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依仗裝備優勢下的兵力相對劣勢,只能採取的是區域重點協防,無法有效地對整個佔領區實 施軍事控制,加上殘暴的本性,基本上不將無法有效控制的地區視作已佔領地區,而是當成敵佔區對待,要進行血腥清洗,以形成荒無人煙的軍事緩衝地帶。日軍犯 下的暴行罄竹難書。
採取堡壘政策是不得已的選擇,藉此揚長避短,以華北的62師團為例,該師團佔領長 治、陽泉地區,有正太和白晉兩條鐵路,約500公裡鐵路,有188個大小據點,其中縣城就有近20個,師團是三等乙類師團,沒有旅團的建制,有8個步兵大 隊,42個中隊,128個步兵小隊,其他如炮、輜、工不算,而控制的地域太大,128個步兵小隊實在不夠分,因為一個縣城起碼也得有一個步兵中隊,而兩個 地區首府也得有駐軍,師團還得有機動的直屬部隊,所以這些據點都必須依靠偽軍來駐守。這樣就能解脫大量日軍部隊用於野戰目的,而日軍確實達到了他要的這個 目的,不過,偽軍大多數時候真的沒法子指望。偽軍鑑於日本不解決偽軍給養,靠偽政府自籌。
所以偽軍一直存在兩大問題,待遇和士氣。加上裝備和戰鬥力低下,一貫是被敲打的重點照顧對象,因為偽軍補充的很快,來源有國軍戰俘能改造部分和當地出國民兵—日本版本的抓壯丁,以及地皮流氓的補充。很明白這點的日本人只好用少量日軍控制偽軍採取堡壘政策。
八路的人不少,可惜經常被分割,等知道別處被攻擊掃蕩,通常黃花菜都涼了,關鍵是 八路的通信能力太差,電臺到44年才普及到軍分區,內部聯絡基本靠腿,一封鎖就兩眼漆黑,有心無力,至於友臨增援,也是甩開大腳拼命跑,極個別部隊有騎兵 建制,還能玩把快速增援來時髦下。但日軍的兵力不足,通常拆東牆補西牆,日軍在佔領區一個縣通常2個中隊到頂,真正機動的不過一個中隊,大多數縣是賦予偽 軍守衛據點而日本則全部出動趕八路,能把八路地方部隊和遊擊隊趕得滿山跑。
抗戰期間中日兩軍擺開堂堂之陣對壘時,日軍大多能以少擊多。八路軍、新四軍採取神 出鬼沒的遊擊戰,才能揚長避短,以絕對劣勢裝備屢挫強敵。當時誇張的地方,邁步上公路,抬頭見炮樓,在交通線附近,炮樓上的步槍火力可以相互支援,為了互 相支援機動,更好打擊敵人,需要打掉據點,這些炮樓一般說來單個都是守衛有餘,攻擊不足,因為日軍的據點則一有攻擊,拼命來增援並且主動增援,讓八路伏擊 增援部隊的把戲玩的爐火純精並且樂此不倦。
可有的時候,八路確實需要拔據點,於是,故事就出來了,這就是八路對付據點的三板斧。
一、強攻
首先說,能玩這手的,都是牛人,八路的一般部隊都沒這齣手,個別軍分區的民兵和裝備優良的遊擊隊也能如法炮製。
在平原上的炮樓據點,一般採取的磚木結構,步機槍打不透磚牆,加之樓高牆厚,抗日 部隊的裝備實在太差,普通部隊的火力支柱擲彈筒和機槍居然對它毫無辦法。尤其是八路主力裝備最多的迫擊炮,炮彈發射出去都是拋物狀落地,不是打得太遠,飛 過了炮樓,就是打得太近,落到護城河裡或者崗樓前的空地上。偶爾有一顆炮彈落到崗樓頂上,還得看這個炮樓是什麼建築的,假如倒黴點,樓頂是鋼筋水泥結構, 迫擊炮彈在上面炸裂開來,只等於鬼子頭上響個炸雷,對崗樓內的敵人毫髮無損。運氣好點就炸壞一層,得連續命中才有效果。對付日本的炮樓,最有效的武器還是 平射炮和山炮,可沒有。八路和新四裝備最多的是迫擊炮。這傢伙分量輕,攜帶方便,另外拋物線高,打山地遊擊戰很適合,可是拔據點、樓就用不上。後來把迫擊 炮改裝成平射炮才有所改善,只有八路的三個師部的直屬炮兵營的平射炮和山炮才有合適的裝備,可這些大傢伙少不說,彈藥極端缺乏,加上轉移不方便,只有快打 快撤,正規團隊硬來就不說他了,他們有那家具。咱們就說說地方部隊和遊擊隊的出手。
首先,這硬攻大多數八路的軍分區部隊就沒這裝備,重機槍打不爛磚牆,各軍分區部隊比較主力的團也就兩三挺,擲彈筒轟不開據點圍牆,一般一個團也就6-7個,通常是機槍掩護,選出勇敢的士兵攜帶炸藥包往上送,比較牛的縣大隊或區中隊也是比照辦理。
特等射手和機槍封鎖炮樓,如果壓不住,炸藥包是送不上去的,因為炮樓一般還有護壕等輔助設施,於是,土戰車就出來了,八仙桌蒙溼被子,往上硬送,一旦守軍有擲彈筒,而且射手水平好的話,這就也不行。
這個都是軍事和心理素質十分過硬的而且是富翁的部隊才這樣不計較傷亡和消耗的跟炮樓玩命,或者是必須的攻堅—決戰,因為八路實在是太窮,彈藥太少,這種買賣做起來虧本。
如果是裝備和人員素質高的遊擊隊,比如鐵道遊擊隊他們,毛瑟1932自動手槍一人一支,每人一長一短雙披掛,彈藥充足,那能把炮樓上的火力全部壓的死死,那攻佔炮樓就容易了。不過這種遊擊隊少的可憐,只能作為個別提提。
在敵後的抗日戰爭中,正規主力部隊裝備的大都是從敵人手中繳獲來的野炮和山炮,而遊擊隊打鬼子據點時用的炮,則大多是有幾百年歷史的土炮,有時連土炮也沒有。
起因一般是偽軍像瘋狗一樣在崗樓上跳來跳去,嘲笑炮樓下的遊擊隊,而無奈的遊擊隊 就發動老百姓,這個土炮攻擊多發生在長城內外和山東,由於歷史的土匪遺留問題,民間重火器多點,才能這樣來,一般使用清朝時期的土炮,反正有總比沒有強。 地方兵工廠還相繼造出了土炮用的炮彈,威力很大,和大炮彈差不多,攜帶方便。還是個別軍分區,兵工廠還產出開花彈,土跑用的,儘管射程很近200-300 公尺,但在手榴彈的範圍以外,有的時候,連日軍的擲彈筒都無法威脅,何況如擲彈筒等武器,大多數炮樓根本沒有。
個別軍區—如渤海軍區,還編寫有土炮教材,使用一塊三角尖木頭作為瞄準,達到調整炮口的目的,點火發射滑膛彈丸,近距離射擊,200米以內,樓很準的。有這裝備的,日偽軍都吃虧大,炮樓已經沒用的說。
另外一種硬來的方法就是來土飛機,這個大家看的多了,這個適合已經被長期圍困的, 但暫時歸在強攻裡簡單說下。一般首先就召集有經驗的煤窯或土木挖掘工人們,先藉助黑夜測量地形,計劃要投工多少,挖多長,就能到了碉堡白明黑夜換班挖。隨 時都用羅盤定方向,大錯不了。並且這個不能讓鬼子發現,因為都有對策的,裝上幾百斤炸藥,很多時候,炸藥還很時髦,用棺材裝,轟的一聲。
二、智取
先說點題外話,當然,這些招數對付單一碉堡沒問題,但對付由幾個炮樓交叉掩護的堡 壘群就困難了,不過,鬼子是以點帶線而實施面的控制,有幾個炮樓交叉掩護,鬼子做夢都想,可惜兵力火力嚴重不足,就拿八路從延安到華北,山東所必須經過的 津蒲鐵路來說,這可是日軍最重要的生命線,鐵路沿線也沒有形成炮樓體系,也是三裡一個守軍一個小隊的格局,無非有裝甲列車和裝甲車巡邏,機動兵力多點而 已。關鍵是,一旦出現狀況,日軍的增援預備隊來的太快太猛。
八路主力一旦發狠,動用兩個團兩頭一頂,物資,人員、補給照運,不過代價太大,消 耗得不償失,這兩個團的彈藥人員消耗能讓任何一個有理智的指揮員痛哭流涕,老底子都完了。這些炮樓都費工費料,關鍵是裡面得有人把守,少了沒用—低於一個 班,很多炮樓裡面實際兵力也就這個數字,難啊。
圍點打援這個老套的劇情就不用說了,八路最喜歡這樣來上幾次,不過後來都成了縮頭烏龜,連鬼子也不願意出來自討苦吃,面對碉堡,你不來就我,好,我來就你。
首先,是裝日本人,鑑於偽軍天生的賤骨頭,見了日本主子就搖頭擺尾,乞求能扔下幾塊骨頭,所以假扮日軍是上檔次的遊擊隊或民兵的最愛。
為什麼說上檔次的遊擊隊或民兵的最愛,因為道具的問題,乾淨的日軍軍服,鋼盔,槍 支,有的時候還要馬匹,機槍、擲彈筒裝門面,不富有的遊擊隊沒這齣手,一般要有會簡單日語的人隨同,有裝日本軍官,有裝翻譯官的,還有人裝勤務兵,一般從 大據點所處的公路上進村,先到偽聯合村公所,讓偽村長去叫偽軍,就說: 『皇軍要給警備隊訓話,全體帶槍集合。』接著的藉口就是----你欺騙皇軍,或者你八路的良心地壞了。等偽軍下來以後,假軍官就假裝說日本話,翻譯官說: 『太君說,讓你們把槍都架起來。』等他們架好槍,一有信號,分工明確的八路就要打掃戰果了,其他的人就趕快把槍栓都卸了;同時還有人準備幾把砍刀、火油、 柴草等點火東西,預先埋伏在碉堡附近,等解決偽軍後,、就砍斷鐵絲網,進去、把碉堡點著,就接應假日本軍;還有打援兵的,通常是半夜裡,去把準備襲擊的據 點的電線割斷,然後就埋伏在那裡,預防真日本軍隊的出現,假如不碰巧,那只有硬著頭皮截住打,讓弟兄們好轉移。另外,地下暗民兵還要把情報做好看附近據點 是不是新去了日軍,不然假日本碰上真日本就壞了!
還有的是乾脆進據點,這種玩法得膽大心細,直接衝進去,然後讓偽軍或少量日本人離開炮樓後立即發難,如果有日本人在據點,這種幹法必須由熟悉日語的八路才能來,而且裝備必須經的起推敲。
檔次差點的只能裝偽軍或特務,由於特務服裝和裝備的雜亂,幾個精明強幹的隊員裝特 務混進據點,連窩端屢見不鮮,可這個只能對付小炮樓,就是小隊以及小隊以下,稍微大點,只有上大批人馬,通常,某個夜晚,激烈戰鬥後,混雜著剛被威脅的投 誠分子的遊擊隊出現在炮樓下,假如讓他們進來,那馬上炮樓也就失守了。這種理由很容易的,比如送情報或者乾脆有好處。
後來,由於八路實在玩的太熟練了,杯弓蛇影的偽軍實在受不了,那有千日防賊的啊。 軍官們現在是對誰也不相信,連當地的維持會長都不讓進炮樓;因為維持會很多都是白皮紅心,就算不是,也是兩面討好的騎牆派,部隊成天鑽在炮樓裡不出來,當 兵的要出來就是一個中隊,由中隊長帶著,生怕被八路捉走了。而且炮樓裡邊的工事都是當兵的自己修築的。,炮樓裡情況、地形就誰也不知道,要打這種炮樓就只 硬攻。
可八路還是有法子的,古代的三十六計裡面有太多的素材讓中國人發揮,就不信你們人 不離??的,都是人,要吃要喝,要拉要撒,我們有內應。很多炮樓裡在吃飯和睡覺的時候,才取消戒備狀態,槍才和人離開。這時候一般只有站崗的人有戰鬥力, 這樣八路便可以少制多。化裝下騙開據點大門,大批好漢就衝進去了,這個時候,由不得炮樓不失守。
最常用的就是約定內應的站崗時間,某個夜晚,內應點只煙什麼的,給遊擊隊個信號, 門悄悄的打開,八路就進來短兵相接,手榴彈可筒子扔,離開烏龜殼,偽軍和日軍的裝備優勢無從發揮。後來,日軍乾脆不相信偽軍,假如有混合駐防,各放各的哨 兵,日軍單獨守備。但八路還能找到機會,比如運動到據點牆下,門邊,等早上開門的時候,一擁而入,劈頭蓋臉的手榴彈開路,據點還是被攻克了。還有披老虎皮 嚇人,眾所周知,老八路的戰鬥力很強悍,隔三差五的就有人去偽組織那裡嚇唬一聲,老八路來了。
惹不起我躲的起,稍微實力差點的日本人都選擇了閉嘴,那奉日本鬼子當東洋爸爸的偽軍更老實,有的時候,是真八路下山了,更多的時候,假消息而已,可寧可信有不敢信無的敵人秉承一個至高無上的原則,小心為上,保存自己。
那遊擊隊或地方武裝就充分利用這點—恐懼心理,把準備送給八路的新軍裝穿起來,把 舊軍帽戴上去,找點木頭削巴削巴,弄點鍋底灰,做幾挺重機槍、迫擊炮玩玩,然後找幾個南方口音或陝西口音大聲咋呼幾句,拉響個把偷偷埋在炮樓外壕的地雷, 這樣聲音有了,特效也有了,假如再用個機槍或擲彈筒再聽個響,你們是要死還是要活,不少時候,偽軍就自己乖乖的出來投降了。
偽軍有日軍督戰戰鬥力還是可以的,守備依託工事勉強勝任,進攻白刃玩命就差的很多。敗壞士氣,首先潰逃的 基本是它們,在歷次需要的戰鬥裡,偽軍一般都是配屬日軍戰鬥,起湊數作用,而日軍則當救火隊,這個我在以前的帖子裡有過闡述,一旦離開工事,沒有東洋爸爸 壯膽,偽軍的戰鬥力甚至不如八路的區中隊,偽軍待遇和士氣都很差,加上裝備和戰鬥力低下,一貫是被敲打的重點照顧對象,所以偽軍後期的補充主要當地出國民 兵—日本版本的抓壯丁,那就更靠不住。日本擔任守備的混成旅團的部隊的人員素質相差很大,但基本上說,仍比大多數中國軍隊好,日軍通常把戰鬥力強的分隊派 遣出來作戰,而戰鬥力差的留下守據點,這也是無奈的辦法,日本的兵員素質下降的很快,因為陣亡的一般都是最勇敢的,新補充的通常沒有接受預備役訓練,到 42年以後,日本國內已經沒有合格的陸軍預備役人員,少年兵,鬍子兵都進了部隊,相對精幹點的去了野戰主力,絕大多數只能用來防禦,守工事。
圍困是經常的,但是攻擊卻不是經常的。大多是為了戰術需要而圍困,暫時封鎖就是 了,你不下來我也沒法子,咱們井水不犯河水,為什麼說井水不犯河水,關鍵是沒有那本錢,一旦守軍發狠,不計傷亡消耗的蠻幹,負責封鎖的部隊吃不住的可能性 很大,畢竟,要槍沒槍,要彈沒彈,就人多,主要是靠地雷的威嚇和手榴彈,只要人家願意用人命換地雷,那就只有看人家進出了,單說人多,可面對子彈,人多人 多有個屁用,一般能暫時相安無事—短時間圍困,偽軍也不想出去自己找槍子,那就算了。可有的時候,當八路覺得有點底氣,那故事就出現了。
這個在山區多見,或者是根據地腹地,也有遊擊區這樣來的,圍困也分長期和短期兩 種,這種圍困遊擊隊畢竟佔據兵力和輕步兵火力的優勢,可就是拿炮樓沒法,重機槍打不爛磚牆,他們通常連輕機槍都沒有,彈藥,主力都窮的教育士兵—一顆子彈 幾斤小米,一個士兵一般只有5發子彈,戰鬥結束要檢討,消耗彈藥要批評,難啊。對於一般遊擊隊和民兵,土槍土炮手榴彈是他們的骨幹,有幾支好槍都牛的不知 道腿怎麼邁了,當然,縣大隊一般還有主力部隊的少量骨幹支持,基本能保證一半有正規武器的。順便說下,現在所謂的革命教育影視純粹是胡說八道,啥時民兵也 沒有好裝備,毛瑟自動手槍,縣大隊的領導和偵察班能配齊那都是一等一的牛縣,能配上被藐稱為王八蓋子的日本南部手槍或雜牌擼子都大小是個區領導,一般政權 人員最多有幾個手榴彈,八路的裝備跟叫花子沒什麼區別,民兵還遠不如八路,至於炮那就更不用想,通常是排槍掩護,選出勇敢的士兵攜帶炸藥包往上送,、因為 炮樓一般還有護壕等輔助設施,不過日本人在沒有增援的話,衝出來只是為遊擊隊增加戰果,而偽軍靠不住,所以大家就維持一個不戰不和。八路拿不下炮樓,而沒 有日軍主力或後方的兵力支援,日軍也輕易出不來,冷槍地雷大大的有。這個時候,八路跟遊擊隊就開始琢磨,怎麼樣弄搞掉炮樓。所以,八路和遊擊隊就用地雷把 炮樓給封鎖了,一般還留有特等步槍射手來加強效果,都是人,要吃要喝,要拉要撒,要糧食,要彈藥。讓運不進來,不過日本一旦集中兵力並不計較傷亡的話,據 點的物資還是能補充上來的,但、長期被圍困的滋味實在難受,斷糧斷水是最常用的招數,在山西和山東,做絕一點的遊擊隊乾脆把據點所在村鎮的居民全部組織遷 移,日偽軍只有自己做所有的事情,什麼也吃不到喝不來。糧食,餓幾天不要緊,水,不喝可不行。山西和山東,日偽據點一般地勢險要,但多半因為制高點的緣 故,沒有水井,通常由偽政權組織人力運送,八路就集中力量,封鎖水源,日偽積存的水通常都不多,雙方經常圍繞水源展開殊死的爭奪,後來,如山東,不少據點 存水能達到一個月的起碼使用量,這就從反面證明,遊擊隊的圍困戰術的有效。
於是,遊擊隊和民兵就想法子,堵塞水源,在附近埋設地雷,再絕點用大糞把井弄報廢,把河流改道,讓敵人花費代價也弄不來水喝,逼的日偽自己滾蛋。還有一些非常規法子。
三、精神戰
首先,宣傳,偽軍奉日本鬼子當東洋爸爸,軍官也不全是死心塌地的,八路誘致以利, 動之以情,宣傳彈,喊話,紅黑點運動,給當地出身的偽軍講八路的好處,講日本鬼子長不了,做好事記黑點,不過,能讓圍困的一般都很頑固,就算有心動的在鐵 杆漢奸軍官的淫威下,也不敢公開,一般出幾個逃兵,主動投降的也不少。
這個的宣傳主要是精神騷擾,據點的守衛跟正常作息一般是顛倒的,夜晚全部警戒,外 天大多睡覺,八路就組織個鑼鼓班子,又敲鑼又打鼓,很是熱鬧,想睡,那得能在震耳欲聾的鑼鼓聲裡睡才行,至於夜晚,汽油桶裡放鞭炮,不時做出出擊動作,把 守軍折磨的難以忍受,各個精神衰弱,而且彈藥消耗的很大。
駐守的時間稍微長點,當地就熟悉了守軍的軍官,遊擊隊就給守軍的軍官起外號,大罵其人,用激將法,非把人從烏龜殼裡弄出來不可。
河北的老百姓則去捉青蛙,然後把胡椒放在青蛙舌頭裡,然後把青蛙扔到據點的外壕裡,整夜被刺激的大叫的青蛙蛙聲一片,睡吧怕八路偷襲,何況怎麼能睡的著。
四、化學戰
當然,遊擊隊沒有日本那種滅絕人性的使用化學以及生物武器,何況毫無生產裝備使用能力以及經驗的也沒那本錢。
化學戰首先是土毒氣,選準風向,一般是能凝聚不散的天氣,半溼不幹的柴火稻草做底料,用幹辣椒或者能發出刺鼻氣味的東西當骨幹,扔進去,選擇時機天快明的時候完成準備,然後,慢慢燻吧。
在河北平原,水網據點無法挖地道讓鬼子坐土飛機,那八路就搜集死狗死貓丟棄在被圍 困的據點的河溝裡,至於被擊斃的屍體,也如法炮製,哪個味道,讓人一聞,三月不知肉味,讓鬼子幸福到最高點,想出來掩埋,地點在那裡,一出炮樓,特等射手 的子彈就出去了,八路雖然缺乏彈藥,但選一兩個特等射手,把有限的彈藥集中在一起還是綽綽有餘的。要不,往炮樓送的糧食裡摻巴豆,水缸裡投砒霜遊擊隊都幹 過。在這個時候,其他手段就用上了,雙管齊下效果還是很明顯地。
五、土飛機
這個大家看的多了,電影裡經常有這個橋段,這個適合已經被長期圍困的,儘管在強攻 裡已經簡單說過。這種玩法適用於接近村落的據點,挖掘的起點便於隱蔽,而且當地群眾基礎好,因為日偽軍一旦發現就拼命破壞,在河北,很多據點地下都埋有水 缸就是企圖防範讓他們坐免費飛機回家探親的打算地。
一般首先就召集有經驗的煤窯或土木挖掘工人們,先藉助黑夜測量地形,計劃要投工多 少,挖多長,就能到了碉堡,然後組織積極分子和黨團員,白明黑夜換班挖,處於保密需要,後來只能用小工具一點一點掏,聲音要小,用狗油燈照明,挖掘時候隨 時都用羅盤定方向,大錯不了,一旦確定炮樓的地基,那裝上幾百斤土製炸藥,很多時候,炸藥還很時髦用棺材或者大箱子裝,這個待遇還是很上檔次地。其實,讓 他們坐免費飛機回家探親這個待遇還是很不錯的,因為,交通不便,路費高昂,我們還是很善良的嘛。
人民戰爭是無敵的力量。
總之,對付外來侵略者,中國人民的法子還是蠻多的,手段是多樣的。一名話,只要能消滅敵人就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