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演兵場10月29日報導:今天上午,臺軍一架F-5E戰機在臺東外海執行訓練時因故障墜海,機上一名飛行員跳傘後落水被救後不治身亡。隨著戰機失事細節的曝光,這架在臺灣服役超過40年老式戰機的黑料也被臺媒挖出來……
資料圖:臺軍裝備的F-5E戰鬥機
據海外網援引臺灣「中央社」報導,臺軍軍方人士29日表示,一架F-5E戰機上午在臺東外海執行訓練時失聯。臺防務部門隨後發布新聞稿證實,飛行員發現戰機發動機故障之後緊急跳傘。但是因為當時臺東外海風勢強大且海象不佳,飛行員順利跳傘落海後被傘繩纏住而大量吃水,救護隊在最短時間內發現飛行員,並將他吊掛回到基地送往醫院,但搶救後仍在9點27分時宣告不治身亡。
事故現場 環視頻截圖
臺防務部門證實,失事的這架F-5E單座戰機隸屬臺東志航基地空軍第七聯隊,失事時由飛行員朱冠甍駕駛執行任務。起飛2分鐘後就因發動機失效,飛行員棄機跳傘,最終機毀人亡。目前,臺軍F-5戰鬥機部隊已全面停止飛行,並執行特檢及調查作業。
F-5E戰機是美制 F-5A 型機的改進型,1973 年 5 月投產並裝備美國空軍。F-5E/F戰鬥機是臺灣自行組裝生產的首款噴氣式戰鬥機,由當年的「航發中心」(現漢翔公司)與美國諾普洛斯公司合作,首架機於1974年出廠。臺軍的F-5E/F機隊一度超過300架,曾是該型戰機的最大用戶。
目前,臺軍的F-5/F系列戰鬥機主要都在737聯隊臺東志航基地,少數配屬401聯隊花蓮基地,主要擔任臺軍新晉飛行員的高級飛行訓練任務,並肩負部分空防巡邏、警戒及偵照任務。
資料圖:臺軍F-5型戰鬥機
臺媒報導稱,出事的F-5型戰鬥機是一款在臺灣服役超過40年的老式戰機,自2001年以來發生8起事故,導致多名飛行員喪生,其中以F-5F雙座型居多。2001年編號5356的F-5F戰機在臺東外海失聯,機上兩人失蹤;2005年1月27日編號5379的F-5F雙座戰機在臺東志航基地起飛前偏離跑道油箱爆炸,導致尾翼燒毀、右翼斷裂,兩名飛行員及時逃生;2006年6月17日編號5381的F-5F戰機在嘉義基地進行轉場訓練時墜毀,飛行員一死一傷;2006年8月28日,編號5384號F-5F故障,以機腹著陸方式迫降;2007年5月11日參加「漢光演習」的一架F-5F戰機疑似失速直接墜毀,兩名飛行員死亡;2009年7月15日編號5410的F-5F戰機,在澎湖石礁靶場執行空對地炸射訓練失事,兩名飛行員死亡;2011年9月14日編號5401的F-5F和編號5506的RF-5E單座偵察機在宜蘭東澳撞山墜毀,造成三名飛行員死亡。
資料圖:臺軍幻象2000戰機
臺媒還指出,此次事故是臺軍近5年來第5起墜機事件。2015年9月22日中午,由飛行教官王勁鈞少校及學員黃俊榮中尉所駕駛的AT-3教練機,在南投縣信義鄉馬博拉斯山附近空域進行「儀器飛行」訓練時突然失聯,臺軍陸空搜尋多日後,當月26日尋獲飛機殘骸及受困座艙內的兩位飛行員遺體。
2017年11月7日晚間,由飛行員何子雨上尉駕駛的編號2040幻象2000單座戰機,參與夜間訓練科目時失聯。直到2018年12月在雷達光點消失附近海域尋獲戰機鼻輪、減震支柱、發動機零件等失聯幻象戰機殘骸;2019年10月,尋獲戰機飛行記錄器(俗稱「黑匣子」)。
資料圖:臺軍UH-60M黑鷹直升機
2018年6月4日漢光演習期間,由臺空軍少校吳彥霆駕駛的F-16戰機擔任演習假想敵,模擬對臺北、基隆港發動戰機「空襲」任務,不料於當日下午1時44分在基隆上空失聯,飛行員死亡。
今年1月2日上午7點54分,臺空軍救護隊編號933的「UH-60M」黑鷹直升機,搭載臺「參謀總長」沈一鳴等13人,飛機起飛13分鐘後,其光點自雷達上消失,墜毀於新北市烏來區桶後溪谷。此事件造成沈一鳴等8人罹難,另5人生還,堪稱是臺軍史上最嚴重軍機失事意外。
演兵場(dfjs021)綜合環球網、海外網等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