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戰機失事,大陸的鍋又來了?《自由時報》、「中時新聞網」等臺媒今天炒作臺前「空軍副司令」、退役中將張延廷的話,聲稱「共機頻擾臺,影響飛官訓練時數。」
報導稱,臺空軍昨日失事墜海的F-16V戰機,曾出現在臺空軍2018年5月發布臺西南「防空識別區監控共機轟-6」照片中,當時這架戰機尚未構改,飛行員是資深有經驗的,並非目前仍是學員的陳奕。張延廷宣稱,陳奕自2020年3月開始F-16換裝訓練至今,飛行時數實在太少,僅為正常情況下的1/3,「但以當前臺海緊張情勢,自是戰備優先,訓練的任務就會受到影響」。
一架編號6650由陳奕駕駛的F-16V戰機,11日下午在嘉義水溪靶場進行任訓練時發生墜毀意外。據臺灣《自由時報》報導,張延廷11日接受訪時稱,目前應可排除天氣因素,很可能是人為因素導致墜海,但也無法完全排除機械因素的可能性。
根據臺空軍公布的信息,陳奕2017年6月在臺空軍軍官學校(簡稱空軍官校)畢業,2020年3月16日到職臺空軍四聯隊,飛行總時數為321小時50分鐘,而飛行F-16機種的時數為60小時5分鐘。
曾任臺空軍官校校長的張延廷聲稱,陳奕畢業至今有4年半,理論上應該要飛行五六百小時,其飛行時數卻只有300多個小時,等於一年飛行不到100小時。
張延廷接著分析道,再者,陳奕接受F-16換裝訓練已經約22個月,卻只飛行60小時,換算下來等同一個月只飛行不到3個小時,而臺空軍飛行員理論上一個月的飛時應是15小時;就算是進行換裝訓練,也應該至少10小時,陳奕到四聯隊已經1年10個月,理應早已完訓,結果F-16的飛行時數卻只有正常狀況下的1/3。
一番詳細的分析操作後,張延廷的「重點」來了,能聽出熟悉的味道。
他宣稱,「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近年『中共』軍機擾臺,導致空軍戰機需要不斷地出任務,導致帶飛陳奕的教官出任務、可以訓練的戰機也出任務、油料也先使用在任務上,層層排擠之下,新進飛官的訓練時數受到影響,造成飛行訓練的風險提高,故從此次個案,空軍應正視共機頻繁擾臺,造成空軍訓練時數壓縮所帶來的問題」。
去年,綠營也曾把軍機失事這口大鍋扣在大陸頭上。
去年3月22日下午,臺東志航基地2架F-5E戰機疑在變換隊形時發生擦撞雙雙墜海,導致飛行員羅尚樺死亡,飛行員潘穎諄下落不明(失蹤27天後,其遺體才在南仁漁港岸邊被發現)。
當晚,民進黨臺北市黨部主委吳怡農就在臉書發文,聲稱「共軍不間斷『侵擾』造成臺灣飛行員、後勤及戰備訓練的壓力加重」。3月23日上午,臺「行政院長」蘇貞昌受訪時也「譴責大陸破壞區域和平、對臺灣施加壓力」。
另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據了解,昨日墜海的F-16V戰機,曾在臺西南「防空識別區」「監控共機轟-6」。報導稱,不過,臺空軍11日已下令所有F-16型戰機停飛,「暫時無法再進行監控共機侵擾」,相關任務由「幻影」戰機與IDF戰機執行。此外,去年9月,這架戰機在機堡起飛前,曾被發現起落架有異常。
對於張延廷此次的一番說辭,有島內網友說,將臺軍訓練不足推給大陸,什麼都扯上大陸沒邏輯,「又要甩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