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Z-05B「升半代」,底盤六對輪變七對輪,信息化程度大幅提升

2021-03-02 大炮兵主義

 

  

  上為PLZ-05B,下為PLZ-05A,PLZ-05與PLZ-05A沒有明顯的外觀區別,主要區別在於05A提升了信息能力,即數位化炮兵數據鏈,兩圖為同角度對比

  筆者在年初發布的文章中提到的解放軍陸軍與其裝備中,提到了解放軍炮兵「升半代」的裝備:PLZ-05B自行火炮。在2020年就有零星消息和照片,筆者預判該型號將會在2021年完成測試並少量試裝部隊。

  不過筆者沒想到這麼快就有全圖可以看到,而且根據信息,PLZ-05B已經完成了定型測試,準備試裝部隊。

  筆者這裡就試著分析一下PLZ-05B的性能,先說底盤,這是改動最大的地方。

  PLZ-05A採用的是國產第二代通用炮兵底盤,屬於40噸級底盤,發動機前置,戰鬥室底盤後置。採用了800馬力8V150中冷渦輪增壓柴油機和綜合傳動裝置,底盤有6對負重輪和3個拖帶輪。除了PLZ-05A和相應彈藥車,PHZ-10式火箭炮,PGZ-09式自行防空炮以及相應的雷達車。

  

  其實比起PLZ-05A,PGZ-09的運用更多些

  部隊對PLZ-05A的不滿主要就是來自這個底盤,這個底盤由於設計時間較早,依然採用「兩根杆」操作的機械變速,而且是單流傳動,就是抱死一側履帶的轉彎方式,無法原地轉向,800馬力動力驅動43噸的車體勉勉強強,動力略顯不足。

  而PLZ-05B的底盤直接六對輪變七對輪,拖帶輪也變成了四個,增強了承載力,同時還提高底盤高度。基礎的發動機前置,戰鬥室的後置布置是沒變的,筆者認為在此基礎上PLZ-05B換裝了新的發動機,大概率是1000馬力的新型8缸150HB發動機——96B那個發動差不多,甚至就是同一個動力包(96B最初的傳言動力包就是從某型自行火炮上來的)和CH-1000B系列綜合液力傳動。大幅提高了動力和可靠性,同時操作方式改為方向盤操作,雙流傳統,操作起來非常方便,「像開高檔小轎車一樣」。

  

  96B坦克的方向盤

  同時發動機百葉窗移到了車體右側面,增強了正面防護,估計其升級加裝附加裝甲後至少要能夠正面防30側面防12.7的程度。

  PLZ-05A戰鬥全重43噸,看PLZ-05B的底盤,筆者估計重量提高了,考慮到解放軍對重量裝備一向要求嚴格,筆者認為上限為50噸,大概率在45~50噸這個範疇內,最可能是個48噸。

  PLZ-05A重量輕一方面是我國當時科研水平有限,行走機構設計的很一般,無法承受太重的重量。另一方面是和我國過去基建水平和鐵路運力有關。過去我國道路、橋梁和貨運火車就能承受這麼重的裝備(99A嚴格限制在55噸也和這個有關係)。雖然方便部署,但是開炮之後比較「抖」,對精度和連續射擊有影響,德國PHZ2000打的那麼快那麼準和它沉有一定關係。目前我國基建水平大幅提高,有能力承受更重的裝備。

  更優秀的底盤賦予了05B更大的承載力,也就能搭載更好的動力系統。

  部隊對PLZ-05的火力系統還是挺滿意的,射速快,打的遠,打得準,時至今日依然的世界第一梯隊的自行火炮,但由於設計定型時間較早,目前來看也不是十全十美,仍有改進的空間。

  首先是自動裝彈機,PLZ-05A的自動裝彈機是參考俄羅斯2S19自行火炮的自動裝彈機,採用的是用炮塔尾艙臥式結構裝彈機,彈丸和發射藥分兩層存放在炮塔尾部的滾動循環彈艙裡,擺臂式氣動輸彈機能夠自動選擇彈藥並在高低射界的任意角度裝填彈藥,可以理解為一條滾動的輸彈鏈,選擇什麼彈藥就轉到什麼彈藥,然後自動填裝。

  

  圖為俄羅斯2S19的彈艙,可以看到就是兩個滾動輸彈鏈摞在一起,一共六層。

  並且2S19還有一套炮塔外全自動補彈裝置,彈丸通過鏈條驅動的滑軌自動補彈至帶式旋轉彈丸艙。藥筒也可通過補彈機構輸送至炮塔內。

  

  這套是蘇聯為了核大戰準備的,配合配套的補給車,可以做到人員不暴露在外就可以為自行火炮補充彈藥,甚至可以做到邊補彈邊打。

  解放軍的PLZ-05A則進行了改進,增強了可靠性,取消了炮塔外全自動補彈裝置,全靠人力補充彈藥,炮塔內只有一套移動彈帶,上面兩層加上周圍一圈均為藥筒。因為解放軍認為自行火炮不會在同一個陣地上持續開火,打一輪就要轉移,加上重量限制,所以自行火炮本身容彈量並不多。

  

  

  結合兩張圖可以看到,解放軍PLZ-05A是只有一套輸彈鏈,其他的位置都是防藥筒的。

  中俄採用的都是金屬藥筒,好處是氣密性強,使用方便,對炮閂要求低,可以自動採用自動炮閂。壞處就是在狀態的時候需要戰士手動在藥筒內調整藥包,然後在放到輸彈板上進行裝填,限制了裝填速度,因此PLZ-05A的射速為6-8發/分鐘。不能說慢,但是還不夠快。

  

  圖為PLZ-05A狀態畫面,中間為彈丸狀態,右側就是裝填手把調整好的藥筒放在另一個輸彈板上,之後會向內擺動到目前彈丸的位置,推彈杆推入,完成狀態。

  總臥式結構彈艙重量、尺寸較大,不如車體垂直儲彈簡單方便,沒能實現彈藥的全自動裝填,還在大量使用液壓馬達驅動,電機驅動程度低,可靠性差,全炮30發的攜彈量過少(尤其是現在有大量特殊彈種,30發一下子就顯得不夠用了),空間浪費比較大。

  同時瞄準方面自動化較差,還是手搖調炮,反應速度略慢,白白浪費了優秀的火控系統。

  

  這裡戰士就在依據屏幕裡的參數手搖調炮,PLZ-05A火控是先進的,但是火控數據要靠戰士手搖輸入。

  05有屏幕,那個就是信息化通信,那個屏幕就是接受來自營/連指揮車的目標諸元信息的,然後炮長從屏幕讀取諸元,再人力確認計算一下,報給炮手瞄準,炮手用眼睛瞄準火炮瞄準具裡的坐標,用雙手搖動高低機和方向機操作火炮瞄準到位

  05A就是優化了這個屏幕的功能,和更新了營指揮車的性能,然後調炮還是手搖

  從對比圖看,火炮本身除了制退器可能有變化外其餘變化不大,但是炮塔卻變矮了,因此裝彈機筆者不敢妄斷。我國是有研發模塊化裝藥的,但是筆者不確定會不會用在PLZ-05B上,因為這樣改動就太大了,就是完全全新設計了一款火炮。筆者猜測裝彈機還是用金屬藥筒,也可能還是臥式的。畢竟如果換成別的部隊需要重新適應,不符合「升半代」快速形成戰鬥力的需要。但是會利用現代技術進行改進,比如變成全電機驅動,進一步提高可靠性,優化彈藥存儲結構,提高帶彈量。瞄準系統變成類似PLC-181那樣的全自動、半自動和手動模式,不用再手搖了。

  

  PLC-181的操作屏,輸入諸元後可自動調炮,自動模式,順帶一提一鍵展開/收起也是按這裡

  

  PLC-181的操作杆也可以手動調炮的半自動模式,當然也有備份的搖炮搖柄

  當然這樣的話就需要有一臺獨立的發電機,這個到問題不大,現在裝甲車輛用電的地方越來越多,獨立發電機也越來越普遍,和發動機不相連,可以獨立使用。

  總的來看,PLZ-05B類似96B坦克,都是在原有裝備的基礎上利用現有技術「大改」的裝備,性能得到大幅提升,雖然和原有裝備技術繼承性較強,但是無法從原有裝備升級而來,畢竟底盤都換了。理論上是能給一個新編號的,但是按照解放軍的標準不算獨立的新裝備,因此定義為改進型號。

  PLZ-05B的水平屬於世界自行火炮第一梯隊前列,強於俄羅斯的2S19和美國的M109A6/A7,但略弱於2S35和M109A8/XM1299——這兩個都是使用的模塊化裝藥,M109A8/XM1299還用的是58倍155火炮。

  

  M109A8/XM1299還是非常先進的,還有XM1155炮彈之類的先進彈藥加持

  當然各位也不必著急,畢竟PLZ-05B只是「升半代」,真正的新一代自行火炮肯定也在研發中了,模塊化裝藥,無人炮塔,更大倍徑的155火炮,都會有的。

相關焦點

  • 國產新型自行火炮升級七對負重輪 — 石油大戶曾引進上一代
    關於國產自行火炮其實早已在全球享有盛名,不管是射程、火力和彈藥種類,以及信息化程度都非常先進,甚至是領先於美國的M109A7「帕拉丁」火炮系統。
  • 中國最強火炮曝光, 世界頂級性能, PLZ-05B自行榴彈炮!
    就在近日,世界級的PLZ-05自行榴彈炮再度爆出深度改進型號。 PLZ-05是中國陸軍最強世界上也是一流水準的155毫米自行榴彈炮,採用履帶式裝甲底盤,全封閉旋轉炮塔52口徑炮管,可伴隨重裝部隊機動作戰。發射低阻全膛底排彈射程可達50公裡,發射火箭增程彈甚至可攻擊70公裡以外的目標。自動裝彈機可以保證每分鐘6發的速度覆蓋目標,火力相當強大。
  • 國產外貿八輪120迫擊炮亮相!迷彩塗裝很亮眼,用戶一目了然
    圖:泰國陸軍從我國進口的VN-1C八輪步戰車在八輪版之前,兵器工業對外主打的主要是採用WZ551底盤的六輪版SM4型120mm自行迫擊炮。而由於八輪底盤的承載能力更強,空間更大,因此直接將六輪底盤的設計和配置移植過來也就很容易了。兩個版本相比,除了彈藥攜帶量和越野機動性之外,其他方面的性能應該是差不多的。火控方面,兩個版本都非常完善,都配有測地測嚮導航系統,能夠藉助慣導和衛星定位完成陣地機動和進入陣地後的快速定位定向。
  • 7對輪!中國新一代155自行火炮曝光,美國火炮輸在了起跑線上
    全新的05B火炮,外觀上最大的改進,就是採用了7對負重輪的新型底盤,載重量更大,能裝載更大的炮塔;機動性更好,射擊穩定性也更好;底盤通用程度高,可靠性也更高。因此,從側面看,05B的炮塔也更加方正,體積比PLZ-05A的炮塔更大,預計能夠採用更加先進的自動裝彈機,單車炮彈數量有望從30發增加到50發以上。
  • 臺積電:一年半之後不用「輪大夜」了
    據臺媒天下雜誌報導,臺積電資深副總經理秦永沛宣布,預期一年或一年半後,有「黑手」之稱的設備工程師,將不用輪大夜班。報導指出,這將結束臺積電「十萬青年十萬肝」的生活。按照天下雜誌報導,臺積電之所以決心改變,與一篇網文有關。
  • 五對負重輪
    以上關於5對負重輪之最成為軍事愛好者及模型廠家特別關注的題材。在這裡我找了些關於五對負重的模型,其中包括在下多年的作品,以及其他玩家製作的5對負重輪以供大家品鑑。1.敘利亞政府軍使用的以帝郎4底盤去掉炮塔後,改裝的步兵戰車!
  • 中國「新輪突」的王牌—ST1-BR突擊炮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在今年珠海航展盛會上一次性推出了10多型共34輛裝甲戰車,除我們大家比較熟悉的VT-4、VT-5兩款主戰坦克外,還有一款「陸地猛虎」,不僅極大程度的填補了我國在陸戰裝備外貿出口領域的產品空白而且還在一些新的領域定義了全新的高度。比如今天我們要了解的,「裝甲與反裝甲」日上火力展示環節的主角之一ST1-BR輪式105毫米突擊炮。
  • 解放軍未來的重型底盤 第三代重型軍用卡車
    近日,陝汽集團經過激烈競爭以排名第一的優異成績,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代重型軍用越野汽車唯一中標廠家,該車型陝汽集團歷經十年,經多輪試製
  • 礦井提升機天輪襯墊的分析與應用
    為延長天輪和鋼絲繩的使用壽命,在提升機及絞車天輪的輪緣上均採用了襯墊。銅興公司使用天輪襯墊數十年,取得了很好的應用效果。實踐表明,襯墊既延長了天輪和鋼絲繩的使用壽命,減小了提升中心變化,也提高了提升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天輪是單繩纏繞式礦井提升機的重要部件。天輪使用壽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輪緣使用壽命,故延長輪緣使用壽命即可延長天輪使用壽命。
  • 罕見的德國重型火力支援車,8輪驅動8輪轉向,可與坦克搏殺
    1934年初,德國國防軍計劃設計一款8輪重型裝甲車,要求8輪驅動,8輪轉向,最大時速要能達到90公裡/時,而且必須能夠抵擋任何距離射來的7.92
  • 新型輪式突擊炮再度現身,裝車長觀瞄遙控武器站,性能大提升
    近日,微博內再次出現了新一代8X8輪式突擊炮的照片,這種布局與現役11式輪式突擊炮構型完全不同的輪式車輛一經出現,就引發了極大的關注,各方面性能比起國產大八輪系列大大提升但是11式也有一些缺點,具體表現在該車的裝甲過薄,畢竟23噸級的車子再加上步戰底盤天生的防護不會太好,為了炮塔中置布局又得將步戰底盤的動力前置改變,減小了通用性。火炮加了制退器又使得炮塔後置不現實,容易對車體衝擊太大。330千瓦動力略低,105低坐力膛壓也減了,射擊的穩定性不好,炮塔過大,還採用手動裝填。這些都成為新輪突改進的方面。
  • 人體能量系統 —— 三脈七輪身心靈詳解
    七個脈輪就是其中振動形態,構成了奧秘的「彩虹橋」,通過這個聯繫管道,連結了天與地、心與身、靈性與物質、過去與未來。當我們在眼前時代的喧囂與騷動中團團打轉時,脈輪的作用就像齒輪一樣,帶動了進化的漩渦能量,牽引著我們不斷前進,朝向意識尚未被開發的領域及無限潛能。身體是載運意識的工具,而脈輪就是生命之輪,它駕駛著這個載具通過試煉、磨難和蛻變。
  • 淺談美軍輕型戰術輪車發展歷程
    美軍近年來因悍馬車於海外戰場中,多次傳出裝甲防護力不足致使人員裝備損失,為提升作戰效能並汰換服役多年的 M1114 型悍馬車,美軍遂研發新型車種,並要求其兼具火力、防護與機動力,即「聯合輕型戰術輪車」。 自第一次波灣戰爭以來,美軍多半依靠悍馬車執行戰鬥與機動巡邏任務。
  • 奔馳卡車底盤的改裝車,卡車司機跑高速最不想用到,用一次可能一趟白跑
    不止是公路車標配自動變速器,這輛Arocs清障車配的也是奔馳第三代換擋系統(PowerShift 3),變速器末端有取力器輸出動力驅動液壓泵供上裝使用。底盤前2軸為轉向輪,使用普利司通385/65R22.5輪胎,與地接觸面積更大,滿載的時候44噸對路面損壞會小一點。
  • 漁線輪知識詳解說明
    因雙軸鼓型漁線輪為釣大魚而採用,所以釣前應將漁線輪底座加固,以防止上大魚時鬆脫,拋投前左手拇指壓住漁線,右手將止轉杆板起,把釣組拋投至釣點,拋竿後關閉,餘線收緊固定。六、叉式齒型漁線輪:又稱手輪、土輪,由軸杆、卷線槽、叉形輪葉、螺帽、螺栓等部件組成。叉式齒型漁線輪的結構簡單,通常採用6~9隻等長的叉齒固定在軸頭上,利用叉齒槽替代卷線槽來儲線。
  • 角鬥場轉為輪抽模式的說明
    我們認為這能促使輪抽模式玩家也去提升卡牌收藏進度。這一點也不會變。 我們所不喜歡的 現在讓我們羅列下在當前的角鬥場模式,有哪些元素是我們所不喜歡的。 1、太耗時對於某些玩家來說,他們根本不在意這個時長。
  • 自動化設備同步帶輪設計計算
    同步帶輪的節圓直徑計算:     Dp=p×Z/∏  Dp:節徑Z :齒數∏:圓周率同步帶輪實際外圓直徑計算:De= Dp-2δ   Dp:節徑δ:節頂距>同步帶輪中心距及同步帶節線長計算中心距的確定同步帶的選型方法步驟1 確定設計時的必要條件
  • 擁有「五對負重輪」,身披裝甲不是坦克,那些奇葩的國產裝甲車
    由於生產年限長,再加上改進型號眾多,"五對負重輪傳奇"可以說是深深烙印在了不少軍迷心中,甚至在軍迷群體中還誕生出了一個團體——數輪黨。只要車輛底盤有五對負重輪,那麼就會被歸納到"59改"的行列中。然而,一般情況總有特殊化,在解放軍的眾多"五對負重輪"當中,還真有那麼一些不務正業的車,放著正經坦克不做,而是擔當一些稀奇古怪的罕見車輛。下面,就讓我們去看看這些奇葩的"五對負重輪"吧。
  • PLZ-52大戰K9雷神,優劣顯而易見
    二代、二代半、三代155毫米自行火炮之間的劃分,主要有射程、射速、火力反應速度等幾個重要的標準。比如AS-90、M-109A6是標準的二代155毫米自行火炮,PLZ-45因為射程遠超過前兩者,所以其是二代半的155毫米自行火炮。然PZH-2000則是標準的三代155毫米自行火炮,與二代和二代半相比,不僅射程、而且射速以及火力反應速度都大大超過。性能全面超出的代價就是價錢出奇的貴,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PZH-2000的價格就已經接近了700萬美元,而當時普通的二代車只有其不到一半的價格。
  • 中國05式兩棲步戰車,戰力幾何?
    ZBD-05兩棲步兵戰車ZBD-05兩棲步兵戰車就是AAAV兩棲突擊車的國產版本。為了提升該車在水上航行時的操控性以及增加航行速度,它採用了兩臺噴水推進器,託這兩臺噴水推進器的福,ZBD-05兩棲步兵戰車不但在水上可以輕鬆地轉向,甚至可以倒車。雖然在車體兩邊各有六個負重輪,不過在水上航行時這六個負重輪都可以收起來,當負重輪收起時該車的操控性和速度也會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