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上自衛隊亞洲第一?一直不過是三流海軍罷了

2021-02-07 晨曦軍情

一提到日本海上自衛隊,諸如亞洲第一、發展很久、底蘊深厚、遠洋作戰經驗豐富等詞語不時見諸網絡。這不僅讓人想起曾經也號稱亞洲第一,但卻在甲午戰爭中戰敗的北洋水師。實際上,甲午戰爭爆發時,北洋水師實力已經只有日方的幾分之一,典型的名不符實。而前面半個世紀日本海上自衛隊亞洲第一的稱號,其實含金量也很低,因為從世界角度看,其一直不過是一支三流海軍罷了。

自二戰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美方軍事佔領日本之後,即開始著手解除其武裝。舊日本海軍被解散,其殘存下來的少量艦艇,有的被拆解,有的作為戰爭賠償被戰勝國接收,有的則淪為美方核實驗的靶艦,曾經不可一世的舊日本海軍從此不復存在、只可「緬懷」。輝煌已不在,此後日本海軍被迫開始了一條從無到有、從弱變強的徵程。

舊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後消逝

幾年後,美方為其遠東戰略考慮,對日本改壓制為扶植,日本武裝力量得以逐漸重生。1948年5月,日本海上保安廳成立;1950年7月8日,麥克阿瑟指令日本吉田茂內閣建立7萬5千人的國家警察預備隊,並將海上保安廳增員8千人;1952年,吉田茂內閣正式設立保安廳,改原警察預備隊為保安隊,並新設海上警備隊。

1953到1954年間,日本從美方接收了18艘「塔科瑪」級巡邏護衛艦,該級艦系美方二戰期間大批量建造的反潛護衛艦,排水量約1450噸。從1954年開始,日本又陸續從美方接收了6艘驅逐艦,分別是兩艘「科佛摩爾」級,兩艘「波士特威克」級,和兩艘「弗萊徹」級。這期間的驅逐艦和護衛艦還大多數延續二戰風格,以火炮、魚雷和反潛深彈為武器。

這是「海自」發展史的第一個階段。可以看到,日本海上力量,從舊日本海軍的以航母、戰列艦、巡洋艦等動輒幾萬噸大艦,航空兵和巨炮為主要作戰方式的遠洋海軍,變成以一千多到兩千噸的驅護艦為主力,中小口徑艦炮和艦載魚雷深彈為主要武器的近海近岸海上力量。日本海軍的輝煌,早已不在。

1954年6月9日,日本國H通過《防衛廳設置法》和《自衛隊法》,將原保安廳升格為防衛廳,並以自衛隊的名義重新組建陸海空三軍。原海上警備隊正式改編為海上自衛隊。

「春風」級警備艦

作為有一定造船工業的國家,其海上力量一直靠接收美方二手艦自然是不行的,日本於是開啟了自造艦艇的歷程。從1954到1960年,日本先後開工建造了「春風」、「凌波」、「村雨」(初代)、「秋月」(二代)4級總共14艘驅逐艦。這些驅逐艦均採用蒸汽輪機動力,武器系統為火炮、魚雷、反潛深彈,在戰術性能和科技含量上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僅相當於美方在二戰期間建造的「弗萊徹」級和「基林」級。

法國「克萊蒙梭」級航母

當時的海自在世界上處於怎麼樣的地位呢?1950~1960年的法國,擁有從英美租借和自行建造的5艘航母,1955~1957年更是連續開工兩艘「克萊蒙梭級」航母。英國皇家海軍則擁有「鷹」號和「皇家方舟」號兩艘大型航母,滿載排水量53000噸,配備蒸汽彈射器。蘇聯則大量建造常規潛艇,還在實驗巡航飛彈核潛艇。同時期的美方海軍除了二戰留下的一票「埃塞克斯」級航母,5艘「衣阿華」級戰列艦,世界上首艘核潛艇「鸚鵡螺」號外,更有改造後高達62500噸的「中途島」級航母。

英國「鷹」級「皇家方舟」號航母
美方「中途島」級航母

可以說,在他們面前,日本海軍根本就不起眼。1960年開始的60年代,日本又陸續建造了「山雲」、「峰雲」、「高月」、「天津風」四級14艘驅逐艦。除實驗用途明顯的「天津風」級裝備了美方「韃靼人」艦空飛彈系統外,其餘3型13艘艦艇從武器角度看進步有限。主要防空反艦武器依然是中口徑艦炮,還有用於反潛的魚雷,與上代的14艘相比主要是多了「阿斯洛克」反潛飛彈。

「天津風」號驅逐艦

「天津風」號艦艏為兩座雙聯裝MK-33型76mm高平兩用艦炮,艦腫為八聯裝74式阿斯洛克反潛飛彈發射器,艦艉為MK-13單臂發射器一部,備彈40枚。初期裝備「韃靼人」近程防空飛彈,後期裝備「標準1」中程防空飛彈。

其中「峰雲」級3艘嘗試搭載美方剛剛裝備海軍的QH-50D艦載無人反潛直升機,不過受制於當時還不成熟的無人機控制技術,這個嘗試並不成功。QH-50D不久在美軍退役,海自的QH-50D隨後也退出現役。之後「峰雲」級接受了改裝,直升機甲板和機庫被拆除。

1970年3月22日,「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首艦「榛名」號開工,二號艦「比叡」號於1972年3月8日開工;1971年,海上自衛隊組建第四個護衛艦群。至此,經過30多年發展,我們熟悉的以直升機驅逐艦為核心,四個護衛艦群體制的海上自衛隊才初現端倪。

「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

此時海自僅有「天津風」號一艘防空驅逐艦。為確保每個護衛艦群擁有一艘防空型驅逐艦,日本防衛廳決定再建造3艘「太刀風」級驅逐艦。1973年6月19日,「太刀風」級首艦「太刀風」號開工,歷經近10年,1983年3月30日,第三艘「太刀風」級驅逐艦「澤風」號服役。

「太刀風」級標準排水量約3800~3900噸,滿載排水量5200噸。武器裝備為艦艇後部一部MK—13懸臂發射裝置,用以發射美制「標準1」中程艦空飛彈,艦艇前部主炮後一部8聯裝「阿斯洛克」反潛飛彈發射裝置。「太刀風」級並沒有專門配置反艦飛彈,僅三號艦「澤風」號的MK—13懸臂發射器可以兼容「魚叉」反艦飛彈,不過如果裝備了反艦飛彈,會影響「標準1」艦空飛彈的備彈量,因此大部分時間是沒有裝備的。

「太刀風」級驅逐艦

1976年,日本當局正式決定將海自每個護衛艦群的編成,確定為一艘直升機驅逐艦(DDH),兩艘防空驅逐艦(DDG),和五艘通用型驅逐艦(DD)的模式。為此日本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陸續建造了「白根」級直升機驅逐艦(兩艘),「旗風」級防空驅逐艦(原本計劃四艘,實際建造兩艘),以及「初雪」級通用驅逐艦。從「旗風」級和「初雪」級開始,海自的艦艇才實現防空、反艦、反潛全飛彈化。

「白根」級直升機驅逐艦

至此我們可以做個小小總結,戰後日本海上力量的發展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接收美方舊艦;第二階段1954~1960年,為自建火炮驅逐艦階段;第三階段為上世紀六十年代,最大變化是反潛飛彈「阿斯洛克」的加入,以及無人直升機的嘗試;第四階段為上世紀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由「標準1」在「太刀風」上的裝備,以及「海麻雀」飛彈裝備「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帶來的防空飛彈逐步普及。

梳理一下海自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在最開始,它不是一支引人注目的海上力量,甚至可以說是默默無聞,平淡無奇的。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初,四五十年的時間裡,它都僅僅是一支近岸綠水海軍。

蘇聯P15型反艦飛彈

而其他海軍大國,不說動輒幾萬噸的航母,1959年,美方海軍已經在他們的巡洋艦上裝備了「黃銅騎士」遠程艦空飛彈;1960年,蘇聯已經裝備P15「冥河」反艦飛彈。而同時期,海自還在用他們剛剛完工不久的火炮驅逐艦,無論防空反艦都用火炮。可以說最開始的海自,與世界先進國家的海軍相比,是相形見絀的。

「黃銅騎士」遠程艦空飛彈

「黃銅騎士」遠程艦空飛彈射程120公裡,是除艦載機外美方海軍艦隊防空的第一道屏障,與「小獵犬」中程艦空飛彈(射程32公裡)、「韃靼人」近程艦空飛彈共同構成遠中近三層防禦網。

裝備黃銅騎士的美方「長灘」級核動力巡

而且我們還可以發現一點,那就是這四個階段的海自,武器裝備不盡相同。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和舊日本海軍相比有很多不同,第二階段和第四階段有很多不同,第四階段和現在又有很多不同。如此不同,所謂的經驗又有多少意義?如果真論實戰經驗,二戰後中方才是有多次實戰經驗的那一方。

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日美雙方就日本海自的所謂「1000海裡護航線」達成共識,即海自需要有保護本國1000海裏海上經濟交通線的能力,海自的遠洋海軍之路才逐步開啟。

為實現這一目標,日本經行了一系列防衛政策和編制調整。如上文提到的,組建第四個護衛艦隊,研製和建造直升機驅逐艦,以及確立一個護衛艦隊一艘DDH,兩艘DDG,五艘DD的編制。每艘DDH攜帶三架反潛直升機,其餘五艘DD各攜帶一架,這樣一個護衛艦隊就有8艘艦艇和8架直升機,就是我們熟悉的所謂「八八艦隊」。

為滿足這一需求,實現一個護衛艦隊五艘通用型驅逐艦,日本在1982~1987年間建造了12艘「初雪」級驅逐艦,1983~1988年間建造了兩艘「旗風」級驅逐艦。1987~1990年間又建造了「初雪」級的改進型,「朝霧」級驅逐艦8艘。

「初雪」級驅逐艦

「初雪」級滿載排水量4000多噸,武器裝備為艦尾一部MK—29八連裝「海麻雀」艦空飛彈發射裝置,艦艏一門奧託·梅萊拉76mm艦炮,艦炮後部有八連裝阿斯洛克反潛飛彈發射裝置,艦舯兩部四連裝「魚叉」反艦飛彈發射裝置。

「旗風」級驅逐艦滿載排水量5900噸,艦艏裝備MK—13懸臂發射器一部,用以發射標準1型艦空飛彈;懸臂發射器後面是MK—42艦炮一門;最後面是八連裝阿斯洛克反潛飛彈發射裝置。艦舯同樣是兩部四連裝「魚叉」反艦飛彈發射裝置。

「旗風」級雖然較「太刀風」級噸位大了不少,多了反艦飛彈,總體上有不少進步,但防空能力上並無太大不同。該艦防空系統依然是僅有兩部火控雷達,這意味著海自一個護衛艦隊兩艘防空艦,最多僅能一次性接戰四個目標。

標準1型艦空飛彈射程40公裡左右,可以算是區域防空飛彈,所謂區域防空,就是能兼顧整個艦艇編隊的防空。而其他艦艇上的「海麻雀」飛彈為點防禦飛彈,所謂「點防禦」就是只能防禦對本艦所發動的攻擊。

「旗風」級驅逐艦

如果我們這時看世界上其他海洋強國的話,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蘇聯海軍,已經擁有956型驅逐艦(也就是「現代級」),「基洛夫」級巡洋艦,「基輔」級航母。海自的這點家當和蘇聯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更為關鍵的是,此時的蘇聯海軍陸基航空兵的圖-22M加超音速反艦飛彈的組合,足以對水面艦艇發起飽和攻擊。美方海軍對此的防衛手段是用F14遠程截擊,在圖22發射飛彈前擊落它。

「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
掛載KSR-5超音速反艦飛彈的圖-22M3

而海自一個護衛艦隊區區兩艘防空驅逐艦,每艘只能同時接戰兩個目標,要在本土空自和駐日美空軍防禦圈外抵禦蘇聯海軍的飽和攻擊,顯然是力不從心的。因此1985年,日本就取消了其餘「旗風」級的建造計劃。

之後,為建設更加強大的艦隊區域防空力量,日本海自看上了美方此時方興未艾的宙斯盾系統。「提康得羅加」級巡洋艦在1983年1月就加入美軍,但首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1989年才開工建造,兩年後,日本版的「阿利·伯克」級——「金剛」級驅逐艦開工建造。歷經八年,1998年,全部四艘「金剛」級驅逐艦完工並加入海自。

「金剛級」驅逐艦

1991年第八艘也就是最後一艘「朝霧」級驅逐艦服役後,海自除了建造「金剛」級外,也在考慮發展「初雪」級的替代者的問題。此時距「初雪」級首艦「初雪」號開工的1982年,僅過去9年。

日本海自急於研製新一代通用型驅逐艦的一個原因是,「初雪」級的武器配置在90年代有點落後。其「海麻雀」點防禦飛彈依然採用八連裝發射架,而不是國際上逐漸流行的垂直發射裝置。另一個原因,應該說當時正值日本經濟發展的巔峰期,經濟是海軍發展的基礎,海軍建設沒有繁榮的經濟是不行的,財大氣粗的日本自然有快速更換艦艇的客觀條件。

海自的新一代通用型驅逐艦,就是「村雨」級。首艦「村雨」號1993年8月18日開工,1994年8月23日下水,1996年3月12日服役。該級艦共建造了9艘,第9號艦「有明」號,於2002年3月6日服役。此後到2006年,日本又陸續建造了5艘「村雨」級的改進型「高波」級驅逐艦。2004年4月5號到2005年4月6號,又連續開工了兩艘「宙斯盾」型驅逐艦,並依序於2007年3月15日與2008年3月13日交艦成軍。

「村雨」級驅逐艦

接下來幾年,日本又建造了「日向」級直升機母艦兩艘,「秋月」級驅逐艦四艘,「出雲」級直升機母艦兩艘。這就已經進入我們當下的時代了,此時也迎來我國海軍的高速發展。

縱觀這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美蘇英法等國,都是以中大型航母、核潛艇為主力的遠洋海軍,攻防能力強大;而日本海上自衛隊,由於受美方限制,長期以來只是配套美方第7艦隊的反潛大隊,如果單獨拿出來的話,只能是在岸基航空兵護翼下作戰的近海海軍,在遠洋將會變得十分脆弱。

如果說美方海軍是世界第一檔次,英法等國海軍處於世界第二檔次,蘇聯海軍不上不下的話,日本海上自衛隊只能是居於英法等國海軍之下的第3檔次,也就是缺乏真正的遠洋作戰能力的3流海軍罷了。這才是這些年我方海通過大規模的海軍建設,能夠快速趕超日本海上自衛隊的關鍵原因——說到底,日方海軍是有先天重大缺陷的;沒有真正的搭載固定翼艦載機的航母,日本海軍就沒有多少遠洋作戰能力。

作者:鄭曦(網名:面壁者晨曦)

相關焦點

  • 一直被高看的日本海上自衛隊——不過是三流海軍罷了
    一提到日本海上自衛隊,諸如亞洲第一、發展很久、底蘊深厚、遠洋作戰經驗豐富等詞語不時見諸網絡。
  • 軍情 美媒宣稱日本海上自衛隊實力亞洲最強
    從艦艇方面講,它堪稱亞洲最棒的海軍。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10月16日發表題為《對不起,中國:為什麼日本海軍是亞洲最好的》的文章稱,亞洲最棒的海軍共有114艘軍艦,45800名志願人員。它擁有一支快速強大的驅逐艦艦隊,現代化的柴電動力攻擊潛艇,以及可裝載坦克和其它地面部隊的兩棲軍艦。它可以追蹤潛艇,驅逐入侵的艦艇,以及擊落敵方的彈道飛彈。
  • 日本海上自衛隊盤點
    今天咱們就看看日本海上自衛隊艦艇。  眾所周知,作為世界造船大國的日本一心想做「正常大國」,也一直想建立強大的海上力量。
  • 日本海上自衛隊
    日本還計劃利用伴隨美軍行動的機會,實現自衛隊全面出海,提升日本的遠距離作戰能力。日本方面還指出,日本必須提升先發制人能力,在必要的時刻應該果斷地主動出擊達成預定的目的。日本正在研發射程超過1000公裡的巡航飛彈,欲圖發起先發制人的攻擊,主動攻擊他國基地。當然對於日本而言,其最關心的還是北方四島問題。
  • 美國機構發布報告:中國海軍規模亞洲第一,但有兩點比不上日本
    作者:尋陽編輯:坤守在過去的幾年裡,中國海軍進入高速通道,發展的速度讓世界各國瞠目結舌,儘管中國已經放慢了海軍艦艇的建設腳步,但速度仍舊非常快。美國媒體發布報告稱,中國海軍規模已經是亞洲第一了,但是他們認為在中國海軍仍有兩點無法和日本相比。
  • 日本海上自衛隊の作戰能力到底如何?
    韓國《朝鮮日報》分析認為,日本現在已經擁有世界排名第 2 的海上艦隊和海上巡邏機部隊,日本海上自衛隊已經具備了一支「大洋海軍」所擁有的戰鬥力。英國《簡氏防務周刊》曾評估稱,在海上力量方面,日本有 3 個「世界第一」 ,分別是反潛能力、掃雷能力和常規潛艇戰鬥力。美國著名軍事評論家巴克爾在分析日本海上軍事力量時指出:「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已成為西太平洋地區最強大的海軍力量之一,而且日本政府從來沒有停止海上自衛隊現代化的努力。
  • 日本海上自衛隊:實力已超越歐洲大國海軍
    日本海上自衛隊隸屬於日本政府防衛省,在地位上相當於他國的海軍,即日本國的海上武裝力量。
  • 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役常規潛艇
    日本海上自衛隊現有2個潛水隊群,擁有2艘潛艇救援艦和21艘常規潛艇,包括蒼龍級12艘,親朝級9艘。兩型潛艇都屬於大型遠洋型潛艇,具備較強的水下戰能力。蒼龍級和親潮級兩個級別的潛艇性能在世界柴電潛艇中都是屬於非常先進的,尤其是蒼龍級因為採用了AIP系統,被譽為世界最先進的常規潛艇,作戰能力更強。
  • 夜話軍艦之日本海上自衛隊金剛級宙斯盾驅逐艦
    本文作者:微博知名軍事博主@hqy1228(點擊「閱讀原文」即可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外艦聞」特約稿,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金剛級驅逐艦是日本海上自衛隊中第一種配備有宙斯盾戰鬥系統的飛彈驅逐艦,是日本海上自衛隊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為提升海上自衛隊八八艦隊中專屬防空能力而設計建造的。
  • 日本海上自衛隊到底有多強大?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新奇軍事文化團隊第2258期】眾所周知日本在上個世紀戰敗之前,軍事力量不容小覷,甚至強於美國,要知道日本在以前就已經造出航空母艦,對於過去能夠造出航母的國家,確實非常罕見,所以日本自認為海軍力量天下無敵,因此,聯手其他法西斯國家發動了世界大戰!
  • 曾經亞洲第一的日本金剛艦還能撐多久?
    與安倍首相身體狀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海上自衛隊艦艇保養十分良好,其中艦迷最關注的,也是最著名的,就是日本金剛級宙斯盾飛彈驅逐艦!出港的金剛艦   美蘇冷戰時代,島國日本由於各種能源及資源都依賴進口,因此確保海上運輸路線的安危成為非常重要的課題。
  • 日本海上自衛隊哪支部隊,無處不在無孔不入?
    但凡事有例外,作為亞洲脫亞入歐先驅的日本國,其海上自衛隊擁有世界上規模數一數二的音樂隊。之所以說是數一數二,因為海自計擁有6支音樂隊,分別是隸屬於海自總部的東京音樂隊,及分別隸屬於5個地方隊的吳音樂隊、舞鶴音樂隊、大湊音樂隊、橫須賀音樂隊、佐世保音樂隊。地方隊音樂隊隊長為一等海尉軍銜(北約識別碼:OF-2,上尉)。
  • 全球軍事博物館見聞15:日本吳市-海上自衛隊吳史料館(2019年12月)
    前序:在吳市匆匆呆了大半天,看了下日本海上自衛隊-吳港拍攝,順便去了日本海上自衛隊吳史料館。
  • 日本海軍是亞洲最強嗎?坐擁三艘航母的印度表示不服
    》,稱日本自衛隊是亞洲最強海軍!日本海上自衛隊究竟好在哪裡?這文章大概給出了這麼幾個理由↓↓↓一是規模大,海上力量在規模上超過了英法這兩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總和。日本海軍自衛隊擁有45000人,114艘艦船,其中有46艘驅護艦船,22艘先進的柴電潛艇。
  • 二戰後組建的日本海上自衛隊都裝備有哪些武器?
    :JMSDF或JS)是隸屬於日本政府防衛省的特別機關,在地位上相當於他國的海軍,即日本國的海上武裝力量。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前身是日本帝國海軍,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日本帝國海軍解散,1947年的日本憲法表示日本軍事武裝力量只用於維持自衛。1952年4月26日,重新建立了海上警備隊。1954年(昭和29年),在當時防衛廳的發動下成立了今天的日本海上自衛隊。現日本海上自衛隊是世界上裝備最現代化的海上武裝力量之一,噸位規模也在世界各國前列。
  • 航母復活: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
    2019年末,日本防務省正式通過撥款提案,提前為海上自衛隊的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進行中期大改。等到相關工作完成,購買自美國的F35B型戰機將能隨艦出海,成為日本戰後的第一類航母。日向級與被其替代的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早在2006年,日本海上自衛隊就宣布建造2艘日向級的直升機驅逐艦。
  • 日本真的淪為三流國家了麼?
    有人說:「當今世界一流國家就只有美國,二流國家中俄法英德,昔日強大的日本現在只能算是三流了。」「日本經濟雖然發達,但政治上只是一個小國,又不能聯合周邊國家。空中自衛隊的F-15J戰鬥機在飛行中掉零件,P1反潛機四臺發動機同時空中停車,陸上自衛隊的10式主戰坦克在演練場裡跑掉履帶,90式主戰坦克爬坡中爆掉發動機……這些軍事愛好者們耳熟能詳的事例,無一不說明今天的日本自衛隊的水平。
  • 日本海上自衛隊「加賀」號準航母下水
  • 感覺受到侮辱的海上自衛隊
    到了2014年,因各種原因,原來作為美俄和解象徵的俄羅斯海軍艦隻沒有被邀請參加環太平洋演習,取而代之的是中國海軍,當時是有4艘海軍軍艦參加了演習。   本次(2016年)演習之前,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很多人認為中國海軍不會被邀請參加這個演習,他們的理由是在演習之前,美國海軍中的一部分人就是否邀請中國參加有過激烈爭論,所以日本方面認為,這樣的背景下,美國方面是不會邁出冒險一步。
  • 獨家|東瀛忍者的窺視:日本學者對比中日海上力量 不排除兩國再次對決
    上世紀50年代至今,日本經過經濟高速發展成為亞洲首屈一指的經濟強國,在安全領域雖然受限於和平憲法,但日本自衛隊始終保持高投入、高質量、精幹化的發展路徑。長期以來,日本海自也是中國海軍研究機構的重點研究對象,優先級僅次於美國海軍。不過,與中國經濟體量超越日本一道,中國海軍現代化水平近年來也反超日本,令日本國內頗為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