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跟隨戰略 組織能力

2021-02-14 管理之道 文明化成

 

錢德勒以企業史的研究而著稱,令人信服地描述了大公司的發展歷程。他的三部巨著《戰略與結構》、《看得見的手》、《規模與範圍》,被學界譽為經典之作。

一、結構跟隨戰略

在《戰略與結構》一書中,錢德勒以杜邦、通用汽車、新澤西標準石油和零售商業的西爾斯四家公司為主要案例,詳細考察了20世紀前期美國大企業從直線職能結構向多部門結構轉變的過程,並提出結構跟隨戰略的主題,即企業擴張戰略必須有相應的結構變化跟隨。

他認為,企業在多樣化擴張戰略的引導下,規模逐步擴大,當積累一定資源後,會開始向不同地區或者向不同產品市場的方向發展。多部門結構可以更有效地協調大規模的生產和分配,適應越來越多樣化並複雜化的企業活動。當企業的經營擴大、新的戰略制定後,沒有進行相應的結構調整,組織面臨的只能是無效率。要想避免這種無效率,無論企業怎樣擴大經營業務,根據業務制定出怎樣的決策,組織都必定要作出相應調整與變化。這一觀點,被人們稱為錢德勒命題。

錢德勒將戰略定義為:企業長期目標的決定,以及為實現這些目標所必須採取的系列行動和資源分配。

企業戰略的出發點是要適應環境,其實質是組織對相關環境的適應過程,以及由此產生的組織內部結構變化的過程,因此,企業的組織結構必須要與企業戰略相對應。

二、看得見的手

    錢德勒在《看得見的手》一書中,討論了美國企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管理革命。他明確表示,這本書所討論的主題就是現代工商企業在協調經濟活動和分配資源方面已取代了亞當·斯密的所謂市場力量的『無形的手』。市場依舊是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的創造者,然而現代工商企業已接管了協調流經現有生產和分配過程的產品流量的功能,以及為未來的生產和分配分派資金和人員的功能。由於獲得了原先為市場所執行的功能,現代工商企業已成為美國經濟中最強大的機構,經理人員則已成為最有影響力的經濟決策者集團。在錢德勒看來,管理協調這隻「看得見的手」,相比市場協調這隻「看不見的手」而能夠帶來巨大的生產力和豐厚的利潤,能夠提高資本的競爭力,由此管理的變革會引發生產和消費的顯著提高。這也就是錢德勒所謂的企業的管理革命。

三、組織能力是工業資本主義的原動力

    1990年完成了巨著《規模與範圍:工業資本主義的原動力》,通過對美國、英國和德國資本主義制度的比較,詳細分析了三個國家的制度差別及其各自的成長過程,進而發現三個國家的資本主義具有共同之處:凡是具備並維持了組織能力的企業或國家,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中就會成功,否則就會被淘汰。因此,企業發展的「第一推動力」來自企業作為一個整體的組織能力。只有當設備和技能得到合理的整合和協調的時候,企業才能在國內外參與競爭,並實現規模經濟。

組織能力又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源泉和動力,甚至影響到企業和國家的持續發展,從而使美、德兩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30年間成為世界上最富競爭力的國家。在一戰到二戰期間,組織能力的保持和更新,對於德國迅速在世界市場上崛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正是由於缺乏這種能力,才導致英國和法國企業未能搶佔到德國曾經暫時失去的市場。到20世紀60年代,管理型企業基於組織能力的競爭力不斷增強,使得競爭日益加劇,同時也給這些企業的戰略、組織和融資結構都帶來了根本的變化。從這一意義上來說,組織能力是現代工業資本主義的核心動力。

精彩語錄

1.現代工商企業在協調經濟活動和分配資源方面已取代了亞當·斯密的所謂市場力量的「無形的手」。

2.事業部制把事無巨細、對整個企業的方方面面都要擔當負責人的管理人員從常規的操作職責中解放出來,賦予他們時間、信息,甚至心理上的承諾,以便讓他們作出長期的計劃和評估。

相關焦點

  • 組織發展 | 什麼是組織能力,什麼時候需要構建組織能力?
    什麼是組織能力?如何理解組織能力?定義一個概念,需要先看其與周邊其他概念之間是什麼關係,只有釐清了概念之間的關係,才能真正界定其內涵和外延,也才能真正理解這個概念。那麼,組織能力的周邊都有什麼概念?顯然,戰略和商業模式是與組織能力不同的另一種概念。如果說戰略是企業想要達成的目標,商業模式是企業以什麼方式達成目標,那麼,組織能力就是依靠什麼能力來達成目標。
  • 組織結構設計七大原則
    二、集權與分權相結合原則企業的組織體制,既要有必要的權力集中,又要進行適當的分散,兩者不可偏廢,缺一不可。在不同的時期,面對不同的環境,企業應該採用不同的權力分配方式,或集權或分權。以下是集權和分權的一些基本原則:1、決策指揮代價。決策指揮代價越高,權力越應集中。2、部屬能力。部屬能力越強,越應分權。
  • 乾貨:阿里巴巴提升組織能力的5大經典管理工具
    阿里是國內著名的網際網路巨頭,擁有強大的組織能力。在其發展過程中,成功推行和實踐了很多管理方法與工具。今天在這裡就給朋友們分享阿里使用過的5個經典管理工具,分別是:一、戰略MVO模型、二、戰略質量三要素、三、六個盒子、四、管理者的三板斧、五、271活力曲線。
  • 組織管理能力是根本力量
    原因在於其有效的軍事動員能力和組織能力。清軍的八旗組織形式,對抗明朝軍隊就像摧朽拉枯一般。同樣的歷史也發生在國共內戰,共產黨三大戰役以少勝多,消滅了十倍於自身的國民黨軍隊力量。    這些戰爭贏在了軍事裝備上?贏在了戰略戰術部署上?我看明顯不是,但緣何這些決定歷史的戰爭都是表面上的以弱勝強?關鍵在於組織管理的力量。
  • 何為戰略諮詢?如何培養戰略思維能力?
    因為人生有限,因為資源有限,因為存在不確定性和多樣的選擇,沒有人可以遍歷所有的可能,因此需要聚焦。聚焦即意味著取捨,抉擇中也意味著放棄。無聚焦則無戰略,無抉擇亦無戰略,無放棄亦無戰略。戰略的意義就在於:在不確定的環境下、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面對多樣的可能,如何取捨以實現目標價值的最大化。
  • 構建組織能力 打造卓越團隊
    遵照《遠航班培養方案》的規劃,根據課程設計邏輯和學習框架安排,10月22日-24日,遠航班開展了「組織能力建設」主題培訓,幫助遠航班學員進一步認知公司當前的組織能力現狀,轉觀念,拓視野,進一步推動整體組織能力的提升,構建一個具有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團隊。這是遠航班開班後第一期培訓。
  • 勝任力故事彙編C46│從定義到實踐,一文讀懂組織發展OD的勝任能力
    企業渴望適應變化、高效運行、不斷追求完美,組織研究領域追尋變革性地突破,比如學習型組織、虛擬組織、組織職能外包。組織通過戰略實現目標,戰略的執行與落地依賴組織能力2. OD 是一門對行為科學知識進行應用以提高組織績效和組織能力的學科,同時關注使組織變得更加人性化3.
  • 對於任何一家公司,組織是公司戰略能順利落地的抓手
    很多時候是因為戰略錯位:公司本身沒有聚焦的目標客群、沒有差異化的價值定義、也沒有清晰的市場進入動作。 其餘的可能性往往就是組織相關的:組織結構繁瑣、文化不招人喜歡、員工晉升路徑模糊,大家看不到未來。 改善價值定義和優化市場進入的動作 = 提升營收 5、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是實現組織本身的目的根本,基於這點才能更好體現公司已有價值定義下的公司競爭優勢和差異化。
  • TiAlN塗層及微觀組織結構研究
    本文通過試驗調整工藝參數來製備TiAlN塗層並研究其對塗層微觀結構的影響。在磁控濺射離子鍍的基礎上採取脈衝偏壓電源及非平衡磁場來增加離化率,即採用中頻非平衡磁控濺射法在硬質合金基體表面製備TiAlN塗層。應用正交分析法,研究偏壓、N2流量、Ti/Al和沉積時間等工藝參數對塗層微觀組織結構的影響,包括表面形貌、原子組分、相結構以及擇優取向。
  • 從拿破崙戰敗的萊比錫之戰看「組織能力」重要性
    ,無疑值得我們引以為鑑。戰爭的一方是俄國、奧地利、普魯士、瑞典組成的聯軍,另一方是拿破崙一世統帥的法軍及萊茵聯邦的軍隊。最後拿破崙失敗,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爾巴島。如果把拿破崙領導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看作是一個龐大的組織,不僅包括各級將領、士兵,也包括提供「後勤」支援的民眾,那麼萊比錫之戰的慘敗於其說是戰略失誤,更不如說是源於組織能力的問題。1.
  • 戰略分析:美軍全球戰略機動能力
    該報告回顧了上世紀90年以來美軍戰略機動能力的發展變化,介紹了美軍戰略機動能力現狀,分析了未來軍事行動對戰略機動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指出了美軍戰略機動能力存在的不足及面臨的挑戰,並對下一步如何發展戰略機動能力提出了建議。
  • 美國的戰略態勢感知能力
    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的戰略態勢感知能力再次出現調整,因為常規軍力平衡及美蘇核均勢的轉變迫使美國開發出「利用技術優勢抵消蘇軍數量優勢的方法」。在美時任國防部長哈羅德·布朗和負責研究與工程的副國防部長比爾·佩裡領導的領導下,美國開始集中發展三種能力,分別是指揮、控制、通信和情報,防禦壓制(隱身)以及精確制導。
  • 組織建制
    咱們都知道:成功=戰略x組織能力戰略不是咱們今天這篇文章主要談的。
  • 組織結構形式之直線職能制
    一、直線職能制的含義直線職能制是一種組織結構形式,指在組組內部,既設置縱向的直線指揮系統,又設置橫向的職能管理系統,以直線指揮系統為主體的一種管理組織
  • 交流伺服驅動器的控制結構及基本整定
    通過CONFIG參數,當CONFIG(0)=_cfSERVO時,選擇為傳統的三環嵌套結構。當CONFIG(0)=_cfTORQUE_SERVO時,選擇為雙環控制結構。 雙環控制結構介紹雙環結構具有位置跟蹤精度高、頻響高,高頻噪音抑制能力強、參數整定簡單等優點。但與三環結構相比,相位裕度相對較低,其穩定性較差,無法對速度進行直接控制。
  • 【項目管理英文】談談項目型組織結構
    項目型組織,幾乎與職能型組織相反。該類型組織的關注的重點是項目本身。某個具備一定規模的組織背後的理念是培養對項目的忠誠度,而不是對職能型經理的忠誠度。在項目型組織中,項目經理擁有所有的權力和權威,每個人都會直接向項目經理匯報。The following figure illustrates a projectized organization. Team members are often co-located.
  • 組織績效的影響因素
    戰略取向組織的戰略取向決定了組織的經營範圍、所服務的顧客群體及所採用的競爭戰略,這些將在宏觀層面上影響組織的績效
  • 俄軍機巡邏飛行被美機「跟隨」!
    俄羅斯國防部12號說,數架俄轟炸機、反潛機11號在北冰洋和北太平洋水域實施巡邏飛行,其間雖被美國戰機「跟隨」,但仍完成既定任務。 俄羅斯國防部說:俄羅斯空天軍,數架圖-95MS戰略轟炸機和數架俄海軍圖-142遠程反潛機,11號途經北冰洋和北太平洋白令海、鄂霍次克海中立水域實施巡邏飛行。
  • 「蓋達組織」的秘密,都藏在它的組織架構裡
    9·11之後,在國際反恐活動嚴厲鎮壓之下,蓋達組織由等級結構分明的組織(諮詢理事會、軍事委員會、宗教委員會等機構組成)轉化為由蓋達組織核心、附屬組織(分支機構)、合作組織(外圍合作夥伴)和非附屬恐怖主義小組與個人組成的一個多層次、去中心化的全球恐怖主義網絡。
  • 肚腦蟲(Donot)組織和C-Major組織的鉤沉拾遺
    關聯樣本歸檔如下,(宏相關信息可詳見附錄一:宏類型圖錄)通過對這些樣本進行分析,可以對這幾個批次的樣本做一個基本的組織判別。批次1的樣本hash未曾披露,我們從釋放樣本代碼結構,PDB信息,回連IP,回連URL結構等多方面關聯分析樣本歸屬性,可以確定這些樣本屬於C-Major組織。批次2包含部分未披露樣本,通過鑑別,可將其歸為Donot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