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國產10噸級通用直升機直-20成功首飛。直20的首飛填補國內型號的空白,因為自從上世紀80年代,國內陸航引進24架黑鷹後,軍隊知道了黑鷹的威力與價值遠超過同期引進的直9,大家都希望國內能生產出像黑鷹那樣優秀的三軍通用直升機,可這一等就是三十年。
應該說,海軍對黑鷹的渴望遠超過陸航,陸航還可以大量引進米8/17湊合著用,海軍對直升機的要求就高多了。目前,海航的主力直升機為直9、直18和卡28。直9分反潛型、反艦型和搜救型,但直9的平臺太小,作戰半徑不足50千米,攻擊能力也不行,掛載魚7輕型魚雷就不能掛載鷹擊9反艦彈,直18反潛型太大,只能在航母上使用。從俄國進口的卡28數量太少,主要用於過渡。所以,海軍迫切需要一種像美國海軍SH-60「海鷹」那樣的中型通用直升機,擔負搜救、反潛、反艦、運輸等任務。
然而,直20試飛已有6年,可能已經小規模列裝陸航,但網絡公布的圖片少之又少。這些年來,空軍的殲20、運20早已公開,並多次亮相航展,只有直20一直保持神秘,大家都猜不透何時能看到國產海鷹。
第一,築巢引鳳
時間到了2018年夏天,某網友從浦東機場起飛經過江南造船廠時拍攝到幾張高清照片,一經發布,頓時在社交媒體引起轟動。大家驚喜地發現,正在舾裝的052D型驅逐艦第14號艦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機庫的高度降了下來,飛行甲板也加長了,這說明即將上艦的直升機不同於目前的直9、直18和卡28,一定是新一代反潛直升機。
第二,苦修內功
又過了幾個月,2018年11月,《中國航空報》又發布一則重大新聞,這則新聞顯示,一架白色直升機全尺寸模型出現在試驗現場,試驗的項目為國內首款自主研發的應急漂浮裝置。雖然直升機的部分細節進行了模糊處理,但從這型直升機的機頭、推拉式的側艙門及旋翼細節來看,基本可以確定就是國產海鷹。
第三,廬山真面目
上周,小編關注的一位博主(再次感謝老年)發布了一張模糊的圖,該圖可以說是今年夏天最具價值的軍事圖片。正在江南廠舾裝的055型驅逐艦的飛行甲板上出現了新一代反潛直升機的模型。雖然只是一個模型,但是既然用於上艦測試,那麼其外形尺寸,重心,接口等,都需要和真機保持一致。同時,利用直升機模型上艦,可更快地積累數據,為今後的真機上艦打下基礎。這一切說明直20的艦載型已經基本定型。
總之,該來的終於來了。直20作為國產第一代10噸級三軍通用直升機,承載了太多的希望,特別是對正在走向遠洋的中國海軍更是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