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啥能打贏海灣戰爭?

2021-02-23 珊瑚橘

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給大家連載張召忠的專著《怎樣才能打贏信息化戰爭》

根據尼科爾斯和哥德華特兩位參議院提交並獲得通過的《1986年國防部改組法案》,美軍依法治軍,從1986年開始按照法律要求大力推進聯合作戰。在作戰理論上,開始把「空地一體戰」理論擴展為「聯合作戰理論」,在空軍和陸軍協同的基礎上,逐漸把四個軍種聯合在一起;

在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方面,則適應新的作戰需求,推進聯合作戰需要的C4ISR系統、精確制導武器和信息戰裝備。到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的時候,經過十幾年沉痛反思的經驗教訓,創新的「空地一體戰」和「外科手術式」打擊作戰理論,以及新研製的C4I系統、電子戰裝備、隱身飛機,以及巡航飛彈等精確制導武器都已經裝備部隊並形成戰鬥力,從而打贏了那場世紀之戰,把美軍帶出了失敗的深淵,消除了纏繞了幾十年的敗軍陰影。

海灣戰爭是美國「戰斧」巡航飛彈的首秀

(圖源:美國海軍)

戰爭是一種實踐性極強的對抗性活動,戰爭戰略、戰役想定、作戰方法和武器裝備等所有軍事鬥爭準備的成果,只有在經歷一場你死我活的實戰檢驗之後,才能最終證明其科學性、客觀性和正確性,在此之前,任何的誇大其詞都是多餘的。

海灣戰爭打響之前,沒有人為能否打贏而打過任何保票,多數戰爭預測都是消極的,有的預測戰爭將死傷數萬人,持續數年之久,耗資數千億美元。戰爭最終以耗資600億美元、死亡上百人取得了勝利,美軍從此打出了威風,但是什麼原因導致美軍如此輕易獲勝?

參加沙漠風暴行動的F-15E戰鬥機

(圖源:wikipedia)

仔細考察戰爭勝利的原因,有這樣三個理由不容忽視:

一個是美軍軍事改革取得巨大進步。越南戰爭失敗後,美軍著重在作戰理論方面進行了改革和創新,主要成果是1982年制定了「空地一體戰」理論,1986年推出了「聯合作戰構想」。根據這些作戰理論,美軍重新組合及訓練部隊,使戰鬥力得以優化。

另一個是戰爭爆發的時機非常好。1991年1月17日戰爭爆發,此時的蘇聯已經像一個身患癌症、病入膏肓的病人,正處於解體之前的痛苦掙扎階段,自顧不暇,沒有任何精力去照料海灣戰事,從而使美國得以放手大膽,為所欲為。這樣的形勢,在冷戰激烈的時期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事情。

最後一個原因,是戰爭的合法性問題。海灣戰爭是多國部隊依據聯合國決議行事的,所以被認為是合法的戰爭,且得到44個國家的戰爭支持和106個國家的聲援,這在歷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

1991年沙漠風暴行動

(圖源:wikipedia)

美軍15年的反思過程其實是一個用信息化武器裝備改造傳統機械化武器裝備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展和自我否定的過程。世界上機械化水平最高的軍隊,在反思失敗教訓的同時,帶頭向自己發動了一場信息技術革命。經過15年的改革創新,結果證明是能夠打贏現代戰爭的。

海灣戰爭勝利後不久,蘇聯解體了,華約解散了,東歐隨之全面倒戈,兩極體制轉向了單極,兩個超級大國還剩下一個,兩個軍事集團只剩下北約,美國及西方勢力得到加強,在兩年之內居然找不到一個稱心如意的對手,這使美軍感到茫然。

1991年葉爾欽站在莫斯科街頭的輛裝甲車上

他身後的支持者亮出了俄羅斯聯邦國旗

(圖源:路透社)

在沒有作戰對象的日子裡,美軍軍費從3300多億驟減到2000億左右,軍隊成為國家享受和平紅利的對象,軍隊在和平時期的價值跌至最低點。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軍隊決定背水一戰,利用40多年冷戰結束及長期和平時期的到來這樣一個「重要戰略機遇期」,利用15年軍隊建設經驗和新技術革命契機,開展一場大規模的軍事改革。

1993年以後,在柯林頓政府的大力推動下,美國國防和軍隊信息化建設取得長足發展。從機械化轉向信息化,用信息化的標準來改造傳統的軍隊,從此成為美軍改革的主旨。1996年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提出《2010年聯合作戰構想》之後,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成為一個新的跨世紀發展目標。

美軍從1993年開始的歷時十年的新軍事變革和軍事改革實踐,大致可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93年開始,用了三四年的時間掀起新軍事變革熱潮,進行軍事理論研討,統一思想認識,轉變思維定勢,確立信息化戰爭的新觀念,形成一大批創新的軍事理論研究成果;

第二階段,1996年開始,又用了三四年的時間,消化吸收第一階段軍事理論研究成果,並吸納到戰略決策中去,參聯會《2010年聯合作戰構想》作為一個綱領性文件拉動全軍建設,在武器裝備建設和編制體制調整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第三階段,2000年開始,參聯會《2020年聯合作戰構想》繼續作為綱領性文件,修正軍隊建設的目標和方向,繼續對武器裝備建設和編制體制調整進行指導。

美軍經過25年的發展之後,新軍事變革取得一系列成果,軍隊基本實現了信息化,武器裝備總體上看70%實現了數位化,美軍主導的戰爭也將以信息化形態為主。十多年來,美軍的新軍事變革,其實是推進了三大工程:

美國F-22戰鬥機

(圖源:wikipedia)

作戰理論工程(側重抓了聯合作戰問題)。1986年聯合作戰法案後來充實了新軍事變革內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創新的信息化戰爭作戰理論和戰法體系,這些理論和戰法基本上都經過實驗室模擬和戰場實戰驗證,對戰爭實踐和軍隊建設具有現實指導意義。這些作戰理論1996年發展為《2010年聯合作戰構想》,2000年發展為《2020年聯合作戰構想》。下一步,聯合作戰將向全球一體化發展,太空將成為全球信息化基地。

武器裝備工程。側重發展C4ISR系統、信息化武器和信息化平臺三種裝備。武器裝備建設基本完成了從機械化向信息化的轉變,海、空軍現役裝備中數位化程度基本達到80-90%,陸軍和海軍陸戰隊裝備的數位化程度也達到50-60%,武器裝備總體信息化水平達到70-80%,基本實現了網絡化、信息化和一體化,基本具備了遂行信息化戰爭的物質基礎。

體制編制改革工程。編制體制調整基本上是根據作戰理論的變化,依據武器裝備的發展,通過裁減、重組、新建等方式而完成了一系列重大調整和改組,基本形成了以空天、海軍和信息化作戰部隊為核心力量,以地面作戰部隊和本土防衛部隊為輔助力量的兵力結構體系,部隊快速反應能力、戰時重組能力、跨國界、跨軍種、跨兵種、跨戰區聯合作戰及協同能力有本質性提高,基本上滿足了新軍事變革對編制體制的要求。

(圖源:vizyonergenc)

主要是裁軍、撤軍,按照信息化軍隊要求將傳統機械化軍隊改組為小型、多能、可重組、適應聯合作戰的新型部隊。十年來的改革成果,經過科索沃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的檢驗是成功的。

——本文摘自《怎樣才能打贏信息化戰爭》

第二篇 信息化戰爭的演變

世界知識出版社

2004年6月第一次印刷

戰忽局聯名款衛衣勁爆來襲,點擊下↓↓↓圖,海帶纏潛艇即可穿在身上~

本文到此為止,以下為微信平臺自動配送廣告,與本號無關。

相關焦點

  • 美國吹牛逼稱能同時打贏中俄兩場戰爭!網友們怎麼看?
    在上個十年的末期,美國放棄了其「兩場戰爭」原則。該原則要求美軍有能力同時進行兩場區域戰爭。文章分析的結果仍然是美國能夠同時打贏與中國和俄羅斯的兩場戰爭,或者接近打贏。筆者認為,別吹牛皮了,美國任何與中國或者俄羅斯的大規模戰爭,都不會取得勝利,只能使美國一蹶不振,喪失霸主地位。 一、美國的兩場戰爭針對的是中小國家。
  • 海灣戰爭前,薩達姆為何認為伊拉克軍隊能打敗多國部隊?
    可薩達姆屬於政變上臺,他知道軍人不會完全誠服於自己,所以這時候就需要一次戰爭,如果戰爭贏了,那麼薩達姆就是那個光面偉大的人,如果輸了,那麼前朝軍隊也能消耗殆盡,反正怎麼樣都是賺錢,再加上他的確是有野心的人,他一心要實現阿拉伯復興的夢想。
  • 海灣戰爭時,他把500萬噸石油倒進波斯灣
    薩達姆點燃油井,傾倒石油在海灣戰爭時期,薩達姆曾經做過一件十分喪心病狂的事情,那就是把500萬噸石油倒進了波斯灣。石油可是相當值錢的戰略物資,海灣國家就都是靠著石油發家致富的。薩達姆好端端的為什麼不把石油拿去賣錢,反而要倒進大海裡呢?
  • 世界上有幾個國家的軍隊,能達到美國打海灣戰爭的實力水平?
    不過美國卻選擇了與其他國家不同的發展道路,它們至今依舊想方設法地在各地挑撥戰火,以謀求更大的發展利益。在美國進行的一眾戰爭中,海灣戰爭非常經典。這場戰爭不僅使得世界戰爭形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 重要的是這場戰爭令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勢力更大了一些,人們很擔心這會造成世界格局的再度改變。
  • 現在世界上有幾個國家軍隊,能達到美國打海灣戰爭的水平和實力?
    注圖文來源網絡,侵刪                                                                                                                                  美國打海灣戰爭的實力有多強?
  • 美媒:美國有最強大軍隊 仍能打贏與中俄戰爭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8月26日發表題為文章稱,在上個十年的末期,美國放棄了其「兩場戰爭」原則。
  • 海灣戰爭:現代戰爭的經典 !
    並且,伊軍又經過了8年兩伊戰爭的錘鍊,實戰經驗相當豐富。對此,美國不得不防。在預測海灣戰爭傷亡時,美國國防部後勤局的模擬結果是:死亡人數1.5萬到1.7萬。美國民眾不能接受。只有37%的民眾同意使用武力,一位新聞記者甚至質問老布希:你會不會把自己的孫子送上戰場?國會也對這場醞釀中的戰爭絲毫不感冒。
  • 精確計算,面對剛打贏伊拉克戰爭的美軍,當時的解放軍打能贏不?
    作戰方案,方案重點強調了使用海空軍一舉癱瘓核設施,也不排除快速越過停戰線實施軍事打擊的可能性,而當時的瀋陽也舉行了師級規模的嚴寒雪地機動演習,作為不會置之度外的對美警告,那麼,面對剛打贏伊拉克戰爭的美軍,這個時期的中國軍隊有沒有能力和美軍交手呢?
  • 為什麼說海灣戰爭不僅打醒了中國,也打醒了全世界?
    當時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包括中國對戰爭的理解和看法都停留在二戰時期的思維中。美國是這個星球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人在世界上行使他們霸權的時候,招致了許多國家和人民的厭惡,使很多人產生了無論美國人做什麼都是錯的感覺。不過從實際上來講,筆者認為美國在海灣戰爭中是佔據道理的。海灣戰爭之所以會爆發,純粹是薩達姆咎由自取的,在薩達姆掌權後,他對伊朗進行了多年侵略戰爭。
  • 埃塞克斯一己之力打贏太平洋戰爭,它的未來之路,是不是......?
    畢竟,在太平洋戰爭之中,雖然戰艦種類非常之多,但總有那麼一兩種,要比其他戰艦更具決定性作用。各位都知道,太平洋戰爭是海空大戰,最具決定性的艦種,自然是航空母艦。那麼,在雙方眾多的航空母艦之中,又是哪一種,為戰爭的勝利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呢?
  • 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這些都是軍事熱興起的重要節點
    1990年開始的海灣危機和1991年的海灣戰爭,歷時半年之久、數十個國家參加、真刀真槍地較量、陸、海、空三軍全面參戰,外加電子戰、航天偵察和核、生、化武器的威脅,使這場戰後以來最大規模的現代化戰爭具有極大的神秘感,因此對軍事愛好者來說更是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海灣戰爭期間,在新聞宣傳方面,一開始的幾天內,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基本上用較大篇幅進行了現況報導,但沒有對戰況進行軍事評述。
  • 如果全球最強的兩個國家爆發戰爭,最終誰能贏?美專家給出答案
    導語:如果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之間爆發戰爭,最後誰會贏?美國專家給出答案 20世紀80年代後,隨著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美蘇對立的兩極格局結束。美國擴大了經濟和軍事實力, 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現在世界正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和平已成為主流趨勢。然而,世界局勢仍然錯綜複雜。
  • 抗新冠肺炎,美國能打贏「下半場」嗎?
    我如果說海外華人捐贈的這一部分裡面至少一半來自美國的華裔,應該不是誇張。援助國內打贏那「上半場」,海外的華裔問心無愧。 那個時候,很少有人想到,新冠肺炎這麼快會肆虐美國。還沒來得及談虎色變的時候,老虎就真來了。 剛才的數字,美國確診人數已經向三萬狂奔, 死亡人數已過四百。美國已經被新冠肺炎給打悶了。工廠停工,學校停課,城市關閉多種場合。
  • 全面戰爭打不贏,核大戰打不起,美國玩起了新花樣
    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給大家連載張召忠的專著《怎樣才能打贏信息化戰爭》全面戰爭打不贏,核大戰打不起,那麼什麼樣的戰爭才比較適合作為國家政治鬥爭的暴力工具呢?20世紀80年代美國提出了低於門檻的戰爭、低強度衝突、常規戰爭和高技術局部戰爭等一系列創新的戰爭理論。美軍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提出這樣一些戰爭理論,顯然是接受了韓戰和越南戰爭的教訓,同時也儘可能消除蘇聯的懷疑,避免蘇軍的武裝幹涉,防止引發核大戰。
  • 26年前美國對伊拉克發動的海灣戰爭,為何深刻影響了中國軍隊發展的軌跡?
    薩達姆敢公然叫板美國,是瘋了嗎?當然不是!薩達姆能成為中東一霸,肯定城府極深,他深知:越南戰爭讓美國付出了死亡5萬多人的慘重代價,不得不撤出越南;阿富汗戰爭讓蘇聯人付出了10年,死亡1萬多人,不得不撤出阿富汗。這都證明:殊死一搏的小國未必扛不住超級大國的打擊。
  • 海灣戰爭 歐美武器爆錘薩達姆 是因為蘇式武器不行麼?
    如海灣戰爭2年後,東德的米格29和西德的F-16切磋,米格29採用頭盔瞄準鏡+R-73空空飛彈的組合就把美帝引以為傲的F-16戰鬥機打得不要不要的。(下圖)甚至美國還破天荒的進行了長達6個月的國內輿論動員,把在海灣地區發動戰爭的支持率從百分之十幾提高到了67%才真正舉起了「戰爭之錘」。
  • 美國新研究成果:「海灣戰爭綜合症」與貧鈾彈無關
    海灣戰爭綜合症」的比重會更大。比如說研究團隊就對海灣戰爭之後出現「海灣戰爭綜合症」保留的士兵尿液樣本進行檢測,發現尿液中所含有的輻射並沒有什麼異常,對比同一時期沒有出現症狀的軍人,兩者尿液中的鈾同位素比率也沒有什麼差異。故德州大學達拉斯西南醫學中心最終得出結論:「貧鈾彈不背『海灣戰爭綜合症』的鍋」。
  • 震驚中外的3場世紀戰爭:一場打殘德國,一場打怕美國,一場打醒中國
    這3場著名戰役:一場打「殘」了二戰時期的德國,一場打「怕」了二戰之後如日中天的美國,另一場則打「醒」了沉睡中的中國。通過韓戰,美國認識到自己的實力難於打贏地面局部戰爭,戰爭結束後便實行「大規模報復戰略」。把軍備重點轉到發展核武器和空軍方面。
  • 震驚中外的3場世紀戰爭:一場打殘德國,一場打怕美國,一場打醒中國!
    戰爭是人類最大的災難之一,但它卻貫穿了人類的整個歷史發展。 不可否認的是,戰爭在摧毀人類文明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人類歷史的發展。20世紀以來,世界上一共發生了2次大規模的全球性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這3場著名戰爭:一場打「殘」了二戰時期的德國,一場打「怕」了二戰之後如日中天的美國,另一場則打「醒」了沉睡中的中國。
  • 最先打醒中國的,不是海灣戰爭?是這場僅11分鐘就打贏的軍事活動
    說起打醒世界各國的一場戰爭,大家最先想到的是美國發動的海灣戰爭,這場歷時不到40天的戰爭向世界展示了大量的高科技作戰武器,充分地顯示了什麼叫做現代化戰爭。其實最早打醒世界的戰役不是海灣戰爭,而是一場僅用時11分鐘的戰爭,我國的軍事專家張召忠也曾評價這場戰爭:是人類的戰爭史上最短的一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