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小鹿情感深處」,再點關注公眾號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據環球時報報導,近日美國空軍的F-22戰鬥機完成了一項歷時14年的升級維護項目,承辦結構維修工作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以及波音公司對該戰機的武器系統作戰能力進行了擴展,其中包括修復戰鬥機的隱形塗層以及機體改裝、現代化升級和維護等。而在F-22「風光歸來」之後,美媒卻意外地潑起了「冷水」,表示儘管F-22戰鬥機仍然強大,但與F-35戰鬥機或者中國的殲-20相比,它的很多技術已經過時了。
據了解,提出這個觀點的是美國《軍事觀察》雜誌。該雜誌報導稱,F-22「猛禽」重型戰鬥機從2005年12月份開始正式在美國空軍服役,就空對空作戰能力而言,該戰機被外界認為是西方戰鬥力最強的戰機。而在戰鬥機發動機的功率方面,F-22的F119發動機在投入使用時被認為是難以超越的,該戰機還是第一批使用矢量推力引擎和相控陣雷達等技術的西方戰鬥機。
儘管F-22戰鬥機在服役之初就擁有了非常強大的實力,但由於其整合了大量先進技術,導致其造價居高不下,令美國自己都「望而卻步」,再加上之前未被發現的一些問題逐漸暴露,2011年12月13日,最後一架量產型F-22下線,其生產線直接關閉,美國軍隊中服役的F-22數量也定格在了187架。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最大的兩家國防製造商接下了長達14年的F-22戰鬥機結構維修工作。
令人意外的是,雖然F-22戰機改進了發動機進氣道上的低可視塗層,還對飛行系統展開了全面檢修,但該戰機的結構維護計劃仍然達不到許多分析師強調的必要升級標準,與F-35戰鬥機或者以中國的殲-20為代表的別國五代戰鬥機相比,該戰機在很多方面具有明顯劣勢。簡單來說,F-22在研發時,並未採用開放式航電架構與數據鏈,這一設計為後來的升級帶來了重重阻礙;與此同時,F-22雖然配備了AN/AAR-56光學傳感器,但這種紅外探測設備功能較為單一,與F-35和殲-20配備的「光電分布式孔徑系統」難以相提並論,再加上缺乏頭盔瞄準系統等,該戰機的某些技術已經過時了,難以在競爭中保持絕對優勢。
綜合以上論述,《軍事觀察》雜誌得到了一個結論,那就是F-22戰鬥機經過14年的升級維護後,面對中國的殲-20仍處於劣勢,它的技術已經徹底過時。相比起來,殲-20總體上要更為現代化,無論是在氣動外形還是隱身設計上都比F-22要更先進。不過雖然該雜誌對中國的戰鬥機進行了一番誇讚,但是也不能排除其渲染「中國威脅論」的嫌疑,我們需要警惕該雜誌的「糖衣炮彈」。除此之外,還有媒體分析稱,美媒之所以貶低F-22戰鬥機,也有可能是在為政府加大軍費投入造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