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為PLZ-05B,下為PLZ-05A,PLZ-05與PLZ-05A沒有明顯的外觀區別,主要區別在於05A提升了信息能力,即數位化炮兵數據鏈,兩圖為同角度對比
筆者在年初發布的文章中提到的解放軍陸軍與其裝備中,提到了解放軍炮兵「升半代」的裝備:PLZ-05B自行火炮。在2020年就有零星消息和照片,筆者預判該型號將會在2021年完成測試並少量試裝部隊。
不過筆者沒想到這麼快就有全圖可以看到,而且根據信息,PLZ-05B已經完成了定型測試,準備試裝部隊。
筆者這裡就試著分析一下PLZ-05B的性能,先說底盤,這是改動最大的地方。
PLZ-05A採用的是國產第二代通用炮兵底盤,屬於40噸級底盤,發動機前置,戰鬥室底盤後置。採用了800馬力8V150中冷渦輪增壓柴油機和綜合傳動裝置,底盤有6對負重輪和3個拖帶輪。除了PLZ-05A和相應彈藥車,PHZ-10式火箭炮,PGZ-09式自行防空炮以及相應的雷達車。
其實比起PLZ-05A,PGZ-09的運用更多些
部隊對PLZ-05A的不滿主要就是來自這個底盤,這個底盤由於設計時間較早,依然採用「兩根杆」操作的機械變速,而且是單流傳動,就是抱死一側履帶的轉彎方式,無法原地轉向,800馬力動力驅動43噸的車體勉勉強強,動力略顯不足。
而PLZ-05B的底盤直接六對輪變七對輪,拖帶輪也變成了四個,增強了承載力,同時還提高底盤高度。基礎的發動機前置,戰鬥室的後置布置是沒變的,筆者認為在此基礎上PLZ-05B換裝了新的發動機,大概率是1000馬力的新型8缸150HB發動機——96B那個發動差不多,甚至就是同一個動力包(96B最初的傳言動力包就是從某型自行火炮上來的)和CH-1000B系列綜合液力傳動。大幅提高了動力和可靠性,同時操作方式改為方向盤操作,雙流傳統,操作起來非常方便,「像開高檔小轎車一樣」。
96B坦克的方向盤
同時發動機百葉窗移到了車體右側面,增強了正面防護,估計其升級加裝附加裝甲後至少要能夠正面防30側面防12.7的程度。
PLZ-05A戰鬥全重43噸,看PLZ-05B的底盤,筆者估計重量提高了,考慮到解放軍對重量裝備一向要求嚴格,筆者認為上限為50噸,大概率在45~50噸這個範疇內,最可能是個48噸。
PLZ-05A重量輕一方面是我國當時科研水平有限,行走機構設計的很一般,無法承受太重的重量。另一方面是和我國過去基建水平和鐵路運力有關。過去我國道路、橋梁和貨運火車就能承受這麼重的裝備(99A嚴格限制在55噸也和這個有關係)。雖然方便部署,但是開炮之後比較「抖」,對精度和連續射擊有影響,德國PHZ2000打的那麼快那麼準和它沉有一定關係。目前我國基建水平大幅提高,有能力承受更重的裝備。
更優秀的底盤賦予了05B更大的承載力,也就能搭載更好的動力系統。
部隊對PLZ-05的火力系統還是挺滿意的,射速快,打的遠,打得準,時至今日依然的世界第一梯隊的自行火炮,但由於設計定型時間較早,目前來看也不是十全十美,仍有改進的空間。
首先是自動裝彈機,PLZ-05A的自動裝彈機是參考俄羅斯2S19自行火炮的自動裝彈機,採用的是用炮塔尾艙臥式結構裝彈機,彈丸和發射藥分兩層存放在炮塔尾部的滾動循環彈艙裡,擺臂式氣動輸彈機能夠自動選擇彈藥並在高低射界的任意角度裝填彈藥,可以理解為一條滾動的輸彈鏈,選擇什麼彈藥就轉到什麼彈藥,然後自動填裝。
圖為俄羅斯2S19的彈艙,可以看到就是兩個滾動輸彈鏈摞在一起,一共六層。
並且2S19還有一套炮塔外全自動補彈裝置,彈丸通過鏈條驅動的滑軌自動補彈至帶式旋轉彈丸艙。藥筒也可通過補彈機構輸送至炮塔內。
這套是蘇聯為了核大戰準備的,配合配套的補給車,可以做到人員不暴露在外就可以為自行火炮補充彈藥,甚至可以做到邊補彈邊打。
解放軍的PLZ-05A則進行了改進,增強了可靠性,取消了炮塔外全自動補彈裝置,全靠人力補充彈藥,炮塔內只有一套移動彈帶,上面兩層加上周圍一圈均為藥筒。因為解放軍認為自行火炮不會在同一個陣地上持續開火,打一輪就要轉移,加上重量限制,所以自行火炮本身容彈量並不多。
結合兩張圖可以看到,解放軍PLZ-05A是只有一套輸彈鏈,其他的位置都是防藥筒的。
中俄採用的都是金屬藥筒,好處是氣密性強,使用方便,對炮閂要求低,可以自動採用自動炮閂。壞處就是在狀態的時候需要戰士手動在藥筒內調整藥包,然後在放到輸彈板上進行裝填,限制了裝填速度,因此PLZ-05A的射速為6-8發/分鐘。不能說慢,但是還不夠快。
圖為PLZ-05A狀態畫面,中間為彈丸狀態,右側就是裝填手把調整好的藥筒放在另一個輸彈板上,之後會向內擺動到目前彈丸的位置,推彈杆推入,完成狀態。
總臥式結構彈艙重量、尺寸較大,不如車體垂直儲彈簡單方便,沒能實現彈藥的全自動裝填,還在大量使用液壓馬達驅動,電機驅動程度低,可靠性差,全炮30發的攜彈量過少(尤其是現在有大量特殊彈種,30發一下子就顯得不夠用了),空間浪費比較大。
同時瞄準方面自動化較差,還是手搖調炮,反應速度略慢,白白浪費了優秀的火控系統。
這裡戰士就在依據屏幕裡的參數手搖調炮,PLZ-05A火控是先進的,但是火控數據要靠戰士手搖輸入。
05有屏幕,那個就是信息化通信,那個屏幕就是接受來自營/連指揮車的目標諸元信息的,然後炮長從屏幕讀取諸元,再人力確認計算一下,報給炮手瞄準,炮手用眼睛瞄準火炮瞄準具裡的坐標,用雙手搖動高低機和方向機操作火炮瞄準到位
05A就是優化了這個屏幕的功能,和更新了營指揮車的性能,然後調炮還是手搖
從對比圖看,火炮本身除了制退器可能有變化外其餘變化不大,但是炮塔卻變矮了,因此裝彈機筆者不敢妄斷。我國是有研發模塊化裝藥的,但是筆者不確定會不會用在PLZ-05B上,因為這樣改動就太大了,就是完全全新設計了一款火炮。筆者猜測裝彈機還是用金屬藥筒,也可能還是臥式的。畢竟如果換成別的部隊需要重新適應,不符合「升半代」快速形成戰鬥力的需要。但是會利用現代技術進行改進,比如變成全電機驅動,進一步提高可靠性,優化彈藥存儲結構,提高帶彈量。瞄準系統變成類似PLC-181那樣的全自動、半自動和手動模式,不用再手搖了。
PLC-181的操作屏,輸入諸元後可自動調炮,自動模式,順帶一提一鍵展開/收起也是按這裡
PLC-181的操作杆也可以手動調炮的半自動模式,當然也有備份的搖炮搖柄
當然這樣的話就需要有一臺獨立的發電機,這個到問題不大,現在裝甲車輛用電的地方越來越多,獨立發電機也越來越普遍,和發動機不相連,可以獨立使用。
總的來看,PLZ-05B類似96B坦克,都是在原有裝備的基礎上利用現有技術「大改」的裝備,性能得到大幅提升,雖然和原有裝備技術繼承性較強,但是無法從原有裝備升級而來,畢竟底盤都換了。理論上是能給一個新編號的,但是按照解放軍的標準不算獨立的新裝備,因此定義為改進型號。
PLZ-05B的水平屬於世界自行火炮第一梯隊前列,強於俄羅斯的2S19和美國的M109A6/A7,但略弱於2S35和M109A8/XM1299——這兩個都是使用的模塊化裝藥,M109A8/XM1299還用的是58倍155火炮。
M109A8/XM1299還是非常先進的,還有XM1155炮彈之類的先進彈藥加持
當然各位也不必著急,畢竟PLZ-05B只是「升半代」,真正的新一代自行火炮肯定也在研發中了,模塊化裝藥,無人炮塔,更大倍徑的155火炮,都會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