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軍校和十大軍工研究院與公司

2021-02-24 軍工會

中國十大軍校代表:

1、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簡稱國防科技大學、國防科大,是一所直屬中央軍委培養國防科學技術人才副大軍區級的綜合類最高學府。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並獲中央特殊專項資金的全國頂尖名校。國防科技大學肩負著為國防現代化培養高級科學和工程技術人才與指揮人才,從事國防關鍵技術研究的重要任務。學校前身是1953年創建於哈爾濱的軍事工程學院,簡稱「哈軍工」。1970年學院主體南遷長沙,1978年學校改建為國防科學技術大學。1999年4月,將長沙炮兵學院、長沙工程兵學院和長沙政治學院併入,組建新的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學校是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成立研究生院的院校,是「七·五」、「八·五」期間國家重點投資建設的15所重點院校和首批進入國家「211 工程」建設並獲中央專項經費支持的全國重點院校之一。

2、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是全國重點理工科高等院校,全軍綜合型大學之一。學校主要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培養計算機、通信、測繪和信息研究等專業方面的高層次人才。學校是全軍最早招收培養研究生的單位之一,經過幾十年的建設與發展,逐步形成了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的學科專業體系。學校現有信息與通信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軍隊指揮學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信息與通信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2個一級學科、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2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在計算機技術、電子與信息工程、測繪工程等3個工程領域可培養工程碩士生。擁有5個軍隊重點學科、2個軍隊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中心(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3、空軍工程大學

空軍工程大學位於古城西安市區,是以工為主,集法、文、理、軍、管等多學科於一體的綜合性大學,覆蓋了空軍主要兵種的重要技術學科。她擔負著為空軍培養航空工程、地空飛彈、電子信息等領域高層次工程技術和指揮管理人才任務。是培養空軍專業技術人才的最高學府,是全軍重點建設的五所綜合大學之一。

4、解放軍理工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坐落在長江之濱、人文薈萃的六朝古都南京,是一所新型的綜合性全軍重點建設院校。她是由具有半個多世紀輝煌歷史的全國重點高校通信工程學院,點燃「亞洲第一爆」的全國重點高校工程兵工程學院,開拓新中國軍事氣象事業先河的空軍氣象學院和在高科技領域一支獨秀的總參第六十三研究所合併組建,擔負著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培養高素質新型人才的重任,是國家和軍隊進行科學研究、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裝備研製的重點基地。

5、海軍工程大學

海軍工程大學原名為海軍工程學院,1999年原海軍電子工程學院併入該校。學院是一所技術與指揮、工程與管理相結合,具有鮮明海軍特色,多學科、多層次、綜合型、高水平的軍事工程技術院校,是海軍唯一的一所具有學士、碩士到博土學位授予權的全國重點高等院校。學院座落在「九省通微」的湖北省武漢市,佔地面積93萬平方米,是一所理想的教學科研園地。

6、第二炮兵工程學院

第二炮兵工程學院是全國、全軍重點高等院校之一,是全軍重點建設的院校。學院在1986年被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在1993年被批准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現在工學、軍事學、法學3 個學科門類具有14個碩士點和2個博士點,並在"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設立了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996年,"導航、制導與控制"、"兵器發射理論與技術"2個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學科被確定為全軍重點學科,"火炮、自動武器與彈藥工程"學科的實驗室被確定為全軍重點實驗室。學院擁有一支思想素質好、學術造詣較深、教學科研能力強、年齡結構相對合理的研究生導師隊伍。1985年以來,先後有90多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教授擔負起培養研究生的任務,現有研究生導師67人,其中博士生導師9人。

7、海軍大連艦艇學院

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全軍重點建設院校——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是培養海軍艦艇技術指揮軍官、海軍政治指揮軍官和海洋測繪工程技術軍官的高等院校。她坐落在風光秀麗的大連市老虎灘畔,依山傍海,風景秀麗,具有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聽說也不錯,是海軍高級將領的發源地)。

8、空軍雷達學院

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雷達和防空學校,組建於1952年7月。她是全軍唯一的一所培養雷達兵的院校。主要培養本科和碩士研究生,也培訓一部分專科和幹部學員。

9、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

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是一所中級指揮院校,擔負培養陸軍(含空降)師以下機關的各類參謀、院校軍事教員、教學管理幹部和全軍電教幹部的任務。學院源於 1938年創建的抗大二分校。隨著軍隊建設的需要,先後易名為華北軍政大學、第二高級步校、石家莊高級步校、石家莊高級陸軍學校、軍事教育學院。1992 年8月改為陸軍參謀學院。1999年改名為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學院座落在河北省石家莊市.佔地面積8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

10、裝甲兵工程學院

裝甲兵工程學院座落在北京市風景秀麗的盧溝橋畔,是全國重點工科院校和全軍十二所綜合院校之一。學院的前身是"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裝甲兵工程系,1961年在西安擴建為裝甲兵工程學院,於1969年遷址首都北京,是我軍培養裝甲機械化部隊工程技術軍官和指揮軍官的最高學府。

中國十大軍工研究院與公司代表

1、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成立於1999年7月1日,前身源於1956年成立的我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目前擁有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等8個大型科研生產聯合體(研究院)、14家專業公司、9家上市公司和若干直屬單位。旗下上市公司包括中國衛星、航天機電、航天動力、航天電子、四維圖新、樂凱膠片和中國航天萬源、航天控股、亞太衛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擁有11個國防科技重點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5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公司以掌握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為目標,制定了航天核心技術計劃,取得了數百項標誌性成果,有力地推動了以載人航天和月球探測工程為代表的國家重大航天科技專項的立項研製。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是擁有「神舟」、「長徵」等著名品牌和自主智慧財產權、主業突出、自主創新能力強、核心競爭力強的特大型國有企業。官網數據顯示,集團公司資產總額達2241億元。2011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018億元,利潤總額91.4億元。

2、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前身為1956年10月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現由總部、5個研究院、2個科研生產基地、11個公司制、股份制企業構成,境內共有570餘戶企事業單位,分布在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

目前,集團旗下控股航天信息、航天通信、航天晨光、航天長峰、航天科技和航天電器6家上市公司。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被譽為中國的「飛彈搖籃」,為我國的國防事業和保障國家和平安定的經濟環境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建國50周年閱兵式上,集團公司研製 生產的多型號飛彈方隊威武雄壯地駛過天安門廣場,接受了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全國人民的檢閱;集團公司研製的防空飛彈、航空飛彈、海防飛彈、艦艦飛彈以及飛航式飛彈在歷次軍事演習中都取得了優異成績。

集團公司在光機電等相關專業和領域有很強的技術實力,在將航天高科技技術移植於成套設備的 設計與製造和可再生能源及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方面具有較高的水平。工業廢水自動處理系統、大型封閉式垃圾轉運站、汽車雙燃料節能環保系統、環保檢測設備、協同水處理系統合木塑合成環保板材、各種複合管材、鋼塑門窗等一大批環保節能產品已投放市場。

特種車輛及汽車零部件是集團公司裝備製造中具有較強實力的民品。以機場加油車為代表的特種車輛成為國內替代國外進口同類車輛唯一生產單位,與日本、韓國合資生產的多種高空作業車、道路清掃車、壓縮式垃圾車在國內同類產品中佔有較高市場份額,並擁有年產15萬臺汽車發動機的能力。

3、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國航空工業第一、第二集團公司重組整合而成立,下轄200餘家成員單位。集團公司目前擁有由中國航空研究院和33個科研院所組成的科研體系,並擁有一批達到亞洲一流或國際領先水平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重大科研試驗設施。

旗下上市公司包括哈飛股份、洪都航空、中航電子、成發科技、中航黑豹、中航動力、中航飛機、中航重機、航空動力、中航機電、貴航股份、成飛集成、中航光電、ST三鑫、中航地產、飛亞達、深天馬A、天虹商場、中航電測、中航資本及香港上市的中航科工、中航國際控股、中國航空工業國際。

中國航空工業創建60多年來,研製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與發達國家在役航空裝備性能相當的航空器。以殲-10為代表,軍機從第二代向第三代跨越;以 「太行」發動機為代表,軍用航空發動機從第二代向第三代、從渦噴向渦扇、從中等推力向大推力跨越;以預警機等特種飛機裝備為代表,航空裝備由機械化向信息化跨越。

中航工業系列發展殲擊機、殲擊轟炸機、轟炸機、運輸機、教練機、偵察機、直升機、強擊機、通用飛機、無人機等飛行器,全面研發渦槳、渦軸、渦噴、渦扇等系列發動機和空空、空面、地空飛彈,強力塑造殲十、飛豹、梟龍、獵鷹、山鷹等飛機品牌和太行、秦嶺、崑崙等發動機品牌,為中國軍隊系統提供航空武器裝備 [7],中國躋身於能夠研製多種先進航空裝備少數國家行列。

2013年,中航工業第五次入圍《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名躍升至第212位,營業收入和利潤分別達到47351.2百萬美元和1021.7百萬美元。

4、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成立於1999年7月1日,擁有我國目前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和8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7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50多個大型實驗室。

中船重工擁有較強的大型成套設備開發製造能力,擁有3萬多名科研人員,涵蓋360多個專業,採用先進的船舶設計軟體和計算機輔助設計手段,進行船舶設計 和生產。自主開發生產的上百種非船舶產品,服務於航天、水電、冶金、石化、菸草、鐵路、汽車以及市政建設等20多個行業和領域,並出口到世界各地。

中船重工是中國最大的海軍裝備製造商,可研製各類水面、水下戰鬥艦艇、軍輔船舶以及各類水中兵器。中船重工在軍船領域有著先進的科研、生產手段和強大的自主創新開發能力,能承接潛艇、飛彈驅逐艦、飛彈護衛艦、飛彈快艇、兩棲艦艇和各種水中兵器、艦載武器與艦用電子設備及各種軍用橋梁的設計製造與售後服 務。並可根據用戶要求,進行國外裝備引進、合作生產、艦艇改裝和修理業務。

在發展總裝造船的同時,中船重工持續提升船舶配套設備研製能力。中船重工堅持自主創新與技術引進相結合,在許多大型關鍵配套設備研製方面實現突破,相繼製造了國內第一臺5缸、7缸58T智能柴油機、7S80和8K90大功率低速柴油機,16/24、21/31等新型中速機,研究開發了為VLCC等大型船 舶配套的大型螺旋槳、大型錨絞機等。

官網數據顯示,2008年底,中船重工總資產達到2221億元,所有者權益達到405.8億元,全年完成經濟總量1145億元,營業收入1034億元,利潤總額62.3億元。

中船重工是中國最大的造修船集團之一,擁有46個工業企業,包括中國重工、風帆股份兩家上市公司。

5、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組建於1999年7月1日,截至2013年底,中船集團共擁有近50家下屬企事業單位,包括9家科研院所,其中2家已改制為有限公司。集團旗下另有中船股份、中國船舶、廣船國際3家上市公司。

造船是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的主業。在軍船方面,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研製的產品幾乎涵蓋了我國海軍所有主戰艦艇和軍輔船裝備,是中國海軍裝備建設的骨幹力量。在民船方面,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能夠建造符合世界上任何一家船級社規範,滿足國際通用技術標準和安全公約要求,適航於任一海區的現代船舶。產品 種類從普通油船、散貨船到具有當代國際水平的化學品船、客滾船、大型貨櫃船、大型液化氣船、大型自卸船、高速船、液化天然氣船(LNG)、超大型油船 (VLCC)及海洋工程等各類民用船舶與設施,船舶產品已出口到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做大做強造船主業的同時,CSSC積極發展壯大 修船業、船用配套以及鋼結構等非船業務。目前,CSSC已進入航運、航天、建築、電力、石化、水利、環保、冶金、鐵路、輕工等二十多個行業,形成貨櫃、 大型鋼結構、冶金設備、陸用柴油機組、壓力容器、B超等一批重點產品。CSSC多元化經營的領域,已涉及貿易、航運、金融、房地產、橋梁建設等領域,已發展成為在中國造船行業獨佔鰲頭,在多個行業領域內快速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

在人才培養方面,中船集團公司於2012年7月中旬啟動了「青年英才工程」。8月15日,與西北工業大學船舶系統工程部籤字共建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 [4];9月19日,與江蘇省政府、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籤字共建江蘇科技大學。這是中船集團公司加強領導人員隊伍建設、加大年輕後備人才選拔培養力度的一項重要創新舉措,對推動集團公司實現破局發展、持續穩定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

6、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現有子集團和直管單位46家,包括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中國兵器工業規劃研究院等6家研究院,其中兩家已改制成有限公司。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是中國兩大武器裝備製造企業之一(另一家是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面向陸、海、空、天以及各軍兵種研發生產精確打擊、兩棲突擊、遠程壓制、防空反導、信息夜視、高效毀傷等高新技術武器裝備,在中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基礎性、戰略性作用。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始終堅持軍民結合的方針,積極致力於軍工高新技術民用化產業化,充分利用軍品技術和資源優勢,成功培育開發了重型車輛與裝備、特種化工與石油化工、光電材料與器件等一批具有軍工高技術背景的主導和優勢民品,為國民經濟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積極實施國際化戰略,大力發展國際工程承包和石油礦產戰略資源開發兩大海外事業,已形成軍貿、技術引進、國際工程、戰略資源、民品出口五位一體,互動發展的國際化經營格局。

截至2013年底,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資產總額2984億元,人員總量27.66萬人。2013年,集團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812億元,實現利潤100.5億元,實現經濟增加值73.2億元,位列2014年世界500強企業第152位。

旗下上市公司包括華錦股份、北方國際、北化股份、長春一東、光電股份、北方股份、北方導航、凌雲股份、晉西車軸、北方創業、江南紅箭和安捷利實業。

7、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成立於1999年7月,擁有長安、天威、嘉陵、建設等50多家企業和研發機構,在全球建立了30多個生產基地和營銷網絡,研究院所包括中國兵器裝備研究院、上海電控研究院、西南自動化研究院、西南技術工程研究院、兵器裝備研究院、摩託車檢測技術研究院等6個研究院所。

旗下上市公司包括中原特鋼、長安汽車、建摩B、利達光電、江鈴汽車、中國嘉陵、西儀股份、東安動力、天威保變。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擁有中國長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嘉陵工業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建設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40多家工 業企業,擁有研究院所4家、研發中心3家,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有生產基地或營銷機構,產品銷往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因外貿出口和國際合作 的需求,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對外名稱為中國南方工業集團公司(China South Industries Group Corporation,英文縮寫CSGC),簡稱南方工業,兩者屬於一個公司兩塊牌子。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技術力量雄厚,技術裝備齊全。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650人。其中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360人。所屬研究所下設四個研究室,擁有3000 平方米科研大樓和7500平方米試驗廠房各1座,擁有樹脂合成、浸膠、糊制、卷制、層壓、模壓、纏繞、ITM噴射成型等生產工藝設備,以及萬能材料試驗 機、電子材料試驗機、衝擊機,高、低溫試驗箱等測試設備。完成了科研項目100多項,多個項目分別獲國家發明三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兵器工業總公司 技術攻關獎和科研成果獎,為開拓中國非金屬複合材料的應用作出了新的貢獻。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以積極開放的姿態與世界知名企業進行了 成功而深入的合作,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現已與美國福特、日本鈴木、日本本田、日本山葉、IBM、李爾登世界500強中的數十家企業進行了長期有效的成 功合作,培育出了長安福特、長安鈴木、建設山葉、嘉陵本田、北方易初等眾多知名合資合作企業。

8、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是在原信息產業部直屬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業基礎上組建而成,所屬二 級成員單位58家,上市公司6家,分布在全國18個省市區。擁有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15個,國防研究應用中心6個,研究中心7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7 個,流動站1個,擁有一批國內一流的中試線、生產線、裝配線和機加工中心。

旗下上市公司包括國睿科技、傑賽科技、海康威視、太極股份、華東電腦、四創電子、衛士通。

集團公司作為國家城市軌道交通信 號系統國產化總體單位,完成了國家「自動列車控制仿真測試中心」的建設,並先後承擔了北京、上海和南京地鐵綜合信息系統的任務。在積極參與國內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建設的同時,堅持市場導向,突破觀念,堅決實施「走出去」戰略,以外引內,突破「瓶頸」,集團公司先後成功取得了巴基斯坦喀拉蚩地鐵系統和約旦首都 安曼軌道交通系統總集成項目,為推動先進電子技術走出國門,加強國際技術交流合作做出了重要貢獻。

集團公司是我國軍、民航空中交通管制技術總體單位,在民航總局和信息產業部的支持下,利用軍用航空管制技術,承建了民航長春、廣漢機場空中交通管制以及民用衛星導航等系統工程。「青島管制中心主用自動化系統」和「首都機場高級地面活動引導系統總集成」項目的建設,標誌著集團公司已經全面進入民航空管的核心應用領域;集團公司自主研製開發的「國產化空管系統軟體」獲得2006年國家信息產業重大科技發明獎。

集團公司成功地完成了國家「863」離子注入機重大專項攻關任務,技術上實現了從500納米到100納米的五代跨越。該項目獲得2006年國家信息產業 重大科技發明獎,相關設備已成功地應用於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大生產線。集團公司在光刻機、薄膜生長、平坦化、材料加工和先進封裝設備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

9、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成立於1999年,前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機械工業部、核工業部和中國核工業總公司。

集團公司擁有完整的核科技工業體系,由所屬的工業企業、公司、科研設計院所和事業單位組成。旗下上市公司包括中核科技、中核國際。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作為國家核科技工業的主體,擁有完整的核科技工業體系,是國家戰略核力量的核心和國家核能發展與核電建設的主力軍,肩負著國防建設和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雙重歷史使命。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主要從事核軍工、核電、核燃料循環、核技術應用、核環保工程等領域的科研開發、建設和生產經營,以及對外經濟合作和進出口業務,是目前國內投運核電和在建核電的主要投資方、核電技術開發主體、最重要的核電設計及工程總承包商、核電運行技術服務商和核電站出口商,是國內核燃料循環專營供 應商、核環保工程的專業力量和核技術應用的骨幹。

中國核工業「兩彈一星」的研製成功,打破了霸權主義的核壟斷、核訛詐,為保衛國家安 全,維護世界和平,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研製核武器完全是為了自衛,中國政府一貫主張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早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時,中國政府就鄭重地向全世界明確宣布,中國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

10、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1999年在原中國核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而成,2004年國資委批准集團公司主業為「軍工工程,核電工程、核能利用,核工程技術研究、服務」。集團共有7家全資子公司(包括一家核工業工程勘察院),3個控股公司,並參股1家公司。

在軍工工程領域,中國核建集團公司承擔了大量的國防科技工業軍工建設任務,積累了豐富、先進的工程技術和管理經驗,在高精尖和技術、保密等要求較高的軍工建設領域以及核軍工工程領域形成了獨特的優勢,成為國防軍工工程的主要承包商之一。

在核電工程建造領域,中國核建集團公司安全優質高效地完成了我國壓水堆、實驗快中子反應堆、重水堆等多種不同堆型核電站的建造,具有30萬、60萬、 70萬、100萬千瓦級各個系列機組的建造能力與業績,完成了巴基斯坦恰希瑪核電站一期、二期工程建造,同時已經具備AP1000、EPR先進壓水堆建造 能力;形成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核電建造管理模式,承擔著我國大陸所有在建核電站核島部分的建造任務。

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CNEC)多年來保持了國防工程與民用工程相結合、工程建設與科研設計相結合,以核電工程、核工程、國防工程建設為主導的產業體系。集團公司的核心業務包括三個方面:第一,以核電工程、核工程和國防工程為核心並輻射其他領域的工程建設;第二,以低溫核供熱堆技術進行海水淡化和城市 集中供熱為發展方向的核能科技產業化;第三,以投資和資產經營為龍頭、涵蓋房地產和外經外貿等領域的多元化經營產業。

轉載來源:軍工段小虎 塞上軍章


我國軍工科研院所的現狀及分類改革模式

十二大軍工集團全部完成央企改制,混改大幕已正式拉開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家族譜

2018最新央企排名及旗下上市公司全名單

政府採購六種採購方式流程圖

掃描關注下方二維碼回復「軍工會」掃描小編微信二維碼,小編拉您進【軍工會】交流群哦!

編輯聲明:本平臺發布部分內容來自公開資料或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不代表本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精彩內容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相關焦點

  • 中國十大軍品貿易公司
    公司成立於1984年1月,是經中國政府批准授權經營特種裝備和技術以及通用商品進出口業務的綜合性貿易公司。保利科技有限公司具有引進和出口各種軍用防務裝備、警用防暴器材、軍需後勤物資以及民槍民爆產品的完整資質和強大能力。近幾年在軍工產品的研製、生產和服務領域實力也不斷增強,能夠為各類客戶提供最佳的整體解決方案。公司成立20多年來,為促進國際防務裝備和技術的交流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長知識】中國軍工發展史
    導讀:中國十大軍工企業是由國務院出資並直接管理,承擔國家國防建設重大項目的生產經營職能及國防科研生產任務,從事為國家武裝力量提供各種武器裝備研製和生產經營活動的公司
  • 中國軍工的驕傲:世界十大武裝直升機排名 直10強勢插入
    在軍用旋轉翼作戰平臺方面,武裝直升機具有強大的殺傷力,是地面上的坦克裝甲車輛和有生力量的天敵,受關注程度遠遠高於主要用於運輸任務的通用直升機,以及用於偵察和巡邏任務的偵察直升機、海上直升機。在世界十大武裝直升機排名方面,一直也是眾說紛紜,並沒有官方的統一標準,但是由於世界武裝直升機種類不多,10種直升機已經基本上囊括了所有的機型,存在的爭議也就是你先我後的問題。
  • 全球十大著名軍校:中國有三所上榜,第一令人尊敬,西點軍校第二
    現在世界各國都有獨屬於自己的優質軍校,這些軍校為自己的祖國培養出了眾多優秀軍人。甚至有不少軍校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國家的發展,他們的存在讓自己所屬的民族成功林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現在有很多軍迷都非常關注各國的軍校情況,他們甚至對這些軍校做了一個排名。而在他們評出的世界十大著名軍校中,中國三所上榜,西點軍校第二,第一令人尊敬。那麼這些軍校分別都是哪些呢?
  • 黃埔軍校十大名將排名
    黃埔軍校始建於1924年,初時是為了革命軍北伐培養和訓練軍官幹部,全稱為中國陸軍軍官學校,後因選址於廣東黃埔,所以又名黃埔軍校,一共承辦23期,培養出了包括訓練班和分校在內的23萬餘名畢業生,但國共第一次合作開辦培養的一至六期學員都闖出了不小的名聲,成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主力軍,因此在民間也傳出了黃埔十大名將的說法。
  • 深度剖析軍工產業十大變化,「賽道+卡位」把握歷史性機遇
    細數軍工產業十大變化,變化帶來歷史性投資機遇我們認為,2021 年始軍工產業將迎來十大變化,是軍工產業投資邏輯從「主題事件驅 動」向「產業基本面驅動」的拐點之年。1.1 變化一,國防政策:「強軍目標穩步推進」轉變為「備戰能力建設」軍工行業是典型的 ToG 行業,國防政策是軍工產業發展的源頭。
  • 2016中國軸承十大品牌榜
    下文小編將為您整理2016年中國市場上的十大品牌軸承,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SKF集團成立於1907年,之後快速發展成為一家全球性的公司。早在1920年,公司業務就遍及歐洲、美洲、澳洲、亞洲和非洲。如今,SKF在130多個國家設有代表機構,擁有100多家生產單位以及15,000多家經銷商支持的銷售公司。SKF還擁有廣泛的電子商務市場和高效的全球經銷網絡。SKF集團是全球領先的滾動軸承、密封件、機電一體化、服務和潤滑系統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的供應商。集團的服務包括技術支持、設備維護服務、狀態監測以及技術培訓。
  • 2017國防科技工業十大成果發布
    1月11日,國防科工局發布了2017年度國防科技工業十大成果。
  • 中國各軍工系統淵源考證
    1964年11月23日,國務院決定成立第七機械工業部(航天工業部),統一管理飛彈工業的科研、設計、試製、生產和基本建設工作,加速飛彈工業的發展。1982年,更名航天工業部。1988年,與航空工業部合併成立航空航天工業部。1993年,成立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1999年,成立中國航天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 世界十大軍火公司排行!
    說到國防的事業,人們總會想到軍火,那麼世界十大軍火公司的具體詳情
  • 太空垃圾之十大「太空肇事案」
    3音速墜落   經過為期9年51658次地球軌道飛行,2000年6月4日,康卜吞伽瑪射線觀測器由於陀螺儀故障,故意安排脫離運行軌道,它的太陽能板和天線首先脫離,其他的部件很可能在高速穿越大氣層時被融化。
  • 十大元帥,單論戰功誰排第一?
    1955年,這支部隊當中的十名創建者和指揮者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被稱為「開國十大元帥」。十大元帥,都為人民軍隊的創建和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他們資歷、才能各異,有善於戰略籌劃的、有善於政治思想建設的、有善於參謀協調的、又善於在一線指揮戰鬥的……
  • 中國十大最先進武器
    綜合很多因素(包括科技含量、重要性、列裝數量等等)現擬了一個中國十大高科技武器排行榜,如下:1、東風-41飛彈  東風-41是目前中國軍方對外公布的戰略核飛彈系統中的最先進系統之一。採用三級固體運載火箭作為動力,最大射程可達約14,000公裡,其載車能在公路進行機動,同時具有一定的越野性能。
  • 2020中國光學領域十大社會影響力事件|Light與科學網聯合發布
    2020 中國光學領域十大社會影響力事件(Light10)評選活動的推出就是為了追尋中國光學領域的那些高「光」時刻,那些讓我們感動、自豪、永遠銘記的時刻。 Light10評選活動自2019年推出以來,已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和大力支持,在學術界和期刊出版界引發了熱烈的反響。
  • 世界十大軍用運輸直升機
    眾所周知世界十大軍用運輸機,載重能力非常的驚人,受場地限制,在實際作戰情況,運輸直升機往往作用顯著,不受天氣和環境的影響,可執行多種運輸任務。10、NH90直升機(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NH90直升機1985年,由歐洲五個國家共同研製,1987年,英國退出NH90直升機的研發工作。
  • 2021年軍工行業策略分析
    在兩船合併後,按照軍隊海陸空天電網核的作戰領域劃分,我國十大軍工央企的主業領域主要可以分為海軍裝備領域的中國船舶集團;陸軍裝備領域的兵器工業集團以及兵器裝備集團;空軍裝備領域的航空工業集團和中國航發集團;航天裝備領域的航天科技集團和航天科工集團;電子及網絡等信息領域的中國電科集團和中國電子集團;核工業領域的中核工業集團。
  • 軍工品質,豐源輪胎公司榮獲國軍標認證!
    「我宣布,豐源輪胎公司通過國家軍用質量管理體系標準認證!」7月8日上午,國家軍用質量管理體系標準認證審核組宣布喜訊後,公司第一會議裡掌聲如潮、久久不息。據了解,國軍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簡稱「國軍標」)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軍用標準,國軍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是民企進軍工的一把「金鑰匙」,獲得國軍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才具備軍品生產的資格。
  • 《Light》:2020 中國光學領域十大社會影響力事件(Light10)
    2020 中國光學領域十大社會影響力事件(Light10)評選活動的推出就是為了追尋中國光學領域的那些高「光」時刻,那些讓我們感動、自豪、永遠銘記的時刻。Light10評選活動自2019年推出以來,已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和大力支持,在學術界和期刊出版界引發了熱烈的反響。
  • 世界十大軍事技術最先進國家
    憑藉自身強大的國防工業和技術底蘊,能在短時間內打造出極其強勢的國防體系,而且英國也是世界主要武器出口國家之一,主要包括軍用飛機、戰術飛彈、作戰艦艇和軍事電子設備等。英國的BAE系統公司就是當前全球全球排名前三的軍火巨頭。因此全球軍事科技排名中英國依然問問排在前列。
  • 中國近代十大軍事家排名
    軍事、政工方面都有著傑出表現的肖勁光,在五五授銜時名列十大大將當中,他的能力、貢獻以及資歷,完全當得起這個榮譽。第二位:陳賡。陳賡的履歷算得上跌宕起伏了,他出身於富裕家庭,在湘軍中當過兵,上過黃埔軍校,在上海做過地下工作,曾經受過重傷,曾經被捕入獄,還曾經救過老蔣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