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看淡,不服就幹,德軍靠「莽」打贏的斯摩稜斯克戰役

2021-02-23 悠然歷史

在完成明斯克周邊的包圍圈之後,德國步兵留下來清理殘存的蘇聯士兵,而霍特和古德裡安的裝甲部隊卻沒有留下來跟著步兵一起清理蘇軍,而是繼續向東前進,最終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紅色巨熊的首都——莫斯科。

只不過在攻擊莫斯科之前,霍特他們還要先拿下擋在莫斯科和明斯克之間的斯摩稜斯克,這樣才能打開莫斯科的門戶。

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斯摩稜斯克。

這個斯摩稜斯克是蘇聯西部重要的一個交通樞紐,西邊靠近白俄羅斯,東北邊不到400公裡就是莫斯科,連接莫斯科、明斯克兩地的鐵路和公路都從這裡經過。

可以說,但凡有人想從西邊陸上攻擊莫斯科,就是必須要先拿下斯摩稜斯克,否則後續補給就跟不上,跟我們在解放戰爭中想要消滅盤踞在南方國民黨軍就要先渡過長江是同一個道理。

1812年拿破崙遠徵俄國的時候也是現在斯摩稜斯克和俄軍打了一仗,之後才得以進入莫斯科。

現在,德軍也打算佔領這裡,好進一步進攻莫斯科。

7月初,霍特和古德裡安的部隊推進到了第聶伯河、別列津納河和西德維納河一線,兵臨斯摩稜斯克城下,進行了短暫的休整。

趁著這段時間,德軍各部隊一方面給坦克補充燃料、更換破損零部件,一方面好好想了想該怎麼佔領斯摩稜斯克。

最終德軍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現在德軍想要攻佔斯摩稜斯克,單靠一個「莽」字就夠了。

也就是說不玩什麼圍魏救趙、調虎離山這些花招,直接選中全部單位壓上去就好了!

可不要以為德軍高層都是莽夫,不知道用計謀,主要是當時那種情況一個勁的往前莽就是最好的打法。

讓我們來看一看當時的局勢。

由於在明斯克戰役的慘敗,使得蘇軍目前守衛斯摩稜斯克的兵力相當匱乏,為了守衛斯摩稜斯克,鐵木辛哥緊急從戰略總預備隊中抽調22、19、20、16、21集團軍來增援斯摩稜斯克,同時把四個在前線幾乎遭遇毀滅性打擊的集團軍撤到後方修整補充。

到了7月9日的時候,鐵木辛哥手裡的兵力包括49個步兵師、6個摩託化師、11個坦克師和兩個空降旅,總兵力為57萬人。

只不過這些部隊很多都是臨時組建的,嚴重缺乏武器裝備很多師的武器裝備只有標準編制的10%~30%,而鐵木辛哥手裡能夠使用的坦克也只有200多輛,戰機數量也很少,差不多只有370架可用。

更要命的是,就這點兵力到戰鬥開始時都未能完成集結,鐵木辛哥能用來防禦第聶伯河中遊、西德維納河的部隊只有37個師,其中還有4個師是德軍在7月10日發動進攻時才從火車上下來的。

而反觀德軍。

由於明斯克戰役的勝利,德軍高層確定他們對蘇聯在戰前的有生力量造成巨大的打擊,不管是誰也不可能在遭遇這麼大的打擊之後,短短幾天內就可以恢復元氣。

如陸軍參謀長哈爾德所說:「他們(指蘇軍)後方已經空虛,又沒有預備隊,因此根本守不住他們的防線」。

同時,德國還在兵力上有著絕對的優勢。

在德軍看來,守在斯摩稜斯克的蘇軍頂多也就11個師,而中央集團軍群下屬部隊加起來足足有60個師,其中還有9個裝甲師和7個摩託化步兵師,再加上德國空軍此時又牢牢掌握著制空權,怕個錘子!

所以,就算此時在明斯克還未被消滅的蘇軍牽制了中央集團軍群30個師的兵力,德軍還是有29個師可以參與對斯摩稜斯克的進攻,而德軍的裝甲師和摩託化師更是全部到位。

在這種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莽就對了!

於是德軍決定在7月10日就發動對斯摩稜斯克的進攻,根本不等後續的步兵部隊。

具體的部署還是和明斯克戰役一樣,古德裡安的第二裝甲集群將從斯摩稜斯克的南方發起進攻,而霍特的第三裝甲集群將從斯摩稜斯克的北邊發起進攻,用德軍擅長的鉗形攻勢來合圍斯摩稜斯克地區的蘇軍。

正如德軍預料的那樣,攻佔斯摩稜斯克的戰鬥從一開始就無比順利。

德軍先是在己方炮兵、轟炸機的配合之下強渡了第聶伯河,隨後便浩浩蕩蕩的往蘇軍腹地殺去,直撲普羅波伊斯克—羅斯拉夫利公路,葉利尼亞,明斯克—斯摩稜斯克公路,韋利日和波洛茨克這五個地點。

只要這五個地點拿下,在斯摩稜斯克城區及其周圍的蘇軍基本上就又陷入了德軍的口袋陣,到時斯摩稜斯克地區以內的蘇軍不死也得脫層皮。

就在德軍裝甲部隊瘋狂向蘇聯內部莽衝的時候,蘇軍受不了了。

本來當時防禦斯摩稜斯克的蘇軍就缺乏準備、兵力不足,如今德國又在全面優勢的情況下莽了過來,怎麼能擋得住?

當即潰敗。

很多蘇聯部隊甚至前腳剛下火車,還沒來得及集結,後腳就跟衝過來的德國坦克交上火了,慌亂之中結果被德軍空地協同戰術打的鼻青臉腫、潰不成軍。

舉個例子,斯摩稜斯克戰役時候,科涅夫元帥奉命指揮第19集團軍阻擊德軍東進。可他的部隊剛剛下火車就迎面撞上了德國第39摩託化軍,雙方開始交戰,不久之後,德軍叫來了自己的轟炸機群,蘇聯第19集團軍遭遇重創,在一片混亂中向斯摩稜斯克方向撤退。

正所謂兵敗如山倒,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兵敗的一方其實很難組織起有效的防禦。

德軍發動這麼大的攻勢,怎麼可能瞞得過蘇聯統帥部的眼睛,7月12日,也就是德軍發起進攻之後的第三天,朱可夫就命令在斯摩稜斯克地區的守軍對面前的德軍發起反擊。第二天,也就是7月13日,蘇軍以第16、19和第20集團軍從正面對面前的德軍發動猛烈反擊,結果由於各部隊之間缺乏足夠的配合,這次反擊又很快被德軍所摧毀。

沒辦法,實力擺在這裡的,歷史已經無數次的證明了這一點,管你項羽、關羽、拿破崙、曼施坦因有多強,照樣敵不過佔據絕對優勢的敵軍。

倒是在南線發起反擊的蘇聯第21集團軍取得了一定的戰果。

由於蘇聯第21集團軍對古德裡安的側翼發起了攻擊,為了防止被蘇軍切斷側翼,德軍高層專門從第2集團軍調來了兩個步兵軍以掩護古德裡安的側翼,還派出了第二航空軍全力支援,這才擋住了蘇聯第21集團軍的攻擊。

正是斯摩稜斯克戰役中,蘇軍首次動用了「喀秋莎」火箭炮,德軍之前對這種武器一無所知

雖然沒能擋住古德裡安,只不過蘇軍的這次反擊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正是在第21集團軍的掩護之下,此前被已被德軍合圍的蘇聯第13集團軍才得以逃出包圍圈,同時第21集團軍的阻擊還大大遲滯了德軍步兵的推進速度。

7月15日,古德裡安的部隊佔領了斯摩稜斯克南部的老城區,隨後德國步兵開始攻佔整座城市。

7月13日為了避免斯摩稜斯克的蘇軍逃出包圍圈,霍特放棄了進攻莫斯科的計劃,轉而向南,配合古德裡安殲滅盤踞在斯摩稜斯克地區的蘇軍部隊。

7月16日,霍特的部隊佔領了斯摩稜斯克以東約50公裡處的亞爾採沃,切斷了蘇聯第16、20這兩個集團軍後方的唯一交通線,把這兩個集團軍逼入了半包圍的狀態。

不久之後,霍特繼續南下,配合古德裡安一起進攻斯摩稜斯克,到此為止德軍裝甲部隊已經向東推進了200公裡,蘇聯的三個集團軍被德軍孤立,眼看命懸一線。

就這樣,德軍靠著一個「莽」字就又把斯摩稜斯克地區的守軍逼入了絕境。

只不過在最後的時刻卻突然發生了變故。

為了早點佔領莫斯科,古德裡安沒有派部隊去跟霍特會合,以切斷斯摩稜斯克地區的蘇軍撤退的最後一條退路,就在古德裡安在7月20日佔領葉利尼亞的時候,包圍圈裡的這三個集團軍就從古德裡安留下的缺口中跳出了包圍圈。

可即便如此,在德軍的一個勁往前莽的迅猛攻勢下,防禦斯摩稜斯克地區的蘇軍照樣損失慘重,很久之後才得以恢復元氣。

而由於後勤補給困難,害怕德軍再繼續前進會遭遇蘇軍重兵反擊,以至於得不償失,希特勒在7月19日下達了第33號訓令,命令德國裝甲部隊不再往莫斯科繼續進攻,而是阻擊包圍圈裡的蘇軍撤退,配合步兵徹底消滅他們。

雖然古德裡安對此頗為不滿,但由於希特勒和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都認為此時已經到了非休息不可的地步了,於是強令前線將領按照命令行事,於是德軍的裝甲部隊不再繼續向前推進,而是回過頭來消滅在包圍圈內部的蘇軍。

由於包圍圈內部的蘇軍抵抗頑強,再加上鐵木辛哥在葉利尼亞對德軍發動猛烈反擊,所以直到8月5日德軍才宣布完全肅清了包圍在斯摩稜斯克的蘇軍,俘虜31萬蘇軍,繳獲或摧毀坦克3205輛,3120門火炮和大量軍需物資,

回顧斯摩稜斯克戰役,很容易發現德軍在這場戰役中貫穿全局的就是一個「莽」字:

我知道你前期損失慘重,我也知道你預備部隊沒能趕到前線,況且這個時候我軍還佔據著絕對的優勢,敵弱我強,所以這個時候不管後續步兵什麼時候跟上來、直接打過去就是最好的戰術。

就這樣,德軍贏得了1941年斯摩稜斯克戰役的勝利。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聯刪!

想了解二戰德軍在戰略、戰術層面更多的知識,可以關注我!

相關焦點

  • 蘇德斯摩稜斯克戰役,為何蘇軍兵力懸殊也要打,其真實目的是什麼
    那麼,蘇軍為何在兵力懸殊缺乏防禦縱深的情況下,明知這場戰役打不贏還要打反擊,它的真實目的是什麼呢?因此,史達林果斷命令蘇軍,不惜一切代價要拖住德軍進攻莫斯科的時間,斯摩稜斯克戰役的真正意義就在於打不贏也要打,為莫斯科戰役蘇軍防禦部署和反攻爭取時間。
  • 決戰在斯摩稜斯克
    1941年7月,剛剛結束國境線之戰的德軍乘著勝利的餘威,大踏步向蘇聯內地前進,其前先頭部隊已經推出到第聶伯河、別列津納河與西德維納河一線,矛頭直指蘇聯西部重鎮——有「莫斯科門戶」之稱的斯摩稜斯克。斯摩稜斯克,斯摩稜斯克州首府。該城橫跨第聶伯河,城市被滾滾的第聶伯河水分成南北兩個城區,南部為老城區,大約佔整個城市總面積的百分之七十,北部則為新興的工業區。
  • 海參崴:生死看淡、不服就幹
    這裡符合我對俄羅斯的一切刻板印象:隨便,戰鬥民族,勇猛和酗酒,生死看淡、不服就幹。俄羅斯人總是以勇猛形象出現在社交網絡上,我看過一則新聞:有逃票遊客誤將一隻棕熊視為喬裝的工作人員,因此暴打棕熊,可憐的棕熊傷勢嚴重,光是頭部就縫了9針,連獠牙都被打斷了,而肇事者當天已經出院。
  • 新銳S巡斯摩稜斯克的細緻解讀~
    本期戰艦解說正式開講~歡迎主播666小朋友帶來S系新銳斯摩稜斯克巡洋艦傾情解析這條船長得有些像庫圖佐夫,艦炮和哈巴羅夫斯克一樣是130炮。生命值和核心防護是比較差,畢竟噸位跟驅逐艦差不多。而且這裡還加了高爆彈相關的精英獎勵,高爆彈點火率就比較強了,畢竟靠高爆彈吃飯。魚雷方面五聯裝533毫米魚雷防身夠用,最好還是多用炮。斯摩稜斯克的防空總傷差不多445,再配合加一倍傷害的二級防控技能,比興登堡這類戰艦比算是不錯了。雖說不能做到一鍵刪除,但也能噁心來襲的飛機。二級聲吶可以說比較針對驅逐艦了,一旦驅逐艦貼臉襲擊失敗,拉煙都不頂用。
  • 二戰德軍為什麼不放棄基輔,直取莫斯科?
    德軍的「巴巴羅薩」行動 德軍在北路和中路進展順利,明斯克戰役和斯摩稜斯克戰役都戰果輝煌,唯獨南集遇到了麻煩,西南方向一支龐大蘇軍形成了一個明顯嵌入德軍戰線的突出部。此時,西南突出部給德國製造了麻煩和威脅,但也把自己陷入與德軍中集和南集的兩線作戰中,為德軍進行坎尼式兩翼合圍創造了最合適的條件。說起合圍,德軍可是屢試不爽。中集在戰爭爆發不久,連續進行了精彩的明斯克和斯摩稜斯克合圍戰役,蘇軍在這兩場戰役中分別損失了50萬人左右。
  • 最慘烈的失敗 還是最無用的勝利 基輔戰役對蘇德戰場的影響
    基輔戰役,歷史上最大的包圍戰,也是蘇聯歷史上最慘烈的失敗,希特勒稱其為:「最成功的戰役。」但我們換一個角度,基輔戰役其實是」蘇聯歷史上最慘烈的勝利」或者說是「最偉大的失敗」。究其原因其實都是因為基輔戰役的慘烈最大限度的為保衛莫斯科提供了便利,接下我們來看看具體情況。
  • 軍事拓展|3年前南海那場世紀對峙終於解密:生死看淡,不服就幹!
    兵聖來解密:生死看淡,不服就幹!靠誰都不如靠自己。《第五元素》 104. Life is a wonderful journey. Make it your journey and not someone else's. 生命是一段精彩旅程,要活的有自己的樣子,而不是別人的影子。105.
  • 當年被納粹德軍一路打崩的蘇聯紅軍靠什麼穩定軍心?
    蘇聯一部分高級指揮員在衛國戰爭初期的表現就是這樣的,平日裡尸位素餐在其位不謀其政的他們,在德軍的迅猛攻勢下,驚慌失措,進退無據,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德軍中實力最強大的中央集團軍群集中兵力發起猛攻,經布列斯特、明斯克、斯摩稜斯克進攻莫斯科,首當其衝的便是由蘇聯西部特別軍區改編而來的西方面軍。然而,實力強大擁有50萬大軍的西方面軍在戰爭爆發僅數天後就讓白俄羅斯首府明斯克陷入敵手。
  • 德軍為什麼攻不下莫斯科?並不是因為冷
    史達林格勒戰役這場規模空前的血戰被認為是二戰的轉折點,因此知名度很高。不過,戰爭的勝利是靠一個又一個的轉折點來贏得的,對於遭到了德軍閃電戰重擊的蘇聯來講,莫斯科戰役也許才是第一個真正的轉折點。由於史達林的錯誤判斷和蘇軍在戰爭初期的混亂低效,達成了突然性的德軍進展神速,中央集團軍群一路向東,非常順利。馮·博克元帥指揮下的裝甲集群只用了不到一周時間就打到了明斯克,圍殲了大約41萬蘇軍,其中30多萬人被俘。1941年7月16日,德軍突入斯摩稜斯克,莫斯科已經是門戶洞開。
  • 德軍絕望的反擊,慘敗的巴拉頓湖之戰,損兵折將14800人
    如果運氣好的話,不但能保證匈牙利的安全,還能打回到羅馬尼亞去,這樣一來德軍就能夠再次威脅到蘇聯烏克蘭方向,從而迫使蘇軍中央軍群大範圍後退,避免後路被包抄的威脅。這樣蘇德兩軍的局勢就能拉平了,德國就有時間對付盟軍或者與盟軍進行有條件談判了。
  • 4年前南海那場世紀對峙終於解密:生死看淡,不服就幹!
    贏與輸的差別通常是--不放棄。(華特·迪士尼) 174. I am ordinary yet unique. 我很平凡,但我獨一無二。175. I like people who make me laugh in spite of myself. 我喜歡那些讓我笑起來的人,就算是我不想笑的時候。176.
  • 著名戰役系列|基輔戰役
    入侵德軍分為3個集團軍群:北方集團軍群26個師由勒布元帥指揮,從東普魯士出發,穿越波羅的海三國,以列寧格勒為目標;中央集團軍群49個師由馮博克元帥指揮,從華沙地區出擊,經布列斯特--明斯克--斯摩稜斯克,直取莫斯科;南方集團軍群39個師由龍德施泰特元帥指揮,面向一望無際的烏克蘭麥田,以基輔為目標。
  • 希特勒給多少虎式坦克 德軍才能打贏庫爾斯克會戰?
    他們打贏了幾乎每一次戰鬥,卻輸掉了整個戰爭。這恐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陸軍的真實寫照。
  • 兒子被德軍俘虜,史達林拒絕和希特勒交換戰俘,還把兒媳送進監獄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德國使用「閃電戰」的戰術在歐洲大顯神威,法國被打得最後投降,英國也損失慘重,其他很多歐洲的小國家都被德國佔領。希特勒在西線取得了輝煌的戰果之後便把矛頭轉向了東線,他的目標就是蘇聯。
  • 俄羅斯人靠龜縮流竟能打垮波蘭人入侵?
    在騎兵上,他們的騎兵遠不如波蘭翼騎兵給力,經常被斯拉夫兄弟暴打。在步兵方面,俄國的射擊軍也比不上瑞典步兵,舒伊斯基家族不得不咬著牙僱傭了大量瑞典步兵,戰事不利時瑞典人甚至要求舒伊斯基家族滾蛋,把王座讓出來。面對這種可悲局面,戰鬥民族不得不玩起了龜縮流,靠戰鬥壁壘和敵人對抗。
  • 二戰時德軍為何那麼猛?並非德國士兵有多神,主要得力於重型裝備
    德軍拿下波蘭僅用了27天,要知道當時的波蘭是歐洲第五軍事強國!德軍徵服丹麥只用了四個小時,徵服挪威用了23天,徵服荷蘭用了5天,徵服比利時用18天,徵服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也才只用了39天。德軍可以說創造了軍事史上的神話,人們不禁要問,德軍哪來的如此神奇的戰鬥力?有人可能會說德國人善於偷襲,主要是偷襲打了對手一個冷不防。誠然德軍確實善於偷襲,偷襲也確實讓德軍佔了不少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