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國通用動力/洛克希德F-16A/B「隼」式戰鬥機120架
臺灣空軍的王牌F-16戰鬥機
臺灣空軍上世紀90年代購買了150架之多
1992年臺灣空軍向美國訂購了150架F-16A/B型戰鬥機,A型是單座戰鬥機,B型是雙座戰鬥/教練機,其中A型120架,編號為6601~6720,B型30架,編號為6801~6830。1993年開始交付,到2000年底全部交付完畢,裝備駐紮嘉義的第四聯隊(76架)和花蓮的第五聯隊(74架)。
F-16A/B已經從美軍完全退役,但在國際上仍屬於較為先進的輕型戰鬥機
F-16戰鬥機由通用動力公司於20世紀70年代研製,與F-15戰鬥機形成高低搭配,直到今天仍是美國空軍主力機種之一。從1976年開始共生產近4600架,行銷近30個國家和地區,是美國產量最大、最成功的的第三代或三代半戰鬥機。
F-16型戰鬥機生產型有A、B、C、D、E、F及79簡化出口型7種,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改進型和科研實驗型,是一個戰鬥機家族。臺灣買到的是F-16A/B,是最老的一批生產型,目前仍是臺軍主力制空戰鬥機,也可以執行對地對海攻擊任務。
滿載的F-16
F-16A/B長15.09米,翼展9.45米,高5.09米,空重707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17010千克,動力裝置為惠普F-100-PW-200渦扇發動機(最大64.9千牛,加力106.0千牛),最大時速2.1馬赫,實用升限17500米,最大爬升率305米/秒,最大航程3890公裡(帶副油箱),最大作戰半徑1440公裡。武器為1門M-61A1型20毫米多管炮,外掛點9個,載彈量4763公斤,可攜帶AIM-9L"響尾蛇"、AIM-7F/M"麻雀"、"天空閃光"、"魔術"-Ⅱ、AGM-65A/B"小牛"空-地飛彈,"魚叉"、"哈姆"、"百舌鳥"反輻射飛彈,MK-82、MK-84常規炸彈,多種雷射制導炸彈和集束炸彈等。雷達為AN/APG-66V3型脈衝都卜勒火控雷達,空對空搜索最大距離150公裡。電子對抗設備:AN/APX-101敵我識別器,AN/ALR-69或AN/ALR-56M雷達告警接收機、AN/ALQ-131或AN/ALQ-184V2有源電子幹擾吊艙、AN/ALE-47威脅自適應幹擾物投放系統、AN/ARN-118塔康、AN/APN-132雷達高度表、AN/ARN-180儀表著陸系統。
臺灣的F-16可以掛載各種美制彈藥,這是一枚魚叉反艦飛彈
採購飛機的同時,臺灣附帶購買了900枚"響尾蛇"短程空空飛彈、600枚"麻雀"中程空空飛彈、200枚AIM-120中距空空飛彈,主要用於奪取制空權。「響尾蛇」是紅外製導,「麻雀」是超視距飛彈,但是半主動雷達制導需要戰機雷達照射目標導引,AIM-120則是主動雷達制導真正實現了射完不理。
臺灣一直在謀求對F-16進行升級
上世紀90年代臺灣裝備F-16之後著實囂張了幾年,那個時候大陸的主力戰鬥機還是殲7、殲8這些二代機,臺空軍短暫地佔據了優勢。不過隨著大陸從俄羅斯引進蘇-27,並開始國產殲-11,擁有三代重型戰鬥機,空中優勢再次回到解放軍手中。而且這個勢頭已經無法逆轉,現在臺灣30年機齡的F-16起飛遇到的可能是殲-11A/B、蘇-35、殲-10C、殲-16、殲-20等一眾世界一流戰鬥機,都是大哥,並排飛行相當尷尬。
臺灣目前正求購F-16V
臺獨分子叫囂以武拒統,F-16A/B肯定是擔不起這個「重任」的,所以這些年臺灣一直在謀求購買更先進的戰鬥機。但以中國影響力,足以勸退除美國之外的所有國家,而美國只希望維持現狀,不想刺激中國開戰,所以才會出現同樣是美國小弟,日韓可以申請購買F-35,臺灣連F-15都別想。臺灣方面認清現實之後,出高價希望美國能夠幫助其升級現有F-16A為F-16V,這個可以,F-16V不過是F-16E的簡化版本,本質上就是花錢買個自我安慰。
二、法國達索「幻影-2000」戰鬥機57架
幻影-2000是法國最成功的外銷戰鬥機
臺灣買到的是幻影2000-5型
1992年11月,臺灣向法國訂購60架幻影2000-5型戰鬥機,其中48架單座,12架雙座,1995年開始交付,裝備駐新竹的空軍第二聯隊,單座機編號為2001~2048,雙座機編號為2051~2062。
幻影2000的到來讓臺空軍風光了一時
幻影2000戰鬥機,臺灣稱幻象2000,是法國達索公司研製的一型單發三角翼多用途戰鬥機,1975年開始研製,1983年裝備法國空軍,是法國第一種第四代戰鬥機。幻影2000系列已生產的型號有C、B、N、D、E、5/S共6種,臺灣買到的幻影2000-5是突出空戰能力的出口型。
幻影2000-5的空戰能力非常出色
幻影2000-5型戰鬥機,機長16.37米,翼展9.13米,機高5.20米,動力裝置為M88-P20渦扇發動機,推力10020公斤,最大時速2.2馬赫,實用升限17100米,作戰半徑750公裡,最大航程3335公裡,空重7.5噸,載彈6.3噸,最大起飛重量17噸。武器為2門30毫米機炮,9個掛架,可掛載"魔術"-Ⅱ近距格鬥飛彈、"米卡"中距空空飛彈、68毫米火箭發射器和各種非制導炸彈、雷射制導炸彈、反雷達飛彈及反艦飛彈等。火控系統為紅外線追蹤系統,電子對抗設備為SERVA雷達告警系統、DDM紅外告警系統、DB-3163電子幹擾吊艙和CF-51支援式電子幹擾吊艙等。
臺灣對幻影2000非常喜愛
臺灣空軍在購機的同時還購買了500枚"魔術"-Ⅱ型飛彈和960枚"米卡"飛彈,幻影2000的雷達可以同時進行多目標跟蹤,引導飛彈同時有選擇地攻擊4個目標。在臺軍方的"反製作戰"戰術中,幻影2000主要負責制空和掩護F-16作戰。
幻影2000的雙座型
幻影2000是一款非常出色的戰鬥機,F-16唯一的被擊落記錄就是幻影2000幹的,解放軍在80年代中美蜜月期就曾經接觸法國想引進這款戰機,不過高昂的價格和只賣飛機不賣技術的條件讓中國無法接受。幻影2000最終賣給了臺灣,在這件事上法國表現得很奇怪,一方面主動告知中國不想破壞關係,一方面又對中國的反對無動於衷,見小利而忘大義。雖然法方宣稱對飛機做了必要的技術限制,飛機是防禦型的,不帶空中加油裝置,不配備空地飛彈,不會對中國的領土完整和安全構成威脅。但中國不原諒,接著就是雷霆反擊,宣布:撤銷部分中法大型合作項目,如廣州地鐵、大亞灣核電站二期工程、購買法國小麥等;不再與法國商談新的重大經貿合作項目;嚴格控制兩國副部長級以上人員的往來;立即關閉法國駐廣州總領事館。
1996年臺海危機新銳的幻影2000給李登輝之流「撐了腰」,這是它的恥辱
幻影2000是1995年交付臺軍,1996年就爆發了「臺海危機」,可以說幻影2000也給臺獨分子們撐了腰,起到了非常不好的作用。中國對法國的外交、經濟反擊非常見效,法國執政黨當年就在大選中落敗,新政府馬上與中國發表聯合公報,承諾今後不批准法國企業參與武裝臺灣。於是臺灣買到的60架幻影2000成了無根之木,再也得不到任何零部件補充,據報導已經有3架墜毀,目前臺灣空軍已經對升級幻影2000不抱希望,只能坐視其老化退役。
三、臺灣自產IDF「經國「戰鬥機127架
以前領導人名字命名可見重視程度有多高
IDF是一款低端戰鬥機
臺灣IDF「經國」戰鬥機又稱自製防禦戰機,是1982年臺灣在美國技術支持下設計開發的一款輕型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1992年裝備部隊,具備視距外作戰能力,針對目標為解放軍大量裝備的殲-7、殲-8戰鬥機和強-5攻擊機。
「經國」戰機是臺灣航空工業的集大成者
「經國」戰機在當時還是有一定戰鬥力的
「經國」戰機乘員1名(A、C型單座機)2名(B、D型雙座機),動力裝置為2臺TFE-1042-70渦扇發動機,加力推力為2×3790公斤,最大時速2馬赫,最大航程2780公裡,作戰半徑600公裡,實用升限15240米,最大起飛重量12300公斤,載彈量4噸。武器為20毫米M61A"火神"式6管機炮1門(備彈400發),8個外掛點,可攜帶天劍-Ⅰ型紅外空空飛彈、天劍-Ⅱ型中距雷達制導空空飛彈、雄風-Ⅱ型反艦飛彈、AGM-65"小牛"電視制導空地飛彈,還可掛MK-82、MK-84普通炸彈,CBU-12集束炸彈、雷射制導炸彈、LAU-3A型70毫米19管火箭發射器。電子系統包括LN-39慣性導航系統,JWS-95型雷達告警器,IRWR全向告警器,AN/ALQ-184V2有源幹擾吊艙和AN/ALE-47威脅自適應幹擾物投放系統,金龍-53型脈衝都卜勒雷達,AN/APG-67(V)火控系統。
「經國」戰機是臺灣航空工業的驕傲
外形上看就知道有美國血統
伴飛轟-6還行,遇上戰鬥機就不行了
「經國」戰機原計劃裝備250架,但由於買到了F-16和幻影2000,最終只裝備了130架。說是臺灣自研自製,但實際上主要是靠美國提供技術,從外形上就能看出基本就是F-5,F-16,F-18的混合體,關鍵零部件和設備由美國提供,品種多而雜,兼容性差,自重過大,發動機推力不足,穩定性不好,容易失控,飛行員們私下嘲諷IDF為「I Don't Fly」的縮寫。該機設計之初主要是為了打殲-8,不過現在已經打不著了,能遇上的基本都打不過。按照臺軍方的話說,F-16「勞役過重」,「經國」戰機可以分擔對地攻擊任務。目前正在美國加雷特公司的幫助下實施改造提升計劃,新機定名為ADF。
四、美國諾斯羅普F-5E「虎」式戰鬥機100架
F-5是非常成功的外銷機型
臺灣持證自行生產F-5E「虎」式戰鬥機
F-5是20世紀50~60年代美國諾斯羅普公司研製的一種多用途超音速戰鬥機,價格低廉、易於維護、性能良好、具備短距起降性能。美國生產1871架,其它國家生產776架,全球21個國家和地區裝備這款戰機,與法國幻影III、蘇聯米格-21是外銷戰鬥機三巨頭。
臺灣的F-5最老的已經服役40年
F5-E的對手是米格-21,性能上各有千秋
F-5E機長14.45米,高4.06米,翼展8.13米,空重4.41噸,最大起飛重11.21噸,最大載彈量2.8噸。動力裝置為2臺J85-GE-13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1234千克,加力推力1851千克,續航時間3小時,最大航程3720公裡,作戰半徑890~1056公裡,最大速度1.64馬赫,巡航速度0.85馬赫,升限16500米,裝備武器有M39A3型毫米機關炮2門,掛架5個,可掛"響尾蛇"或"小牛"飛彈,或炸彈。
雙擊編隊
「漢光」演習中的F-5E
1973年,臺灣取得諾斯羅普公司授權,由臺"航空工業發展中心"在臺建立組裝工廠,持證組裝F-5E/F。從1974年到1987年,共生產308架F-5E/F型戰鬥機。臺灣F-5E戰機的對手是大陸的殲-7系列戰鬥機,從數據上分析,F-5E在高亞音速盤旋格鬥中有優勢,但在超音速截擊戰中殲-7更強。臺軍在1993年與美國通用公司合作,改造F-5E/F,包括換裝新型發動機,增加20%推力,更新機載電子系統,換裝新型全天候火控雷達、慣性導航系統、敵我識別系統和雷達報警接收器等,改進後的F-5E/F型機,具有全天候作戰能力,航程增加70%,作戰能力接近第三代戰鬥機。目前臺灣空軍的戰鬥機組合為高低搭配:F-16和幻影2000為高端,IDF和F-5E低端。這和解放軍空軍戰鬥機輕重搭配差距甚遠,輕重搭配能夠發揮更大的戰鬥力,應對更多的場景。
前臺灣空軍飛行員黃植誠駕駛一架F-5E投誠
黃植誠和林賢順都
臺灣F-5E戰鬥機最高光的時刻是向大陸投誠。1981年8月8日,祖籍廣西的飛行員黃植誠由於不滿臺灣和祖國長期分離,為了響應和平統一的號召,駕駛一架F-5E戰鬥機飛回大陸投誠。這對於臺軍的士氣是一個重大打擊,而且這架完好無損的F-5E讓中國軍工仔細研究了個透,對於發展我們的軍用飛機技術有很大的促進作用。1989年2月11日,受黃植誠駕機投誠的鼓舞,祖籍廣東的飛行員林賢順也駕駛一架F-5E戰鬥機借空中偵察之機,起義投誠,但因低空大霧,未能找到汕頭機場,在廣東豐順縣上空棄機跳傘,這架F-5E燃料耗盡後墜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