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軍工系統淵源考證

2021-12-30 國科環宇

☞☞點擊上面國科環宇快捷關注

  1949年10,重工業部成立,陳雲任第一任部長,何長工任副部長、代部長兼航空工業局長。

  1950年5月,重工業部兵工辦公室成立,重工業部副部長劉鼎兼任辦公室主任。

  1951年1月4日,成立中央軍委兵工委員會。主任周恩來,副主任聶榮臻、李富春。兵工委員會負責確定兵工建設的方針與原則,政務院重工業部兵工總局(其前身為兵工辦公室)則負責組織軍隊武器裝備的生產。該委員會於1954年9月撤銷。

  1951年4月,根據政務院決定,重工業部兵工辦公室改組為兵工總局,統一規劃和調整兵工生產建設工作,重工業部副部長劉鼎兼任局長。

  1951年6月政務院又決定改在重工業部下設兵工總局,負責組織軍隊武器裝備的生產。

  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決定成立統管國防工業的第二機械工業部,趙爾陸任部長,張霖之、萬毅、劉鼎任副部長,同時撤銷重工業部兵工總局。第一機械工業部主管民用機械工業(即機械工業部),第二機械工業部主管國防工業(即國防工業部)。這一時期,第一機械工業部所屬院校命名規則為「××第一工業學校」,如西南第一工業學校(今重慶工學院);第二機械工業部所屬院校命名規則為「××第二工業學校」,如西安第二工業學校(今西安工業大學)、華北第二工業學校(今中北大學)、瀋陽第二工業學校(今瀋陽理工大學)等。

  1955年,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議通過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機械工業部,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核子工業發展。

  1958年2月,第一機械工業部、第二機械工業部和電機製造工業部合併為第一機械工業部。同時,一機械工業部、第二機械工業部所屬院校劃歸新成了的「第一機械工業部」領導。同時,第三機械工業部改為第二機械工業部。

  1960年9月,根據中央指示,原第二機械工業部所屬單位又從第一機械工業部劃分出來,成立第三機械工業部,仍然負責國防工業建設。

  1963年2月,國務院決定組建第四機械工業部(電子工業部)。3月25日,王諍被任命為第四機械工業部部長、黨組書記。1983年,第四機械工業部改稱電子工業部。1988年4月,電子工業部與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合併成立機械電子工業部。1992年12月,成立中國電子工業總公司。2002年,成立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1963年9月2日,國務院決定將第三機械工業部按航空工業、常規兵器、造船工業分設三個機械工 業部,即第三機械工業部(航空工業部)、第五機械工業部(兵器工業部)、第六機械工業部( 船舶工業部)。其中在原第三機械工業部第五管理局、第六管理局及其所屬企事業單位,成立第五機械工業部。

  1964年11月23日,國務院決定成立第七機械工業部(航天工業部),統一管理飛彈工業的科研、設計、試製、生產和基本建設工作,加速飛彈工業的發展。1982年,更名航天工業部。1988年,與航空工業部合併成立航空航天工業部。1993年,成立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1999年,成立中國航天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1956年7月28日,原子能事業部,1958年改稱第二機械工業部,1982年又改名為核工業部。1988年9月16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國核工業總公司成立。1999年,成立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1979年9月13日,為適應國防工業生產的需要,設立第八機械工業部,任命焦若愚為第八機械工業部部長。

  1981年9月10日,將第八機械工業部和第七機械工業部合併,兩部合併後,保留第七機械工業部,撤銷第八機械工業部。

  1982年5月,第一機械工業部與農業機械部、國家儀器儀表工業總局、國家機械設備成套總局合併為機械工業部。1987年2月,與兵器工業部合併成立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1988年4月,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與電子工業部,成立機械電子工業部。1992年12月,成立機械工業聯合會。

  1982年5月,第三機械工業部,改名為航空工業部。1988年,與航天工業部合併成立航空航天工業部。1993年6月成立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1999年,成立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

  1983年,第六機械工業部,更名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1999年,成立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1991年1月,從原機械電子工業部中,分離成立了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1999年,成立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1999年,我國已經形成十個特大規模軍工集團,分別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2002年3月1日,又成立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並稱「中國十一大軍工集團」,受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與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雙重領導。

  2008年11月6日,原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進行重組整合。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正式成立。至此正式形成中國十大軍工集團。

PS:

  第一機械工業部,即機械工業部,後與兵器工業部合併為國家機械工業委員,後分離更名為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旗下擁有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等大型國有機械製造集團。

  第二機械工業部,即核工業部,後更名中國核工業總公司,今為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第三機械工業部,即航空工業部,後與航天工業部合併為航空航天工業部、分離後更名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後為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今合併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第四機械工業部,即電子工業部,今為信息產業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等

  第五機械工業部,即兵器工業部,先後更名為機械電子工業部、兵器工業部、後與機械工業部合併為國家機械工業委員,分離後更名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今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第六機械工業部,即船舶工業部,後更名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今為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第七機械工業部,即航天工業部,後與航空工業部合併為航空航天工業部,後分離更名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第八機械工業部,成立於1979年9月13日,1981年9月10取消第八機械工業部建,制同時與第七機械工業部合併成立新的航天工業部。後與航空工業部合併為航空航天工業部,後分離更名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可輸入日期查看精彩內容

查看「中國軍工研究所分布」輸入721

查看「9張圖教你看懂解放軍軍銜」輸入811

查看「解放軍18個集團軍詳解」輸入714

查看「世界10大軍工企業」輸入708

查看「詳述航天五院」輸入806

查看「中國船舶領域研究所大全」輸入810

查看「日本軍工企業大揭秘」輸入710

查看「現代防空面臨的十大挑戰」輸入726

查看「中國解放軍史上最倒黴的9個軍」輸入720

查看「航天科技與航天科工之區別」輸入729

查看「中國軍校名單大全」輸入801

其他更多精彩的文章

請點擊下面「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西安軍工企業單位一覽
    西安地區其他軍工企業名錄:陝西軍工企業名錄中國一航西安航空動力控制公司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陝西開關廠陝西省核工業地質局工程機械研究所西安航空動力控制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陝西東風昌河車轎股份有限公司
  • 【長知識】中國軍工發展史
    歷史沿革1952年,中國設立一機部和二機部。1979年,陸續增加到八機部。1982年,各機械工業部改為實名制,一機部改為機械工業部,二機部改為核工業部,三機部改為航空工業部,四機部改為電子工業部,五機部改為兵器工業部,六機部改為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七機部改為航天工業部。
  • "中國神航"要來?兩大千億級軍工集團大動作,加速推動全領域深度融合!兩年前高管換防,軍工風再起?
    其前身源於1956年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歷經第七機械工業部、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的歷史沿革。可見兩家公司的前身就是航天工業總公司。分立之後,航天科技主要從事運載火箭、各類衛星、載人飛船、貨運飛船、深空探測器、空間站等宇航產品和戰略、戰術飛彈武器系統的研究、設計、生產、試驗和發射服務。
  • 中國解放軍的單兵作戰裝備
    頭盔承戴系統裝有可拆卸的具有抗衝擊、減震功能的懸掛件,採用六點式吊架三點式固定方式,還設有皮頂墊。 在背囊與使用者背部接觸的外壁上有兩條內部填充泡沫塑料的矩形突起,使背包和使用者的背部保持間隔,背囊左側上方為防毒衣裝具袋,右側上方為野戰口糧袋,下方兩側各有一條外掛帶。背囊的上開口處縫有20cm長的尼龍綢加長袋,用於調節容量。 作戰攜行具95式單兵作戰攜行具,是在99年前後隨著95式步槍在部隊陸續列裝的。
  • 為航空行業保駕護航的項目管理系統,牛在哪裡?
    中國航展,就是牛!小編之所以難掩激動之情,不僅僅是因為看到了航空航天的炫酷帥,更是因為與它之間還有一層很深的「淵源」。聰明的你從標題中應該已猜到一二,這個「淵源」跟項目管理系統有關。遠光軟體下屬公司南京遠光廣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提供企業級項目管理整體解決方案的專業廠商,專注於項目管理軟體系統研發近20年,長期服務於軍工、大型裝備製造領域。其企業多項目協同管理系統為中國商飛C919大飛機項目、中國航天科工湖北重點研究院項目等提供服務。
  • 2021慧飛UTC無人機考證指南
    (學員合格證)三、單位無人機用培訓考證嗎?答:無人機管理是針對所有無人駕駛航空器進行管理,從空域申請、實名註冊、系統培訓、持證飛行等方面。單位使用無人機進行無人機執法或者無人機空中作業更需要遵循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管理,2019年初,已經有規定:任何擁有和使用無人機的單位,務必保證飛手經過正規無人機應用技術培訓方可使用!四、沒有無人機可以考證嗎?答: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操作手培訓和證件是無人機飛手必備的條件,也同汽車駕駛一樣,成為一種新的技能和求職人員的一項優勢條件。
  • 【尺度】中國軍工行業基本分類:十二大軍工集團產業介紹
    以2016年8月28日中國航發集團成立為標誌,中國大型軍工企業集團已達12家。巧合的是,這12家軍工企業均為"雙胞胎「企業,即同一領域裡的兩個企業,且多為同「卵」。目前中國軍工行業的基本分類主要有六大類別,即:核工業、航空工業、航天工業、船舶工業、兵器工業、電子信息這六個大類別。
  • 扒一扒殲10和幼獅的「淵源」和「誤解」
    眾所周知,歐美對中國的技術封鎖和武器禁運,中國引進先進軍工技術只剩下幾個可靠來源:俄羅斯、烏克蘭、以色列
  • 巴基斯坦芒果與中國的淵源
    2004年8月7日巴基斯坦聯合通訊社發出了一篇題為Pakistani mangoes now make it to Chinese market (巴基斯坦芒果現在進入了中國市場),其中提到巴基斯坦1968年訪華的巴基斯坦代表團送給毛澤東主席「一籃芒果」(a basket of mangoes),而毛主席當時表示「I want to share them with Chinese people」(我要與中國人民分享
  • 看看軍工榜評獎求證一下
    不過目前一個軍工榜評獎活動,我們卻再次看到殲-20戰鬥機發動機WS-15的身影。本月9號,2020軍工 榜暨軍工風雲人物及軍民兩用領軍企業開始評選,細心的網友發現,殲-20標配發動機渦扇-15總設計師的名字赫然在列。
  • 軍工裡的快消品!
    會議指出,「要聚焦聚力備戰打仗,把政治工作貫穿到戰鬥力建設各環節,融入到軍事鬥爭準備全過程,以剛性措施推動戰鬥力標準在全軍牢固立起來。」第二,籤訂「十四五」採購框架合同,同時預付款比例大幅提升,這不僅加提升軍工企業業績的穩定性和確定性,還將大幅改善軍工企業的經營現金流,軍工企業的估值體系有望迎來重塑。近期文章:11月19日《有個新邏輯!》,解讀了新採購協議對軍工行業的影響;在上述文章的基礎上,今天再聊聊另一個軍工消耗品分支——軍用無人機。
  • 中國軍工帶來一個好消息!反超老大哥的背後,是中國科技全面崛起!
    其中,全球前十大軍火商中,中國佔據三席,美國佔據五席,英法各一席,俄羅斯消失於前十榜單。這些數據都在證明一個事實。即:中國軍工產業正在進入全球頂尖俱樂部,未來的全球軍工格局,很可能演化為中美兩極格局。顯然,曾經的武器出口大國——俄羅斯,正在快速地走下坡路。為什麼俄羅斯武器不受國際市場的待見了?
  • 中國十大軍校和十大軍工研究院與公司
    工業廢水自動處理系統、大型封閉式垃圾轉運站、汽車雙燃料節能環保系統、環保檢測設備、協同水處理系統合木塑合成環保板材、各種複合管材、鋼塑門窗等一大批環保節能產品已投放市場。特種車輛及汽車零部件是集團公司裝備製造中具有較強實力的民品。
  • 球形閃電自行高炮小考證一則(瑞鶴)
    此時德國軍隊喪失制空權的情況是愈發嚴重,於是旋風和東風的量產計劃很快就被批准(位於西裡西亞地區的Ostbau-Sagan工廠在這個過程中出力頗多,這個過程,包括旋風和東風的考證,筆者以後的考證話題會有詳述)。
  • 2021年軍工行業策略分析
    根據國資委2020年4月披露的科改示範企業名單中,共有18家軍工央企所屬企業,佔比為8.82%,預計相關的的股權激勵等也有望在「十四五」期間密集開展。綜上,我們認為,在「十四五」期間,「管資本」模式的深化以及科改示範行動的開展背景下,各軍工央企的股權激勵力度和範圍有望加大,各軍工央企的核心軍工主業相關企業活力有望被深層次激發,長期上有助於驅動各企業業績的增長。
  • 【行業快訊】紀錄片《軍工記憶》將登陸央視 講述中國軍工逐夢之旅
    在談到拍攝影片的初衷時,國防科工局新聞宣傳中心 黨委書記 丁傑盔表示,軍工人為國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貢獻,希望通過紀錄片的形式把他們的精神和功績傳承下去,「過去長期以來呢,由於保密的原因,我們軍工系統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有那麼一大批人長期為國家,為民族默默地奉獻,但是不為人所知,那麼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一部分人漸漸地老去,一些歷史的遺蹟也在慢慢地消失。一方面我們想通過這種形式。
  • 【解局】被中國制裁的美國軍工三巨頭,都是什麼來頭?
    昨天,「美國軍工三巨頭被中國制裁」一事刷了屏。
  • 日本十大世界級的軍工巨頭
    日本的軍工企業也因此突破了「武器出口三原則」,逐漸做大做強,世人應引以為戒。比如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曾公布全球軍工100強公司,其中日本就有5家軍工公司上榜。川崎重工業株式會社乃日本的重工業公司,起家於在明治維新時代,並以重工業為主要業務,與JFE鋼鐵(原川崎制鐵)及川崎汽船有歷史淵源。主要製造航空宇宙、鐵路車輛、建設重機、電自行車、船舶、機械設備等。"川崎"是中文譯音,公司的名字是用創始人川崎正藏的名字命名的。
  • 中國十大最先進武器
    綜合很多因素(包括科技含量、重要性、列裝數量等等)現擬了一個中國十大高科技武器排行榜,如下:1、東風-41飛彈  東風-41是目前中國軍方對外公布的戰略核飛彈系統中的最先進系統之一。採用三級固體運載火箭作為動力,最大射程可達約14,000公裡,其載車能在公路進行機動,同時具有一定的越野性能。
  • 中國國際國防電子展圓滿收官,深圳軍工凱旋而歸
    5月9日,為期三天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國防電子展覽會落下帷幕,跟隨我會參展的60家來自軍工電子領域的深圳中小企業碩果纍纍,凱旋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