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戎評,作者一毛
最近,巴以衝突搶走了世界頭條。
目前以色列已對巴勒斯坦展開了多次定點襲擊,造成的軍民傷亡數字還在持續上升。眼看這個中東地區的火藥桶就要炸了,聯合國已緊急介入調停。
但因為美國使絆子,至今聯合國還沒有達成解決巴以衝突的有效方案。
因為中國擔任本月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此次正是中國在主導和推動聯合國的調停工作。美國不顧巴勒斯坦難民的生死,採取不配合態度,大有拆中國的臺之意。畢竟美國根本不想看到中國主導這種重大國際議題,害怕中國藉此擴大國際影響力。
美國和以色列有著比同盟還親的關係,如果美國不出面制止以色列,調停就很難繼續下去。
這事還真不假。
現在阿拉伯聯盟與伊斯蘭合作組織都是支持巴勒斯坦的,沙特、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等穆斯林國家都對以色列提出了嚴厲譴責。中國、俄羅斯、英國、法國等國則大多是主張立即放下武器舉行和談。
真正支持以色列「自衛」的只有美國、德國,以及奧地利、斯洛維尼亞等幾個國家。
明顯支持以色列的是絕對的少數。但有了美國老大哥的力挺,以色列不講武德,世界也拿它沒轍。
那麼美國到底能不能管住以色列呢?
也難。
以色列的立國之戰
在世界地圖上看,以色列就是一個彈丸小國。以色列的國土面積還不到中國重慶市的1/3,人口930多萬,也遠不及重慶的1/3。但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國,卻堪稱中東小霸王,還擁有核武器。
以色列能有今天,離不開兩個國家,一個是英國,一個是美國。
英國推動以色列建國,結束了猶太人三四千年的流浪歷史。而美國則幫助以色列打勝五次中東戰爭,成功在中東站穩腳跟。
在1948年建國之前,猶太人還是一個流浪民族,散布於中東、歐洲等地。直到19世紀末,在歐洲排猶浪潮下,大批的猶太人開始遷回到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在公元前曾在這裡居住過,後來被羅馬人趕走了。但此時的巴勒斯坦地區居住的是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
可能是厭倦了流浪生活,猶太人開始謀劃在巴勒斯坦地區復國。通過遊說與攻關英國,1917年11月,英國發布《貝爾福宣言》表示贊同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國家,英國是首個公開支持猶太人建國的世界大國。
一戰結束後,英國正式託管巴勒斯坦地區。遷居到此的猶太人也越來越多,他們和當地的阿拉伯人的血拼也開始增加。
英國解決不了兩方的矛盾,於是準備放棄這塊是非之地,把問題交給聯合國。1947年聯合國通過決議,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一個阿拉伯國家和一個猶太國家,也就是後來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巴勒斯坦地區總面積大約是2.6萬多平方公裡,但聯合國給猶太人分了1.5萬多平方公裡,不僅比阿拉伯人分得多,而且土地也更肥沃。
這引起了巴勒斯坦地區及周邊阿拉伯國家的憤怒。於是,在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國的第二天,英國宣布不再統治該地區之後,阿拉伯聯盟國家埃及、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約旦共同起兵準備消滅以色列。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
立國未穩的以色列當然不是阿拉伯國家的對手,沒打幾天就差點滅國了。後來在美蘇等國的支持下,聯合國出面調停讓雙方停戰一個月。緊接著,不差錢的以色列就從美國、英國等國買來了大批武器裝備。後來再開戰,以色列反敗為勝,還搶走了6700多平方公裡土地。
後來又斷斷續續打了4次,不過阿拉伯人始終沒有打敗以色列,反而以色列越打越強,土地也越打越多,成了中東一霸。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以色列找到了一個大靠山——美國。以色列從美國獲得了大量軍事和經濟援助,同時還發展了自己的國防工業。一個彈丸小國,立國三十多年就搞出了原子彈,就是奇蹟中的奇蹟。
美國和以色列,到底誰是誰的兒子?
美國為何寧願與整個阿拉伯國家為敵也要支持以色列?
這得從美國最早的中東戰略說起。
其實早在上世紀50年代初期,以色列還在美蘇之間搖擺,美國也並沒有把以色列看得很重要。但後來隨著冷戰升級,阿拉伯國家逐漸倒向蘇聯,美國於是大力扶持阿拉伯國家的死對頭以色列,以制衡阿拉伯國家,抵制蘇聯在中東的勢力滲透。
到了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之後,蘇以斷交,以色列徹底倒向美國。
當時,美國的中東戰略,包括保障石油安全,推行民主搞顏色革命,反恐,遏止蘇聯等,都離不開以色列這支前線力量。
特別是,美國曾計劃改造中東的阿拉伯和穆斯林國家,而以色列則被認為是該地區民主改造的樣板。這也是美國拼死保護以色列的一個重要原因。
由此,自1976年以後,以色列一直是美國對外援助的最大受援國,美國對以色列的援助佔美國全部對外援助的30%以上。有數據顯示,從1949~2006年,美國對以色列援助總額高達974多億美元,其中軍援佔大頭。
1983年,美、以兩國正式籤署《美以戰略合作協議》,標誌著美以在軍事上正式結盟。
雖說是同盟,但實際上以色列就是美國的一個「乾兒子」。
但網絡上也有一種言論,說在美以關係中,「以色列是爸爸,美國是兒子。」
這種說法的根據是以色列控制了美國。全世界有1300多萬猶太人,大約有600萬在美國,佔美國總人口的2%左右,美國的猶太人跟以色列的猶太人數量差不多。
美國猶太人雖然佔美國總人口的比例不高,但猶太人通過金權政治,控制了美國的華爾街,媒體,好萊塢,甚至政治選舉。
2001年10月3日,以色列總理沙龍在特拉維夫曾向世人炫耀:「……不要擔心來自美國的壓力。我們猶太人控制著美國,美國知道這一點。」
所以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值得注意,美國後來發動海灣戰爭,打伊拉克,打阿富汗,沒有參戰的以色列卻成了最大贏家。
當時阿拉伯的學者說,「布希執意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實則是替以色列打的」,因為美國推翻以色列的死對頭薩達姆政權,極大地改善和抬升了以色列的生存環境和地緣戰略地位。
自此,以色列和不少以前敵對的阿拉伯國家緩和了關係,還加深了貿易往來。
猶太人真能控制美國嗎?
但由此認為美國是以色列的「兒子」,也並不準確。
據統計,猶太人操控了美國70%以上的財富資本。在資本操弄權利的美國,猶太人確實被很多人認為是美國的實際控制著。
但是,掌握巨量資本的那些美國猶太人的第一身份是資本家,其次才是猶太人。
影響資本家政治立場的,不會是種族身份,只會是利益。利益可以讓不同種族的人合作,也可以讓同一種族的人成為敵人。所以,支持和反對美國政策的猶太人大有人在。
其次,美國猶太人內部分歧也很大。在對待巴以問題上,就有嚴重分歧。例如,「現在就和平」、「猶太街」等左派親以組織傾向於支持以工黨為代表的以色列國內溫和勢力,支持以「土地換和平」的調停立場,並主要通過民主黨來影響美國對以政策。
而「美以公共事務委員會」等右派親以組織則與利庫德集團等以色列強硬勢力立場接近,主要是力挺以色列動武。
第三,雖然猶太人可以左右美國大選大約20%的選票,但美國決策者,首先考慮的還是美國的國家利益,而不是猶太人的利益。例如,二戰前後,納粹德國瘋狂屠殺猶太人,美國猶太人即使遊說政府解救歐洲的猶太人,但美國依然無動於衷。
歸結起來,猶太人可以影響美國的對以或者對中東的政策,藉助美國之力在聯合國否決對以色列不利的決議。但猶太人還不可能控制美國其他內外政策。
一旦他們越過了紅線,那麼必然會遭至美國人的強烈反擊。美國的民粹主義已暗潮湧動,種族歧視問題越來越尖銳。
據統計,美國有17%的人反感猶太裔。雖然現在美國白人沒有把對美國內政外交失敗的怨氣撒在猶太人身上,但生性傲慢的美國白人們,真的會甘心自己的財富被猶太人控制嗎?
相比非裔亞裔,美國白人與猶太裔的利益衝突才是最大的。而這場衝突遲早是要爆發的。
美以同盟——中東的禍根
回到巴以衝突問題,自打有了美國的支持,以色列對巴勒斯坦土地的掠奪,對巴勒斯坦人民的迫害,就一直沒有停止過。現在和未來可能也不會停止。
而美國兩黨不管誰上臺,也不會改變美國的對以政策。這不僅是因為猶太人的影響力,也是因為美國支持以色列繼續擴張,以色列有了戰略縱深,對付伊朗也會更加容易。
所以現在美國是既無心調停,也無力調停,那麼以色列會繼續擴大衝突,引爆更大規模的戰爭嗎?
目前來看不會,以色列還沒必要為著一個幾乎毫無價值的加沙而大動幹戈,那樣只會激發阿拉伯人的報復,以色列的地緣政治也可能會崩潰。目前以色列國內已爆發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的騷亂,就是例子。
但若要以色列將此前吞掉的土地再吐出來也不可能。
談是必然的,但打也不可避免。因為在現有美以同盟體系下,幾乎沒有誰能阻止以色列,繼續通過漸進式蠶食的方式,佔領這片土地。
《猶太法典》中有一句箴言:「如果有人要殺你,必須先下手為強。」
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存在世仇,他們不會輕易罷手。
戎 評 | 獨家原創 侵權必究 轉載需註明
來自公眾號:戎評(rongping898)
親愛的朋友們,有很多朋友建議戎評另開一個號以防失聯,以防萬一,戎評開了一個小號,請朋友們關注一下這個號。戎評會一直以優質文章回饋大家對戎評的喜愛!
【夏季爆款】一到夏天,夜晚的燥熱經常讓本就睡眠質量不高的夜晚顯得格外的長。不開空調熱到受不了,開了空調,溼氣卻隨之加重,顯得不那麼健康。特別是對於一些年紀稍微大一點的朋友或者小朋友來說,長期吹空調並不是特別好。那要如何應對這炎炎夏日呢?古人云「沒有禪心難過盛夏,幸而有藤」。藤蓆不像其它蓆子那樣冰涼,它接觸身體時涼而不冰,不用擔心被竹篾刺傷或扎傷。自古就有用艾驅蚊、以艾入枕席養身的歷史。眼看夏天到來,給大家推薦——雪可漫艾草驅蚊藤蓆,一線家紡品牌同廠生產,無毛刺、不粘席,舒軟親膚無刺激:透氣吸汗,涼性溫和,涼而不寒,還可驅蚊。給您帶來貼心的呵護,小孩子睡了不怕著涼、老人也能安心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