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扣東:積極防禦的要義是攻勢防禦

2021-03-05 鷹派觀點

文章來源於:樸扣東原創專欄

   作者: 樸扣東

人類正處在「千年未有之挑戰,百年未有之變局」的大調整、大動蕩、大變革的時代。特別是今後五年左右時間,世界必將進入一個充滿更多的激蕩、跳躍、災難、衝突甚至戰爭的時代!

在這樣的歷史轉折關頭,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正在快速崛起中的中國,無疑已經成為美利堅帝國的最主要戰略對手,無疑成為美利堅帝國戰略圍堵和遏制直至戰略剿殺的首要目標。在此狀況之下,中國所面臨的安全威脅、生存危機和發展挑戰也必將越來越嚴峻,越來越複雜,越來越波譎雲詭。

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包括川普在內的美國朝野軍政要人一而再再而三地狂吠要以「莫須有」的罪名向中國索賠,甚至窮兇極惡地不惜與中國一戰相要挾,足見美國對中國已經瘋狂至極到什麼程度。向來以美國戰略界和決策者「祖師爺」著稱的基辛格不顧自己「朽木一樁」突然冒出雷人之語:「美國敗了誰也別好過,尤其是中國」;美國軍方代表也哀嚎:「我們不會被要挾,退縮,我們見過戰爭!如果你們敢向我們發起戰爭,我保證別人會扶養你的兒子和女兒」。……

這裡就有一個問題,美國越是這樣歇斯底裡,越是這樣張牙舞爪,越是這樣氣勢洶洶,其實,越是表明他們內心的恐懼和焦慮,越是暴露了他們的「紙老虎」的虛弱本質。是的!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難挨的,但黎明前的曙光也是最鮮明耀眼,最光輝燦爛,最值得期待!

當此關鍵時刻,尤其是當此美國的戰爭販子們一再嘶鳴「要不惜與中國一戰」的關鍵節點,中國必須向美國清晰明確地傳達出:中國為了捍衛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為了捍衛自身的利益和尊嚴,為了維護人類的公平正義,別無選擇,只能挺身一博,只能不惜一戰,甚至不惜與美國及其幫兇國打一場核大戰,由此產生的一切嚴重後果必須由美國及其幫兇國承擔。

在此基礎上,中國還必須嚴正警告美國及其幫兇國,如果誰膽敢將戰爭強加於中國,誰膽敢動用任何彈道飛彈打擊中國任何地方,中國都必將動用戰略核打擊力量反擊美國及其幫兇國的任何地方。

沒有這個氣勢,沒有這個膽略,沒有這個決心,沒有這個準備,是絕然不能震懾並遏止住美國及其幫兇國的卑鄙無恥的戰略盲動的。

眾所周知,中國實行的是積極防禦戰略,是攻勢防禦戰略,不是消極防禦戰略。而立足於主動地位的積極防禦戰略的精髓是進攻,而不是一味的單純的超限度的妥協和退讓。

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和毛澤東,在革命戰爭實踐中,親身體驗到積極防禦的精髓及其重要意義,要求無產階級的革命家和戰略家們,要完整、準確理解積極防禦的深刻內涵,以便勝利地領導革命和戰爭。

那麼,什麼是積極防禦呢?中國古代兵學聖典《孫子兵法》就主張「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守則不足,攻則有餘」。《李衛公問對》也強調「攻是守之機,守是攻之策」。普魯士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也在其經典名著《戰爭論》中闡述過積極防禦的思想,指出積極防禦「是目的消極但手段積極的防禦」,「是由巧妙的打擊組成的盾牌」;「純粹的防守同戰爭的概念是完全矛盾的」,「應該把轉入反攻看作是防禦發展的必然趨勢,是防禦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迅速而猛烈地轉入進攻(這是閃閃發光的復仇利劍)是防禦的最光彩的部分」,誰要是「不把它看作是防禦的一部分,他就永遠不會理解防禦的優越性」。他還令人欽佩地指出:「戰爭中的進攻行動,特別是戰略上的進攻行動,是進攻和防禦的不斷的交替和結合」。瑞士軍事理論家若米尼指出,「積極防禦,即同時也要實施突然進攻的防禦」,「可以利用攻防兩種優勢」,「無論在戰略或戰術上,都是有利的」,「消極防禦總是極為有害的」。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這些觀點進行了革命性的改造和發展。馬克思指出:「防禦戰爭並不排斥戰爭事變的進程所要求採取的攻勢行動」。恩格斯指出:「最有效的防禦仍然是以攻勢來進行的積極防禦」,「防禦不應當只是消極的,而應當從機動中吸取力量,並且只要一有機會,防禦者就應當採取進攻行動」。又說:「消極的防禦,即使有良好的武器,也必敗無疑」。並認為處於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往往實施進攻,掌握主動權。即使是處於防禦的劣勢一方,也要創造條件,積極地發起進攻。要實施積極防禦,防禦中要有進攻,要把防禦轉入進攻。所以,他還說,「採取守勢即進行完全防禦性的戰爭的軍隊,常常發起進攻戰局,甚至在防禦戰局中也進行進攻戰」。處於防禦的軍隊,在防禦作戰中,只有「具有堅定沉著的精神,足以進行不斷的抵抗,直到攻擊者的火力開始減弱,兵力行將耗盡,然後轉為進攻,進行攻擊,防禦的戰法才是最可靠的」。一代戰略大師毛澤東也指出:「積極防禦又叫攻勢防禦,又叫決戰防禦。消極防禦,又叫專守防禦,又叫單純防禦。消極防禦實際上是假防禦,只有積極防禦才是真防禦,才是為了反攻和進攻的防禦」。這是對積極防禦和消極防禦最實質的最科學的概括,也是兩種戰略思想最本質的區別。基本的原則是承認積極防禦,反對消極防禦。

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的戰略始終是防禦,20年以後也是戰略防禦,就是將來現代化了,也還是戰略防禦。並且還說,「我們未來的反侵略戰爭,究竟採取什麼方針?我贊成就是積極防禦四個字。積極防禦本身不只是一個防禦,防禦中有進攻」。習近平總書記也指出,中國奉行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不會動輒以武力相威脅,也不會動不動到別人家門口炫耀武力。並且強調,全軍要不斷拓展和深化軍事鬥爭準備,著力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努力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習近平確定的新時期的軍事戰略方針,雖然仍是積極防禦,但對毛澤東積極防禦戰略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有了新的發展,彰顯了鮮明的時代特徵,蘊涵了豐富的軍事辯證法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在軍事領域成功運用的一個典範。

這就是說,積極防禦不是單純防禦,而是攻勢防禦,是攻守結合的防禦。貫徹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既要堅持戰略上的防禦和後發制人,更要重視在戰役戰術上採取積極的攻勢行動和先機制勝;既要有持久作戰的準備,更要力爭在戰役戰術上快速反應和速戰速決,特別是在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當具備了戰略速決條件時,就要力爭戰略上的速決。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要堅持自衛的立場,實行積極防禦的方針,不主動挑起事端,努力推遲或避免戰爭的爆發,維護和平發展的大局,使黨和國家充分利用好戰略機遇期發展經濟,另一方面又要堅持戰略防禦的積極性,在戰略防禦的積極性上做足文章,在攻勢防禦的主動性上下大功夫。關於這一點,我們不能僅僅囿於軍事戰略上的狹隘認識,還必須將其拓展於廣義的大戰略領域。

當然,無產階級的革命導師們也反對不顧客觀實際而一味的強調進攻。所以,恩格斯曾經說過:「誰先進攻,誰就取得決定性的優勢……這種看法顯然需要大大的修正」,因為進攻者不一定是真正的優勢。列寧也說過:「除了學會進攻以外,還必須學會正確地退卻」。當不適宜進攻而採取進攻時,就正如史達林所指出的,「如果一味前進……就必然遭到挫折和失敗。一味前進就是置進攻於死地」。在強調攻擊的同時,必要的退卻和防禦,也是需要的,是不可忽視的。問題是,我們現在卻是一味的單純的忍讓和退卻,根本談不上半點的攻勢和進攻,因而也就難免出現種種矛盾和衝突的累積與疊加。

樸扣東:現為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理事,山東大學亞太學院特約研究員,遼寧省兵法學會副會長,遼寧省國防教育講師團成員,遼寧科技大學客座教授,著有《國防與安全戰略問題研究》等著作,被譽為中國民間戰略思想家。)

 

    溫馨提示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請廣大讀者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文明交流!

相關焦點

  • 積極防禦和消極防禦 戰略防禦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學毛選
    這個題目中,我想說明下列各問題:(一)積極防禦和消極防禦;(二)反「圍剿」的準備;(三)戰略退卻;(四)戰略反攻;(五)反攻開始問題;(六)集中兵力問題;(七)運動戰;(八)速決戰;(九)殲滅戰。  第一節 積極防禦和消極防禦  為什麼從防禦說起呢?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中國第一次民族統一戰線失敗後,革命成了極深刻極殘酷的階級戰爭。敵人是全國的統治者,我們只有一點小部隊,因此,我們一開始就是和敵人的「圍剿」奮鬥。我們的進攻是密切地聯繫於打破「圍剿」的,我們發展的命運全看我們能不能打破「圍剿」。打破「圍剿」的過程往往是迂迴曲折的,不是徑情直遂的。
  • 國防教育欄目|如何把握「積極防禦 誘敵深入」戰略謀略?
    毛澤東強調面對強敵,一定要積極防禦、誘敵深入。首先,我們來談談中國革命戰爭為什麼要積極防禦?因為中國革命戰爭雖然戰略上總體上是屬於攻勢行動,但這是政治層面的,而軍事層面上,總是敵人特別強大,紅軍、八路軍、解放軍處於弱勢地位,所以中國革命戰爭,在戰略反攻和戰略進攻之前,一直是被迫處於總體上的防禦地位的。為什麼特別強調防禦的積極性?
  • 解析 《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發布 「積極防禦」是啥意思?
    【編者按】 *****今天,中國政府發表《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強調貫徹新形勢下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
  • 創新研究丨使用MITRE Shield實現Active Directory積極防禦
    積極防禦被認為是一種思維模式上的轉變,強調防禦者應主動、積極地發現、追蹤、破壞和反制入侵者。積極防禦是一系列思想和技術的統稱,常見的積極防禦技術手段包括適應性防禦、威脅知情防禦、網絡欺騙、對手交戰、動態目標防禦和擬態防禦等。
  • 孤軍奮戰——1941年威克環礁防禦戰(23)
    根據日軍在後半夜對麥卡納利的高射機槍組發動的猛烈攻勢,德弗洛少校可以確定這裡的位置已經暴露了,這可能是因為通信線路連接點給日軍指明了島上守軍的大腦在哪裡。他們以1號營地殘存建築為依託,包括那個曾經安排給視力超常者用來瞪望的水塔,組成了一個堅固的據點,遏制住了日軍的攻勢。
  • 自我防禦機制
    多數人至少需要暫時的防禦來抵擋焦慮以解決困難的經歷。簡單來說,我們並不總是能夠很理智的對待自己,不能以現實的方式對待生活。當我們採取不現實的方法來對待環境,衝動或良心時,就是在運用防禦機制。根據精神分析理論,自我應用防禦機制來保護個體不受焦慮侵襲,對防禦機制的運用表明自我的減弱---這一狀態可能是輕微的,暫時的,也可能是嚴重的,持續的。
  • 防禦機制:初級防禦過程
  • 【RAND】美國空軍基地防禦報告——防禦篇
    本報告主要關注與角色和功能相關的問題,包括空軍基地地面防禦的歷史、角色和任務的權限,以及陸軍和空軍關於空軍基地防禦爭議的案例研究。然後評估美國空軍解決空軍基地主動防禦不足的七種替代行動方案,還具體討論了操作方面的問題。我們著重分享報告中空軍基地的威脅和空軍基地防禦方案兩個方面的內容。
  • 淺析 DDoS 的攻擊及防禦
    因為殭屍主機的數量很大而且分布廣泛,所以危害程度和防禦難度都很大。殭屍網絡具備高可控性,控制者可以在發布指令之後,就斷開與殭屍網絡的連接,而控制指令會自動在殭屍程序間傳播執行。4、 混合攻擊在實際的生活中,乖哦概念記者並不關心自己使用的哪種攻擊方法管用,只要能夠達到目的,一般就會發動其所有的攻擊手段,盡其所能的展開攻勢。對於被攻擊目標來說,需要面對不同的協議、不同資源的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分析、響應和處理的成本就會大大增加。
  • 【心理】防禦機制是一個人的國防
    成熟的防禦機制:升華(消極的轉移到理性的)、利他(社會所倡導)、幽默(談笑間搞定不愉快)沒有成熟的防禦機制,就是精神的「愛滋病」。防禦機制有利於合理化、把否定變成肯定、把消極變成為積極的。防禦機制的成熟程度、強度,代表著人格的成熟度和強度。防禦機制無所謂好壞、只有成熟和不成熟之分。
  • 徵文:防禦在漢江南
    敵除加強正面攻勢外,於2月3日以齊裝滿員的美第24師第19團(即聯隊)沿漢江西岸偷襲我軍側後。該敵經洗月裡,進佔我第339團防禦陣地側後的山中裡,炮擊我113師指揮所,妄圖動搖我揚子山陣地之防禦,配合敵軍主力奪佔我漢江南岸的灘頭陣地。338團於2月3日,奉命反擊楔入我防禦陣地的美軍,保正側翼安全。在接到江潮師長來電話指示,我338團兩千多指戰員,在邢澤政委指揮下(團長朱月華回國學習)。對美軍進行反穿插,向美軍施實反包圍,把敵人反擊下去就是勝利。
  • 二戰名將解密:「防禦之獅」,防守大師莫德爾傳奇
    ,因屢次敗中取勝,戰功斐然,被譽為「防禦之獅」。並逐步把深入自己後方的蘇軍部隊逐離了勒熱夫西南地區,到暴風雪來臨的時候,蘇軍暫時停止了攻勢。這次戰鬥,莫德爾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獲得了希特勒的信任。這年秋季,蘇軍又實施秋季攻勢。莫德爾拒絕執行希特勒讓其固守每個陣地的命令,又從迭斯納河後撤到索日河的「美洲豹」防線,免遭被殲厄運。在撤退過程中,莫德爾實行「焦土政策」,燒毀成熟待割的莊稼,劫掠大批牲畜等財產,將25萬蘇聯平民驅趕到德軍後方服苦役,協助黨衛軍殘酷迫害猶太人和蘇軍俘虜。1944年1月,蘇軍對德國北方集團軍群發起強大攻勢,盧加地段的德軍一敗塗地。
  • 淺析防禦機制
    良性的防禦機制和不良的防禦機制,會給不同的人帶來迥異的生命質量。心理防禦機制類似本能一般來說,心理防禦機制是挫折發生時人們採取的一種能夠迴避困難的心理手段。原始的防禦機制是指童年生活經歷所形成的防禦機制,保護自己可以說是原始防禦機制的本質。比如,一個人從小經常被父母打罵,那麼他(她)對人的害怕迴避就是原始防禦了。不過在這種情況下,有的人因為個性很強,有可能用攻擊的方式防禦。
  • 以色列「鐵穹」防禦系統一戰成名!(附全球十大防禦系統)
    早在2007年2月,時任以色列國防部長佩雷斯選擇"鐵穹"防禦系統,作為以色列國防軍應對短程火箭彈襲擊的最終方案。由此,鐵穹防禦系統,耗資2.1億美元的項目由以色列拉斐爾國防系統公司和以色列國防軍共同完成。"鐵穹"防禦系統自研發之日起,一直被以色列國防部門寄予極大厚望,但內部對其成本和有效性存在不同觀點及爭論,讓以色列軍方在2010年完成系統測試後遲遲沒有部署。
  • 新手學開局:古印度防禦 ​
    古印度防禦也稱王翼印度防禦。古印度防禦在1938年之前少有人用。但從80年代起,它的價值逐步被人們發現,而被廣為運用。21世紀,這一布局已經成為棋手們最喜愛的開局之一。E60 古印度防禦(王翼印度防禦),1 d4 Nf6 2 c4 g6 E61 古印度防禦,1 d4 Nf6 2 c4 g6 3 Nc3 E62 古印度防禦,側翼象變例,1 d4 Nf6 2 c4 g6 3 Nc3 Bg7 4 Nf3 d6 5 g3 E63 古印度防禦,側翼象變例,潘諾變例,1 d4 Nf6 2 c4 g6 3 Nc3 Bg7
  • 三峽大壩的最強防禦
    雖然大壩工程全部竣工要到二00九年,但有關的防禦早在一九九七年前後就部署完畢,並仍在不斷加強。據悉,第一張「天網」是反彈道飛彈防禦系統。解放軍新型反導系統完全可以保護三峽壩區。為了提高反導系統的作戰能力,中國還在積極研製與之配套的性能更好的新型相控陣雷達。它能有效地實時監測和跟蹤臺軍可能發射的中程飛彈,指揮反導飛彈升空迎敵。第二張「天網」則是大氣層內的立體攔截體系。
  • 防禦機制(一)
    這本書舉例多是心理治療或精神疾病患者的例子,有些防禦機制理解起來困難,感覺也不是那麼實用(限於本人理解力),所以選取一部分既有意思又實用的防禦機制來寫寫。防禦是什麼呢? 防禦是,將不愉快的情感的某個(些)組成部分——想法、感覺或兩者——移除到有意識的覺察之外的一種心理操作。
  • APT攻擊檢測與防禦技術
    APT根據入侵之前採集的系統信息,將滯留過的主機進行狀態還原,並恢復網絡配置參數,清除系統日誌數據,使事後電子取證分析和責任認定難以進行現有網絡安全防禦體系缺陷傳統的安全防禦體系對於APT攻擊而言形同虛設,具體表現:特徵檢查無法識別未知流量。APT攻擊常常利用社會工程學、零日漏洞、定製惡意軟體等,傳統的基於特徵庫的被動防禦體系無法識別異常流量,存在嚴重的滯後性。
  • 【DDOS】攻擊與防禦
    Syn Flood防禦技術就好像少商劍一樣,異常剛猛,頗有石破天驚,風雨大至之勢,是禦敵最常用到的招式。2—— UDP Flood防禦技術 UDP協議與TCP 協議不同,是無連接狀態的協議,並且UDP應用協議五花八門,差異極大,因此針對UDP Flood的防護非常困難。一般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對外開放UDP服務。
  • 心理防禦機制及案例分析
    當自我覺察到來自本我的衝動時,就會以預期的方式體驗到一定的焦慮,並嘗試用一定的策略去阻止它,這個過程就是防禦,或稱為自我的防禦(defense of ego)。防禦是自我用來驅趕意識到的衝動、內驅力、欲望和想法,它們主要是針對能引起個體焦慮的性的欲望和攻擊性。一般來說,防禦是在潛意識裡進行的, 因此個體並不會意識到它在發揮作用。根據個體防禦機制運做的水平不同,導致的結果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