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殺手或反成獵物 美軍艦載機作戰半徑大幅拓展

2021-03-02 新瓶舊醋

很多武器都被冠以「航母殺手」的稱號,比如前蘇聯海軍的多款超音速重型反艦飛彈,這些超音速反艦飛彈速度快、突防能力強、威力大,有些重達數噸的超音速反艦飛彈射程甚至能超過500公裡,這些超音速反艦飛彈一旦擊中航母,即便無法擊沉,也能造成嚴重破壞,甚至讓航母失去戰鬥力。

不過這裡有一個重要前提,就是這些飛彈能擊中航母,如果無法擊中航母,根本沒有任何意義,美國航母艦載戰鬥機足以保證搭載這些超音速反艦飛彈的水面戰艦、潛艇和轟炸機無法進入發射陣位就被擊沉擊落,即便有漏網之魚,這些飛彈也要面臨多重防空網的攔截,反艦彈道飛彈和「鋯石」這樣的高超音速飛彈,憑藉其上千公裡的射程,足以讓其發射平臺或陣地脫離美國海軍艦載機的打擊範圍。

近日,波音公司宣布,該公司為美國海軍研製的MQ-25「黃貂魚」(Stingray)艦載無人加油機原型機在聖路易斯機場進行首飛,該機在波音試飛員遠程控制下進行了持續兩小時的飛行。MQ-25在自主滑行和起飛後,沿一條預先確定的航線飛行,驗證了飛機的基本飛行功能和地面控制站的操作。

經過漫長而複雜的探索之後,美國海軍終於確定未來艦載無人機將是一種空中加油機(CBARS),把偵察和打擊任務放在次要地位。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為了降低項目風險和成本,如果側重於高危險性的打擊任務,那麼艦載無人機無論在隱身還是自主能力上都會有更高要求,這都將大幅推高研製成本。

這種艦載機一旦服役,將大幅拓展美國海軍航母艦載機,包括「超級大黃蜂」和F-35C的作戰半徑,大大增加其作戰半徑,而且能夠有能力摧毀那些射程達上千公裡的反艦彈道飛彈的發射陣地,由於具備隱身能力,可以深入那些非隱身加油機不敢進入的相對危險空域,理論上,美國海軍艦載戰鬥機的作戰半徑,將不再受到燃油限制,而僅僅取決於飛行員的生理極限。

雖然監視和摧毀目標不是MQ-25「黃貂魚」的首要任務,但該機仍能在翼下加油吊艙掛架上發射飛彈或投擲炸彈。雖然美國海軍對該機隱身能力沒有過多要求,但波音MQ-25在設計上仍非常注重隱身,具有翼身融合、菱形機身截面、V尾、埋入式進氣口、矩形尾噴管等隱身設計特點,因此不排除日後可被發展成具有大型機腹彈艙打擊型號的可能性。

格魯曼X-47B驗證機

MQ-25"黃貂魚"源於美國海軍的"艦射無人偵察打擊"項目。這個項目是2017財年正式列入海軍預算案的。原本這個項目的產物命名為RAQ-25"艦載空中加油系統",後來更名為MQ-25"黃貂魚"的。

MQ-25可搭載15000磅(約合6804千克)燃油,可以給F/A-18"超級大黃蜂"、EA-18G"咆哮者"和F-35C戰機加油,大幅擴大它們的活動範圍,延長在空時間。MQ-25可以像其他飛機一樣從甲板上起飛,飛行範圍約500海裡(926千米)。航母上的人員可用衛星和無線電通信設備對它進行操作,與飛行員協調開展加油。在飛機回到甲板上以後,可用手持控制裝置對其進行引導。

按照波音公司的計劃,MQ-25「黃貂魚」主要任務是為美國海軍的艦載戰鬥機加油,但也能夠在機翼下掛載精確制飛彈藥,客串攻擊任務,在安全空域攻擊那些次要目標.

在MQ-25「黃貂魚」無人加油機的支持下,美軍艦載機的作戰半徑大幅拓展,足以攻擊部分原來無法打擊的縱深目標,而原本處於美軍航母打擊半徑之外的反艦彈道飛彈發射陣地,也變得不再安全。

對於美國海軍艦載航空兵來說,現階段最需要的並不是高端艦載無人打擊飛機,而是艦載無人加油飛機。美國海軍目前有數量足夠的F/A-18E/F「超級大黃蜂」艦載打擊戰鬥機,F-35C「閃電II」也在穩步增加中,正處於早期研製階段的F/A-XX六代機將具備有人/無人駕駛可選能力,因此對先進艦載無人打擊飛機的需求並不強烈。

反而在S-3「北歐海盜」艦載加油機退役後,其F/A-18F不得不掛載副油箱和加油吊艙轉行執行「夥伴加油任務」,如果能獲得一種專業艦載無人加油飛機,那就能釋放20-30%的「超級大黃蜂」用來執行作戰任務,這無疑是一種更有利於作戰和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

2017年12月19日,波音公司展示了其MQ-25原型機,去年8月該機在競爭中擊敗了來自洛馬、通用原子和諾格公司的對手,獲得值8.05億美元的研製和試飛四架「黃貂魚」原型機的合同,該機成功定型後,美國海軍將耗資130億美元採購72架飛機,把「超級大黃蜂」徹底從加油任務中解救出來。



相關焦點

  • 美媒:中國有東風,美國也有三大航母殺手
    未來的新式反艦飛彈,優勢的攻擊型核潛艇,和航母艦載機優勢將保證和擴大美國在藍水對抗中的優勢。 題目:美軍將在戰爭中使用所有手段來擊沉中國的航母 文章作者是美國海軍軍事學院教授詹姆斯,他一直關注中美軍事問題。文章援引了美軍最新的年度報告對中國區域拒止/反介入系統的分析。
  • 航母的安全防禦半徑,到底是800公裡還是460公裡?
    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在至少三十年前,就聽說過一個理論;也就是說超級大國航母的防禦圈有至少4層構成,最外面的一層是進行遠程攔截的艦載機
  • 美軍航母傾巢而出 媒體如此評價中國 該清醒了!
    當前,有關美軍航母的各種最新動向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 印度洋上的「航母殺手」:巴基斯坦反航母戰力的發展①
    印度航母:巴基斯坦的「夢魘」1917年,英國人將建造中的客輪「卡吉林」號改裝成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全通飛行甲板的航空母艦——「百眼巨人」號。這艘能夠搭載20架艦載機的新艦種完成改裝時已經臨近一戰的尾聲,未能接受戰爭的洗禮。二戰中,航母嶄露頭角,迅速取代戰列艦的霸主地位,成為海軍裝備序列中最具威力的武器之一。
  • [軍普]美軍福特號航母就快要造好 抓緊調試電磁彈射
    美國「新聞周刊」官方網站2月16日發表文章稱,華盛頓的新美國安全中心國防分析師亨德裡克斯認為,美海軍應放棄購買更大的、每艘造價達130億美元的「福特」級航母,而應該建造造價50億美元一艘的更小的航母,能夠安全航行在中國飛彈殺手的射程之外。他還呼籲研發全副武裝、作戰半徑更長的戰鬥無人機。
  • F14的作戰半徑,將永遠成為不可超越的世界紀錄?
    採取可變後掠翼設計,即可以讓其獲得較低的彈射起飛和著艦速度;又能夠以大角度後掠來降低高速攔截飛行時的空氣阻力,增大速度和航程;並且可以在航母停放時減小佔地面積。由於這些特點,F14能達到1230公裡的最大艦載作戰半徑。這個距離至今無任何艦載戰鬥機可以超越!美軍現役的超級大黃蜂,即使攜帶3個副油箱,採取高高航線,作戰半徑也很難超過900公裡,和F14相差很遠!
  • 光榮、現代級驅逐艦和沙箱、日炙反艦飛彈「航母殺手」綽號的來龍去脈,以及現實.
    光榮級、現代級體積大,可以遠洋作戰,搭載的反艦飛彈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比以前的艦艇強不少。以前往往都是飛彈艇裝2-4枚反艦飛彈在近海搞偷襲。光榮、現代是用來針對孔茨上面那1座雙聯裝防空飛彈發射架的。航母殺手稱號也就來源於此。它倆發射的反艦飛彈,突破孔茨級的攔截,擊中美國航母,合情合理。
  • 萬噸大驅配航母殺手,超級航母還有活路嗎?
    去年建國70周年閱兵式上,我國公開展示了東風-21D和東風-26兩款大型反艦彈道飛彈,展示了中國反航母作戰最頂尖的武器裝備,也讓全世界為之震動,如今有傳聞稱,這兩款目前世界頂尖的反艦彈道飛彈即將裝備055大型驅逐艦,這會是真的嗎?
  • 蘇俄艦載機傑作,航母甲板重型超音速戰機,海側衛蘇-33艦載機
    ,兩者可謂在戰略武器打成平手,在海軍領域蘇聯一直存在落後狀態,再加上美軍核動力航母和先進艦載機,整體處在守勢。在建造航空母艦和核潛艇對決中,力挺核潛艇派逐漸佔據著上風,而航空母艦相對處在被限制狀態,後期航空母艦建造派逐漸佔據著上風,打造出1143型航空母艦、1123型航空母艦和1143.5型航空母艦,則是冷戰對抗美軍航母戰鬥群戰略產物。可是,蘇聯1143型航空母艦搭載Yak-38短距起降艦載機,根本無法對抗美軍航空母艦裝備F-14熊貓艦載機。
  • 中國大型無人機被曝服役 可助引導航母殺手作戰
    有推測指,翔龍無人機軍方代號為無偵-7,長約14.33米,翼展24.86米,設備載荷650公斤,正常起飛重量7.5噸,配備一臺渦扇-13(WS-13)發動機,最大速度達每小時750公裡,作戰半徑2,500公裡,可在18,000米至20,000米高空持續飛行10小時,展開持續偵察與監視。該機也是中國目前露面的現役無人機中,首款噴氣式無人機。同時,其對跑道的要求並不高。
  • 這個「魔毯」將大幅提升美軍航母戰鬥力
    年3月21-23日期間,美國海軍第23航空打擊測試與評估中隊(VX 23)在「亞伯拉罕·林肯」號航母上成功測試了「精確著艦模式」(Precision Landing Modes,PLM)系統,大大簡化了艦載機著艦的操作難度,顯著提高了艦載機的著艦成功率。
  • 俄試射X-32「航母殺手」巡航飛彈有何考量?
    這款被稱為「超級航母殺手」的高超音速飛彈延續了俄軍反艦飛彈的硬核作風,即能在超遠距離精準打擊敵方水面艦艇,突破現有飛彈防禦系統。那麼作為俄軍新一代的高超音速飛彈,X-32巡航飛彈究竟有何特點?俄羅斯發展該類型武器,背後有著怎樣的戰略考量?
  • 美軍航母為啥不怕中國反艦飛彈的飽和攻擊?美軍高層講了句真話
    提到反航母作戰,人們必然會想到「飽和攻擊」。這個由蘇聯海軍司令戈爾什科夫元帥提出的戰術幾乎成了現代反航母的經典戰術,儘管它從來沒有得到過實踐。「飽和攻擊」,顧名思義就是在極短時間內發射大量遠程反艦飛彈,超過航母編隊所能攔截的數量,從而達成突防,對航母編隊進行致命打擊。
  • 重四的作戰半徑
    馬赫 1.6 大致相當於每小時飛行 900 海裡,48 分鐘超巡航渡時間換算為作戰半徑等於 360 海裡。F-22A 的進氣系統圍繞超巡速度優化,亞音速巡航時的燃油經濟性不甚理想,亞巡作戰半徑與超巡狀態相比沒有明顯改善,360 海裡超巡作戰半徑與美國空軍公布的 310 海裡亞巡 + 100 海裡超巡的 410 海裡作戰半徑基本一致。
  • 中國殲18何時服役, 作戰半徑可達2200公裡, 美軍擔心的事發生了
    近日,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報導稱,近年來中國在航空領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尤其是在戰機方面尤為突出,其中艦載機和殲擊機也是如同雨後春筍,一架接一架的不斷問世。而殲20和殲31目前都已經接近服役的狀態,如今有消息稱,中國正在研製一款可垂直起降的戰機。而這款戰機被命名為殲18,代號紅鷹。該戰機採用傳統鴨翼布局,唯一創新的就是可短距垂直起降。
  • 美軍射程900公裡的「航母殺手」將至,解放軍怎麼破?
    最大射程幾乎是遼寧艦防空距離的一倍,高度隱身設計,可由多種海空平臺發起飽和式攻擊,這款不折不扣的「航母殺手」級別飛彈離服役越來越近。面對如此現實的重大威脅,解放軍尤其是海軍如何應對,有何破解之道?美軍艦載戰鬥機、戰略轟炸機、水面艦艇可在C4I系統(具備CEC協同接戰能力)的協調下,從空中、水面發射該飛彈,以多方位、多層次路線展開攻擊。其中僅1架B-1B轟炸機就能攜帶24枚LRASM飛彈,美軍一個波次發射的飛彈數量將相當可觀。一個美軍航母戰鬥群有7-11艘艦艇,約50架F/A-18E/F戰鬥機。就在今年2月,卡爾文森號航母群與B-1B轟炸機在關島進行了協同「威力展示」。
  • 美海軍F-35C艦載機即將登場,對未來海戰影響幾何?
    圖1  F-35C艦載機在航母上著艦1、美軍裝備形成初始作戰能力需通過初始作戰試驗鑑定(IOT&E)初始作戰能力的認定與裝備採辦過程中的作戰試驗鑑定活動相關。裝備採辦過程中的試驗鑑定分為研製試驗鑑定和作戰試驗鑑定兩大類。前者以考察裝備的研製技術指標為主,後者強調在近乎實戰的條件下驗證裝備完成作戰任務的能力。
  • 【軍海鉤沉】馬裡亞納海戰:航母艦載機的瘋狂對決!
    【軍海鉤沉】馬裡亞納海戰:航母艦載機的瘋狂對決!
  • 若強敵來犯,中國如何擊沉10萬噸級航母?
    隨著中國海外利益的擴展和海上實力的增長,以及美國加大對華軍事壓制力度,中美「航母與反航母」的博弈無疑將愈演愈烈。目前,美國航母已經離開南海,但未來難免還會以「麻煩製造者」的身份出現在南海地區。當美軍航母再來時,中國該如何應對?雖然中美間爆發大規模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我們不能不做好準備——萬一強敵來犯引發戰爭,我們如何打掉航母、克敵制勝?
  • 美媒:面對中國東風21D 美軍艦載機的航程太可憐了
    一艘「尼米茲」級航母最多能攜帶130架F/A-18「超級大黃蜂」戰鬥機,或多達90架不同類型的飛機,以及6000名船員。美國利用這些航母向全球任何地區投送大量兵力,利用艦載機打擊數百千米外的目標。  [F-35C閃電II降落在「尼米茲」號航母上]  目前,美國海軍的BlockII型「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在最大武器掛載情況下,作戰半徑約為80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