰爭參與者展開持續30年的跟蹤調查,並使用了各種高科技設備進行研究。(一名正在飲用可口可樂的美國大兵)1991年,以美國為首的34個國家發動海灣戰爭,也稱「沙漠風暴行動」,主要戰爭包括為期42天的空襲,聯軍以輕微的代價重創了伊拉克軍隊,並為2003年再次發動伊拉克戰爭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