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結構設計七大原則

2021-12-27 儒思HR實戰智庫

儒思(www.ruthout.com):學習人事好榜樣

點擊預約今晚8點免費乾貨直播(7月6號)

「組織結構設計與實踐分享

準時提醒開播並進入直播間

文末附課件領取

作為企業主,設計組織結構也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如何設計組織結構?這需要你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則。

一、分工適度原則

每一項工作都可以劃分為較小的單位,如果每個人從事其中的一個部分,實行勞動分工,每天不斷地重複同一工作,熟練程度會越來越強,這可以使持不同技能的人各盡其能充分發揮他們各自的技能。分工專業化,對於重複程度高的企業可能提高整個組織的勞動效率,有利於對員工施以有效的控制,這對於高度精細和複雜的操作工作尤其如此:分工越細,用機器替代人力、腦力越成為可能,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可能性越大。

但在設計組織結構、實施分工時,我們必須注意的是分工必須適度,分工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但分工也是有一定限度的。

過度的分工已經失去了其原有的作用,勞動生產率不但不能有效提高,相反有可能會大幅下降。

二、集權與分權相結合原則

企業的組織體制,既要有必要的權力集中,又要進行適當的分散,兩者不可偏廢,缺一不可。

在不同的時期,面對不同的環境,企業應該採用不同的權力分配方式,或集權或分權。以下是集權和分權的一些基本原則:

1、決策指揮代價。決策指揮代價越高,權力越應集中。

2、部屬能力。部屬能力越強,越應分權。

3、控制系統的完善性。控制系統比較完善,分權程度可以高一些。

4、危機程度。如果企業危機嚴重,如市場環境惡化,就應集權。

5、對決策速度的要求。客觀上要求快速決策,則要提高集權程度。

6、政策一致性要求。如果要保持政策的一致性,那麼這些決策就不能由各部門分散作出,而應集權,由高層作出決策。

7、決策影響面大小。決策影響到多個單位,決策權應上移,實行集權

三、權責對等原則

組織結構定下來後,就產生了一系列的管理職位,每一個管理職位都具有某種特殊的內在的權力,任職者擔任這一職務後,就會被賦予一定的權力。

在設計這些職位時,必須注意職權與職責對等的原則,對每一職位授予某一權力的時候,必須使其承擔相應的責任,有多大的權力就應當承擔多大的責任,履行相應的義務。

授權不授責有可能導致濫用職權。光有責任沒有權力則根本無從開展工作,因此在組織的設置中要體現職位的責權利關係,真正做到權責對等。

四、管理幅度適度原則

管理幅度也稱管理寬度或管理跨度,它是平均每位幹部管理下屬員工的數量配置,請注意這一數量應該是管理者能夠有效地直接管理下屬的人數。

有效的管理幅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隨著管理者本身能力、下屬員工的素質、工作的性質、工作條件及外部環境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

一個基層經理人員的管理幅度應為多少人,高層經理以直接領導多少人為好,對此沒有確切的數據,一般來說,每個層次向上匯報的人數以6-8人較為合適,當然這指的是平均水平,有些精力特別旺盛的領導直接指揮的下屬也可以超過6-8人,達到10人之多,但當這個數字達到15人時,領導人肯定會整天糾纏於日常事務,而很少有精力再來思考企業的未來和戰略的問題了。

管理幅度的大小還會影響組織的縱向層次的多少,管理幅度越大,組織層次越少,形式也就越扁平,反之,組織的中間層次也越多。

在組織結構設計時,必須根據組織的具體情況為每一層次確定合適的管理幅度,過大或過小的管理幅度對企業的發展都是不利的。

五、角色一致原則

角色一致原則也是組織設計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原則,角色一致原則即組織內部各種成員只扮演一個角色,承擔一種責任。

而不能要求組織成員在處理問題或工作時既從全局角度又從局部角度進行考慮。

否則組織內部就會出現角色不一致現象,組織成員會處於一種矛盾的狀態。

角色不一致還出現在家庭企業中,在這些企業中,各種親屬擔當各色各樣的職務,長輩和晚輩關係,領導和下屬關係就交織在一起,這時,角色分清就尤為重要了。

六、分權與控制系統同步建設原則

權力的分散,使企業面臨一個十分重要卻又不得不解決的管理問題,為有效地控制各職能部門,避免出現各部門詢私舞弊,知情不報,超越權力範圍行事,這就需要企業在分權的同時建設控制系統。

有效分權的前提條件是企業內部具有較為完善的控制系統(小公司除外)控制系統比較差,或者根本沒有控制系統,就不知道權力是如何被運用,而不知道分下去的權力是否被恰當的利用的分權對企業而言是相當危險的。

如果在分權的同時建設完善的控制系統,通過控制系統來了解和反映各部門的問題,並且賦予控制系統以重大問題的臨時停止權,那麼就可以保證公司上層及時發現各部門問題並採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決。

七、企業文化與組織建設同步原則

在組織建設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和問題,形成形形色色的衝突和矛盾,這些問題的絕大部分可以由規章制度進行規範和解決,但與此同時,作為軟性管理因素的企業文化也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調整員工的態度和行為。

在組織結構建設的同時,如果輔以相應的企業文化建設,則有利於組織結構的建設並有效地發揮作用。

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組織結構設計如何落地實操的內容,儒思創始人崔曉光老師今晚將特別開設一期視頻進行乾貨直播。


今天晚上8點

微信視頻號:曉光說人資

組織結構設計與實踐分享

點擊預約,會準時提醒開播,直接進入直播間免費看課

乾貨直播的獨家課件可通過視頻號私信老師領取,進入視頻號後點擊右上角「私信」,輸入要領取的課件名稱,提前預習方便晚上更好的觀看直播。

關於組織結構設計相關的問題,可以在本期直播間在線諮詢崔老師進行互動解答,建議具體描述企業/個人情況+具體問題,老師會優先解答

組織能力構建九連講

每周二、四晚8點各直播一講

丨本文由儒思HR實戰智庫(ID:cuixg111)整理編輯,內容來源網絡素材。若須引用或轉載,請務必註明。

相關焦點

  • 程序設計原則
    軟體架構設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不斷地演進發展。每個程式設計師都可以從理解編程原則和模式中受益。軟體設計原則是一組幫助我們避開不良設計的指導方針。本文或許會對你的編程、程序設計、討論或評審工作有所幫助。二、通用設計原則1. KISS所謂KISS原則,即:Keep It Simple,Stupid,指設計時要堅持簡約原則,避免不必要的複雜化,並且易於修改。
  • 機械結構設計中的力學原則
    解決措施:彎曲和扭轉應力在橫截面越遠離中心越大,橫截面中心很小,同等材料截面積情況下,空心的結構有更好的強度和剛度。對金屬構件,壓應力是拉應力的多倍,但受壓狀態下,失穩破壞會破壞強度,設計上應避免。應注意檢查是否有細長杆受壓結構。改進措施:使結構因為受熱的變形自由。
  • RNAi的原理及siRNA設計的原則
    siRNA設計的一般原則:1、siRNA靶序列的長度在21nt左右。 按照一般的原則設計出來的siRNA具有不確定性,沉默效果比較隨機,現在的siRNA設計很少只考慮一般原則。 Tusch設計原則1、從cDNA序列起始密碼子的50-100nt開始選取靶序列。
  • EPS卡特爾組織原則與註冊流程(2021)
    故經學派接引工作組集體討論並由臨時執行委員會審議決定,現對卡特爾組織原則與註冊流程進行修訂。作為學派的基本結構性單位與分析家訓練的重要制度性工具,卡特爾小組的運作須遵循拉康提出的以下組織原則。這些原則不但考慮到了弗洛伊德在《群體心理學與自我的分析》中指出的群體內的認同現象及其連帶的暗示效果,從而在其結構和功能上極大限制了於精神分析共同體內部運作的諸多想像性效應,同時它們也還兼顧到了不同主體與知識之間關係的獨特性,從而允許了每個主體在對工作的轉移中基於無意識的因果性邏輯去製作其自身與知識的關係。
  • 組織結構形式之直線職能制
    一、直線職能制的含義直線職能制是一種組織結構形式,指在組組內部,既設置縱向的直線指揮系統,又設置橫向的職能管理系統,以直線指揮系統為主體的一種管理組織
  • QC七大手法和九大步驟
    「七大手法」主要是指企業質量管理中常用的質量管理工具,有「老七種」和「新七種」之分。
  • 敏捷組織 2.0 | 掌握組織設計的要素、敏捷組織的特點和效能
    本次內容根據第二期直播課後半部分整理,圍繞「組織設計的要素」、「敏捷組織的特點」、「敏捷組織的效能」三部分內容展開。對於企業而言,組織的進化和升級就是人才升級。而複合效應就涉及人才之間的相互協同,當企業的溝通機制、決策機制和激勵機制相對比較高的時候,最終就會形成很強的組織文化。這裡的組織文化具體是指:去中心化的文化、敏捷性的文化,快速響應的文化、分布迭代的文化等等。組織設計的幾大要素:目標標準、關係流程、架構分工以及文化制度。這幾個要素是企業人才策略和組織策略的核心所在。
  • 品管七大手法,新QC七大工具詳細大全.
    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統計管理方法,又稱為初級統計管理方法或者新舊QC七大工具(手法),都是由日本總結出來的。
  • 知識管理的5大原則
    每個組織都需要找到自己的解決方案,設計自己的框架。沒有統一的模板,沒有普適的方案,沒有KM科技殺手鐧,沒有一個包含所有功能的魔法系統,沒有單獨的KM流程組件,沒有為所有KM角色的單個設計,沒有所有組織都適用的KM戰略。 我們認為有5個知識管理原則在每個成功實施KM的組織都能看到的,也是成功KM框架的基石。(這些是KM框架設計的通用原則,不是戰略設計或實施原則。)
  • 有效提升組織變革管理的10項指導原則
    長期的結構變革有四種特性:影響重大(涉及重大深遠的改變);時間持久(經年累月的持續);戰略重要性。然而,只有當變革發生在個體員工層面時,公司才能從中獲得回報。許多高管了解上述特性並對此表示擔憂。下文所列的是他們總結出的變革管理的10項指導原則。以這10條原則為系統的、全面的框架,高管能夠更好地理解應當期待什麼,如何管理好個人變革以及如何推動組織進行變革。系統化應對「人性面」任何重大變革都會引起「人的問題」。比如設立新的領導崗位,更改職務,開發新的工作技能,以及當員工感到不確定時而產生的抗拒。
  • 幼兒園遊戲設計的原則
    保證遊戲教學的娛樂性除了要遵循遊戲活動本身的基本原則和規律外,還應注意要使遊戲新穎、奇特、出乎意料,這樣的性質往往使遊戲教學變得更有色彩,使遊戲中掌握知識的過程變得引人入勝。 具體活動和反省抽象相結合的原則是指教師在組織遊戲教學時既要讓兒童有具體實際的遊戲活動,又要引導兒童對遊戲過程和遊戲結果進行總結和評價,從而幫助兒童從具體的活動對象及活動過程本身中抽象出概念、定義、原理和解決問題的辦法及規律。 具體實際的遊戲活動除了指遊戲在時間上的展開有始有終以外,它還有比其他活動更強的外顯行為性。
  • 無線AP選型設計原則詳解
    如何根據應用場景選擇合適的AP,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無線AP的設計原則。
  • "新QC七大工具(手法)",完整版!
    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統計管理方法,又稱為初級統計管理方法或者新舊QC七大工具(手法),都是由日本總結出來的。日本人在提出舊七種工具推行並獲得成功之後,1979年又提出新七種工具。舊QC七大手法偏重於統計分析,針對問題發生後的改善,新QC七大手法偏重於思考分析過程,主要是強調在問題發生前進行預防。之所以稱之為「七種工具」,是因為日本古代武士在出陣作戰時,經常攜帶有七種武器,所謂七種工具就是沿用了七種武器。舊七大工具:檢查表、數據分層法、排列圖、直方圖、因果分析圖、散布圖、控制圖。1 .
  • C程序流程設計--選擇結構
    程序框圖的設計是在處理流程圖的基礎上,通過對輸入輸出數據和處理過程的詳細分析,將計算機的主要運行步驟和內容標識出來。程序框圖是進行程序設計的最基本依據,因此它的質量直接關係到程序設計的質量。一、語句概述C語句:以「;」作分隔符,編譯後產生機器指令。C語句分類:表達式語句:表達式加分號構成。
  • 可以使你靈活玩轉醫院品管的七大手法
    組織性的品質管制方法是指從組織結構,業務流程和人員工作方式的角度的方法,它建立在全員品質管制的思想之上,主要內容有制定質量方針,建立體系,開展QC小組活動,各部門質量責任的分擔,進行質量診斷等。 (1)初級統計管理方法:又稱為常用的統計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檢查表、層別法、排列圖、直方圖、魚骨圖、散布圖、控制圖等所謂的QC七工具(或叫品管七大手法)。
  • QC七大工具是質量人標配?換個角度看魚骨圖 | Fish Bone Diagram
    混跡質量圈的人,恐怕莫不對 QC 七大工具 有所了解,「七大工具」幾乎成了質量人的標配,也是在我們質量管理中啟蒙般的存在。
  • QC七大手法
    介紹品管新七大手法,也叫品管新七大工具,其作用主要是用較便捷的手法來解決一些管理上的問題,與原來的"舊"品管七大手法相比,它主要應用在中高層管理上
  • 結構跟隨戰略 組織能力
    他的三部巨著《戰略與結構》、《看得見的手》、《規模與範圍》,被學界譽為經典之作。一、結構跟隨戰略在《戰略與結構》一書中,錢德勒以杜邦、通用汽車、新澤西標準石油和零售商業的西爾斯四家公司為主要案例,詳細考察了20世紀前期美國大企業從直線職能結構向多部門結構轉變的過程,並提出結構跟隨戰略的主題,即企業擴張戰略必須有相應的結構變化跟隨。
  • 管道布置設計原則、基本要求與補償器的選擇
    )室內管道布置原則1.儘量避免管道對室內採光的影響,不應妨礙窗戶的啟閉;2.不應影響設備的操作和維護(如抽管檢修和設備起吊);3.在水平管道交叉較多的地區,一般按管道的走向,劃定縱橫走向的標高範圍,將管道分層布置;4.熱力管道一般布置在油管道的上方,當需布置在油管道下面時,在油管道的閥門、法蘭或可能漏油部位下方的熱力管道
  • 機械模型中的結構設計
    更加一般性的機械結構設計有共通之處,也有不一樣的地方,但所遵循的原則是類似的,所要考慮的問題類型也差不多。這裡所講的內容多數屬於常識範疇。就工業設計專業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而言,機械結構設計是個很寬泛的領域,內容繁雜,但沒有太多的難度,大部分知識是專業常識層面的東西。一聽就明白,自己做幾個模型根據親身體會慢慢也能總結經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