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越戰:屍山血海的「春節攻勢」究竟誰是勝利者?

2021-02-15 冷熱防務

作者:霄羽 / 編輯:冷小軍


關于越戰的諸多話題中,1968年春節攻勢是無法繞開的。在相持了多年後,以遊擊戰起家的北越突然在這一時刻發動大規模的戰略進攻,打到最後,雙方都宣稱自己取得了勝利,國際上對於此役的勝負評價也莫衷一是。那麼,究竟誰才是真正的贏家呢?



1968年1月21日凌晨5時30分,駐守戰略要地溪山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遭到北越炮兵的一頓猛轟,炮火密度前所未有。


北越集中了蘇聯和中國為其提供的152毫米加榴炮、130毫米加農炮、122毫米火箭炮以及步兵的60毫米、82毫米迫擊炮等幾乎所有型號的火炮,1天時間內將1500噸炮彈傾瀉到美軍陣地。在炮火的掩護下,北越步兵如潮水一樣撲向溪山。


戰鬥中的北越士兵


臨近胡志明小道的溪山是美軍在1967年佔據的重火力點,讓河內當局如鯁在喉。北越精銳的325師和304師於1967年底開始向溪山集結,另三個師在9號公路一字排開準備阻擊美軍的增援,加上其他兵種,北越在這一地區集中了將近4萬人。看這陣勢,明擺著是要和美軍決一死戰了。325師和304師參加過奠邊府戰役,經驗豐富、戰力強勁。


美軍不敢大意,緊急將6千名陸戰隊員空運到了溪山。另有數以千計的增援部隊被調到了順化北部。


幾年的仗打下來,最讓駐越美軍總司令威斯特摩蘭感到頭疼的就是神出鬼沒的北越遊擊隊,美軍屢屢疲於奔命卻捉不到越軍主力。這次越軍集中如此大的兵力與美軍決戰,無疑是個重創對手的好機會。威斯特摩蘭十分自信,他認定越軍的攻勢「最多不會超過幾個星期」。


駐越美軍總司令威斯特摩蘭


雙方都把溪山看作主戰場。越軍的意圖是「圍點打援」,美軍則希望儘可能多的殺傷越軍有生力量,伺機以重兵對北越主力實施反包圍並徹底圍殲。雙方的這種意圖決定了溪山之戰必然無比慘烈。


面對北越優勢兵力不計代價的猛攻,美軍深感兵力不足,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甚至連後勤和文職人員都上了第一線,這在美軍戰史上並不多見。


不過,掌握著絕對制空權的美軍有恃無恐,出動F-4、F-105、B-52、A-1、A-7等各型戰機2萬餘架次,把至少8萬噸炸彈傾瀉到越南人頭上,彈藥總當量超過了二戰中扔給日本的2顆原子彈。


B-52轟炸機


大殺器B-52轟炸機尤其有效,一個編隊三架B-52能炸平一個大於一英裡長,半英裡寬的區域,讓區域內的一切生命化為灰燼。


由於9號公路被北越封鎖,溪山美軍的生存完全依靠空運補給。美國空軍第834和315空運聯隊的C-130、C-123D、C-7A等運輸機開始晝夜不停地向溪山空投補給,讓一線官兵糧彈無憂。


不過,空中優勢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一但脫離空中支援,美軍就會處於極度危險的境地。美軍士兵誰也不敢輕易走出防禦鐵絲網邊界以外200米的距離,遇上北越軍隊的機槍和迫擊炮可不是鬧著玩的。


溪山戰役中的美軍陣地



經過幾十天的血戰,到3月底北越軍已經遭到重創。威斯特摩蘭認為解決問題的時候到了。4月1日早晨7時,美陸軍騎1師、海軍陸戰隊第3師第9團、南越陸軍37特戰營發起了打通9號公路的「飛馬」行動。


面對美軍愈加殘暴的狂轟濫炸,苦撐多日的北越軍潰不成軍,只好幹起了老本行——主力部隊遊擊化,分散成小股武裝撤到寮國境內。4月7日,持續了77天的溪山圍攻戰結束,北越傷亡高達1.5萬人,而美軍總共才傷亡548人,傷亡比27:1!



美軍不僅守住了溪山,而且把北越軍打的慘不忍睹,這無疑是個大勝仗。不過,在美國國內,一場關於是否從溪山撤軍的辯論也在激烈地進行著。


溪山戰役在媒體的熱炒下引起了美國公眾的高度關注,電視畫面中不斷呈現出越南戰場的血腥畫面,直接引發了聲勢浩大的反戰大遊行。民意調查顯示,美國民眾中「鴿派」已然超過了「鷹派」。

這一年正是美國總統的大選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尼克森以結束越南戰爭為口號,贏得了大批民眾的支持。如火如荼的反戰遊行讓現任總統詹森所在的民主黨十分不利。為了爭取選民,詹森認為首要的事就是將公眾最關注的溪山基地關閉。


1968年6月11日,威斯特摩蘭奉調回國任陸軍參謀長,由艾布拉姆斯接替其駐越美軍最高指揮權,秘密實施總統的授命從溪山撤軍。


撤軍令在駐守溪山的美軍中激起軒然大波。他們付出血的代價才守住的陣地,卻因為政客們的相互傾軋而必須放棄,這簡直讓士兵們氣炸了肺。臨走前,美軍對溪山基地設施進行了徹底破壞,不給北越軍隊留下任何可用之物。


詹森總統


美軍撤離後,河內電臺用所有亞洲國家的語言報導了其取得「溪山大捷」。北越當局敏銳地把握到,放棄溪山是美國人調整其越南戰爭政策的一個關鍵轉折點。北越終於從政治上達到了目的。



溪山之戰是整個「春節攻勢」的縮影。這次攻勢歷經三個階段,戰區遍及越南南方的許多城市,目前所知北越僅陣亡人數就高達4.5萬人,傷者不計其數,傷亡總數肯定不下10萬。而美軍和南越軍大概4300人陣亡,1.6萬人受傷。


儘管中國和蘇聯給予北越相當大的支持,特別是中國人民勒緊褲腰帶全力支援北越,但北越和美國在硬實力上的差距仍舊是天壤之別。



從裝備上講,美軍是天上飛著B-52,地上開著M-48,身上穿著防彈衣,手裡端著M-16,更不用說各種琳琅滿目的電子偵測器材了。


在春節攻勢期間,駐越美軍有24個坦克營(2750輛各種裝甲車輛),83個炮兵營(1412門各型火炮)。而北越軍隊才有180輛坦克、150輛裝甲車以及850門各型火炮。從兵力上看,到1967年底,美軍在南越的戰鬥部隊已經達到了48萬之眾,而北越軍總共才52萬人,同樣不佔優勢。


在這種局面下,北越當局傾盡全力發動的大規模進攻如同以卵擊石,必定會以慘敗告終,畢竟硬實力上的巨大差距不是光靠軍官的陰謀詭計和士兵的不怕犧牲就能彌補的。所以人們普遍認為這是武元甲軍事生涯中「最愚蠢的決定」。



很多人都曾把越南戰爭同中國的抗日戰爭做比較,認為同強敵作戰就該死纏爛打,直到把敵人拖垮為止。從這點上來看,北越發動春節攻勢是典型的軍事冒險主義。越南畢竟不比中國,它不但是一個弱國,更是一個小國,年復一年的消耗根本熬不過財大氣粗的美國。越南人的勇氣也不是無極限的,他們的命再不值錢也是一條命,長期打下去總有一天會把血流幹。


在戰術上根本不可能戰勝對手的情況下,北越方面必須要尋找更好的戰爭策略,準確地抓住敵人的弱點,最終在戰略上取得勝利。那麼,美國的弱點又在哪裡呢?



美國最大的弱點在於美國人的命很值錢,全社會對戰爭創傷的承受力有限。美國下層民眾的心態很矛盾,他們誰也不想當炮灰,但同時卻又沉浸在美國霸權所帶來的豐厚利益中。如果仗打得好倒也罷了,如果死的人多,美國人就會投入反戰運動,讓總統先生在決策時進退兩難。


此外,美國最主要的敵人是蘇聯,因此不可能將全部力量投入到越南戰事中來。如果戰事不斷拖延,美國統治集團是不會在虧本買賣上持續投資的。


根據越南方面的資料記載,越共政治局早在1967年6月就考慮在1968年春節發動一場大的攻勢以扭轉戰爭局勢。之所以把攻勢選在1968年,就是因為這一年是美國的大選年,這時候打起來會產生更大的政治影響


武元甲將軍


從這一點來看,北越方面的真正打算是通過此次攻勢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力量,挫傷美國人繼續戰爭的信心,從而推動美國國內的反戰運動,迫使其退出越南。


由此可見,北越發動春節攻勢絕非一時頭腦發熱。如果對手是日本人那樣不惜生命的蠻勇者,這種打擊當然沒用;而如果沒有來自中蘇兩國的大力援助,北越則無力發動攻勢。因此,這一戰略是在越南戰場特定情況下的特定產物。

在這場戰役中,越南方面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但卻獲取了令人吃驚的政治和輿論勝利,從而推動戰爭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所以說,北越的春節攻勢在戰術上一敗塗地,但在戰略上可謂大獲全勝。這正如克勞塞維茨所言:「戰爭是政治的一部分」。


最後說一句,美國日益發達的公共傳媒報導帶有明顯的傾向性,其信息輸出經過了多方過濾,特別是對溪山之戰的報導中負面評論是積極評論的兩倍多,這大大影響了民眾的情緒以及統治者的決策。這也難怪有人認為,美國在越戰中不是輸給了北越軍隊,而是輸給了新聞媒體

- 延伸閱讀 -

相關焦點

  • 越戰春節攻勢:越南宣傳美軍撤離,美國宣傳越軍慘狀,誰是真贏家
    其中越南戰爭的結束頗具有一定的戲劇性,歷史學界公認在1968年後的春節攻勢,是決定這場越戰結束的關鍵性戰爭。但頗具戲劇性的是,戰役結束後,北越方跟美方都宣稱自己獲得了戰役的勝利,國際上對於這場戰役的評價也是各執一詞,當然這場戰役結束後,美軍就已經開始逐步撤軍,越戰也開始結束。
  • 「新春驚雷」——改變越南戰爭走向的「春節攻勢」 | 鐵血頭條
    1968年的越戰就像一個打了12回合的艱苦的拳擊賽,雙方誰能咬住牙堅持到最後,誰就是勝利者。可惜,美國的國情註定它不可能是咬住牙的哪一個。這一年將是美國大選年,打了十幾年的越戰到底何去何從,誰有更好的辦法將是雙方競選者能否獲勝的籌碼。
  • 春節開戰?越共真會挑時間,聲勢浩大的春節攻勢一仗扭轉越戰局勢
    1968年的春節,北越人民軍和南越遊擊隊發動50多萬人的超大規模兵力,在越南南方幾乎所有城市尤其重點城市如西貢、順化和重要軍事基地如溪山等,同時發起突然襲擊!成為越戰歷史上最激烈的戰役,也是越戰重大轉折點。
  • 1968年春節攻勢:一場本沒有輸的戰爭,卻輸給美國政客的私心
    於是,才有了越戰中,屍山血海的"春節攻勢"。如今,對於此戰,國際上的評價從不存在一家之言,就連我國,對於越南春節攻勢地方勝負,也是莫衷一是。其實,在筆者看來,這是一場有深意,更有深刻意義的勝利。於是,就有了春節發動攻勢的籌劃。二、1968年春節攻勢有深意《孫子兵法》曾這樣介紹戰爭機遇:"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簡單概括最容易理解的幾句話, 也就是兵貴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不得不說,一個可以孕育出孫武子這樣的民族,絕對是這個世界舞臺有一席之地的偉大民族。
  • 越南隆重紀念「春節攻勢」50周年 規格之高近年來罕見
    越南黨、國家領導人和原領導人及各位代表出席紀念活動1月31日,越南各地都舉行了紀念「春節攻勢」50周年的活動。
  • 史說新語 | 「春節攻勢」:越南戰爭的拐點
    在此情況下,誰先破局,誰就能掌握主動。因此,越共決定主動出擊,以期儘快扭轉形勢。越南民主共和國國防部長武元甲制訂作戰計劃,決定通過大舉進攻西貢(今胡志明市)、順化等幾乎全部南越城市,向美方展示抗戰到底的決心,推動美國國內反戰浪潮發展,打擊美國戰爭意志,最終逼迫美國撤軍。誰也不會想到,一直擅長打遊擊戰的越共武裝會大規模進攻南越城市,武元甲的計劃正是利用了這一點。
  • 橡樹 | 越戰的兩張照片和照片外的白左的故事
    受反戰運動影響,原本在北越春節攻勢中,已經率部重創了北越南方武裝的越戰美軍司令威斯特摩蘭,也在不久後調回國內。此後,在1967年10月份的民意調查中,美國人對越戰信心全面動搖。是時,支持越戰的美國公眾從41%下滑到37%,此後,這一支持率一路走低。不過,當時美國公眾反戰更多因素,還是局限在反對詹森總統的久拖無果、曠日持久的越戰策略。
  • 五十年前的春節,北越攻勢下遍地瓦礫的南越,珍貴彩色照片
    50年前的春節,北越發動了規模空前的「春節攻勢」(Tet Offensive)。
  • 強大的美國為什麼打不贏越戰
    美國人一開始以為領導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作戰的是林彪,過了很久才確認是彭德懷。美國人在越南問題上犯同樣錯誤的時間更長,他們認為胡志明在北越是類似於史達林、金日成在各自國家的地位,同時認為武元甲是北越最高軍事領導人。著名的1968年春節攻勢,就被美國人誤以為是武元甲的傑作。
  • 誰是滑鐵盧戰役的勝利者?
    在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只會有一名勝利者。」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俄羅斯人和奧地利人要花多少時間迫使拿破崙再次就範,因為就結果而言威靈頓的多國聯軍和布呂歇爾的普魯士人就已經是他無法逾越的鴻溝了。滑鐵盧不是法國革命戰爭與拿破崙戰爭的最高潮,但卻有著巨大而又持久的影響。在英國,僅有一條以「萊比錫」命名的道路(位於漢普郡),但卻有著350條名為「滑鐵盧」的小徑、廣場和大道。
  • 影史重磅:精選十大越戰電影!(值得珍藏)
    越戰是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美國耗費了至少2500億美元。儘管軍事上美國並未失敗,但它表明美國冷戰策略上的重大失誤。越戰極大的改變了冷戰的態勢。美國由冷戰中的強勢一方變為弱勢。當時主導越戰的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在越戰結束六十年後痛苦的回憶道:美國的失敗主要是美國嚴重低估了越南人的民族主義精神力量,過度高估了自己現代化武器對付第三世界民族解放戰爭的力量。
  • 《西線無戰事》——戰爭並沒有誰是真正的勝利者
    1914年8月,一列德國運兵火車徐徐開赴西線,車窗內擠滿了興高採烈的士兵,他們揮著手唱著歌,確定他們會在幾周後成為勝利者,但計劃中的
  • 【免費影院】精選十大越戰電影!
    越戰是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美國耗費了至少2500億美元。儘管軍事上美國並未失敗,但它表明美國冷戰策略上的重大失誤。越戰極大的改變了冷戰的態勢。美國由冷戰中的強勢一方變為弱勢。當時主導越戰的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在越戰結束六十年後痛苦的回憶道:美國的失敗主要是美國嚴重低估了越南人的民族主義精神力量,過度高估了自己現代化武器對付第三世界民族解放戰爭的力量。
  • 韓戰結束後,為何所有的參戰方都宣布自己是勝利者?
    有趣的是,朝鮮戰場參戰的各方,無論是直接當事人朝鮮和韓國,還是兩國幕後的支持者,也就是已經解體的蘇聯和美國,也包括新中國及美國的諸多盟友們,都宣稱自己是這場戰爭的勝利者。為何所有參戰方都宣稱自己是勝利者,韓戰究竟誰才是勝利者呢?
  • 樸扣東:積極防禦的要義是攻勢防禦
    在此基礎上,中國還必須嚴正警告美國及其幫兇國,如果誰膽敢將戰爭強加於中國,誰膽敢動用任何彈道飛彈打擊中國任何地方,中國都必將動用戰略核打擊力量反擊美國及其幫兇國的任何地方。沒有這個氣勢,沒有這個膽略,沒有這個決心,沒有這個準備,是絕然不能震懾並遏止住美國及其幫兇國的卑鄙無恥的戰略盲動的。眾所周知,中國實行的是積極防禦戰略,是攻勢防禦戰略,不是消極防禦戰略。
  • 催人淚下:越戰老兵普寧大坪鄧報格辛酸史
    問:人們反映他長期要穿軍裝,究竟怎麼回事?答:不是軍裝他不穿,一定要穿當年70年代的軍裝。軍裝是我二弟到市消防隊買,一套約100元,冬天穿冬服。你看今天穿的長褲、皮帶都是軍服。至於背心、汗衫有時候市場做生意的人看他可憐給他穿的。
  • 揭秘:「越戰最高機密文件」事件始末
    這些文件當然被國防部列為「最機密的文件」,而這些文件也是被認為有關越戰最豐富的政府資料。時報怎樣取得這些文件?時報是在1971年3月下旬得到了這批「機密文件」,很顯然那都是原始文件的複印本,而接受這大宗文件的,是時報採訪國防新聞的席漢。對於遞送這批文件的人是誰,一直是一個謎。
  • 嫌棄M16步槍,越戰時美軍扔自家M16撿AK47作戰,究竟是真是假?
    說到誰是世界上最強的自動步槍,其實除了俄系的AK系列槍族之外,美國的步槍也是要好好的說一說。
  • 「超燃20,20必贏」,蘇果公司&上海公司吹響2020「春節戰役」集結號
    隨後,一段CNY回顧視頻帶領大家重溫了2017、2018、2019三年的春戰崢嶸歲月戰區授旗儀式環節總部各部門、各城市公司、各營運小區負責人分別從授旗人手中接下戰旗蘇果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上海公司總經理陳兵發表2020年春節戰役總動員令。(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