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期間,我敵後武裝在鬼子身後遍地開花,發動廣大群眾,狠狠打擊了侵略者。惱羞成怒的日軍沿交通線大建碉堡,企圖用「囚籠政策」困死抗日武裝。日偽軍欺負抗日武裝沒有火炮,僅用磚石土木搭建起「炮樓」,以此為據點對八路軍進行掃蕩。耀武揚威,著實可氣!我抗日軍民的智慧是無窮的。很快,敵後抗日武裝便研究出了打擊鬼子炮樓的戰術。八路軍和新四軍依靠繳獲的少量九二式步兵炮,與敵人展開了「拔點」的鬥爭。正如遊擊隊歌所唱「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繳獲的九二式步兵炮,成了敵人恨,我們愛的「香餑餑」。
九二式步兵炮是日本在20世紀20年代末開始研製的營屬野戰火炮,主要為步兵提供一線火力支援。九二式步兵炮體現了日軍對武器「精度高」,「消耗少」的設計思想,具有輕便易機動,低矮好隱藏,平射曲射通用的三大優點。
九二式步兵炮作為侵華的急先鋒來到中國,其優良的性能很快也被我軍認識到。每每繳獲,便如獲至寶。抗日武裝「英雄不問出處」,利用九二式步兵炮,創造了一系列經典的戰例。
在敵後戰場,抗日武裝為了拔掉日軍據點,打通根據地,必須奪取日軍火炮,提高攻堅能力。1941年1月8日,八路軍在潘溪渡設伏,殲滅日軍1個中隊,繳獲九二式步兵炮1門。難得的「寶貝」讓八路軍興奮不已。
日軍也深知這門炮的威脅。1月15日,日軍大肆反撲,深入我抗日根據地,揚言要搶回大炮。然而八路軍早已將這門「寶貝炮」轉移,使日軍連續撲空。擁有了這門九二式步兵炮後,八路軍一下有了攻堅的利器,連續打掉日偽軍炮樓。李雲龍:九二式步兵炮,好東西啊...這下打小鬼子炮樓可有傢伙了。由於炮彈有限,八路軍甚至玩起了「心理戰」,進攻前故意讓偽軍看到這門炮。膽小的偽軍要麼夾著尾巴逃跑,要麼乖乖舉手投降。在南方堅持抗戰的新四軍戰士也曾奪取過九二式步兵炮。1944年3月29日,新四軍第48團在廣德縣杭村伏擊日軍南浦旅團一個中隊,繳獲1門九二式步兵炮。新四軍本以為日軍將大肆掃蕩,可南浦旅團的做法讓人哭笑不得。日軍居然厚著臉皮向新四軍寫信,討要這門炮。我軍指戰員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並且回信日軍「有本事就來拿,我們還可以較量較量。」日軍惱羞成怒,後來又出動大軍向我遊擊隊撲來,結果當然是無功而返。無奈的日軍竟然提出用四挺機槍和大量子彈來交換,實在是丟盡了顏面。九二式步兵炮還是我軍第一款自製火炮。1946年,冀魯豫分區開始仿製九二式步兵炮,儘管當時條件簡陋,工具機等工具嚴重不足。但我軍克服重重困難,經多次試驗,終於在1946年4月試製出第一門炮。解放戰爭期間,人民解放軍利用繳獲和自製的九二式步兵炮拔除了大量的碉堡據點,還開發出了「大炮上刺刀」戰術。我炮兵利用夜色的掩護,拆除九二式步兵炮的防盾,將它推到敵人工事的眼皮底下,直接瞄準射擊,打了就跑。待敵人反應過來,我軍戰士早就不知蹤跡。朝鮮戰場,英勇的志願軍也運用同樣的戰術。在一系列的坑道作戰中,我軍戰士充分發揮九二式步兵炮輕便靈活,直射精度高的特點。在戰鬥中以三五人為一組,在陣地靈活機動,出其不意的打擊敵軍,取得了大量戰果。九二式步兵炮並沒有幫助日本實現其徵服中國的野心。而我軍在長期的鬥爭中越打越強,在艱苦的條件下利用敵人的武器打擊敵人,體現了人民戰爭的強大威力。九二式步兵炮將作為我們爭取國家和民族解放的一員功臣,永遠被我們銘記!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