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手裡的寶貝,讓鬼子睡不著覺,日軍竟無恥討要

2021-02-06 時代精緻女神

抗戰期間,我敵後武裝在鬼子身後遍地開花,發動廣大群眾,狠狠打擊了侵略者。惱羞成怒的日軍沿交通線大建碉堡,企圖用「囚籠政策」困死抗日武裝。日偽軍欺負抗日武裝沒有火炮,僅用磚石土木搭建起「炮樓」,以此為據點對八路軍進行掃蕩。耀武揚威,著實可氣!我抗日軍民的智慧是無窮的。很快,敵後抗日武裝便研究出了打擊鬼子炮樓的戰術。八路軍和新四軍依靠繳獲的少量九二式步兵炮,與敵人展開了「拔點」的鬥爭。正如遊擊隊歌所唱「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繳獲的九二式步兵炮,成了敵人恨,我們愛的「香餑餑」。

九二式步兵炮是日本在20世紀20年代末開始研製的營屬野戰火炮,主要為步兵提供一線火力支援。九二式步兵炮體現了日軍對武器「精度高」,「消耗少」的設計思想,具有輕便易機動,低矮好隱藏,平射曲射通用的三大優點。                                                                                               

九二式步兵炮作為侵華的急先鋒來到中國,其優良的性能很快也被我軍認識到。每每繳獲,便如獲至寶。抗日武裝「英雄不問出處」,利用九二式步兵炮,創造了一系列經典的戰例。

在敵後戰場,抗日武裝為了拔掉日軍據點,打通根據地,必須奪取日軍火炮,提高攻堅能力。1941年1月8日,八路軍在潘溪渡設伏,殲滅日軍1個中隊,繳獲九二式步兵炮1門。難得的「寶貝」讓八路軍興奮不已。

日軍也深知這門炮的威脅。1月15日,日軍大肆反撲,深入我抗日根據地,揚言要搶回大炮。然而八路軍早已將這門「寶貝炮」轉移,使日軍連續撲空。擁有了這門九二式步兵炮後,八路軍一下有了攻堅的利器,連續打掉日偽軍炮樓。李雲龍:九二式步兵炮,好東西啊...這下打小鬼子炮樓可有傢伙了。由於炮彈有限,八路軍甚至玩起了「心理戰」,進攻前故意讓偽軍看到這門炮。膽小的偽軍要麼夾著尾巴逃跑,要麼乖乖舉手投降。在南方堅持抗戰的新四軍戰士也曾奪取過九二式步兵炮。1944年3月29日,新四軍第48團在廣德縣杭村伏擊日軍南浦旅團一個中隊,繳獲1門九二式步兵炮。新四軍本以為日軍將大肆掃蕩,可南浦旅團的做法讓人哭笑不得。日軍居然厚著臉皮向新四軍寫信,討要這門炮。我軍指戰員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並且回信日軍「有本事就來拿,我們還可以較量較量。」日軍惱羞成怒,後來又出動大軍向我遊擊隊撲來,結果當然是無功而返。無奈的日軍竟然提出用四挺機槍和大量子彈來交換,實在是丟盡了顏面。九二式步兵炮還是我軍第一款自製火炮。1946年,冀魯豫分區開始仿製九二式步兵炮,儘管當時條件簡陋,工具機等工具嚴重不足。但我軍克服重重困難,經多次試驗,終於在1946年4月試製出第一門炮。解放戰爭期間,人民解放軍利用繳獲和自製的九二式步兵炮拔除了大量的碉堡據點,還開發出了「大炮上刺刀」戰術。我炮兵利用夜色的掩護,拆除九二式步兵炮的防盾,將它推到敵人工事的眼皮底下,直接瞄準射擊,打了就跑。待敵人反應過來,我軍戰士早就不知蹤跡。朝鮮戰場,英勇的志願軍也運用同樣的戰術。在一系列的坑道作戰中,我軍戰士充分發揮九二式步兵炮輕便靈活,直射精度高的特點。在戰鬥中以三五人為一組,在陣地靈活機動,出其不意的打擊敵軍,取得了大量戰果。九二式步兵炮並沒有幫助日本實現其徵服中國的野心。而我軍在長期的鬥爭中越打越強,在艱苦的條件下利用敵人的武器打擊敵人,體現了人民戰爭的強大威力。九二式步兵炮將作為我們爭取國家和民族解放的一員功臣,永遠被我們銘記!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  

相關焦點

  • 八路軍奪得什麼寶貝竟讓抗日軍民歡天喜地這一點令人深思!
    鬼子在屋裡嗷嗷嚎叫,亂作一團。突擊隊又向另一處日軍住地撲去,但遭到鬼子的拼命抵抗,戰鬥在緊張激烈地進行著。在彼此對峙之際,團敵軍工作幹事王啟華機智勇敢地爬到敵人對面房頂上,用日語對敵喊話:「繳槍不殺,八路軍優待俘虜,」「不要替軍閥送死,早日歸國回到父母妻兒身邊!」
  • 攝影師拍下:八路軍運用三三制戰術成功搶奪一挺日軍機槍的全過程
    抗日戰爭期間,日軍裝備精良,比如每個大隊配有12挺九二式重機槍,每個步兵班配有1挺歪把子輕機槍,相比而言八路軍的裝備就簡陋得多了,很多班、排甚至連一級都沒有機槍裝備
  • 軍史|白刃戰:中國軍人不如日軍嗎
    例如,在臺兒莊會戰中,中國軍隊雖然取得了勝利,但在與日軍近距離巷戰搏鬥中,死傷眾多。一名日軍在日記中寫道:在戰場上面對多人圍攻,他和其他兩名日本兵結成三角陣,刺斃7名中國士兵後,成功撤走。而在百團大戰結束後,八路軍總結經驗教訓後認為,要對付1個日本士兵,往往需要3個以上的八路軍戰士。因為在白刃戰中日軍「體力好、技術好」,八路軍「損失甚大」。
  • 抗戰時期八路軍中的「呂布」,身高1米92,一人一戰刺死27名鬼子
    抗戰前期的鬼子是非常厲害的,厲害到什麼程度呢?
  • 八路軍對付鬼子炮樓的"秘密武器"
    但日軍的兵力不足,通常拆東牆補西牆,日軍在佔領區一個縣通常2個中隊到頂,真正機動的不過一個中隊,大多數縣是賦予偽 軍守衛據點而日本則全部出動趕八路,能把八路地方部隊和遊擊隊趕得滿山跑。抗戰期間中日兩軍擺開堂堂之陣對壘時,日軍大多能以少擊多。八路軍、新四軍採取神 出鬼沒的遊擊戰,才能揚長避短,以絕對劣勢裝備屢挫強敵。
  • 隊長,鬼子坦克上來了!
    當時面對衝入陣地的日軍坦克,國軍先以敢死隊員用集束手榴彈炸毀了坦克的左側履帶,然後勇敢上前圍攻,日本坦克兵則在車內負隅頑抗。最終經過數小時浴血鏖戰,中國軍隊終於撬開日本坦克的艙蓋並投入手榴彈,將兩名乘員炸死,而國軍反坦克敢死隊竟全數為國捐軀。事後當日軍終於佔領此地時,坦克殘骸周圍尚圍繞著十二具勇士的遺體。
  • 從服裝看八路軍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
    八路軍可不行,貧還來不及脫,在38—39年的國共蜜月裡,槍彈糧被服多多少少還能補充點,有的時候,地方當局還給,後來八路軍一線團隊徹底成了沒娘的孩子,只好出門找日本鬼子要飯啦。在1939年後,龐大的八路軍後勤系統的被服部分幾乎被日軍徹底破壞,殘留的現代化生產能力迅速被疏散到延安,各根據地不得不依靠自力更生來解決問題。有的時候,八路軍士兵不得不客串裁縫,自己做自己的衣服。
  • 國曆|抗戰時期八路軍、國軍、鬼子都吃什麼?
    以華北方面軍為例,從1938年2月11日至3月10日,接收了來自日、朝、臺灣、東北等地輸送的海量物資,以養活12萬日軍。華北軍接收的物資龐大的物資在日本、東北、朝鮮、臺灣等地聚集,通過廣島、門司、旅順、臺北高雄等港口海輪運到中國的天津、青島,再由鐵路公路轉運,最後送到每個華北方面軍士兵的手裡。
  • 八路軍中的「在世呂布」,身高1米9,一人用刺死27名日軍
    在抗日戰爭當中,由於中國軍隊的後勤供應非常不發達,所以很多戰士都是面黃肌瘦的,而日軍在中國戰場上的後勤供應還是非常充足的,因此日本士兵大多在肉搏戰中都佔有很大的優勢
  • 日軍的拼刺刀有多厲害?少林出身的八路軍被一刀震麻手掌!
    在抗戰中,由於我軍的裝備物資匱乏,經常會尋求白刃戰的機會,和日軍展開肉搏戰。不過,即使是在肉搏戰中,我軍也很難佔到便宜。日軍的白刃戰有多強?抗戰司令員楊成武曾經說過,三個中國軍人,才能拼掉一個日本兵。日軍在白刃戰中的戰鬥力之所以強,有這麼幾個優勢。第一,裝備好。日軍的三八大蓋很長,裝上刺刀之後,可達1.8米!而我軍用的中正式步槍,只有1.68米,正所謂一寸長一寸強,在正面對刺的時候,往往是日軍的刀先到。
  • 被鬼子包圍了,許世友大吼:給這個日本兵一挺機槍,讓他上!結果出人意料......
    可一連多少天也沒找到八路,這幫鬼子就燒村子,還抓了個老鄉帶著去找八路,結果就被帶到八路軍的伏擊圈裡,被打死了一多半。最後,小隊長野村下令小林清機槍掩護,自己帶隊撤退。小林清抱著機槍拼命掃射,等子彈打完,扭臉一看,彈藥手和其他日軍早沒影兒了,小林撒腿就跑。八路軍想抓活的,就拿石頭砸他,一塊石頭正砸在他腦袋上,他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 日軍新裝備大炮,打得八路到處躲,他來後,鬼子將炮「拱手相送」!
    小編認為就是我們的武器太過落後,日本的武器先進,所以我們才會損傷嚴重那個時候,日本新裝的大炮,打得八路到處躲,但是當八路軍一一五師魯西抗日根據地教導三旅政委蘇振華來了之後,鬼子確把炮拱手相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就聽小編講解一下吧!當時中國處於落後階段,武器裝備比較落後,而當時日本的經濟比較發達,所以武器較我國而言,比較先進。
  • 鮮為人知的榆山後血戰:110名八路軍與2000多日軍狹路相逢!
    一九四二年,華北日軍連續發起春季和夏季「大掃蕩」均以失敗告終。岡村寧茨惱羞成怒,於十一月八日潛行至煙臺,調集了二萬多名日偽軍,向膠東半島步步進逼,妄圖將八路軍膠東部隊一舉殲滅。日軍出動後,氣焰極為囂張。一時間,膠東大地狼煙滾滾,殺機重重。面對這嚴峻的形勢,八路軍膠東軍區十六團根據上級指示,將部隊化整為零,以營連為單位巧妙穿插,避實就虛。
  • 日軍在長城脫光衣服睡覺,中國士兵猛人連砍15顆腦袋,這下老實了
    「九一八事變」中,日軍炮轟瀋陽北大營和兵工廠,由於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侵略者兵不血刃的佔據了瀋陽,後又如入無人之境佔領了東北其它省份。
  • 八路軍與鬼子白刃戰,為什麼鬼子要退子彈,拼刺刀禁止開槍?
    在很多的抗戰劇中,都會出現日本軍隊主動和八路軍進行白刃戰的情節。日軍的白刃戰還有許多獨特之處,日軍經常主動發起白刃戰,而不是等子彈打完才拼刺刀。至於說日軍拼刺殺關保險退子彈,這個並非日軍的武士道精神,而是三八式步槍初速高,穿透力強,不退彈很容易走火傷到友軍。當時日本軍隊普遍裝備的是三八式步槍,屬於栓動步槍。
  • 八路軍最強武器:赫赫有名的漢陽造僅第3,因「奸商」欺騙而來
    日本侵華戰爭初期,中國陷入一片混亂,日軍手裡拿著裝備精良的武器,開始了罄竹難書的惡行;導致當時還沒緩過勁來的中國人老百姓,不得不放下手中的鋤頭,
  • 他是文安偽軍隊長,因保護抗日軍民被鬼子殺害滿門!他是文安人不該忘記的英雄!
    圖文無關942年初,日軍進駐姜莊子,時隔半個月,文安縣的抗日武裝出其不意,奇襲姜莊子,全殲了住在這裡的日軍,而他們所用的武器,就是老百姓家常見的斧子,所以這次戰鬥又叫「進駐姜莊子的日軍特別驕橫,其中有一個三十多歲的老兵痞,更是不可一世,被群眾稱為「假巴棍」,經常找老百姓要這要那,提一些無禮的要求。
  • 民國時期(八路軍輕武器大全)
    「王八盒子」手槍可以說,「王八盒子」是侵華日軍的一件標誌性武器,因此也是八路軍從鬼子手中繳獲最多的手槍。許多有關抗戰內容的影視作品中都能看到「王八盒子」。老電影《平原遊擊隊》裡,李向陽遊擊隊隊員小郭殺死一個鬼子繳獲的手槍就是「王八盒子」。
  • 八路軍新式子彈,會在體內碎裂,日本兵回憶:感覺整個肩膀被挖走
    八路軍戰士但115師和日軍一交手,發現子彈還是不夠用。在老爺廟戰鬥中,686團的戰士們為了阻止日軍搶佔老爺廟制高點,竟然打光了全部彈藥,戰鬥之激烈,是國內戰爭中少見的,部隊彈藥供給馬上感受到了壓力。主力部隊尚且如此,其他部隊的情況可想而知。1941年1月,八路軍戰士聶文魁只領到了5發子彈。在領子彈時連長還耐心囑咐,要牢記「三不打」:沒有把握不打、遠了不打、瞄不準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