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幾天網絡出現了一架突擊型直20照片後,一個星期後海軍航空兵的突擊型直20的照片也出現了,空軍、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三個兵種共同使用一個型號的直升機在我軍歷史上確實非常的少見。
空軍/陸航突擊型直20,與上面的海軍突擊型一模一樣,因為海軍的這個型號是給海軍陸戰隊使用的,主要由075型大型兩棲攻擊艦搭載,可能在機身耐高溼、耐高鹽方面防腐性能有所提高外,其它方面應當是一致的。
為啥叫突擊型直20呢?是因為相比較基礎的直20運輸型,突擊型裝有機身短翼,可以掛載反坦克飛彈、火箭發射巢、大口徑機槍/自動榴彈發射器吊艙…等機載武器,這樣一來不但可以運輸一個班的戰士進行機降,還減少了對武裝直升機的依賴,使用機載武器可以對機降場周圍的可疑目標進行直接打擊,使機降變的更安全。
軍迷們都知道,使用直升機實施「空中蛙跳」戰術是1960年代「越南戰爭」中出現的陸軍新戰法,由於直升機在空中飛行速度比地面車輛機動快得多,並且不受險惡地形阻礙,遠程機降到敵人的後方,佔領敵一線部隊與預備隊的結合部,實施垂直打擊將敵分割分割包圍和殲滅,比如:越南戰爭和阿富汗戰爭期間,美蘇軍隊都多次使用「空中蛙跳」戰術取得了很大的戰果,甚至有部隊深陷敵重重包圍後仍然使用直升機將大部分人搶運出來。
雖然有卡52強大的火力護衛,但米17仍然有機身掛架,左右兩側可掛載57毫米火箭發射巢。
但,當時的運輸直升機沒有多少機載自衛武器,最多有兩挺艙門機槍火力非常弱!這也導致了機降時被大量擊落,越南戰爭期間美軍的各型直升機損失高達4300多架,蘇軍在阿富汗戰場也損失了800多架,戰爭結束後在總結經驗教訓時,普遍認為運輸直升機必要也要裝備強大的對地武器,即保衛自己的安全,也能給機降部隊提供火力支援。
我軍大規模裝備直升機是最近10年的事情,直升機部隊建設仍然要沿著先進國家走過的路去發展,所以出現突擊型直20也是必然的。
直20飛越布達拉宮,這說明直20的發動機動力澎湃,可以在高海拔地區使用,已經完全替代了「黑鷹」,這是我國直升機發展的一大進步…看到這張動圖我真的很想聽《女武神騎行》!
直20直升機安裝了兩臺國產「渦軸10」發動機,它的研製成功使直20直升機有了可靠的動力保障,並且冗餘度很高,可對直20進行進一步的技術升級,衍生出更多的型號,只有這樣才能稱之為「通用型直升機」。
渦軸–10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600千瓦,米-17直升機所用的TV3-117型為1640千瓦,但米-17機身重量顯然比直20要大,「黑鷹」直升機使用T700-GE-701發動機功率為1165千瓦,渦軸10處於領先地位。
那1600千瓦/2144馬力是個什麼概念呢?目前世界主戰坦克的發動機絕大多數的最大功率為1100千瓦,也就是1500馬力,這個功率可讓重達55~60噸的坦克最大公裡速度為60~70公裡奔馳,而直20重量10噸,卻裝了兩臺1600千瓦的發動機,動力確實澎湃!有了強大的動力在高原飛行時即便是有下降,也具備較高飛行速度和運載能力,如果發動機本來就功率低,到了高原之後就飛行和運載都會非常的吃力,作戰能力也就限制的下降了。
而不能製造大功率渦軸發動機的國家在研發直升機時會被掐脖子,比如說:土耳其打算出口巴基斯坦A129攻擊直升機,但所用的發動機是美制T800-LHT-800渦軸發動機,由於美國和土耳其關係緊張,該發動機禁止出口…導致了土耳其出口A129直升機計劃失敗了。
直10、直20和直8G/18,這三型直升機構成了我軍現役直升機的主力,但直20是我軍的第四代直升機,要比直8G/18和直10技術領先一代,使用大功率發動機,機身複合材料使用量也高於前兩型,航電設備數位化程度也更高。
海軍反潛型直20,海軍應該是直20裝備最多的軍種,除反潛型和突擊型外,運輸型直20也是必須要裝備的。
總之直20直升機在我國會有很大的需求,估計數量會超過2000架,當然型號也會根據需要不斷的衍生和升級,這都得益於它先進的設計和製造標準,功率強大的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