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合新聞網11月17日消息稱,臺軍一架F-16戰機夜航訓練時從雷達光點消失。對此,臺「空軍」第五聯隊晚些時候證實有戰機失聯,其他情況正在了解中。
飛機由臺軍上校蔣正志駕駛,這名字聽起來的確像投誠的。
報導還援引臺灣防務部門18時30分的通報稱:今晚6時5分,一架F-16戰機從花蓮起飛進行夜航訓練,晚間6時17分從雷達光點消失,消失地點在花蓮機場東北面約14公裡。晚間6時25分,防務部門派「黑鷹」直升機搜救,並通知相關部門協助搜尋。
臺灣空軍最近可以說是禍不單行,先是F-5戰機墜海,主力F-16又神秘失蹤,不過,如果橫向比較的話,臺灣空軍相比其陸海軍來講,實力其實還略勝一籌,在亞洲僅次於韓國空軍。
如果量化打分,韓國空軍實力是100分,那麼臺灣可以打90分,朝鮮是15分,這樣大家對臺灣空軍實力就有一個基本概念了。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臺灣空軍現狀,臺灣目前裝備的四型主力戰機分別是:
1.臺灣製造的IDF經國號
2.法國製造的幻影2000-5
3.美制F-16
4.美制F-5E/F
轉為二線的F-5E/F戰機也是臺灣空軍的重要支柱
1.IDF
駐清泉崗的一聯隊和臺南的三聯隊IDF因機體小、航程短,主要擔負海峽內的攔截作戰。這兩個聯隊每年還要輪流往澎湖馬公機場派駐「天駒部隊」(一般是2~4架)。這是因為IDF實在是航程太短,如果能儘可能把起飛機場前移,那就能夠獲得更多的制空時間。另一方面,IDF也多執行「空中值班」任務,近一步提高其反應速度。
IDF
上世紀90年代初,IDF共生產了8架原型機,95架單座機和28架雙座機,共131架。其中原型機墜毀一架,裝備部隊後,又陸續墜毀了3架雙座機。IDF實際上是臺空軍中,墜機數量最少的機型,「I don't fly」不過是大家的嘲諷,與實際情況並不相符。這種飛機的可靠性其實是很高的,這也側面說明我們中國人是可以研發高性能戰機的。
到本世紀頭十年,臺灣漢翔公司曾希望憑藉自己的能力,對IDF進行升級,並再次生產了單座和雙座機各一架,計劃用來試飛新的航電、雷達等系統,稱之為「翔升計劃」。但由於島內政局反反覆覆,始終得不到充足的拔款,再加上美國人的「嚴防死守」,這個升級計劃胎死腹中。而這兩架原型機最後不得不改為與之前批產的相同配置,直接交給了清泉崗的一聯隊使用。
IDF
IDF戰機除了裝備兩個聯隊擔負作戰任務外,還有大約10架是分配給「空軍戰研中心」的,這個機構與臺「中科院」對接,負責測試由「中科院」研發的各種自製機載武器(例如「天劍空空飛彈」、「萬箭子母彈撒布器」等)。但隨著「中科院」逐步空心化,以及IDF機載設備始終得不到升級,所以這些飛機也全部劃歸清泉崗一聯隊,可以執行戰鬥任務。因此,目前能飛的IDF一共129架(包括原型機)。
幻影戰機
2.幻影2000
駐新竹的二聯隊裝備了60架幻影2000-5,48架單座,12架雙座。全部放在這一個基地。之所以這樣安排,主要是新竹距離大陸比較近,又緊臨臺北,位置十分重要,需要有較強的出動效率和較高的爬升率。而幻影2000-5則比較合適。因此,新竹基地主要負責臺灣北部的防空作戰。在馬英九時代,有時甚至會前出到釣魚島周邊空域。
法國出售這批幻影戰機給臺灣後,遭到了大陸嚴厲制裁,被迫中止了與臺灣的後續交易,因此這批法制戰機一直飽受備件缺乏的影響,用到現在,不得不「拆機修機」,再加上先後墜毀了5架,據公開信息,目前能飛的幻影2000-5已經低於20架。當然了,自「小英總統」上臺後,臺軍一直在國際市場上,偷偷購買幻影2000的二手備件,雖然質次價高,也聊剩於無。
另一方面,新竹機場曾經一度出動效率非常高,這也導致機場設施年久失修。為此,臺空軍不得不把能飛的幻影戰機轉到清泉崗,僅在新竹留下幾架可以緊急出動的值班機。至於那些已經拆零件不適航的幻影2000,則存放在東岸花蓮的佳山洞庫中。按照美國的計劃,即將給臺空軍新配的66架真正的F-16VBlock70是用來替換這批60架幻影2000-5的,多出的6架填補這些年來F-16的墜機損失,這也是便於後勤維護考慮。
3.F-16
駐嘉義四聯隊和駐花蓮五聯隊裝備的是F-16。這兩個聯隊是目前臺軍戰鬥力最強,士氣最高的部隊。而這兩個聯隊由於裝備的是「美國飛機」,飛行員和指揮員經常有機會到美國本土,或在太平洋地區與美軍進行聯合演訓,所以傲氣十足,基本上是「把自己當美軍」。
大家都知道這批F-16是在上世紀90年代購買的,用到現在,墜毀了6架,還剩144架。而這144架,實際上並沒有都放在上述兩個基地,實際駐島的,只有128架,還有16架在美國。這是因為臺灣空域狹小,而F-16是多用途戰機,需要執行的任務種類較多,在臺灣無法完成全訓。因此在購機時,就商訂留下16架臺灣的F-16 Block20放在美國,然後在臺灣完成了基本科目訓練的F-16飛行員,就會轉到美國西部的盧克空軍基地,用那裡的臺軍F-16完成「高階戰術科目訓練」。
目前在盧克空軍基地的臺軍F-16 Block20共有14架,這些飛機也並不是最初部署在這裡的那一批,而是在臺島和美國之間輪換。至於另外留下的兩架,則位於著名的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用來進行各種適於臺軍的升級航電和武器的試飛。F-16 Block20在2016年終於獲得了美國首肯,升級到F-16V,但其實這種升級版的F-16V與其它用戶購買的完全不是一回事。由於發動機沒換,機載電源功率沒有提升,因此換裝的新型雷達實際上性能無法完全發揮,戰鬥力提升有限。
整個升級計劃將在2022年完成,目前已升級了30餘架,基本上都放在嘉義的四聯隊了,花蓮的五聯隊只有幾架。
總結一下:
IDF 129架
幻影2000 55架
F-16 144架
未來的F-16V 66架
以上394架第三代戰機便是臺空軍的全部家當。
臺灣F-5戰機
4.F-5E/F
這些一線戰鬥機之外,在臺東志航基地駐紮有七聯隊。這個聯隊全部使用老舊的F-5E/F戰鬥機,主要任務是接收完成了中級飛行訓練的飛行員,在這些老爺機上完成高級科目訓練,然後再分配到各個戰鬥機聯隊。
早些年,志航基地還曾有一支「假想敵中隊」,使用的也是F-5E/F,這個中隊使用獨特的黃綠迷彩塗裝,在垂尾上塗有一個紅色的,被套在光環中的「米格21」LOGO。前不久墜毀的那一架,也曾在這個中隊服役,噴塗過這種迷彩塗裝。只不過隨著機型老舊,解放軍空軍實力大增,原有的假想敵中隊早已無法模擬解放軍新銳戰機的戰術了。因而這個中隊撤編,所屬飛機全部改回低可視的灰色塗裝,繼續訓練任務。
有消息稱F-5E/F將在2026年全部退役。這個時間與不久前剛剛完成首飛的「勇鷹高教機」(IDF雙座型的降級版)的批產服役時間是一致的。因此幾乎可以肯定,F-5E/F將由勇鷹高教機接替。
駐紮屏東的第六混合聯隊,駐紮松山的「空軍指揮部飛行隊」,還有崗山空軍官校的初教機中隊使用美制T-34螺旋槳教練機和中教機以及自製AT-3中級教練機。
最後我們想表達,臺灣戰機的失蹤,對祖國大陸來說,將來或許又少了一件戰利品。但另一方面,還是期待奇蹟發生,希望飛行員安全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