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2016年南海對峙我們強硬表態嚇退了美國航母之後,面對曾經被吹成神話的美國,我們越來越有自信,也越來越敢挺直腰杆講話了。那麼咱們講話的底氣從何而來?當然不是在談判桌上空口談來的,而是咱們一代代軍工人默默奉獻換來的。
2016年南海對峙的境外媒體報導
上世紀90年代,要說咱們最羨慕美軍什麼裝備,那就是先進的戰機。當咱們空軍主力還停留在二代的殲-7、殲-8戰機時,美軍的四代隱身戰機F-22已經首飛了;當咱們2004年第一架三代戰機殲-10服役時,美軍的F-22第二年就入役。似乎不管咱們怎麼追趕,美軍的戰機永遠保持領先咱們一代以上的代差。
架在咱們脖子上的尖刀—F22隱身戰機
在當年的中文網際網路上,"公知""美吹"大行其道,黑咱們自己的戰機成了主流,誰不誇美軍誰就是"無腦小粉紅",沒別的,因為太過自卑,大家看不到希望。但轉眼間,時代變了。沈飛給共和國推出了殲-11、殲-16,還有能上艦的殲-15;成飛給咱們貢獻出了殲-10還有共和國空軍的工業明珠——殲-20四代隱身戰機。此外咱們還擁有了一系列支援型戰機:運-20、空警-500、空警-2000等等,共和國空軍在短短20年間,走完了從二代到四代的歷程。
幾度升級後的殲11BS戰機
那麼走到今天,中國空軍的實力到底發展到了什麼地步?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威脅,咱們的空中利刃可以從容面對嗎?這個問題要專業的人士來回答。這不,在近日一檔軍事節目中,咱們空軍一位少校提到,目前中國擁有33個空軍師。
很多朋友對這個數字沒有什麼概念,在這裡我就跟大家分析分析。按咱們空軍師的編制,一個空軍師下轄兩到三個飛行團,而每個飛行團下面下轄兩到三個飛行大隊,一個飛行大隊又下轄兩到三個飛行中隊,咱們國家一個空軍中隊配置4架戰機,簡單計算一下就可以發現,一個空軍師大概有60-80架戰機,而33個空軍師,也就是說咱們空軍目前擁有2000餘架戰機。
我國空軍的"大象漫步"
要知道,隨著空軍裝備的逐步更新換代,咱們空軍裝備序列中的三代戰機比重逐步上升,老式的殲-7、殲-8已經越來越少。根據相關媒體的統計,咱們空軍現役戰機中最起碼有超過900架的三代戰機,更不用提已經逐步批量裝備的殲-20四代隱身戰機了。因此,合理推測,咱們目前三代以上的現役戰機已經佔到了一半以上,實力相當強勁。
遠銷海外的殲-7戰機
那麼咱們空軍的實力到底能有多強?咱們在此可以做一個橫向對比。實力太弱的咱們就不看了,咱們直接看日韓印三個強國。先來看看我們的老對頭日本,日本目前保有12個戰鬥機中隊,現役戰機規模約250架,加上封存和保有的戰機總數也不會超過700架,比很多網友印象中少了不少。而韓國比日本稍微好看一點,韓國空軍擁有24個戰機中隊,現役戰機規模超過了400架,在亞太地區算是一支勁旅。但由於缺少大型飛機,在綜合支援方面遠遠弱於日本,所以綜合作戰能力難以恭維。
韓國空軍的幾種主力機型
輪到近來跟咱們一直不對付的印度三哥了,要衡量印度空軍的綜合實力,不能簡單的按數量和戰機質量來看,咱們必須深入剖析。就公開信息統計,目前印度空軍擁有218-236架蘇-30MKI,是這款戰機最大的海外市場。雖然近年來墜毀了多架,但實際保有量也有200架以上。而另一款從俄羅斯進口的戰機米格-29,印度也裝備了4個中隊,總計69架。
印度的蘇-30MKI戰機
除了俄制戰機,印度還擁有不少法制戰機。像價格逼近五代機的幻影-2000戰機,印度一口氣買了49架,硬是裝備了3個中隊。對於整個國際軍火市場而言,印度的出現養活了不少即將倒閉的軍工企業。但是印度也不是一直想當冤大頭,印度也曾努力自行研製了LCA"光輝"戰機。歷時18年投入上百億美金後,到目前為止僅僅交付四架,其真實作戰能力還有待檢驗。
印度LCA"光輝"戰機模型
從數量上看,印度也裝備有300多架將近400架的三代戰機,並且戰機質量都屬上乘,但這也並不意味著印度的空軍實力就足夠強大。要知道,空軍是是一個很講作戰體系的軍種,印度這種"萬花筒型"空軍,在戰時,一是戰機來源多國,作戰體系難以統一;二是裝備全靠進口,打一架少一架。所以雖然紙面上印度空軍實力不錯,但真正作戰能發揮幾層功力,我們還持懷疑態度。
環顧我們四周的鄰居,從"東亞怪物房"隨便拉出一個放在世界上都能單挑一大片國家,但是與中國一對比,立馬就看得出體量上的巨大差距。不得不說,33個空軍師帶給咱們的不僅僅是空軍實力的增長,更多的是讓咱們中國人在提起空軍的時候可以挺直腰板,揚眉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