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伊將在印度洋加強海上軍事合作

2021-02-18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印度洋是現代地緣政治的關鍵區域,俄羅斯在此地區顯示存在是重要的。中國作為海上強國,在海洋上與友好國家搞軍事合作是其外交屬性。

衛星通訊社在俄羅斯、中國和伊朗啟動海上軍演前諮詢的專家們做出此番評價,他們指出,最少將有六個國家、其中包括美國和印度將跟蹤偵查演習過程。

聯合海上軍演於2021年2月中旬在印度洋北部區域舉行。

此前,2019年12月27-30日,俄羅斯、中國和伊朗在印度洋和阿曼灣首次舉行了代號為「海上安全帶」的演習。

俄羅斯駐伊朗大使列萬·賈加良在宣布此次聯合軍演時並未確定參演艦船組成。在上一次演習中:

-俄方參演的是波羅的海艦隊,其中有「智者雅羅斯拉夫」號護衛艦、「葉利尼亞」號郵輪和「維克多·科涅茨基」號救援船;-伊朗參演的有「薩漢德」號和「阿爾伯茲」號驅逐艦、「Kenarak」和「Tonb」艦船、「Neyzeh」飛彈艇和「Nazeri」醫療船。

俄羅斯火箭和火炮科學院副院長、軍事學博士康斯坦丁·希夫科夫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俄羅斯對與中國和伊朗的聯合軍演感興趣是「自然的、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他說:「印度洋是現代地緣政治的關鍵區域之一。因此,俄羅斯在那裡存在,開發該重要區域,是在世界海洋上展示俄羅斯國旗的重要因素。其中涉及到鞏固在該地區的地位以及總體上鞏固俄羅斯、中國和伊朗的軍事技術和軍事戰略合作。對每個參加國來說,在印度洋支持三邊夥伴關係是極為重要的。三國聯合研究純粹的行動上的問題、解決戰術和戰略任務問題是極為重要的。可以說,伊朗是接待方。如果該地區發生某種軍事衝突,中俄艦船將不得不在此地駐紮,或者最少可依賴伊朗的海上軍事基地。」

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李偉建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演習是中國作為海上強國外交的組成部分。

他說:「我個人認為沒有必要特意突出中國與伊朗、俄羅斯的軍事演習合作。從中方的角度來說,我們與其他國家都舉行過一些聯合軍演,這是中國走向大國外交的一個過程,與其他友好國家進行軍事合作也是整體對外關係的一部分。而且從頻率來看也不算特別高,因此我想這就是一次正常的例行三邊合作。」

專家李偉建認為,中國和俄羅斯在幫助伊朗走出國際孤立,在其周邊創建良好的外部環境。他表示,伊朗一直試圖回歸國際社會,但是由於伊核問題美伊關係目前是比較緊張。

之前中、美、英、法、俄、德六國是希望通過解決伊核問題來讓伊朗回歸國際社會,本來這是一個皆大歡喜的事情,伊朗有此意願,其他國家也願意提供幫助。

然而美國卻是一個變數,川普上臺以後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主動退出伊核協議,使得地區局面更加複雜化。既不利於整個地區的和平,也無助於國際環境的改善。此次中國、俄羅斯與伊朗展開聯合軍演,也包括其他雙邊或多邊與伊朗的合作,都是有利於讓伊朗回歸國際社會的。

從更深層的角度來看,伊核協議當前處於一種非常微妙的時期。

專家說:「雖然拜登上臺後說是要回歸伊朗核協議,但是在具體行動上還沒有邁出這一步。對此伊朗方面是希望能夠儘快打破僵局狀態,包括伊朗不久前提議歐盟在該問題上發揮作用,現在又與中國、俄羅斯舉行聯合軍演,即使這與伊核協議並沒有直接的關聯,但是都體現了伊朗想要回到正常的願望。同時就中國和俄羅斯而言,也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演習,幫助伊朗重返國際社會。因此我認為這樣的行動在某種程度上也具有潛在的意義,對未來事態的發展能夠產生一定的影響。」

有關軍演,美方的初步反應是克制的。美國政府並不認為,俄羅斯、中國和伊朗在印度洋上即將舉行的軍演是本國在此區域的障礙。

與此同時,軍事分析師康斯坦丁·希夫科夫認為,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針對印度洋上的三邊演習將密切偵查。

他說:「任何此類軍演,都是競爭對手關注的對象。毫無疑問,美國將在演習區域存在。也許,還將發現印度的觀測船。在中印關係緊張狀態下,印度不會置之不理。不排除,其他國家,首先是法國和英國也將在演習區域派出偵查機。此外,可能還有沙特派出的飛機和艦船。沙特控制這個區域,考慮到伊朗不僅是沙特的競爭對手,而且堪稱是實際對手,對伊朗、中國和俄羅斯的演習豈能漠不關心。不排除,以色列也將跟蹤演習進程。但主要的偵查國將是美國、沙特和印度。他們首先想要知道的,是演習將如何進行。」

俄方已經宣布,軍演過程中將演練搜救和船舶安全保障方面的協同措施。

相關焦點

  • 俄伊已在印度洋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秦安:中國暫時缺席並非常態
    伊朗與俄羅斯自(16日,在印度洋北部展開為期兩天的聯合海上軍演,演習內容包括射擊海上及空中目標、解救被劫持船隻和打擊海盜行動,旨在確保參與國的集體安全。一、俄羅斯和伊朗針對各種無人機和小型飛機進行的演習值得關注本次聯合軍事演習的發言人表示,參加軍演的人員包括伊朗海軍、伊朗革命衛隊海軍和俄羅斯海軍等不同單位。
  • 中方確認中俄伊軍演今日開啟,專家:「秀肌肉」說法明顯是想多了
    針對一些西方分析家宣稱三國將在印度洋逐步建立「反北約聯盟」的說法,俄羅斯軍事科學院專家表示,三國海軍演習並沒有這樣的目的,只是為了演練在極端情況下相互協調行動。【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26日主動發布了關於中國、俄羅斯和伊朗將於12月27日至30日在阿曼灣地區舉行海上聯合演習的消息。
  • 中俄伊三國聯手軍演,向霸權亮劍,印度表示擔憂,美國很平靜!
    環球網2月10日消息,俄羅斯方面對外透露,中俄伊三國將進行了聯合軍演,演習的重點是海上搜救,航海安全保障協同、海上共同禦敵等內容  。
  • 中俄伊三國聯手軍演,向霸權亮劍,印度表示擔憂,美國很平靜!
    環球網2月10日消息,俄羅斯方面對外透露,中俄伊三國將進行了聯合軍演,演習的重點是海上搜救,航海安全保障協同、海上共同禦敵等內容  。據悉這次軍演大概在2月中旬進行,地點則為印度洋。很顯然,這是一次維護和平的軍演,內容主要是圍繞海上安全防護等和平問題展開。美國和印度將進行以「準備戰爭」為主題的軍演,在氣勢上是十分嚇人的。美國的軍艦等都挺進了印度洋,並且軍演的規格非常高。
  • 中國缺席,印度半途加入,俄伊軍演發生了什麼?
    為了鍛鍊在印度洋上聯合行動的協調能力,中國、俄羅斯和伊朗本來定於在今年2月份舉行大規模海上聯合軍事演習。
  • 事實已證明,美日印澳建四國聯盟,只會促中俄更多軍事合作
    日本海上自衛隊護衛艦「大波」號參加演習,展開反潛作戰和對空作戰等訓練。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4日強調,四國密切合作,對於推進維持和強化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極為重要。四國結盟會導致俄中軍事同盟?而美印結盟促成亞太版北約的建立,已經對地區安全局勢構成新的的威脅。
  • 中國飛彈防禦系統:從640工程到中俄合作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俄羅斯協助中國建造飛彈襲擊預警系統將按期建造完畢。預警系統是飛彈防禦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俄都是國土面積遼闊的國家, 一旦中俄飛彈預警系統走向融合,中國可獲得俄北部、甚至是北極圈內的基站信息。中國可贏得時間上的提前量,儘早做好準備。
  • 海軍052D驅逐艦曾因故障退出中俄演習,如今王者歸來,戰巡印度洋!
    本文作者:藪貓出擊2018年2月13日,軍事報導播出了中國海軍南海艦隊「湛藍-2018A」 遠海訓練編隊正在東印度洋進行實戰化演練的畫面。畫面顯示,遠海編隊戰艦中至少有兩艘為052D型驅逐艦,分別為長沙艦和175銀川艦。值得一提的是,這是173長沙艦「失蹤」近9個月以來的首次亮相 。
  • 普京親自示好中國:繼續提供尖端軍事技術,未來中俄可結為軍事同盟
    普京這種表態,立刻引發美國媒體和西方輿論的激烈討論,認為普京在為中俄軍事同盟做鋪墊。兩個國土面積龐大的大國,一個擁有全球最強核武庫且資源豐富,一個擁有充足資金和無限市場潛力,中國與俄羅斯若成為軍事同盟,那麼全球誰可抵擋呢?恐怕即便是美國也不敢說自己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所以不管普京說的多麼婉轉,對於西方來說,這都無異于晴天霹靂一樣。
  • 李靖宇 何勇 張晨瑤:新時代中俄經貿合作關係戰略增強版打造問題探討
    在東海方向,美國與日本共同發力挑戰中國的海域主權和發展利益;在南海方向,美國唆使東南亞某些聲索國不斷挑釁中國海域主權,並且對中國主權海域資源進行掠奪性開發;在西部印度洋方向,美國極力拉攏印度製造新的熱點爭端,企圖使中國分散發展精力。只有在中國的東北方向,由於中俄兩國長期形成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存在和發展,才沒有形成合圍之勢。
  • 維護世界局勢穩定,俄中或將組建軍事同盟?王毅:合作並沒有上限
    作為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中俄兩國有著深厚的傳統友誼,近年來雙方又不斷加強合作,外界紛紛猜測中俄關係未來走向,認為俄中可能會組建軍事同盟。在1月2號的外交部例行會議上,有媒體提到了這一問題,隨後中國外長王毅再次闡述了中俄關係,表示在過去的一年裡,中俄關係在各個方面都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而2021年兩國都將邁入新的發展階段,中俄未來的戰略合作沒有止境,沒有禁區,沒有上限。
  • 中俄聯合軍演這一天,看世界如何「改邪歸正」
    看來,就已經使得不少西方媒體有點按捺不住,即使,沒將此次軍演說成是「共產主義幽靈重新在歐洲遊蕩」,至少也會加上一句:「這是當代新威權主義聯盟的又一次體現」。從中俄的視角來看,舉行這樣一次重要演習,當然不象是一場奧運會開幕演出,大家看看熱熱鬧鬧的而已。一個是傳統海洋超級大國,另一個有著7百年前鄭和遠航業績、而今則有志於重新成為海上強國。
  • 巴鐵邀印度洋「聚會」,中國航母將首跨大洋執行任務?印度怎麼看
    2月初,巴基斯坦海軍發布「阿曼-2021」(AMAN-2021)聯合軍演中文版宣傳片,片中對外宣布除了巴方海軍,包括中國、俄羅斯、美國、英國、日本、土耳其等幾十國海上力量將參與本次海上聯演。在軍演開幕前夕,巴基斯坦海軍參謀長釋放了許多信息:1、巴基斯坦位於南亞、中亞與中東的交界處,位居區域地緣核心位置。
  • 表面隊友——德國和日本的軍事合作(下)
    蘇德戰爭初期佔優的德軍無法突破蘇聯的戰略縱深,選擇南進的遠東日軍遂向太平洋發展,雙方陸地聯手的可能化為泡影,海上合作成為不二之選。▲ 巴巴羅薩行動中的德軍雖然同盟國實施海上封鎖,但英德雙方進行大規模海戰的機率較小,希特勒可以抽出海上力量進行盟友合作。
  • 頭條 俄媒稱中俄軍事合作「嚇著」美國 美報告稱兩國離結盟仍遠
    俄羅斯《消息報》近日發表題為《俄中軍事合作嚇著華盛頓》的報導稱,美國國會一份關於俄中軍事關係的報告認為,莫斯科與北京正在國防和軍事技術領域開展前所未有的積極合作
  • 2020中國軍隊國際軍事合作亮點全解讀!
    這是中俄兩國空軍在亞太地區組織實施的第二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這一年,中國軍隊與外軍不斷深化多領域務實合作,提高訓練水平和備戰能力。1月10日,北阿拉伯海海域,雲飛浪卷。中國海軍飛彈驅逐艦銀川艦、飛彈護衛艦運城艦和綜合補給艦微山湖艦等水面艦艇在此集結,參加「海洋衛士-2020」中巴海上聯演實兵演練。「高加索-2020」戰略演習開幕式上中方參演部隊方陣通過檢閱臺。
  • 印度會成為印度洋的主宰嗎?
    書中還介紹了印度獨立之後以各種方式介入非洲事務的努力,披露指出,為了擴大國家影響力,印度甚至不惜為烏幹達阿敏政權等獨裁殘暴政權提供直接軍事和經濟援助。 在西北印度洋地區以及中東地區,巴基斯坦發揮的作用更趨顯著。印度為此尋求和埃及、伊拉克建立合作關係,在海灣戰爭期間成為極少數的幾個不譴責薩達姆侵略而引發巨大國際爭議的國家。
  • 2020年中國軍隊國際軍事合作回顧
    交流互鑑,闡明中國主張9月4日,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出席上海合作組織、獨立國家國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國國防部長聯合會議並發言,強調世界各國應加強團結抗疫,抵制單邊霸凌,化解矛盾衝突,堅持合作共贏,同舟共濟、共克時艱。
  • 中國人民是惹不得的:中俄軍事聯盟 東風17戰略值班
    該報特別提到,母港在日本橫須賀的美國「裡根」號航母原本之前已赴印度洋,15日忽然掉頭重新回到南海,17日公布航行軌跡圖;如果按照航母戰鬥群航行軌跡預測,「裡根」號應已穿越巴士海峽前往臺灣東部西太平洋海域巡弋。針對「東風—17進駐閩粵」的消息,臺「國防部」18日簡短回應稱,「有關共軍相關兵力部署與軍事動態,國軍聯合情監偵作為都有充分掌握,並適切應處」。
  • 四把尖刀控制印度:開伯爾山口、加勒萬—班公湖、洞朗地區、中俄伊能源
    戰略上,只要中國控制開伯爾山口、加勒萬—班公湖一線以及洞朗地區,那麼三把尖刀就將永遠頂在印度咽喉之上,印度就被永遠置於中國看管壓制下。       長期以來,印度在與中國軍事摩擦中保持克制,同時又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投行和上合組織,就是印度在自身左右逢源的戰略優勢改變以後做出的調整。我們不能只看到中印對抗,也要看到中俄攜手以後,印度開始靠攏中俄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