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筆者在查閱資料試圖論證臺灣空軍戰鬥力難以對抗PLAAF的時候,再次被知乎大神「小萌貓」的回答所深深折服。所謂術業有專攻,不服不行。因此特將他對臺灣空軍戰鬥力的精彩評估略作編校後轉載於下,與各位朋友共同賞析。
在此,向「小萌貓」先生(應該是吧)再次致以誠摯的感謝。
臺灣空軍單純從訓練水平和三代戰機數量來看,即便缺少重型制空戰鬥機,也可以進入世界前列。等未來66架全新製造的F-16 Block70(毒蛇)到貨後,在戰術飛機層面也許堪比法國空軍(當前PLAAF區區兩年時間服役的戰術空軍都可以比肩整個法國空軍)。
還記得杜黑的制空權理論嘛?如果你的對手是如此強大,以至於可以憑藉過飽和多維立體攻擊使你的飛機在地面根本無法得到安全保障(機場跑道、機庫、油庫、彈藥庫等設施被摧毀),那麼奪取制空權就無從談起。因為這樣的空軍根本支持不到空戰那一步。即便可以僥倖在對地攻擊到來前起飛,也面臨著對手重型隱身制空戰鬥機的絞殺。理論上講,三代半戰鬥機可以在完備的地面反隱身雷達+空中預警機+空中分布式探測和攻擊引導體系(F35下放到F16V)支撐下做出有限的反擊。但目前的臺灣空軍有三大致命弱點:
一是不具備反隱身地面雷達體系。即便今後有了,也是第一波重點摧毀目標。
二是分布式探測受到F-16V雷達能力的限制。數據鏈有被PLA空地聯合幹擾的可能,實際效能存疑。所以即便臺軍部署了F-16V這樣擁有部分F-35航電系統,非常先進的三代半+戰鬥機,也幾乎無法在一個被毀傷至殘破不堪的體系下發揮應有的效用。
三是現代空戰中至關重要的信息節點預警機的生存問題。這一點相當關鍵。雷達有效探測距離和RCS的四次方根呈正比關係。面對殲20這類正面雷達反射截面積很小的戰機,即便是擁有強大雷達的預警機也必須靠很近才能夠發現。臺灣空軍當前擁有的裝備是6架美制E-2K預警機(4架E-2T升級,2架新購),技術水平相當於美軍自用的E-2C 2000,使用AN/APS-145雷達。這是一種機械掃描,工作在UHF頻段的雷達。UHF頻段大致對應L波段,並向上覆蓋一部分S波段,向下覆蓋一部分P波段。相對於高頻率、高精度的X波段,L波段對於隱身戰鬥機大小的目標稍有優勢。
這種雷達根據估算,理想條件下可以在90-100千米左右正面發現F-22和殲20級別的目標(美軍航母上部署的E-2D先進鷹眼,裝備有AN/APY-9雷達,可以將距離提高到120千米)。但是這對臺軍來說遠遠不夠,因為這個距離已經在霹靂15的有效射程之內。而殲16或是飛豹攜帶的有效射程超過500千米的PL-XX,更是可以以A射B導或是接力制導的方式從臺灣空軍防禦圈外發動攻擊。
退一萬步說,就算解放軍不出動殲20或其他攜帶有PL-XX這類超遠程空空彈的載機,僅利用殲10C、殲16等主力制空戰機,絞殺彈道飛彈和遠程火箭炮打擊下的漏網之魚也是輕而易舉。因為在空戰能力量化模型中,航電/雷達和戰機使用的機載武器這兩項指標的重要性尤為突出。根據一些文獻提供的仿真模型,航電/雷達對戰鬥力的量化關係是3次方的,而空空飛彈性能的量化關係甚至高達4次方。即使拋開脫胎於殲20航電的先進主動相控陣雷達、光學傳感器、座艙交互系統和抗幹擾數據鏈不談,僅就超視距空空飛彈這一塊而言,PLAAF的武器相對於臺軍來說是具有絕對優勢的——霹靂15全面領先於臺軍最先進的AIM-120C-7。況且臺軍的飛彈數量因為無法自制,在戰時是有限的。(這個觀點我個人覺得值得商榷。畢竟臺海之戰講究的是速戰速決,不能讓戰局拖延到這個地步)
如果臺軍無法獲得哪怕是局部的制空權,接下來的戰鬥就會像是連續推倒的多米諾骨牌,會迅速進入連環惡化。其整個多米諾骨牌是這樣的:
機場、地空飛彈、雷達等被PLA遠火和地導嚴重破壞→臺軍只有少量倖存戰機起飛防禦或反擊→倖存戰機被擊落→丟失至少是局部的制空權→解放軍得以採用戰機轟炸等規模更大、成本更低的攻擊方式→機場、地空飛彈等對保持制空權十分重要的保障設施被進一步摧毀,海軍具有區域防空功能的艦船被擊沉→徹底丟失制空權→徹底喪失制空權=徹底喪失制海權→不可避免地被登陸。
有不少臺灣軍迷喜歡吹噓自己的快速修復能力。不可否認這是臺軍苦練的一個方向,甚至有一些報導說美軍現在研發的跑道快速修補技術可以把修復時間降到10分鐘之內。但是這項能力的實際效用值得懷疑。因為在火力密度和多樣性極大豐富的解放軍這一邊,完全可以做到在時間維度上有計劃地、有層次地使用火力。通俗來說就是在對機場跑道目標完成一次攻擊造成大面積破壞後,隨即調用儲備火力專門再對修補人員進行補充殺傷。跑道的坑可以炸完了填,填完了再炸,難道修補人員和設備也是可以無限復用的嗎?更何況先進的機場破壞戰鬥部可以做到即時起爆一部分子彈藥對跑道進行破壞,但另一部分子彈藥則拋灑在跑道上進入隨機延時起爆。這就等於防守一方必須先排雷再補路,而且還是排隨時要炸的雷。難道修補人員願意和海量的不定時炸彈肩並肩工作麼?
作者:小萌貓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401523/answer/133188933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