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空軍戰鬥機全集

2021-02-08 今天圖說

美軍戰鬥機不完全科普~


在1968年9月18日,美國空軍和海軍合併並簡化了他們的飛機命名系統,當時命名了F-1到F-11的11個編號,到今天為止,已經分配到了F22…

來吧,讓我們從1開始吧:

F-1「FURY「(狂怒)


北美公司研製的單座艦載戰鬥機,外形與F-86「佩刀」很相似。可攜帶AIM-9「響尾蛇」空空飛彈,內置4門20mm機炮。FJ-2/FJ-3/FJ-4統一編號為F-1,FJ-1並不在內(可能是FJ-2開始是FJ-1的重大改型,由平直翼改為後掠翼)。

▲其一的FJ-2

▲其一的FJ-4


F-2「BANSHEE「(女妖)

麥克唐納公司研製的單座艦載戰鬥/偵察機,由FH-1「鬼怪」改進而成。「女妖」這個綽號的來源很有意思:F-2高速飛行時兩具蝸輪引擎會發出悽癘的尖叫聲。機鼻裝備了雷達,還有自動駕駛儀、增壓座艙、彈射座椅等新式裝備。F-2是當年朝鮮戰場上的主力艦載轟炸機。


▲其中的F2H-2P型


▲戰鬥型:F2H-4


F-3「DEMON「(魔鬼)

麥克唐納公司研製的第一種後掠翼噴氣式戰鬥機,也是第一種只帶飛彈不用機炮的戰機。單發、近音速全天侯戰鬥機,共生產了522架。


F-4「PHANTOM II「(鬼怪II)

麥克唐納與道格拉斯公司合併後研製的雙發雙座重型戰鬥機,是一個龐大的「鬼怪」家族,也是第一種海空軍的通用戰鬥機。派生型繁雜。F-4共生產了5000架,至今仍有800架在埃及、德國、希臘、以色列、日本、韓國、西班牙、土耳其等國家服役


F-5A/B「Freedom Fighter「(自由戰士)

諾斯羅普研製的雙發超音速輕型戰機,主要供外削,這從F-5A「自由戰士」這個綽號就可以看出


F-5E/F「Tiger II「

F-5E/F有小部分在美空軍服役,主要用途是假想敵。臺灣空軍也裝備此型號


F-6「SKYRAY「(天光)

道格拉斯公司研製的三角翼戰鬥機。裝備20mm機炮和響尾蛇空空飛彈以截擊敵機。


YF-7A「Sea Dart「(海標槍)

康維爾公司研製的水上噴氣式戰鬥機。這是一種非常奇特的戰鬥機,總共製造了5架。椐記載,2號機試飛中墜毀


F-8「CRUSADER「(十字軍戰士)

LTV公司研製的單座單發艦載戰鬥機。其創新之處是整個機翼可以上仰7度以增大起飛和著陸時的升力,改善起降性能。由於其低空性能出色,在F-8基礎上發展了A-7攻擊機。


F-9「PANTHER「(黑豹)

格魯門公司研製的早期夜間戰鬥機,單發單座。常見塗裝是深藍色,「黑豹」這個綽號很貼切


F-10「SKYKNIGHT「(空中騎士)

道格拉斯公司研製的艦載夜間戰鬥機。雙發並列雙座。


F-11「TIGER「(虎)

格魯門公司研製的單發單座輕型空優戰鬥機,F-11是格魯門公司在F-14之前研製的一種以貓科動物命名的戰鬥機。可攜帶4枚響尾蛇飛彈和4門20mm機炮。


YF-12

洛克希德SR-71的戰鬥型,3馬赫的截擊機,用於對付蘇聯的超音速轟炸機。但是從它帶著「Y」的編號看,就知道從未投入服役。

▲YF-12配備的是AIM-47

F-13 

——Never Assigned—— 

未分配,可能飛上月球了,也許美國人感覺13不吉利吧!

F-14「TOMCAT「(雄貓)

相信許多人是從美國影片《TOPGUN》(壯志凌雲)裡認識格魯門的F-14——又一種以貓科動物命名的戰機。這是美國海軍的雙發雙座雙垂尾重型可變後掠翼戰鬥機,殺手鐧是AIM-54「不死鳥」空空飛彈,射程可達100英裡。

順便說一下:談兵當年也有一隻tomcat,與廁衛交相輝映…



F-15「Eagle「(鷹)

麥道F-15作為代替F-4鬼怪的新一代空優戰鬥機是一種極為優秀的多用途戰鬥機。F-15有很大的機翼面積和高推重比,因此具有很強的爬升能力。最先服役的兩個型號為F-15A單座和F-15B串列雙座。1979年六月後續的F-15C單座和F-15D雙座改進了引擎,增加了邊引導邊跟蹤的空戰能力和載荷,增設了地形繪製系統,保形油箱等。1984年開始了全面改進F-15的計劃。1986年12月11日,第一架F-15E試飛,1988年正式交付空軍使用。雖然F-15E是作為對地攻擊使用的,但它仍然是出色的戰鬥機,當其作為空優戰鬥機使用時可以加載八枚空空飛彈。


F-16「Fighting Falcon「(戰隼)

1972年,通用動力YF-16在與麥道YF-17的ADF(先進白天戰鬥機)競爭勝出。YF-16正式命名F-16戰隼。F-16首次引入了革命性的靜不穩定設計和電傳操縱系統,座艙側杆操作,座椅後仰30度,使得戰隼可做出9G的機動。F-16的座艙蓋前半球無框設計,提供無遮擋的360度視野。


YF-17「Cobra「(眼鏡蛇)

諾斯羅普公司參與輕型戰鬥機計劃與YF-16競爭的型號,不幸敗北,但後來時來運轉,由麥道公司改進發展在海軍招標中勝出,成為F/A-18。


F/A-18「Hornet「(大黃蜂)

麥道F-18大黃蜂是美國海軍在70年代中期設計的用於取代當時海軍的主力機種F-4鬼怪和A-7十字軍的。當時計劃製造兩種型號(F-18,為戰鬥機;A-18為攻擊機),在仔細的斟酌和設計後,兩種機型的發展計劃為一機兩用所取代。1978年11月18日,第一架YF-18原型機正式試飛。

美國海軍和陸戰隊共採購了410架F/A-18,包括單座的F/A-18A和串列雙座的F/A-18B。目前正在生產的為單座的F/A-18C和雙座的F/A-18D。大黃蜂的設計是如此成功,它不但被買到澳大利亞、加拿大、芬蘭、科威特、西班牙和瑞典等許多國家,而且美國海軍還在其基礎上重新設計了F/A-18E/F作為二十一世紀海軍戰鬥機的主力。


F-19=F-117「Nighthawk「(夜鷹)

F-19是F-117的訛傳型號,F-117是洛克希德「臭鼬」工廠於70年代發展的。

F-20「Tigershark「(虎鯊)

諾斯羅普公司在F-5E基礎上發展的外銷型戰鬥機,由於性能太出眾而影響到F-16的市場而被美國政府Cancel了。


F-21「Lion Cub「(幼獅)

以色列Kfir的原型機於1970年10月19日首飛時,那架飛機是一個混合物:Mirage III的機身加上F-4 Phantom II 的 GE-J79 補燃渦輪噴氣發動機。經過1972年的小量生產,25架Kfir最終以租借的形式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並被稱為F-21A。

目前大約有125架Kfirs仍在以色列、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空軍服役。


F-22「Raptor「(猛禽)

F-22是美國空軍(USAF)用於在21世紀替代F-15c戰鬥機的。1986年美國空軍選擇了兩種原型機進行測試:洛克希德/波音的YF-22A和Northrop的YF-23A。YF-22A方案於1991年在競爭中獲勝,並製造了十一架的試飛機型。F-22有出色的機動性能,並加裝了三維數碼頭盔飛行控制器和二維矢量推進噴氣管。F-22的引擎可以進行超音速巡航而不必打開加力燃燒室。F-22的三角形機身布局使之具有一定的隱身性能。發動機進氣口兩側和機腹的武器艙可以攜帶空空和空地飛彈。


YF-23「Black Widow II「(黑寡婦II)

YF-23是為被F-22所擊敗的ATF計劃的設計。與F-22相比,其比較重視隱身性能以及超音速巡航性能的設計。

從外型來看,YF-23最明顯的特徵就是V字型尾翼,這種設計在過去僅有少數的飛機採用過。與一般的垂直/水平尾翼組相比,這種構型的尾翼,雖然可以減輕尾部結構的重量,但是會產生較大的衍生阻力以及偏航耦合滾轉,因此不常被採用。YF-23之所以會採用這種構型,很明顯的就是為了減低垂直尾翼的雷達截面積以及紅外線尋標器從側面發現發動機噴氣的機會。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特色,在於類似B—2的發動機艙設計。這種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深入機身的發動機不容易被雷達或前視紅外線從前後「看到」,同時也可以減低機身的紅外線以及音響跡訊。機尾的噴嘴後方,發動機噴氣還要經過兩個凹槽,與B—2相同,可以利用這些線條產生的渦流,快速的讓發動機熱排氣與冷空氣混合。以隱身的效果而言,YF-23的這種設計,比YF-22要優秀。

來源:武器知識

日日涵養,文採滴萃

長按二維碼

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加關注

相關焦點

  • 臺灣空軍現役主力戰鬥機全集
    臺灣空軍上世紀90年代購買了150架之多1992年臺灣空軍向美國訂購了150架F-16A/B型戰鬥機,A型是單座戰鬥機,B型是雙座戰鬥/教練機,其中A型120架,編號為6601~F-16A/B已經從美軍完全退役,但在國際上仍屬於較為先進的輕型戰鬥機F-16戰鬥機由通用動力公司於20世紀70年代研製,與F-15戰鬥機形成高低搭配,直到今天仍是美國空軍主力機種之一
  • 中國空空飛彈全集
    中國空空飛彈的發展始於上世紀50年代末,蘇聯向中國轉讓並特許生產米格-19PM戰鬥機時,配裝的K-5M空空飛彈的國產型號被命名為「
  • F1到F22戰鬥機全集!
    美軍戰鬥機不完全科普~在1968年9月18日,美國空軍和海軍合併並簡化了他們的飛機命名系統,當時命名了F-1到F-11的11個編號,到今天為止,已經分配到了F22…,是一個龐大的「鬼怪」家族,也是第一種海空軍的通用戰鬥機。
  • 二戰兵器全集|美國M26「潘興」重型坦克
    收錄於話題 #簡明二戰兵器全集-美蘇坦克 14個
  • 美空軍最新高級教練機: T-7A
    在此之前, 美軍通常的做法是, 開發單座戰鬥機時同時開發A/B兩型, 前者為戰鬥型, 後者為教練型; 按3:1的比例配屬作戰部隊, operational squadron. 其他各國也都採用這個方法來採購和配置戰鬥機. 隨著高保真, high fidelity, 模擬器技術的發展, 有一種觀念甚囂塵上, 認為同型教練機不再是作戰部隊的必須.
  • 美空軍部長威爾遜也「退群」了
    美空軍部長希瑟·威爾遜 希瑟·威爾遜是2017年5月16日,在五角大樓宣誓就職,出任美軍第24任空軍部長的,這是美空軍歷史上第3任女性部長,也是川普政府首位走馬上任的軍種部長。與美前國防部部長馬蒂斯辭職後的接任者代理部長派屈克·沙納漢不同,也與以往的許多空軍部長不同,威爾遜是職業軍人出身,並且畢業於素有「美國空軍軍官搖籃」之稱的空軍學院,在隨後的軍旅生涯有出色的表現。上世紀80年代曾在歐洲服役,積累了豐富的處理國家安全和軍事相關事務的經驗。因此,又成為國家安全委員會幕僚,並擔任老布希政府的歐洲防務政策軍備控制主任。之後,轉入學界又成為一名出色的學者。
  • 美空軍速度太快了……
    圖:美空軍《加速變革,否則敗北》戰略文件封面(美空軍圖片)布朗強調空軍加速變革,在戰略願景中主要致力於四個方面的變革:一是強調美空軍重新審視自身「阻礙變革的內部因素」,積極「迎接全新的運作模式」;美空軍這份戰略願景文件無疑是美空軍未來發展的戰略指導和政策依據。
  • 美國空軍F-15EX戰鬥機首飛
    【據波音公司網站2021年2月2日公告】美國波音公司2月2日宣布,該公司為美空軍研製的F-15EX戰鬥機已於當天完成首飛。
  • 美空軍宣布研發AIM-260遠距空空飛彈
    Anthony Genatempo)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空軍正在研製代號為AIM-260的遠距空空飛彈,該彈的射程將超過雷神公司的AIM-120先進中距空空飛彈(AMRAAM),目的是對抗中國研製的霹靂15空空飛彈。
  • 林虎將軍與中國空軍重型戰鬥機
    與摸慣了的米格-15、殲5、殲6、殲7、殲8相比,蘇聯/俄羅斯戰鬥機體型之大,顛覆了我幹空軍裝備22年形成的固有觀念。從那時起,收集研究蘇聯/俄羅斯武器裝備資料成了我一大業餘愛好,並在《航空知識》、《國際航空》刊發相關文章。這一切,又是和當年林虎將軍開拓的中蘇、中俄航空裝備合作之路有著直接的關係。美、俄(蘇)、歐的航空發展史實說明,輕重搭配是戰鬥機武器裝備體系的重要特徵。
  • 美空軍空天遠徵部隊的設計思路與關鍵定義
    在10支空天遠徵部隊中,基幹聯隊駐地在美國本土的有8支,分別是第一遠徵部隊的第388戰鬥機聯隊;第二遠徵部隊的第7轟炸機聯隊;第五遠徵部隊的第355戰鬥機聯隊;第六遠徵部隊的第20戰鬥機聯隊;第七遠徵部隊的第2轟炸機聯隊;第八遠徵部隊的第28轟炸機聯隊;第九遠徵部隊的第27戰鬥機聯隊;第十遠徵部隊的第1戰鬥機聯隊。
  • 洛馬、波音和薩博公司角逐加拿大空軍下一代戰鬥機選型
    在這份方案中,洛馬公司認為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加拿大作為JSF「聯合打擊戰鬥機」的第三等級參與夥伴國,在地位上僅次於英國、義大利和荷蘭。加國有多個企業參與了F-35「聯合打擊戰鬥機」的研發生產。2002-2012年加拿大空軍與洛馬公司籤署了11億美元的先期研發經費,其中生效的合同額在5億美元左右,直至2020年4月加拿大軍方仍然撥付了7000萬美元的研發經費。
  • 美空軍將用M7.2+版作戰飛行程序升級600多架F-16C/D戰鬥機
    2020年4月28日,美空軍裝備司令部(AFMC)宣布已於2020年4月發布F-16戰鬥機M系列中的M7.2+版作戰飛行程序(OFP),用於升級600
  • 美空軍「先鋒」計劃穩步推進,將為空軍開發「天空博格人」原型機
    美空軍將這類項目定義為能夠「成為遊戲規則改變者」,「大幅改變(美國空軍)作戰和運用空中力量方式」的項目。這3個項目是由美空軍高層於2019年秋季從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空軍作戰能力集成中心(AFWIC)和空軍能力開發委員會(AFCDC)提交的候選項目清單中篩選出的。
  • 美空軍、海軍秘密研製第六代戰機,為何這麼急?
    美國空軍、海軍紛紛秘密研製第六代戰機此舉對國際軍事競爭產生什麼影響?
  • 芬蘭空軍宣布「颱風」戰鬥機贏得下一代戰鬥機選型
    這些「颱風」將替換芬蘭空軍現役的F/A-18C/D「大黃蜂」戰鬥機。芬蘭空軍於2020年1月開始對五個參選型號進行技術評估,如對「颱風」的評估時間是1月9日至1月17日,對「陣風」戰鬥機進行評估的時間為1月20至28日,對JAS-39E「鷹獅NG」戰鬥機進行評估的時間為1月29日-2月6日,對F-35戰鬥機進行評估的時間為2月7日至17日,對F/A-18戰鬥機進行評估的時間為2月18日至
  • 【裝備發展】美空軍解除對F-35A飛行員的體重限制
    現在,按照美空軍F-35集成辦公室主任斯科特·普洛伊斯(Scott Pleus)準將的說法,F-35將向所有體重在102~245磅(46.3~111千克)的飛行員開放。普洛伊斯稱,美空軍是在US16E彈射座椅完成相關開發和測試工作後做出解除飛行限制的決策的,這些措施包括針對輕體重飛行員的新設置、「頭部支撐板」以及羅克韋爾柯林斯公司製造的頭盔進一步輕量化。
  • F-35A,美空軍的對比
    F-35「肥電」是自2009年F-22「猛禽」停產以來美國空軍唯一的新戰鬥機,雖然目前進度延遲,但依然是美國空軍未來十多年的重中之重
  • 臺灣空軍的主力戰鬥機縱覽
    幻影2000-5:臺灣一共購買了60架各型幻影2000-5,目前還有46架單座的2000-5Ei型戰鬥機和11架雙座的5Di型教練機留存下來。這些幻影戰鬥機可以發射「雲母」和「魔術2」空對空飛彈,也可以發射中國臺灣地區自主研發的空地武器。是臺灣在上世界90年代引進幻影2000的最先進改進型,試圖憑藉該機的「米卡」主動雷達制導飛彈,在臺灣海峽上空獲得技術優勢。
  • 美空軍「遠程打擊」力量的再平衡將何去何從
    按照米切爾研究所的最新報告的說法,美空軍的遠程打擊力量在防區內和防區外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這將會嚴重影響戰略目標的實現。而實質上,無論是在數量規模上,還是實際作戰能力上,美空軍的遠程轟炸機力量都已是全球屈指可數的,無一匹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