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日本的五代機,很多人都會想到剛試飛不久就慘遭拆解的三菱X-2「心神」,也叫ATD-X。但實際上,「心神」只是一款五代機部分技術的驗證機,相當於驗證俄羅斯五代機彈艙技術的蘇-47「金雕」,當然,它遠遠沒有「金雕」那樣的創新和討人喜歡。其實,日本真正的五代機另有其人。
日本五代機並非心神
日本五代機的發展起源於「I3 Fighter」項目,有23DMU、24DMU、25DMU、26DMU等幾個方案。其中23DMU外形類似放大版的ATD-X「心神」驗證機,而24DMU採用扁平布局,正面和尾部與很多人念念不忘的YF-23如出一轍。
24DMU真像YF-23
這個25DMU並不準確
25DMU和26DMU則更類似F22,但機翼形狀不同,25DMU採用蝶形翼,26DMU則採用後掠翼,並都採用了全動垂尾。有意思的是它們的平尾後緣都向前狠狠地「切了一刀」,在機身上找不到平行線,破壞了隱形戰機「機翼機身邊緣平行」的基本原則,不知道日本對雷達隱身的概念是怎樣理解的?
這張圖全了
平尾都向前切了一刀,不像F22
這個模型看得更明顯
而日本的最終選擇是26DMU,其目標直接瞄準F22、殲20、蘇57等高端五代機,有2個主彈艙和2個側彈艙,每個主彈艙可以內埋3枚中距空空飛彈,僅憑這個設計,就可以看出日本的五代機水平,不僅比韓國KF21和土耳其TFX高得多,也比F35和FC31更強。
2個主彈艙,2個側彈艙
側彈艙和蘇57一樣,特意凸出來一個空間
這張圖顯示它有側彈艙
日本五代機主彈艙設計,能裝6枚飛彈
不要以為26DMU全套彈艙設計僅僅只是一個PPT,實際上,早在幾年前日本就已經製造出內埋主彈艙的實物,並進行了多次試驗。而26DMU的機身中段也早已面世,之所以沒有急著像韓國KF-21一樣匆匆亮相,是因為它瞄準的是更高的目標,不可能只滿足於4.5代的要求。
日本五代機內埋彈艙實物
日本五代機機身中段實物
日本五代機機頭、座艙和進氣道風洞模型
除此之外,26DMU還有一個設計,暴露了日本的野心,那就是它擁有比F22更大的尺寸,大尺寸表明日本防衛省希望飛機擁有更遠的航程和更大的有效載荷,在F-2戰機上,他們也有類似得需求。而這一點與殲20是不謀而合的。中日五代機的未來作戰環境相同,都是需要跨越大洋,進行遠程作戰和護航,而兩國又不像美國,擁有那麼多的海外軍事基地,所以大尺寸、大航程是中日五代機發展的必然,中型機沒有出路。
日本五代機體型比F22更大
依然沒有DSI進氣道
目前,日本在五代機的研製上,已經完成了先進集成傳感器系統研究、武器內置後的空氣動力技術研究、下一代發動機主要部件研究、戰鬥機綜合火控技術研究、戰鬥機發動機元件研究、武器釋放/隱形研究、先進射頻自衛仿真研究、高功率微波技術研究、紅外圖像高解析度技術研究、機身結構減重技術研究、未來戰鬥機技術可行性研究、戰鬥機發動機系統研究、電動驅動技術研究、隱身戰鬥機天線罩研究、未來頭盔顯示系統研究、推力矢量噴管研究、未來戰鬥機小型傳熱系統研究等關鍵步驟,可以說26DMU是呼之欲出。
確實已經呼之欲出了
就是它
看起來像是把F15拍扁了
而之前的「心神」,雖然匆匆試飛,又匆匆被拆解,但它確實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驗證了若干關鍵技術。再加上日本組裝生產F35A隱身戰鬥機,積累了相當多的五代機設計和生產經驗,並且日本在電子領域、材料加工領域還擁有很強的技術實力,所以日本真正的五代機性能不容小覷,雖然不一定比得上中美,但碾壓韓國KF-21是毫無壓力的。
全球五代機俱樂部,這時候還沒有蘇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