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軍奮戰——1941年威克環礁防禦戰(23)

2021-02-07 與槍無關

天亮時分

12月23日清晨5點30分,破曉時分。

 

對戰局做了最新估計後的德弗洛少校認為,目前攻上了威克環礁的日軍至少也有一千人,而環礁上的全部守軍還不到500人。除去諸如A連和E連這類尚未步兵化的戰鬥單位,實際上能作為步兵戰鬥的人員不到100人,分布在威克島、威爾克斯島和皮爾島三島的若干地點。威爾克斯島已失去聯繫多時,皮爾島上還有少量守軍,此時德弗洛少校麾下的實際步兵則不到50名。

 

這不到50名步兵的小部隊已經抵抗了數百人乃至上千人的日軍數個小時的夜間攻勢,而黎明的到來,雙方都將失去夜色掩護,這對於人數佔優勢的日軍而言,是絕對的好消息。他們必將發動不可阻擋的正面集團衝鋒,首選目標,則極有可能是德弗洛少校的指揮部所在位置。根據日軍在後半夜對麥卡納利的高射機槍組發動的猛烈攻勢,德弗洛少校可以確定這裡的位置已經暴露了,這可能是因為通信線路連接點給日軍指明了島上守軍的大腦在哪裡。

 

為了增加手中的步兵人數,德弗洛少校在天亮後命令他的參謀,波特少校,集合各種能作為步兵作戰的人員,包括指揮部的參謀、勤雜人員、D連那支小部隊,最後總計湊成了一支40人左右的部隊,他們在指揮部南面約100米處,麥卡納利的高射機槍組北面,組成了道最後的防線,以保衛指揮部。

 

為增強這道防線的實力,德弗洛少校還下令讓皮爾島的D連指揮官戈德博爾德上尉,帶上他手頭所有的人,和那裡的幾挺12.7毫米高射機槍,乘坐能找到的交通工具,以最快速度移動到這裡,加入防線。

 

而日軍在6點以後的攻勢果然變得更加猛烈,在對麥卡納利的高射機槍組攻擊的過程中,還使用了火焰噴射器,這也是太平洋戰爭中此種武器的首次使用。德弗洛少校當然不想失去這些善戰的人員,他下令讓他們向後撤退,加入剛剛建立起來的那道防線。

 

在得到這兩個高射機槍組,以及來自皮爾島D連的餘部加強後,波特少校的兵力達到了70多人,擁有10多挺機槍。雖然日軍佔有絕對的人數優勢,但考慮到經過一夜激戰表現出來的美國陸戰隊與日本陸戰隊之戰力比拼,僅僅想靠人數優勢就吃掉這股美軍,可能性很小,除非他們能得到強大的空中或者海上支援。

 

而他們的空中支援馬上就到了。

 

6點12分,在威克環礁西北方「蒼龍」號航母,放出了12架飛機,包括零式戰鬥機九九式艦上爆擊機,它們將在大約1個小時後飛到環礁守軍上空,展開狂轟濫炸。

在黎明前退守到1號營地的機動預備隊,儘管與指揮部失去聯繫多時,但戰意依然高昂。其指揮官波因德克斯特中尉不知從哪裡收羅到的人員,竟然將其不到30人的部隊擴大到了40多人,包括陸戰隊員、工人和海軍水兵,機槍數量則達到了10挺。他們以1號營地殘存建築為依託,包括那個曾經安排給視力超常者用來瞪望的水塔,組成了一個堅固的據點,遏制住了日軍的攻勢。

 

但黎明前從這裡逃到威克島北面的個工人卻給德弗洛報告說,1號營地已經失守,那裡的人,包括機動預備隊在內,都被日軍用刺刀給扎死了。

 

而被包圍的211中隊殘部和臨時高炮組,則已經瀕臨崩潰,這支不到30人的小部隊,在日軍黎明後發動的猛烈攻勢和艦炮轟炸下,已經有一半多的人陣亡,剩下的人幾乎全部帶傷,但他們還在堅持。

 

總的來說,天亮之後的戰局,雖然眾寡懸殊,且日軍已經佔據威克島中央地帶,將環礁分割開來,但守軍並非沒有繼續抵抗下去的意志和戰鬥力。相反,經過夜激戰,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驚人戰鬥力讓侵攻日軍付出了慘重代價,已經造成了包括內田中隊指揮官在內的數十人被擊斃,百餘人被擊傷。面對機動預備隊在1號營地、波特少校在威克島北面構成的兩道防線,日軍一時半會兒也難以有什麼大的進展,即便是形勢已經十分危急的211中隊殘部和臨時高炮組,其抵抗也依然頑強。

 

因此,在艦載機即將加入攻勢的同時,日軍海上的戰艦群,開始朝著環礁北面移動,試圖轟擊波特少校的防線。這給了守軍127毫米岸炮最後怒吼機會。

 

發出怒吼的乃是皮爾島的B連,當戈德博爾德上尉在天亮後帶著D連剩下的人員離開皮爾島後,駐守在此的就只剩下了B連。雖然這裡是最早報告稱發現日軍登陸的地方,但在剛剛過去的夜晚裡卻算得上是風平浪靜,這同時也讓駐守在此的陸戰隊員們心急如焚,因為威克島和威爾克斯島的友軍正在浴血奮戰,他們怎麼可能待在這裡無所事事。

 

D連離開後,B連指揮官柯思樂中尉借著初生的朝陽,先是觀察了內湖對面威爾克斯島——在凌晨3點後就失去了聯繫的地方,他發現那裡已經為排日軍軍旗所覆蓋,這讓他大為沮喪,認為那裡已經淪陷了。雖然事實並非如此,但他給德弗洛少校提供的報告卻讓後者認為如此,進而影響了其繼續堅持下去的決心。

 

從威爾克斯島向威克島南移視線的過程中,柯思樂中尉發現了那艘受損較輕的32號哨戒艇,在得到德弗洛少校的許可後,他下令用手頭的兩門127毫米岸炮對其轟擊,先後擊中其主桅、上層建築和船體,燃起大火,造成的具體傷亡不得而知,估計戰果不佳,因為此時船上日軍早已登陸,那或許只是一艘報廢的擱淺空船。

 

從德弗洛少校那裡獲知有數艘日軍戰艦從東北面接近威克環礁後,柯思樂中尉的岸炮立即轉向。但這些日軍戰艦似乎很好地吸取了首次侵攻的教訓,儘管部署在威克島東南端的A連被日軍陸戰隊打得沒有工夫展開對海射擊,它們依然徘徊在離岸約15千米處,剛好在127毫米岸炮最大射程的臨界點。不過在這個位置上它們的艦炮轟擊效果也十分差,給守軍造成不了什麼威脅。

 

在接近7點時,這些日軍戰艦中的睦月號驅逐艦,突然從隊列中脫出,沿著環礁向皮爾島高速衝來,彌生望月號驅逐艦緊隨其後。它們似乎想趁守軍麻痺之時,抵近射擊,端掉皮爾島的岸炮。

但卡斯勒中尉指揮下的炮手,立即以精準的射擊將睦月號打得起火冒煙,嚇得其馬上想起了首次侵攻的慘痛經歷,立即掉頭逃竄。彌生望月號在數枚近失彈造成的水柱拍打之下,也放棄了與岸炮再來比試一番的念頭,奪路奔逃而去。

 

7,日軍艦載機來了。

 

守軍最後的高炮部隊,部署在威克島內湖邊的E連,在遭到日軍陸戰隊攻擊的情況下,盡力展開了對空作戰。12架零式戰鬥機九九式艦上爆擊機分成多個小組,對日軍陸戰隊進行近距離空中支援,掃射轟炸一切活動的目標。遠處的飛龍號和蒼龍號航母,則在放飛第二批飛機——更多的零式戰鬥機九九式艦上爆擊機

 

在強有力的空中支援,以及不太強有力的艦炮支援下,日軍陸戰隊向波特少校的防線發動了最大規模的攻擊,榴彈炮、擲彈筒、機槍、步槍、航空炸彈、艦炮……在各種武器組成的立體火力轟擊下,這道只有步兵武器的防線開始變得岌岌可危。

 

在德弗洛少校看來,戰局已經變得相當糟糕,他根據收到的壞消息,認為威爾克斯島已經陷落,機動預備隊也被殲滅,211中隊殘部和臨時高炮組恐怕也已經不存在了,皮爾島還剩下一個只有兩門岸炮的B連,人員不到20人,波特少校的防線則已經面臨隨時被日軍突破的危險……

 

他唯的最後的希望是——援軍能立即趕到。然而,他所不知道的是,他所渴求的援軍已經逐漸遠去。


孤軍奮戰——1941年威克環礁防禦戰(1)

孤軍奮戰——1941年威克環礁防禦戰(2)

孤軍奮戰——1941年威克環礁防禦戰(3)

孤軍奮戰——1941年威克環礁防禦戰(4)

孤軍奮戰——1941年威克環礁防禦戰(5)

孤軍奮戰——1941年威克環礁防禦戰(6)

孤軍奮戰——1941年威克環礁防禦戰(7)

孤軍奮戰——1941年威克環礁防禦戰(8)

孤軍奮戰——1941年威克環礁防禦戰(9)

孤軍奮戰——1941年威克環礁防禦戰(10)

孤軍奮戰——1941年威克環礁防禦戰(11)

孤軍奮戰——1941年威克環礁防禦戰(12)

孤軍奮戰——1941年威克環礁防禦戰(13)

孤軍奮戰——1941年威克環礁防禦戰(14)

孤軍奮戰——1941年威克環礁防禦戰(15)

孤軍奮戰——1941年威克環礁防禦戰(16)

孤軍奮戰——1941年威克環礁防禦戰(17)

孤軍奮戰——1941年威克環礁防禦戰(18)

孤軍奮戰——1941年威克環礁防禦戰(19)

孤軍奮戰——1941年威克環礁防禦戰(20)

孤軍奮戰——1941年威克環礁防禦戰(21)

孤軍奮戰——1941年威克環礁防禦戰(22)

相關焦點

  • 燃燒的太平洋(十一):馬紹爾群島之戰(下)——突擊埃尼維託克環礁
    在大部分戰史中埃尼維託克之戰都被一筆帶過,但是這場規模不大的登陸戰特點相當鮮明。美軍方面初上戰場的陸戰22團打出了精銳之師的風範,消滅了日本陸軍唯一一次按照設想投入戰鬥的海上機動旅團。➤ 日本陸軍的戰略實驗:海上機動旅團眾所周知,美軍從1943年開始在太平洋戰場上發動摧枯拉朽般的越洋反攻。
  • 燃燒的太平洋(十七):馬紹爾群島之戰(下)——突擊埃尼維託克環礁
    在大部分戰史中埃尼維託克之戰都被一筆帶過,但是這場規模不大的登陸戰特點相當鮮明。美軍方面初上戰場的陸戰22團打出了精銳之師的風範,消滅了日本陸軍唯一一次按照設想投入戰鬥的海上機動旅團。➤ 日本陸軍的戰略實驗:海上機動旅團眾所周知,在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從1943年開始發動摧枯拉朽般的越洋反攻。
  • 美國開始填海造基地:火力全開擴建關島和夏威夷之間三個小環礁
    威克島有威克、威爾克斯和皮爾三個礁島,美國正在環礁東部建立新機場,包括2980米的新型跑道,停機坪,而且擴建工程從今年年初就已經開始,同時,還要建立40多棟大樓,分布式,營區,指揮所,庫房,機房等等。威克島將會成為美軍的戰略預製基地,這裡將會建立陸基中間階段防禦系統,還會是空軍行動中心,B-2隱身轟炸機的前線武裝加油站等等。
  • 突襲馬金環礁之戰:美軍從潛艇裡出擊,運用遊擊戰術大敗日軍!
    1942年8月7日,美軍海軍陸戰隊第1師在瓜島和鄰近的圖拉吉島同時登陸,打響了太平洋反攻的第一槍!為了轉移日軍的注意力,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命令海軍陸戰隊對位於索羅門群島西北約1000英裡的吉爾伯特群島的馬金環礁實施牽制性突襲。
  • 抵抗18天 淪陷3年半 1941年香港保衛戰!
    面對日軍的威脅,港英政府於1939年夏天通過義務兵役法案,規定所有適齡的英籍男子均須服役,以及徵召條件合適的居民加入義勇軍。此外一些重要的地點都被列作禁區或警衛區,軍方亦加緊增建防禦設施。圖為戰前入伍受訓的華藉英軍。
  • 一個冬天的神話:1941年莫斯科保衛戰
    風雪中,我們仿佛看到1812年拿破崙從莫斯科撤退的影子,再次在希特勒帶領的上百萬德軍身上重演。一、為什麼會遇到那場該死的嚴寒?這要從希特勒在1941年7月的一個命令說起。1941年6月22日,德國與其盟友入侵蘇聯,開啟了巴巴羅薩行動。
  • 《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包圍戰——1941年基輔戰役》
    基輔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1年7月7日發生於烏克蘭的一場大型包圍戰,今天它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包圍戰。它作為巴巴羅薩作戰在1941年8月23日至1941年9月26日,在蘇聯歷史中它被稱為基輔防禦戰役(Киевская оборонительная операция)。戰役空前慘烈,9月20日,基輔城被德第6集團軍攻佔。同日,德軍第46裝甲軍趕到,並作為生力軍投入戰鬥。與此同時,蘇軍也不斷地投入生力軍,試圖協助被困蘇軍突圍,但均被德軍擊退。
  • 經歷23次核試驗卻依然生機盎然——神奇的比基尼環礁
    你聽說過比基尼環礁嗎?這個太平洋島嶼在60年前被核試驗摧毀了。
  • 布列斯特要塞-1941年
    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德軍於1915年迂迴要塞而過,要塞沒有發揮任何作用,俄軍為了避免堡壘被德軍包圍則不戰而棄,在撤退時俄軍將一些重要的防禦工事破壞。但是在捷列斯波爾堡壘的西門-布列斯特門附近防禦工事內仍然大約有300名蘇軍官兵倖存下來,他們的指揮官是一個堅決和精力充沛的軍官-上尉費多爾·梅利尼科夫。這批守衛者堅強地守衛著捷列斯波爾堡壘的南部,使德軍不能隨意穿越布列斯特門為堡壘內的德軍運送給養。這批守衛者是要塞防禦戰初期戰鬥條件最艱苦的部隊。
  • 【不止遊戲】一張使用了18年的經典遊戲地圖 威克島&硫磺島 真實背景故事
    2002年,一個經典的射擊遊戲系列誕生了,那便是《戰地1942》。作為戰地系列的首部作品,那時就已經有威克島這張地圖了。這座太平洋中部的馬蹄形環礁,總陸地面積6.5平方公裡。最早這小島是沒人的。1568年首次被歐洲人發現,1796年英國威廉·威克船長來到該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為威克島。由於三面環礁的保護,中間的內海可以安穩的停泊船隻。
  • 【人物】不列顛之戰中頭號王牌之死
    「噴火」與Bf-109是二戰名機裡的老對手當一名戰鬥機飛行員1915年8月5日,威克出生於德國曼海姆。1935年,威克一家搬往柏林,現場聆聽了元首希特勒關於重建空軍的演說,和周圍許多年輕人一樣,威克發誓要當一名戰鬥機飛行員。看來,這對他來說是個正確的決定。
  • 1941年蘇聯與德國之間進行的基輔戰役
    基輔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1年7月7日發生於烏克蘭的一場大型包圍戰,它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包圍戰。它作為巴巴羅薩作戰在1941年8月23日至1941年9月26日,在蘇聯歷史中它被稱為基輔防禦戰役。戰役空前慘烈,9月20日,基輔城被德第6集團軍攻佔。同日,德軍第46裝甲軍趕到,並作為生力軍投入戰鬥。
  • 「Gung-ho」(幹活了),突襲馬金環礁之戰
    全文共4265字,配圖18幅,閱讀需要16分鐘,2021年4月2日首發。SS-168「鸚鵡螺」號,中途島海戰默默無聞的英雄潛艇1941年夏至1942年4月,「鸚鵡螺」號(SS-168)進入船塢進行了現代化改裝,增加了四具魚雷發射管,備雷也增加到40條,離開船廠後,該艇於1942年5月28日抵達珍珠港,在威廉·布洛克曼少校的指揮下參加中途島海戰。美國人一共調動了19艘潛艇參戰,其中就包括了獨角鯨級的兩艇,偏偏就是這條最笨重的「鸚鵡螺」號遭遇了南雲忠一的機動部隊。
  • 《燃燒的太平洋》血腥環礁:塔拉瓦戰場遊記
    1943年秋季,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海軍上將決定嘗試人類戰爭史上前所未有的戰略進軍:以中太平洋上星羅棋布的島嶼為跳板,越過浩瀚的大洋向日本帝國的腹地躍進!中太平洋攻勢的起點被選在偏遠荒涼的吉爾伯特群島(Gilbert Islands),而在其中一座名叫塔拉瓦(Tarawa)的珊瑚環礁上,美軍陸戰二師將遭遇其軍史上最為艱難血腥的一戰。
  • 比基尼環礁為何在1997年就已經符合居住標準?
    歷經23次核試驗的比基尼環礁,在1997年就達到了人類居住標準1946年7月25日,比基尼環礁附近的太平洋海域,美軍將一顆名為「比基尼·海倫」的原子彈在水下引爆,並將附近用作試驗的12年中美軍在馬紹爾群島引爆了60多枚當量不同的各型核彈,其中比基尼環礁是核試驗最為密集的地方,這座小小的環礁前後歷經了23次核爆,甚至包括一次威力巨大的氫彈爆炸。與廣島和長崎相比,比基尼環礁遭受到的核輻射汙染更為嚴重!
  • 核彈試爆後70年,比基尼環礁的海洋生物繁殖興盛
    隨著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升溫的冷戰軍備競賽,比基尼環礁(Bikini Atoll)在9年期間內被23次的核子彈頭測試轟炸。
  • 二戰太平洋燃燒的群島「塔拉瓦環礁」戰役日軍無限制火力土木工事
    1943年11月17日盟軍結束了,馬金島的戰鬥之後,下個目標就是總攻塔拉瓦環礁戰役,清涼的海風吹佛著戰艦上美軍大兵們的臉上,盟軍第5太平洋艦隊的艦炮正在不停的轟擊著
  • 劫後餘生的聖誕大餐————1941年美國海軍「賓夕法尼亞」號戰列艦的聖誕烤火雞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當地時間),日軍偷襲珍珠港,毫無準備的美國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賓夕法尼亞」號是美國在一戰時期建造的「賓夕法尼亞」級超無畏艦的首艦,1915年3月下水,次年加入美國海軍服役後,便充作大西洋艦隊的旗艦。1922年轉隸屬於太平洋艦隊,1941年起駐夏威夷。
  • 劫後餘生的聖誕大餐——1941年美國海軍「賓夕法尼亞」號戰列艦的聖誕烤火雞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當地時間),日軍偷襲珍珠港,毫無準備的美國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
  • 不和手下撕逼的元首不是好下士:1941年七八月的路線鬥爭
    1941 年 7 月中旬,隨著德軍突破第聶伯河障礙,以及新一輪大規模合圍戰在斯摩稜斯克北面和西面展開,希特勒意識到陸軍總司令部已「設定一條攻往莫斯科的明確路線」。但元首恪守他的戰略願景,認為蘇聯首都不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