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雷軍是總經理,馬化騰在打工,馬雲還在碰壁!太TMD勵志了!

2021-02-12 出來混遲早要還

小米創始人 雷軍

那一年雷軍是總經理,馬化騰在打工,馬雲還在碰壁!

 那一天是2009年12月16日,距雷軍離開金山有兩年。四個月後,他正式創立小米公司。

  這一段感悟,後來演化成了一句更為著名的「雷軍語錄」——「站在颱風口,豬也能飛起來」。與金山時代的雷軍相比,小米時代的雷軍確實飛了起來,從軟體業的「老革命」一躍成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炙手可熱的新貴。

  雷軍在2011年7月回歸金山軟體(03888.HK),出任董事長。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最終奠定雷軍江湖地位的是小米,而非金山。

  「成功僅僅靠勤奮是不夠的」

  創辦小米時,雷軍剛過40歲。「四十而不惑」,雷軍自己也說,小米是他最後一次創業,是積累了20年的商業經驗之後,「畢其功於一役」的一次全新嘗試。

  「前面16年在金山練基本功,後面幾年練了一些無形的東西,直到感覺自己準備好了,出來做小米。」他說。

  這些「無形的東西」,也就是雷軍對人生的感悟——「任何時候都要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雷軍的老朋友、雷鋒網的創始人林軍也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寫到,「勢比人強,即便是雷軍這樣的強人」。

  雷軍極聰明,年少成名。1969年出生於湖北仙桃,18歲考入武漢大學計算機系。雷軍說,他用兩年時間修完了所需學分,並完成了畢業設計。大四那年,雷軍和同學王全國、李儒雄等人創辦三色公司,當時的產品是一種仿製的金山漢卡,在武漢電子一條街小有名氣。但是,隨後出現一家規模更大的公司把他們的產品盜版了,價格更低,出貨量更大。很快,三色公司經營艱難。半年後,公司解散。清點資產時,雷軍和王全國分到了一臺286電腦和印表機,李儒雄分到了一臺386電腦。

  大學畢業後,雷軍隻身闖蕩北京,1991年年底在中關村與求伯君結識,隨後加盟金山軟體,成為金山的第六名員工。兩年之後,雷軍出任北京金山總經理。1998年,29歲的雷軍升任金山公司總經理,堪稱年少得志。

  但是雷軍在這個臺階上一待就是十年,直到2007年年底離開。這段時光,也是雷軍「推著石頭往山上走」的日子。求伯君立志讓金山成為一家可以挑戰微軟的民族軟體企業,理想之路步履維艱,金山歷經從辦公軟體到詞霸、毒霸,再到向遊戲和網絡的多次轉型,幾經起落。雷軍帶領金山五次衝擊IPO,最終還是依靠網路遊戲的業績,在2007年10月成功在香港上市。但金山當年的上市估值,遠不如同一年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更不及早幾年在美國上市的盛大、百度等網際網路企業。

  雷軍擔任金山公司總經理之時,馬化騰、丁磊等人剛從學校畢業到電信局上班,李彥宏還在美國念書,周鴻禕也才參加工作,馬雲籌辦中國黃頁在北京到處碰壁。

  雷軍的湖北老鄉周鴻禕曾說,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對雷軍都是仰視的狀態,因為雷軍出道早,江湖輩分高,是中關村裡的元老。但是,短短幾年後,這幫「小字輩」都成了赫赫有名的網際網路大佬,丁磊、陳天橋、李彥宏更是先後成了「中國首富」。

  風雲變幻間,時勢使然爾。多年之後,雷軍回憶起這一段還頗為感慨:「金山在上世紀90年代還很火,1999年網際網路大潮起來的時候,我們卻忙著做WPS,忙著對抗微軟,無暇顧及。到2003年時,我們再環顧四周,發現我們遠遠落後了。那一瞬間,我壓力非常大,作為CEO,我後面兩三年每天都再想,什麼地方出問題了,是團隊不夠好,還是技術不行,還是自己不夠努力?」

  雷軍說,最後自己想明白兩點,一是成功僅僅靠勤奮是不夠的,二是要找到最肥的市場,順勢而為。在雷軍看來,所謂大成,和大勢高度相關。就像他的兩個愛好,圍棋和滑雪,講究的也都是「勢」。

  金山錯過了第一波網際網路浪潮,不過有一件事情卻在日後至關重要。2000年,雷軍牽頭了一個金山內部的創業項目——卓越網,四年多後,以75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亞馬遜。這次出售讓雷軍實現了財務自由,也為其後來的天使投資奠定了資本。

  2007年年底,金山成功上市兩個月之後,雷軍以健康原因辭去總裁與CEO職務,離開金山更多精彩請關注微信chunlaihunba。「那一陣他身心俱疲,離開是最好的選擇。」雷軍的一個朋友說,這讓雷軍從習慣的枷鎖中解脫出來。

  事後證明,正是這一次的離開,成就了雷軍的脫胎換骨。

  「不會因為我叫雷軍,就不會死」

  離開金山的雷軍,轉身成了天使投資人,開始從大勢出發,以更大的視角來觀察和思考網際網路。雷軍是最早投身移動網際網路的一撥人。2008年,他在個人博客中寫下:移動網際網路是下一波創業的大機會。同時,雷軍在移動網際網路、電商、社交等多個領域連續投出多個業界知名的案子——拉卡拉、UCWeb、凡客誠品、YY、樂淘、多玩、多看等。其中,凡客誠品風靡一時,YY已在美國上市,目前市值超過40億美元。

  做投資讓雷軍更加深入了解網際網路,也獲得了異常豐厚的回報。但他投資的這些公司很難說是雷軍自己的事業。

  在內心深處,雷軍仍想做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事業,用一家量級龐大、甚至稱得上偉大的公司,來奠定自己的江湖地位。凡客誠品CEO陳年說,雷軍向上的力量或者說欲望,是不可預估的。雷軍自己也說,他要做一家百億美元級別的公司。

  很快,雷軍找到了自己的「勢」——智慧型手機和移動網際網路的大爆發。2010年4月,小米公司註冊成立,第一個產品——行動作業系統MIUI在當年8月上線。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機1正式發布。隨後,在一片質疑或讚譽中,小米在2012年賣出719萬部手機,2013年賣出1870萬部手機。在此過程中,小米完成四輪融資,估值迅速突破100億美元。小米已成為業界的現象級品牌。

  趁勢之外,雷軍對人也非常看重。在創辦小米之前,雷軍花了幾個月的時間來找人,一旦遇上合適的人,他就窮追不捨,直到把人說服為止。他找來了谷歌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林斌、微軟中國工程院開發總監黃江吉、谷歌中國高級產品經理洪峰、摩託羅拉研發中心高級總監周光平、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劉德、金山詞霸總經理黎萬強,七個人組成豪華的創始人團隊。小米的初期員工告訴財新記者,很多國際技術巨頭公司的員工,看到幾個創始人名單之後,直接就跟了過去。

  雷軍自己做投資的原則也是只投資人,不熟不投,投資後只幫忙不添亂。雷軍說,自己創業初期最大的擔心是團隊磨合和心態,「看到最肥的市場,找來最厲害的人,事情沒有理由不成功」(拼湊條件)。

  決定做小米之前,雷軍給晨興創投的合伙人劉芹打了一個極長的電話,打光了三塊電池。事後,劉芹說,其實那晚主要是雷軍在說,他在聽。

  「雷軍做事情很周全,計劃很縝密,他不需要被說服,只是在做決定前需要有人PK。」劉芹說,他和雷軍很熟悉,一直覺得雷軍會自己做一攤大事。整個過程,劉芹只問了一個問題,「你已經功成名就了,還需要跳下來拼一把嗎?」雷軍回答,「我對創業仍有敬畏之心,不會因為我叫雷軍,就不會死。」

  第二天,雷軍帶林斌和黃江吉去上海見劉芹。見面後,劉芹給他們每人上了一杯菊花茶,第一個問題是,「你們三個,一個來自微軟、一個來自谷歌,一個來自金山,整個土洋結合,怎麼合作?」第二個問題是,「你們怎麼看待創業?」一個半小時之後,劉芹就敲定了投資,整個過程並沒有聊小米具體要做什麼。

  2010年年底,小米完成A輪融資,金額4100萬美元,投資方為晨興創投、啟明和IDG,公司估值2.5億美元。

  小米火了以後,一位業內人評價雷軍:「他是錯過了上一波(網際網路),成於下一波(移動網際網路)。」

  「只要不讓公司翻船,你就能去做」

  一位投資人總結小米模式曾說,小米在思路上領先兩年,產品上領先一年,傳統的手機廠商很難追上。手機行業對小米的態度也經歷了從「看不起」「看不懂」到「看不見」的幾度演進。小米起勢之後,幾乎一騎絕塵。

  很多人都曾問過雷軍一個問題,市場和大勢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為什麼別人學不會小米模式?雷軍說,小米模式的背後,是網際網路思維的勝利,是先進的網際網路生產力對傳統生產力的勝利。具體展開,又是雷軍常講的七字箴言——專注、極致、口碑、快。

  外界對小米的誤讀,會讓雷軍非常在意。在央視年度經濟人物頒獎典禮上,馬雲說小米的核心是營銷,下來之後,雷軍特意找馬雲解釋,小米的核心在於產品。雷軍對外界貼在小米身上的「期貨」「飢餓營銷」等標籤也感到委屈,甚至多次發文辯解,小米每個月的產能達到200萬臺,已經超過很多傳統廠商。為此,雷軍還在今年年初承諾,2014年的供應量至少會達到4000萬臺。

  所謂的網際網路思維,在雷軍看來,最終還是落在產品本身。雷軍也對財新記者說,當營銷和產品並舉的時候,就說明產品不夠極致了,「最好的產品就是最好的營銷」。

  一談到小米的產品,他不由自主地就會音量上升,身體前傾。每逢有採訪或其他公司前來交流參觀,雷軍總會拿出小米手機、盒子、路由器等產品進行展示。他會用小拇指的指甲小心翼翼地劃開塑封,逐層逐件地講解,對每一處細節了如指掌。比如,小米盒子塑封側面的中線沒有恰好對準中間,他也會找到王川(小米盒子負責人)抱怨一番。甚至,小米微博裡發出去的圖片都是雷軍親自定的。

  雷軍的勤奮,也是圈內知名的。金山時期,雷軍就是中關村有名的「勞模」,平均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這個習慣也被保持到了小米。多位小米員工向財新記者證實,好幾次在凌晨兩三點時,看到雷軍的司機在樓下等他。不同的是,雷軍在金山的時間更多花在管理上,而在小米,時間更多花在了產品上。在金山,他會要求員工穿正裝上班,保持工位的整潔;在小米,他會用十多人的團隊花一個月的時間修改發布會的演講PPT,最多修改100多遍。

  雷軍將「讓用戶尖叫」作為衡量產品的第一準則——如果配置不能讓你尖叫,那麼價格就一定要讓你尖叫。去年7月發布的紅米,配置參數被提前曝光,市場預期價格是999元,最終發布的價格為799元,結果是紅米手機長期處於供不應求。

  所有行為都圍繞產品之後,雷軍的管理思路也發生了顛覆性變化。小米公司員工不打卡,不進行KPI考核。組織架構非常扁平,公司合伙人一層,團隊帶頭人一層,工程師一層,會議也很少。雷軍說,網際網路時代,KPI容易被量化,也容易造假,所以小米選擇去管理層、去KPI,目的是提高效率,專注於產品創新。

  黎萬強是雷軍的金山舊部,對此感觸頗深:「之前在金山,老大(雷軍)會直接挑戰你,為什麼這樣做,為什麼不那樣做。現在,他還是很難被說服,但給了我們一個權限,這件事情只要不讓公司翻船,你就可以去做。」

不打卡不考核KPI 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

我只想說一句 雷大爺,收購我們公司吧!!!

一、忍得住孤獨

  人生想要獲得成功,必須忍得住孤獨,尤其是在創業之初,很多時候為了達成目標,可能別人在休息時,我們還一個人在默默無聞的付出,這種過程是非常孤獨的,但如果能挺得過去,我們將會比別人取得更大的成功。

二、耐得住寂寞

  為了生活、為了工作、為了事業,往往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能陪在親人朋友的身邊,而是必須佔用很多的休息時間和與家人團聚的時間。我們是否能夠耐得住這種寂寞?

三、挺得住痛苦

  人生道路並非一帆風順,一路上難免會有很多坎坷、淚水、痛苦。痛苦之後往往會有兩種結果:一是委靡不振;二是更加強大,我們在經歷了痛苦之後究竟是委靡不振還是更加強大?取決於我們是否能挺得住痛苦?

四、頂得住壓力

  沒壓力就會沒動力,大家都知道這個簡單的道理,但是很多人卻在遇到壓力時選擇了逃避和放棄。只有當我們擺正心態,坦然的面對壓力時,才會給我們的成長和發展注入無限動力。

五、擋得住誘惑

  做人做事必須堅守自己的理想和原則。只要我們所堅守的是正確的事情,哪怕會有短暫的痛苦,也應該堅持下去;如果我們所做的是錯誤的事情,哪怕會得到短暫的快樂,也應該堅決拒之!

  生活中處處都會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誘惑,如果定力不強,這些誘惑會隨時影響並阻礙著我們前進的步伐,甚至會讓自己迷失前進的方向,陷入短暫利益的漩窩中。在種種誘惑面前我們要一如繼往的堅持自己正確的原則和理想。

六、經得起折騰

  每一次的失敗、每一次的淚水和汗水總是在不斷的折騰著我們,因此讓我們的發展道路充滿荊棘,但經過無數次的折騰才會讓我們從中深刻的體會到生活的真諦,我們試問自己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經得起折騰嗎?當經歷無數次的折騰後,我們還能堅持嗎?

七、受得起打擊

  當面對他人一次又一次的冷嘲熱諷、當面對客戶對我們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時,我們能經受得起嗎?我們是否還能保持最初的激情,同時堅守自己的目標?我們是否還能保持不下降指標而是持續不斷的增加措施?

  在市場開發中,當客戶毫不客氣的讓我們「滾」時,我們會保持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呢?我們是繼續爭取還是馬上灰溜溜的離開而從此不再爭取面談?無論是個人還是集體不在打擊中成長,就在打擊中消亡!

八、丟得起面子

  面子是自己給自己的,不是別人給的。害怕丟面子會讓自己丟一輩子的面子,害怕失敗會失敗一輩子!害怕丟面子往往帶來的結果是打腫臉充胖子,會讓自己更加痛苦,從而丟掉更大的面子,讓自己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九、擔得起責任

  「責任」一詞在生活、工作中都隨時被我們掛在嘴邊,屢見不鮮。新華詞典中關於對「責任」的解釋:份內應做而未做或者未做好應當為此承擔的過失。責任分為三種:家庭責任、企業責任、社會責任。

  在家庭中我們扮演著兒女、父親、丈夫、妻子、等角色;在企業中我們扮演著員工、管理者、領導或者老闆的角色;在社會中我們扮演著公民、律師、老師、企業家等等角色,總之每個人在不同的場合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然而我們是否能真正的用行動來承擔起自己在各種場合下的角色?

十、提得起精神

  當我們在連續多天加班或超負荷工作後,是否能提起精神為了自己目標而繼續衝刺?



相關焦點

  • 馬化騰凌晨4點看產品,馬雲一年飛行1000小時:成年人的牛逼談何容易
    《馬化騰凌晨4點看產品,馬雲一年飛行1000小時:成年人的牛逼談何容易》來源:正和島(ID:zhenghedao)作者:林紅瑜 馬雲宣布退休計劃的那天,也是他的生日。沒有家人也沒有孩子的陪伴,他在前往俄羅斯的飛機上度過了自己的54周歲生日。 落地之後,馬雲直奔論壇,和普京聊投資,談合作。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去年一年,馬雲的飛行時長已經超過1000個小時。這個數值接近飛行員一年的工作上限。
  • 小米 IPO 迎來高光時刻,李嘉誠、馬雲、馬化騰都已經下單
    6 月 22 日,雷軍、林斌等小米董事集體在小米招股書上簽字,小米集團正式成為港交所首家同股不同權股票。在本次發布會上,雷軍對小米的商業模式、發展情況和未來進行了介紹,並回答了外界關於小米 IPO 的一些疑問。
  • 被馬雲妻子訓斥1小時?雷軍緊急澄清,馬雲稱"我們馬上報案"!機構紛紛維持小米買入評級
    2015年,一首神曲《Are You OK》,讓小米創始人雷軍火遍大江南北。6年過去,雷軍如今仍是網際網路界的「網紅」。8月10日晚間,雷軍的年度演講又刷屏了。在演講中,他分享了這些年來小米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長的。同時,雷軍還提到,自己曾在小米股價低迷時,被一名投資任人當小學生一樣訓了一個多小時,襯衣都溼掉了。那一刻,他感覺非常絕望。
  • 萬萬想不到雷軍手錶的價格,網友:這是我的身價配置啊!
    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對雷軍有一些了解吧!雷軍可謂是堪稱網際網路界的勞模,其精神可是值得我們肯定的,最近小米也是即將上市,雷軍身價也是大漲,那麼小夥伴們有沒有想知道雷軍佩戴的手錶到底價值幾何的?雷軍的身價目前也是達到了千億,那麼對於這位網際網路科技大佬,那麼他的手錶肯定會價值不菲吧!
  • 這個「傻帽」在矽谷賺了幾百億美金,投資全球大半個網際網路,馬化騰、劉強東、雷軍都是他的老鐵!
    原來米爾納出價2億美金,只要2%的股份還既不要優先股,也不要董事會席位,承諾力挺CEO矽谷還從來沒有出過這種好事好像碰上了慈善基金吉迪恩·餘立馬向CEO扎克伯格邀功:老闆,我逮住一個俄羅斯土豪,人傻錢多速來!
  • 雷軍娛樂簡史
    或許那時雷軍和小米糰隊並未有打造雷軍個人IP的意識,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並不排斥曝光,並且已經有意識地聚集流量。論營銷能力,雷軍可能比馬雲都強。小米初創時,根本沒有營銷費用,營銷就指著雷軍個人。疫情期間,阿里巴巴在B站官號發布了《我想去見他》的鬼畜視頻,視頻中,馬雲用帶有濃重方言的口音唱起Rap,十分洗腦,與雷軍的「Are you OK」有相似之處,同樣展現了老闆嚴肅身份之外的平民化和自黑的一面。
  • 馬雲立志辦學300年的湖畔大學,被正式除名,終於敲醒了馬雲和當代青年人
    並給出了極其嚴格的入學條件,只有創業三年以上,年營業額超過3000萬,公司規模至少30名,此外,報名者還必須有三位保薦人,其中至少一位指定保薦人,也就是說必須得到圈內人的認可,這個人才能申請。即便申請條件嚴格至此,入學率也只有2.16%。
  • 小米雷軍:are you ok?IT圈年度最佳洗腦神曲!
    雷軍 - 《Are You OK?》近日小米在印度舉行新品發布會,推出針對印度市場的新機小米4i以及改良後的小米手環Mi Band。在本次發布會上,小米董事長雷軍和小米國際副總裁HugoBarra先後登場亮相,其中雷軍也別開生面地秀了一把英文。
  • 小米的硬核與疲軟:雷軍娛樂簡史
    視頻後半段播放了雷軍拍攝花絮,背景音樂正是他的成名曲《Are you OK》,鬼畜畫風撲面而來,讓人倍感親切,可見雷軍為B站首秀下了不少功夫。毫不誇張的講,雷軍是B站粉絲最「愛」的企業家。關於雷軍的B站視頻目前已經超過2.3萬,播放量達到5.7億。
  • 燃情歲月:馬雲麾下最神秘的子弟兵(五)
    我由此判斷客戶回訪的間隔時間太長,導致客戶的記憶衰退了。」為達到羅建陸級別的客戶積累程度,陳國環的工作量得5倍於羅建陸,才能實現在一個月內積攢下他人一年內的客戶數,進而才能實現月入4萬元的目標。這個目標光靠同事的方法論還不足以支撐,陳國環從別處汲取了點營養。
  • 雷軍在港拜訪李嘉誠,小米與長和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國內】雷軍在港拜訪李嘉誠,小米與長和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 「十億賭約」期限將至,董明珠和雷軍明爭暗鬥這五年
    當時在場的還有馬雲、王健林等眾多「大腕」。 董明珠當時向雷軍發難:「如果全世界的工廠都關掉了,(雷軍)你還有銷售嗎?」 雷軍反擊時說:「五年之內,如果我們的營業額擊敗格力的話,董明珠董總輸我一塊錢就行了。」 董明珠立即回應:「我跟你賭10個億。」
  • 我要鄭重告訴雷軍,小米的戰略偏航了!一篇關於定位和品牌的討論
    採訪伊始,特勞特中國公司總經理鄧德隆就先聲奪人。他自信地說:「我可以預見到已經發生的未來,小米盒子、電視、平板,是做不好的,很難有很大的作為,我這個擲地有聲的結論絕對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因為他沒有一套相應的戰略為之護航。」如果是別人說這番話,八成會被認為是說胡話,或者是藉機炒作。因為此時的小米是當下最紅的科技公司。但鄧德隆說出這番話,卻讓人不得不認真對待。
  • 《小米8年創業內部紀錄片》放出:從「瘋狂想法」到「至暗時刻」,雷軍到底因何而成功?
    這大概就是成功企業家與普通人的重要區別,普通人普遍對時間沒有特殊概念,但雷軍們卻有堅定的信心,可以看到和分辨出更重要的那十年。
  • 武當派高人影子輔佐,12年間雷軍三次上市敲鐘
    除了小米,雷軍手握的兩家金山系上市公司,都與一個重要人物有關,如今他已隱身幕後,以雷軍的一致行動人存在。這位一致行動人就是業界鼎鼎大名、如今已成為傳說的求伯君(浙江紹興新昌人氏)。出生於1964年的他,有「中國第一程式設計師「之稱,如今已逍遙世外。他在IT屆是像王者一樣的存在,但低調的他沒有登陸過福布斯,也沒有上過名人榜。
  • 小米大爆炸:雷軍系從1到無窮多
    順為只有20人的團隊,卻已經投資了約60家公司,至少布局了20個「颱風口」:智能硬體和技術、移動工具和軟體、生活、教育、物聯網、汽車、老年市場、企業服務和雲技術、社交、電商、智能電視、金融、類小米模式、小米生態鏈、遊戲、房地產、O2O、醫療、新媒體以及內容等行業。從順為公布的投資案例來看,目前它布局最多的是在線教育市場,至少投資了八家公司。
  • 雷軍系「從1到無窮多」的秘密 小米大爆炸
    定位於給爸媽做最簡單的智能老年手機的極簡時代,其CEO楊金鈺也是典型的雷軍子弟兵。他2002年從金山離職創業,當時雷軍是金山總經理。離職後,楊金鈺多次獲得雷軍的天使投資,創辦了好幾個公司。2010年他加入雷軍投資的歡聚時代,擔任公司副總裁,並在歡聚時代上市後離開創辦了極簡時代。
  • 雷軍:這件事出問題,公司基本萬劫不復
    文/程靈素 正和島(zhenghedao) 眾所周知,去年是小米成功逆轉的一年。究其原因,雷軍曾稱,因為之前一年小米就提兩個字:補課。雷軍本人最開始是做技術的,轉換成管理者的過程中,最大一個挑戰就是如何學會寬容。在你的眼光看來,這個人一看上去就不合適,但你要容忍他現在的能力和他身上一些不完美的東西,然後告訴他應該達到什麼樣的高度,通過學習和培訓幫助他提升。在創業型的企業裡面,找問題實在是太容易了。那麼反過來呢?是不是能夠一眼就看到這個小企業身上,或者這個人身上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