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空軍戰鬥力解析

2021-02-20 喵星軍事觀察組

編者按:

筆者在查閱資料試圖論證臺灣空軍戰鬥力難以對抗PLAAF的時候,再次被知乎大神「小萌貓」的回答所深深折服。所謂術業有專攻,不服不行。因此特將他對臺灣空軍戰鬥力的精彩評估略作編校後轉載於下,與各位朋友共同賞析。

在此,向「小萌貓」先生(應該是吧)再次致以誠摯的感謝。

 

臺灣空軍單純從訓練水平和三代戰機數量來看,即便缺少重型制空戰鬥機,也可以進入世界前列。等未來66架全新製造的F-16 Block70(毒蛇)到貨後,在戰術飛機層面也許堪比法國空軍(當前PLAAF區區兩年時間服役的戰術空軍都可以比肩整個法國空軍)

還記得杜黑的制空權理論嘛?如果你的對手是如此強大,以至於可以憑藉過飽和多維立體攻擊使你的飛機在地面根本無法得到安全保障(機場跑道、機庫、油庫、彈藥庫等設施被摧毀),那麼奪取制空權就無從談起。因為這樣的空軍根本支持不到空戰那一步。即便可以僥倖在對地攻擊到來前起飛,也面臨著對手重型隱身制空戰鬥機的絞殺。理論上講,三代半戰鬥機可以在完備的地面反隱身雷達+空中預警機+空中分布式探測和攻擊引導體系(F35下放到F16V)支撐下做出有限的反擊。但目前的臺灣空軍有三大致命弱點:

一是不具備反隱身地面雷達體系。即便今後有了,也是第一波重點摧毀目標。

是分布式探測受到F-16V雷達能力的限制。數據鏈有被PLA空地聯合幹擾的可能,實際效能存疑。所以即便臺軍部署了F-16V這樣擁有部分F-35航電系統,非常先進的三代半+戰鬥機,也幾乎無法在一個被毀傷至殘破不堪的體系下發揮應有的效用。

是現代空戰中至關重要的信息節點預警機的生存問題。這一點相當關鍵。雷達有效探測距離和RCS的四次方根呈正比關係。面對殲20這類正面雷達反射截面積很小的戰機,即便是擁有強大雷達的預警機也必須靠很近才能夠發現。臺灣空軍當前擁有的裝備是6架美制E-2K預警機(4架E-2T升級,2架新購),技術水平相當於美軍自用的E-2C 2000,使用AN/APS-145雷達。這是一種機械掃描,工作在UHF頻段的雷達。UHF頻段大致對應L波段,並向上覆蓋一部分S波段,向下覆蓋一部分P波段。相對於高頻率、高精度的X波段,L波段對於隱身戰鬥機大小的目標稍有優勢。

這種雷達根據估算,理想條件下可以在90-100千米左右正面發現F-22和殲20級別的目標(美軍航母上部署的E-2D先進鷹眼,裝備有AN/APY-9雷達,可以將距離提高到120千米)。但是這對臺軍來說遠遠不夠,因為這個距離已經在霹靂15的有效射程之內。而殲16或是飛豹攜帶的有效射程超過500千米的PL-XX,更是可以以A射B導或是接力制導的方式從臺灣空軍防禦圈外發動攻擊。

退一萬步說,就算解放軍不出動殲20或其他攜帶有PL-XX這類超遠程空空彈的載機,僅利用殲10C、殲16等主力制空戰機,絞殺彈道飛彈和遠程火箭炮打擊下的漏網之魚也是輕而易舉。因為在空戰能力量化模型中,航電/雷達和戰機使用的機載武器這兩項指標的重要性尤為突出。根據一些文獻提供的仿真模型,航電/雷達對戰鬥力的量化關係是3次方的,而空空飛彈性能的量化關係甚至高達4次方。即使拋開脫胎於殲20航電的先進主動相控陣雷達、光學傳感器、座艙交互系統和抗幹擾數據鏈不談,僅就超視距空空飛彈這一塊而言,PLAAF的武器相對於臺軍來說是具有絕對優勢的——霹靂15全面領先於臺軍最先進的AIM-120C-7。況且臺軍的飛彈數量因為無法自制,在戰時是有限的。(這個觀點我個人覺得值得商榷。畢竟臺海之戰講究的是速戰速決,不能讓戰局拖延到這個地步)

如果臺軍無法獲得哪怕是局部的制空權,接下來的戰鬥就會像是連續推倒的多米諾骨牌,會迅速進入連環惡化。其整個多米諾骨牌是這樣的:

機場、地空飛彈、雷達等被PLA遠火和地導嚴重破壞→臺軍只有少量倖存戰機起飛防禦或反擊→倖存戰機被擊落→丟失至少是局部的制空權→解放軍得以採用戰機轟炸等規模更大、成本更低的攻擊方式→機場、地空飛彈等對保持制空權十分重要的保障設施被進一步摧毀,海軍具有區域防空功能的艦船被擊沉→徹底丟失制空權→徹底喪失制空權=徹底喪失制海權→不可避免地被登陸。

有不少臺灣軍迷喜歡吹噓自己的快速修復能力。不可否認這是臺軍苦練的一個方向,甚至有一些報導說美軍現在研發的跑道快速修補技術可以把修復時間降到10分鐘之內。但是這項能力的實際效用值得懷疑。因為在火力密度和多樣性極大豐富的解放軍這一邊,完全可以做到在時間維度上有計劃地、有層次地使用火力。通俗來說就是在對機場跑道目標完成一次攻擊造成大面積破壞後,隨即調用儲備火力專門再對修補人員進行補充殺傷。跑道的坑可以炸完了填,填完了再炸,難道修補人員和設備也是可以無限復用的嗎?更何況先進的機場破壞戰鬥部可以做到即時起爆一部分子彈藥對跑道進行破壞,但另一部分子彈藥則拋灑在跑道上進入隨機延時起爆。這就等於防守一方必須先排雷再補路,而且還是排隨時要炸的雷。難道修補人員願意和海量的不定時炸彈肩並肩工作麼?

 

作者:小萌貓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401523/answer/133188933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臺灣空軍概況
    臺灣空軍最近可以說是禍不單行,先是F-5戰機墜海,主力F-16又神秘失蹤,不過,如果橫向比較的話,臺灣空軍相比其陸海軍來講,實力其實還略勝一籌,在亞洲僅次於韓國空軍。如果量化打分,韓國空軍實力是100分,那麼臺灣可以打90分,朝鮮是15分,這樣大家對臺灣空軍實力就有一個基本概念了。
  • 臺灣地區空中武力——臺灣「空軍」、「海軍航空兵」和「陸軍航空兵」
    談古論今上下五千年 念今話昔前後數十春中國臺灣地區「空軍」(RoCAF)模仿美國空軍的組織結構,擁有1個空軍作戰指揮部,負責指揮作戰飛機,這些作戰飛機部署在8個聯隊內,還有訓練和支援部隊。 中國臺灣地區「空軍」的戰鬥機部隊由3種型號組成:F-CK-1「經國」號、幻影2000-5和F-16A/B戰鬥機。F-16已經取代了大部分原有的F-5E/F,但是後者的改進型仍然裝備了1個聯隊, 並且還在戰術戰鬥機/戰術訓練和發展中心充當假想敵。一些F-16 戰鬥機在臺灣島內進行了相應的改裝,以和RF-5E一起執行偵察任務。
  • 半年內三起重大傷亡意外,臺灣空軍戰鬥力如何?
    臺當局昨天開始一連五天舉行一年一度的實兵實彈「漢光演習」,原本是要向各界炫耀臺灣的軍力,沒想到第一天就發生F-16戰機墜毀的意外。
  • 世界徵服者4:空軍解析,戰略轟炸機和隱形戰鬥機哪個更強?
    空軍是世界徵服者4中的一類兵種,雖然使用的並不普遍,但卻能發揮關鍵性的作用。空軍共有五大類飛機,五類飛機各有特點、功能不一。下面魔法阿公將為大家進行一下空軍兵種的解析,一起來看看吧!1.空降兵空降兵這類飛機,其功能主要用於空降士兵。空降兵非常重要,往往能夠對戰局造成很大的影響。
  • 空軍霸氣回應「2次繞飛臺灣」:合法合情 繼續飛
    在半個月時間裡,中國空軍兩次繞飛臺灣訓練,在第一次繞飛臺灣後,臺灣軍方不見動靜,只是說在有效監控之中。中國空軍第二次繞行,臺灣軍方終於坐不住了,大張旗鼓地進行所謂「聯翔操演」,操演目的是熟稔防空、應急作戰,但派遣兵力「不便透露」。▼
  • 臺灣軍力淺析 - 空軍(上)
    整個空軍編制約3.5萬人,略低於海軍的3.8萬人。臺灣空軍目前擁有約370架戰鬥機,加上各種輔助飛機總數約為550架,在世界空軍裡大約能排入前20。但是因為飛機主要來源地美國和法國的刻意限制,臺灣空軍的作戰能力偏科非常嚴重,基本上是一支純粹的防空軍,嚴重缺乏戰略攻勢和對地攻擊能力。臺灣空軍的作戰聯隊也像海軍艦隊一樣將同型戰機編組在同一聯隊同一基地內,以便於維護保養,出擊戰機的飛行性能也保持一致。
  • 臺灣軍力淺析 - 空軍(2)
    長期以來臺灣空軍的裝備質量都要勝過解放軍空軍;在臺灣三軍中也是現代化程度最高的軍種,大批高質量的三代機遠不是陸軍的M60坦克、海軍的「成功」級護衛艦可以媲美的;空軍的素質、待遇、遷升速度和社會地位都要高於陸、海軍,在臺灣是妥妥的「一等人」;即使在世界範圍內都屬於較早擁有三代機的空軍,和美國空軍的關係極為親密。
  • 臺灣軍力淺析 - 空軍(7)
    【 792旅 】負責臺灣東部防空的792旅下轄3個營,飛彈613營裝備「天弓三」,3個飛彈連部署在東海岸的3座城市附近;防炮303營和防炮304營各自擁有3個裝備「天兵」防空系統的防炮連,分別負責花蓮-佳山和志航兩個空軍基地的近程防空。
  • 中國空軍蘇-35戰機為何能迅速形成戰鬥力
    本場首飛不到一年就執行南海戰巡、繞島巡航等重大任務中國空軍蘇-35戰機為何能迅速形成戰鬥力
  • 臺灣軍力淺析 - 空軍
    空軍作戰指揮部是臺灣空軍戰術與防空作戰的最高指揮管制機構,負責統一規劃、指揮各戰術聯隊的作戰與戰備訓練任務。該部原為空軍作戰司令部,2006年「精進案」中降格為指揮部,駐地位於臺北南部的大安區公館福興營區。
  • 臺灣軍力淺析 - 空軍(下)
    日據時期臺灣各處廣修機場,唯獨臺東沒有,而是規劃興建一座大型商港,後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而放棄。上世紀60年代臺灣空軍大量裝備噴氣式戰鬥機,西部基地訓練空域趨於飽和,在大陸陸基雷達面前也毫無隱蔽性可言,於是開始在東海岸尋找新的空軍基地場址。經過多輪勘測,最後決定在臺東商港原址建設大型機場,代號「神鷹計劃」,北距花蓮基地140公裡。
  • 軍情 | 中國空軍蘇-35戰機為何能迅速形成戰鬥力?
    ▲12月4日,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組織跨晝夜飛行,蘇-35戰機依次滑向起飛線。範以書攝12月初以來,空軍航空兵某旅連續組織蘇-35戰機跨晝夜飛行訓練,錘鍊夜間實戰能力。列裝蘇-35戰機的空軍航空兵某旅,駐守在改革開放前沿,是中國空軍首支飛出國門與外國空軍開展聯合訓練的航空兵部隊,被譽為「南疆利劍」。  今年春節前夕,該旅飛行員駕駛蘇-35戰機從這裡起飛,飛赴南海參加聯合戰鬥巡航任務。消息一出,迅速刷爆網際網路。此時,距該旅蘇-35戰機本場首飛還不到一年。
  • 【解析講堂】中國「荒鷲」柳哲生的跌宕人生
    ZJFBGFWXXHY鑽石*88、金幣*20萬、巧克力 *3今天的【解析講堂
  • 名家力作 |臺灣軍力淺析 - 空軍(7)
    【 792旅 】負責臺灣東部防空的792旅下轄3個營,飛彈613營裝備「天弓三」,3個飛彈連部署在東海岸的3座城市附近;防炮303營和防炮304營各自擁有3個裝備「天兵」防空系統的防炮連,分別負責花蓮-佳山和志航兩個空軍基地的近程防空。
  • 真相中國空軍為何轟炸臺灣?
    林昶佐說:「1938年2月23日發生松山大空襲事件,中華民國空軍聯合蘇聯對臺灣進行空襲事件,在臺北投下兩百八十多枚炸彈,這件事沒被寫在課本裡,而曾轟炸臺灣的中華民國,戰後卻逃到臺灣。」林昶佐的這番言論,毫無疑問的是想以中國空軍空襲過臺灣的歷史來質疑「中華民國」缺乏統治臺灣的正當性。
  • 臺灣距離大陸最近的空軍基地,為何突然唱起空城計?
    除了歷史上臭名昭著的「黑蝙蝠中隊」之外,在臺偽空軍固定翼飛機部隊撤出桃園機場之後,新竹機場更是成為了北臺灣唯一的一個戰鬥機基地。▲臺灣島離大陸最近的地方是新竹南寮漁港,南寮漁港往東南走個1公裡多一點就是新竹空軍基地了北臺灣的政治意義不言而喻,而隨著現代空中戰役的發起速度越來越快,距離大陸更近的北臺灣地區面對打擊的反應時間也就越短。
  • 解密臺灣空軍「蝙蝠中隊」
    恰好此時的國民政府一直積極努力「重返大陸」(這是典型的「內部事情」),於是,雙方一拍既合:一個出技術(飛機、偵聽設備),一個出人力(飛行、偵聽人員),從空中對大陸進行情報截聽和電子偵察。這樣的合作也使美臺雙方各取所需——一個要情報,一個可以繼續在大陸強化「影響力」。 臺灣空軍34中隊(蝙蝠中隊)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 臺灣空軍雷虎飛行表演隊
    雷虎的成立  民國43年(1954年8月14日)空軍節成立於臺南空軍第一戰鬥轟炸聯隊的雷虎小組,民國65年8月第一聯隊改稱空軍第443戰術戰鬥機聯隊,雷虎小組一直在該聯隊下,所用機種由F-84、F-86、F5A到F-5E,表演機數由四機、六機、九機增至十二機。
  • 臺灣空軍的主力戰鬥機縱覽
    作為臺灣早在裡根政府時代就提出了購買要求,但沒有被通過。1992年喬治布希政府同意F-16軍售案,批准臺灣購買120架Block 20 F-16A和30架F-16B,FMS名稱「和平鳳凰」,總價值60億美元。
  • 接二連三出事故,臺灣空軍實力到底怎麼樣?
    連續事故之中,臺灣地區空中力量疲態盡顯,而作為空中力量發展最為重要的航空工業,更是在近些年來跌入谷底。伴隨著美制飛機的陸續到來,臺灣自己的航空研發也蹣跚起步。相對於要投入大量時間、精力、金錢的研發之路,通過外購先進戰機,快速形成戰鬥力,對於很多國家和地區來說都是非常大的誘惑。初步測算,臺灣地區空軍還保留360餘架戰鬥機,主力機型均為外購獲得。特別是美制的F-16A/B系列和法制的幻影-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