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參觀防空兵營地,這是要幹啥?

2021-02-15 西陸強軍號

文圖 | 周映鴻、鄭祺勻

近日,駐訓高原的某陸航旅官兵來到鄰近的防空旅駐訓地參觀交流。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天生相剋」「互為對手」的兩個兵種,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歡迎前來的飛行員隊伍

陸航飛行員們來到防空兵駐訓地,一開始還只是參觀帳篷內務設置、駐訓場所規範等內容,沒過多久,「畫風」就變了。

▲參觀防空兵部隊外訓生活區

▲便於生活、利於戰備的內務設置

在解說員的帶領下,大家關注與談論的焦點很快從駐訓生活轉向了戰場。

▲車場解說員講解外訓車場規範

▲飛行員深入了解防空兵作戰流程

車輛如何隱蔽偽裝、防空兵各要素陣地配置方法、從發現到摧毀目標的作戰流程……顯然,陸航飛行員們更關心防空「對手」的底細,他們認真聆聽講解,頻頻交流互動。

▲防空營營長講解防空武器系統

▲與飛行員進行作戰問題研究

▲與飛行員探討交流

在各個戰鬥點位,解說員介紹完防空武器裝備後,飛行員們開始「瘋狂提問」。

▲飛行員換位體會「藍軍」裝備

「這套系統有什麼缺點呢?」「在實戰時會和其他防空力量一同配屬嗎?」「我們被鎖定後採取抗幹擾措施有用嗎?」問題越來越深入,也越來越尖銳,飛行員們都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一問到底。

▲飛行員與高炮分隊雷達操作手交流索敵細節

▲飛行員給飛彈分隊操作手講解空中機動模式

「這樣的交流讓人受益良多,後面我們應該多組織一些地空合練,我攻你防,相互磨礪。」交流現場,不僅飛行員們記了滿滿幾頁紙,防空兵們也從相互交流中,了解到許多空中突襲的作戰模式。

總監製:幹作餘

  制 張 永

總編輯:孫利波

本期編輯:謝東萌  劉景航

校  對:邵克強  馬智超

  源:本號原創

刊  期:第 1169 期

投稿郵箱:西陸網盤 xlqjh       

                xlqjhwx@163.com

相關焦點

  • 軍改這一年,中國陸軍都幹了啥?
    這一年,陸軍都幹了哪些大事?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吧!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改革強軍重大戰略的實際舉措,是重塑中國軍事力量、重構我軍領導管理體制和構建聯合作戰指揮體制的具體行動。這是陸軍領導機構成立以來,陸軍黨委開展的首輪首次巡視,標誌著陸軍巡視工作常態化運行模式正式開啟。
  • 貝卡谷地之戰 | 以色列憑啥自帶主角光環?敘利亞為啥慫的驚人?
    那麼,以色列憑啥自帶主角光環?敘利亞為啥慫的驚人?從以軍看,戰鬥的勝利與其濃烈的戰備意識與嚴格的軍事訓練是分不開的。一是常態備戰。一次外國友人參加營級部隊,沒有任何儀仗,沒有樂隊,以軍營長和軍官都是一身塵土和汗水與參觀人員握手,算是迎接;觀看示範,整個過程沒有嶄新「光鮮」的武器裝備,給人最大的感覺就是,這些裝備和部隊都是為了實戰而訓練的,而不是為了給人參觀。二是聚焦實戰。
  • 翁源華京營地,冬令營中的成長日記
    南方的冬天,依舊陽光明媚營地生活的最後一天依然風趣精彩戴好護目鏡裝好水彈膛
  • 以色列試射了洲際彈道飛彈,「無核國家」要這幹啥?
    (來源:adbr)而且以色列聲稱,「箭-3」可以作為一種反衛星武器,這將使以色列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有能力擊落衛星的國家之一。對於美以之間的那點事,局座在B站開設的《局座的國際戰略課》中也詳細盤點過,想收看節目的小夥伴可以自行搜索哦~美國多年來一直對以色列予取予求,要錢給錢,要裝備給裝備。迄今為止,美國向以色列提供了約1400億美元的援助。2019年起美國每年向以色列的援助金額將從此前的33億美元提高到38億美元。
  • 到了奧克蘭,鄭和艦學員都在幹啥?
    前去奧克蘭執行遠航實習並出訪任務的中國海軍鄭和艦, 這幾天都幹了些啥?偷偷告訴你:都很高大上!
  • 那個基辛格到底是幹啥的?
    基辛格這人在中國和司徒雷登有點像,是中國人最熟悉的陌生人,幾乎誰都聽說過,但好像又誰都說不上來這人到底是幹啥的。他這兩天發了一篇文章,在國際上影響比較大。我本來準備講講那篇文章的,不過發現大家都不知道這人是幹嘛的,所以就先開一篇掃盲貼,給大家介紹下這人,順便介紹下那事。基辛格在中國被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 直擊第71集團軍王傑部隊防空兵超燃空中開花
    近日第71集團軍王傑部隊防空兵
  • 中國投資百億,在南海架起20口「大鐵鍋」,各國慌了:這是要幹啥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軍事實力的提高,近幾年我國對南海也進行了一系列的工程建設,除了進行的如火如荼的填海造陸之外,我國斥資百億,在南海架起了20口大鐵鍋,這可讓西方各國徹底坐不住了:中國這是要幹啥?這裡這個20口大鐵鍋其實就是海上浮動核電站,它可以根據不同地區以及環境的差異,進行不同等級的電力支持。
  • 飛機起飛前的幾分鐘飛行員都在幹啥?
    當然是要完成飛行前檢查啦!經過各種檢查確定飛機達到適航標準後,飛行員終於可以坐在駕駛席上開始進行操縱了,首先要完成飛行前程序,不過這之前還是看一下駕駛艙的內部吧。在航班飛行過程中飛行員要頻繁地操作MCP;EICAS(Engine-Indicating and Crew-Alerting System ),發動機顯示和機組警告系統,儀錶板中間的屏幕,顯示飛機發動機和其他系統運轉情況的綜合顯示系統,如發動機每分鐘轉速、溫度、燃油容量,油壓,液壓系統、氣動系統、電子系統、除冰系統,起落架和襟翼等操控面等;
  • 【大安】幾張航空母艦參觀劵
    第一個從航母上駕飛機起降的是美國飛行員尤金·伊利,他於1910年11月14日從美海軍伯明罕號改造過的巡洋艦上飛行成功。現在世界上擁有成艦隊航母群最多的是美國,號稱擁有11支航母戰鬥群,其中10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編隊、1艘福特級核動力航母編隊。其次擁有航母的國家有英國3艘、法國2艘、俄羅斯1艘。另外還有約十個國家買、租、借有小規模航母。我國現有入列航母2艘(遼寧號、山東號)。
  • 傳說中的「逆火」轟炸機要來中國了,俄羅斯這是要幹啥?
    近日, 俄羅斯空軍戰術訓練局局長馬科維茨基少將在莫斯科郊外庫賓卡空軍基地接待到訪的幾十個國家外國武官時表示,俄羅斯飛行員將駕駛本國戰機參加8個項目的比賽。為此,俄羅斯將派出包括圖-22M3「逆火」式轟炸機、蘇-35S,蘇-30SM在內的總共39架戰鬥機、轟炸機、運輸機、偵察機和武裝直升機參賽。
  • 飛行員天天開飛機不會膩嗎?
    對戰鬥機飛行員來說,可能有擔心、刺激、有滿足感或者某些時候很恐懼各種情緒,但一般來說很少有膩的,膩是那種平平穩穩的環境裡才容易滋生的,對飛行員特別是戰鬥機飛行員來說,每次飛行都可能是生死之旅(哪怕是資深飛行員),所以每次都必須認真對待。神經高度緊張的情況下很難產生膩的感覺。再說了,收入和社會地位在這擺著,職業上限那麼高,無聊的情緒很難產生。
  • 首位殲十女飛行員犧牲 跳傘逃生失敗細節曝光
    前艙飛行員跳傘成功,後艙女飛行員餘旭跳傘,彈射時撞到僚機副翼,導致跳傘失敗。專家談殲-10女飛行員犧牲事故:猜測事故原因太草率  有專家認為,按照正常流程,這類事故的具體原因需要專門的調查組進行仔細勘查和分析後才能得出,現在僅根據網絡上流傳的隻言片語就下結論,實在是太草率和對犧牲飛行員的不尊重。
  • 對岸海軍的中流砥柱——陽字輩「德陽」艦參觀隨筆最終期
    再繼續往上爬,(梯子真的很陡了,只能爬了)就是德陽艦可以參觀的最高位置了,按照標示來說是信號室,在信號室周圍掛滿各種旗幟的說明,不過信號室內?而這就是德陽艦的救生艇是也!不過現在吊裝的比資料牌上的看上去要高大上很多,就是小艇之小,一隻老喵裝不下。
  • 啥也別說就是幹 《毀滅戰士》評測
    《毀滅戰士》的每場戰鬥都是在一個封閉的場景裡,而且幹架之前有非常明顯的徵兆。畢竟,遊戲的設計師們不會平白無故的突然在地上扔一大堆彈藥和血包,根據他給出的彈藥和血包數量,你甚至可以估算這場戰鬥的困難程度。戰鬥場景幾乎都是立體的,而且一般都會是上中下三層的結構。熟記補給的位置,靈活的跳躍和遊走,選擇合適的武器,優先擊殺哪些敵人等都是很重要的。
  •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開啟訪華之旅,中英要幹這些大事!
    這也是她歷次出訪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此外,就連鮮少出現在公眾面前的首相丈夫菲利普也將一起前往中國,足見英國政府對此次訪華行程的重視。出發前,特雷莎·梅向媒體表示,此訪將進一步密切兩國關係,把握兩國關係的『黃金期』。中國商機無限,英方希望可以幫助英國企業從中分得一杯羹。這是特雷莎·梅出任英國首相18個月來首次正式訪華。
  • 戰鬥機飛行員的頭盔也太累贅了吧?
    ➤ 氧氣面罩戰鬥機的飛行高度不同於一般飛機,所以要面對著「高空缺氧」的實際問題。氧氣面罩的一頭接在頭盔上,另一頭接在飛機供氧口上。頭盔上的防光目鏡,可以保護飛行員的眼部安全,保證作戰時不受陽光的幹擾。說到戰鬥機飛行員的頭盔,F35聯合頭盔——作為目前世界最先進的戰鬥機頭盔,我們是一定要講一講的!
  • 川普參觀日本「加賀」號準航母?不,他參觀的是整個航母戰鬥群!
    ,參觀了日本準航母「加賀」號。這看似普通的一次參觀行動,其實透露出來的信息對整個亞洲局勢影響深遠。因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侵略行為,所以在戰後規定他不能擁有進攻性武器,而毋庸置疑航母肯定是進攻性武器了,所以在建造各種母艦的時候日本就玩了各種花招(比如起名叫載機驅逐艦啥的),不過後來隨著局勢的發展,美國對日本的約束越來越放開,因此在2017年防衛大綱中日本才第一次正式把航母計劃公開化。
  • 日本中將為啥要吃掉美軍飛行員?
    日本中將為啥要吃掉美軍飛行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