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軍為了抗衡我國的空中優勢,緊急採購33架戰機,足以看出我軍的實力之強,無論是從數量還是質量都佔據絕對優勢。現代戰爭中誰擁有制空權誰就有戰場主動權!來看看我們空中有哪些列印神器吧!
一:空中霸主戰鬥機
1 -殲20
大國重器
這應該是印軍最害怕的一項作戰武器了!也是我國第一個主戰裝備達到世界頂尖水平的戰機,外媒推測目前數量50架以上,這是一架可以改變一場戰鬥的超級戰機,曾在內部演習中108比0的比分完虐殲-11,印軍主力蘇-30MKI也就比殲-11的水準好一點,所以殲-20將會是列印神器中的超級大殺器。
2-殲16
炸彈卡車
中國四代半雙座雙發多用途戰鬥機,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可同時識別攻擊多個目標,具備遠距離超視距空戰能力和強大的對地、對海打擊能力。與殲轟-7比較殲-16的機體更大載彈量更大航電設備更先進,最大載彈量高達12噸,被譽為「炸彈卡車」。儘管不具備隱身性能,但成熟的設計和多樣化的掛載使其成為空中優勢作戰有力的助手,是我國除了殲20外最先進的現役戰機,性能完勝印軍裝備的所有戰機。
3-殲11/蘇-27
殲11
殲11/蘇-27最大起飛重量30噸,作戰半徑1500公裡左右,在這十多年裡,發展出了殲11A、殲11B等一系列型號,目前服役數量300架左右,是空軍的主力空中力量。不過原版的殲-11/蘇-27明顯落後了,時間較久也失去了繼續改進的空間,殲-11B尚可一戰,與蘇-30MKI相比應該在伯仲之間。
4-殲10系列
紅鷹旅
殲-10是中國自主研製的中型、多功能、超音速、全天候、採用鴨式布局的第四代戰鬥機,目前最先進型號是殲-10C,採用有源相控陣雷達,整體戰力不遜色印軍裝備的最先進陣風戰機。目前殲10系列服役數量在500架左右,列印神器必不可少殲-10。
5-殲8
空中美男子
主流戰場應該是看不到殲8的了,不過依然還有不少用處的,中國研製的雙發高空高速截擊戰鬥機,早期的主力戰鬥機種之一。最大起飛重量約19噸,作戰半徑800公裡,數量在200架左右。雖然已經比較落後,不過依靠高空高速性能仍可在戰場發揮餘熱,作為截擊機或者電子偵察機使用。
6-殲7
老驥伏櫪
殲-8尚能一戰,殲-7在面對印軍時空中是沒多大可能看到它的了,純粹就是送人頭了,技術特點是突出高空、高速特性,具有輕小靈活的特點,低成本、高效率和使用維護簡單等 。在未來列印行動中可以執行些對敵支援的任務,或者依靠預警機的支援進行低強度的空戰。
7-蘇30
蘇-30
中印雙方都裝備有蘇-30戰鬥機,我軍裝備的全名是蘇-30MKK,突出了對空對地雙重用途的能力,具有超低空持續飛行能力、良好的機動性,在缺乏地面指揮系統信息時仍可獨立完成殲擊與攻擊任務,包括在敵領域縱深執行戰鬥任務 。進口了大約一百架左右,整體性能基本與印軍的蘇-30MKI相差不大,蘇-30MKI設備更好一些但是可靠性差些,相信蘇-30家族之戰會很精彩。
8-蘇35
超級側衛
蘇-35是蘇-27戰鬥機的深度改進型單座雙發、超機動性多用途戰鬥機,屬於四代半戰鬥機。各種性能優越,最具價值的就是其裝載的117S發動機了,目前蘇35在我國空軍中已經形成戰鬥力,成為空軍力量的重要一環,不知道列印行動會不會用上它,如果拉上去了性能也是完勝印軍所有戰機。
二:空中堡壘轟炸機
1-轟六
老當益壯
叫轟-6去突防印軍的防空系統有點太難為這老爺子了,但仍可使用空射巡航飛彈攻擊印軍後方目標,作為空中武器平臺使用。掌握制空權之後可以執行對地精確轟炸任務還是不錯的,載彈量在這呢。
三:戰場掃帚戰鬥轟炸機
1-殲轟7
殲轟7
性能雖已落後,勝在載彈量不錯航程夠遠,最大起飛重量27噸,作戰半徑1650公裡,最大飛行速度1.7馬赫,最大外掛約7噸。可以承擔對地精確打擊,或者反輻射任務,目前服役數量大約250架,是中國唯一專職戰鬥轟炸機。攜帶對地攻擊飛彈威力還是不錯的。
四:空中哨兵預警機
1-空警2000
空警2000
自主研製的大型、全天候、多傳感器空中預警與指揮控制飛機。以俄羅斯伊爾-76運輸機為載機平臺改裝,加裝中國自主研發的相控陣雷達、電子系統、碟形天線,超級計算機、控制臺及軟體。空警-2000是戰略空中預警指揮飛機。主要用於擔負空中巡邏警戒、監視、識別、跟蹤空中和海上目標,指揮引導中方戰機和地面防空武器系統作戰等任務,也能配合陸海軍協同作戰 。列印戰場有它相當於多了一對眼睛。
2-空警200
空警200
空警-200預警機,第一種中型預警機,主要承擔巡邏警戒任務,服役數量10架左右。
3-空警500
空警500
空警-500是中國新一代中型預警指揮機。以運-9運輸機作為載機平臺,外形與中國出售給巴基斯坦的ZDK-03型預警機相似,但機載雷達採用新型數字相控陣雷達,最大起飛重量可達77噸,採用4臺「渦槳-6C」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是中國研製裝備的第三代預警機,據說性能更勝空警-2000,而且數量更多,多了無數眼睛和大腦。
五:空中搬運工運輸機
1-運20
運20
新一代軍用大型運輸機,作為大型多用途運輸機,可在複雜氣象條件下,執行各種物資和人員的長距離航空運輸任務。與現役伊爾-76比較,運-20的發動機和電子設備有了很大改進,載重量也有提高,短跑道起降性能優異。最大載重55噸,航程大約7800公裡目前服役數量30~40架左右。
2-伊爾76
伊爾76
伊爾—76運輸機是我國90年代以來從俄羅斯引進的一款戰略運輸機,最大載重50噸,在運20沒服役之前就是運輸機家族中的老大,目前數量30多架。
3-運9
主力中型運輸機
運-9型運輸機是載重20噸級的新一代中型中程運輸機。該機具有寬敞的貨艙,貨物裝卸方便,機場適應性強,用途廣泛。可用於航空貨運、空投空降、裝備或人員以及鮮活物品運輸。最大起飛重量65噸,最大有效載重20噸,是中程距離投送的主力軍,目前服役數量不詳。
4-運8
尚可一用
運—8是安—12基礎上研發的中程多用途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60噸,最大載重20噸,服役數量60架左右,正在慢慢被運9取代。
5-運7
運7
運—7是參考蘇聯安—24運輸機的基礎上研發出來的中短程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30噸左右,服役數量不詳。
六:空中奶牛加油機
1-轟油六
加油機
轟油-6空中加油機,是中國研製的第一款空中加油機,該機由轟-6轟炸機發展而來。載機平臺太落後,在新一代加油機服役之前聊勝於無。感覺在列印戰場應該用不到它,除非升級為全面大戰。
2-伊爾78
加油機
伊爾—78加油機是蘇聯以伊爾—76為平臺研發出來的大型空中加油機,據說中國在2014年向烏克蘭方面購買了3架二手的伊爾—78加油機。
七:空中多面手直升機
1-直8
直8
直8是在法國「超黃峰」的基礎上研發出來的一款13噸級多用途直升機,延伸型號較多,直8系列目前服役數量不詳,最大載重量約4噸,航程800公裡。
2-直9
直9
直—9是輕型通用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4噸左右,已經延伸出海航版直9等各種類型,服役數量大約140架,最大起飛重量約4100千克,極限速度296千米/小時,飛行高度6000千米,最大航程860千米。
3-武直10
武直10
武直-10是中國第一種專業武裝直升機和亞洲各國第一種自研專業武裝直升機。結束了中國陸軍航空兵長期依賴法國海豚直升機的改型兼當武裝直升機的歷史,大大提高了航空突擊與反裝甲能力。最大起飛重量6噸,大約在役300架,列印戰場掃地任務就是它了。
4-直11
直11
沒啥存在感的一款,少量裝備部隊,是中國自行設計研製的第一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2噸級輕型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2.2噸,航程600公裡。
5-武直19
武直19
武直-19,武裝直升機兼偵察直升機,基於直9、H410A、H425以及H450民用直升機的軍用衍生型,最大起飛重量4.5噸,航程800公裡,服役數量不詳。
6-直20
新銳直升機
直20是我國在「黑鷹」直升機的基礎上研發出來的一款通用直升機,2013年12月23日完成首飛,填補了我國10級通用直升機的空白,目前服役數量不詳。應該會是高原主力了。
7-S70
還在服役的S70
中國在1984年向美國購買了24架黑鷹直升機,主要任務是用於邊防部隊,特別是高原哨所補給,由於性能優越,可靠性強,目前還在服役中,列印戰場少不了它。
8-米17
米17機群
90代開始陸續從俄羅斯引進的一款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13噸,最大航程500公裡,目前服役數量大約為200架,主要承擔運輸作戰任務,雖然高原性能不好,但數量多,應該會在後方和海拔高度沒那麼高的地方大量使用。
八:未來戰場主流無人機平臺
1-翼龍
翼龍無人攻擊機
未來戰爭是無人機的天下,只要能打贏打的再慘烈也沒關係,反正死不了人。翼龍無人機目前國外實戰經驗豐富,而且戰果豐碩。續航時間可達數十個小時,長時間在戰場空域巡航,攜帶各系列對地攻擊飛彈。列印戰場必備神器。
2-彩虹
彩虹察打一體無人機
偵打一體武裝無人機,在50公裡距離,通過合成孔徑雷達可以分辨出0.5米的目標。如果是光電吊艙可以分辨15公裡外的坦克。因此,可以在空中長時間巡航情況下,分辨地面目標,將真正的目標從平民當中找出來,進行打擊。在葉門戰場,彩虹無人機曾經一次摧毀4輛T-72型坦克。因此列印戰場,T-90能不能遇到15式輕坦不好說啊。
3-隱形無人攻擊機
無攻11
飛翼隱形無人攻擊機,列印戰場好好驗證下,將來在某離島中可以大量使用了。
4-隱形無人偵察機
無偵8
可對敵防護嚴密的戰略、戰役目標實施有效突防,利用配裝的多種偵察任務設備獲取高解析度目標圖像,為各級作戰部隊提供偵察和打擊效果評估情報。所有重要軍事目標,全都在它的偵探範圍。
(以上所有信息均屬公開資料不存在洩露機密,圖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