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100架五代機,嚇得了中國?

2021-12-24 觀察者網

本周最重要的軍事新聞,無疑是東北亞地區「群英薈萃五代機開會」。在「卡爾·文森」號航母從聖地牙哥出發前往印太地區,「伊莉莎白女王」戰鬥群抵達橫須賀以後,中國周邊國家部署的五代機數量將首次突破100架,達到了五代機部署的新高峰。

今日強美

當地時間8月2日,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從聖地牙哥海軍基地啟程,前往太平洋奔赴亞洲進行部署。和過去的航母部署不同的是,「卡爾·文森」號航母搭載了裝備有F-35C戰機的第147攻擊戰鬥機中隊(VFA-147),這是美國航母首次攜帶5代機在亞太地區部署。對於這次部署,美國海軍也是信心滿滿,在官方推特上說,為美軍「維護對盟友的堅定承諾帶去了新的能力」。

多少是個第一次 圖源:社交媒體

而在印太地區,攜帶五代機的航母也不止「卡爾·文森」這麼一艘。8月5日,在低調通過南海以後,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抵達關島,正式開始了她的東北亞訪問之旅。「伊莉莎白」女王號上面搭載有兩個中隊共18架F-35B戰機,僅僅從五代機的數量來看,英國的航母打擊群比美國的打擊群還要多出50%的五代機。

當然,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兵力配比,還要算上在菲律賓海以南的「美國」號兩棲攻擊艦,上面搭載有一個海軍陸戰隊艦載機中隊的F-35B戰機。除了「美國」號的一個中隊以外,海軍陸戰隊還在巖國基地常態化部署一個中隊的五代機,加起來共20架F-35B戰機。

兩艘航母一進來,亞太的「航母真空期」也就結束了

除了海軍力量以外,美國空軍也「粉墨登場」,向印太地區部署了數量遠超以往的五代機。7月中旬,美國駐夏威夷基地的空軍和國民警衛隊空軍,以及阿拉斯加的埃爾門多夫·理查森聯合基地向關島和提尼安島地區部署大約25架F-22「猛禽」戰鬥機,這是美國有史以來在印太地區部署戰鬥機最多的一次。

除了英美的海空軍力量以外,日本、韓國兩個美國重點培養的亞洲盟友,加起來也有30餘架五代機。其中,韓國空軍目前已經列裝16架F-35A,日本空軍已經列裝21架F-35A,加起來共36架。

林林總總算下來,美國空軍在亞洲地區已經部署有3個海軍陸戰隊中隊F-35B戰機、一個海軍艦載機中隊F-35C戰機、約兩個中隊的空軍F-22戰機;英國皇家海軍在印太地區部署了一個中隊的F-35B戰機、日、韓五代機編制和美軍有所不同,但大抵可以歸結為3個中隊的F-35A戰機。中國周邊國家部署的五代機數量編制達到10個中隊,數量首次突破100架,多少有一點「歷史意義」。

這是美軍及其盟友近幾年來在亞太地區部署五代機數量最多的一次,有很強的戰備威懾意義。對於美國在一線擴增五代機機隊,其首要原因,自然是應對數量上不斷激增的解放軍的五代機。

在殲-20交付4個戰區,已經可以「四捨五入100架」的今天,我國今年以來已經多次高調展示了五代機,而美國方面也在這幾年的接觸中認識到了解放軍「擁有為數不小的五代機」這個既存事實。對於解放軍的五代機數量,現任美國國防顧問卡爾·舒斯特爾的話(Carl Schuster)可以部分代表美國空軍的觀點,他認為中國空軍大約有20至24架可使用(Operational)的第五代戰鬥機。雖然美國空軍沒有解釋「Operational」的定義,但按照機隊可用數量略大於機隊一半的空軍常識,美國方面推定中國五代機的總量應該接近40到50架。這樣的推測,也反映出老牌軍事強國優秀的情報能力。

對於美軍而言,這一編制遠遠小於美軍現役五代機的數量。美國是全球最早列裝五代機的國家,也是當下全球最大的五代機擁有國。截至021年年中,美國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編制內五代機數量超過450架,與之相比,解放軍的五代機相對有限。不過,正因為有著豐富的五代機運用經驗,美國人最了解五代機的「威能」。也因此在當前的印太局勢下,即便是只有兩個團左右五代機的解放軍空軍,也讓美軍感受到了不小的壓力。

首先是殲-20現存數量已經超過了美國近幾年來常態化在印太地區部署的五代機數量,在過去幾年裡,美國空軍在亞太部署的戰機數量一般為2個空軍聯隊,若干海軍陸戰隊中隊和一到兩個航母艦載機聯隊,常態化部署3個半聯隊左右的兵力。而在這3個半聯隊中間,美軍的五代機數量一般為美國空軍的4至8架「快速猛禽」,以及海軍陸戰隊駐巖國的一個F-35B中隊共不到20架五代機。

此前,美國空軍倒是在2017年調動過一個中隊12架F-35A戰機,使亞太五代機數量短暫地超過了20架,不過這種調動更多是為了應對當時因朝鮮「火星-14」彈道飛彈試射而極度緊張的朝鮮半島局勢。

隨著殲-20的部署數量超過了20架,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向印太地區調集更多五代機,也就成了必然的選擇。

夏威夷空軍國民警衛隊第154聯隊下轄199中隊的F-22戰機,美軍在亞太一般部署的F-22數量不會超過8架 圖源:社交媒體

其次是殲-20的質量優勢讓美國空軍陷入了一定程度上的焦慮。殲-20是美軍在冷戰結束30年後——或者說自上世紀中旬冷戰爆發以來,首次遇到「平臺質量上的劣勢」這樣的問題。除此以外,解放軍還擁有先進的海陸空天反隱體系,同時擁有超過美軍及其地區盟友的中遠程打擊手段。

長期以來,美軍的機隊優於解放軍,這使得美軍偏向認為解放軍的中導和轟炸機打擊體系是為了彌補機隊質量的劣勢。但隨著解放軍普及多種新平臺,美軍的機隊質量優勢在20年代早期被解放軍追平。在解放軍如今「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情況下,殲-20就成為「敲向砧板的鐵錘」,能發揮極大的空防乃至打擊效能。在打擊體系陷入劣勢的情況下,深諳「只有五代機才能對抗五代機」道理的美國,明白24架殲-20是不可能靠25架F-35或者F-22就能對付的。

綜合打擊體系和反隱身體系的優勢,讓殲-20更容易發揮其效能優勢

美軍如今在印太地區面臨的困境,和韓戰裡中蘇聯軍面臨的困境是一樣的。

在韓戰後期,美軍依靠前出的雷達哨艦和空中雷達警戒機,可以在中蘇空軍起飛後掌握中蘇空軍動向,指揮己方F-86在發起進攻時佔據有利態勢。此外,美軍利用自身空軍和海軍更加龐大的打擊群,打擊中蘇機場,壓制中蘇工程人員使其無法在前線建造機場和雷達站,從而在戰略上壓制中蘇空軍。在這樣的體系優勢下,儘管美空軍F-86機隊數量有限且質量不優於米格15bis,依但然能在空戰中打出大戰損比,壓縮中蘇空軍活動空間。

如今,中美實力此消彼長,西太平洋態勢局勢恰恰和當年朝鮮局勢翻轉了過來。當年從容不迫的美國空軍如今成了四處調集F-35以避免西太部隊被解放軍打擊部隊分割擊破的熱鍋螞蟻,此情此景確實是對志空先烈最好的告慰。

韓戰時期美國空軍更多是依靠體系的優勢

處於體系劣勢的美軍需要調集更多的五代機,通過追求「數量優勢」來維持東北亞地區的戰略態勢平衡,但四處調集F-35也為美軍帶來了一系列新的問題。

在這個夏天,美軍通過集中調撥五代機的方式,將東北亞的五代機兵力對比暫時擴展到了2比1的水平。這樣字面意義「東拼西湊」的結果,就是目前亞洲的五代機部隊來源混雜,堪比「十八路諸侯討董」。

這一次美軍調撥的五代機部隊來源於3個軍種——海軍、海軍陸戰隊和空軍。而具體到基地方面,美軍這一次調撥的部隊則更加混雜——有隸屬於北方司令部阿拉斯加基地的F-22戰機;有隸屬於夏威夷基地的F-22戰機;有隸屬於本土聖地牙哥基地的F-35C戰機;還有本土有海軍陸戰隊航空站的飛機。而在亞太部署上,美軍的飛機則分布到了關島、提尼安島、嘉手納、巖國、橫須賀、小澤空軍基地等多個基地。

阿拉斯加埃爾門多夫基地的F-22,目前還很少成建制前出 圖源:社交媒體

其中,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基地的F-22部隊的大規模前出更多是一種「實驗性部署」,其目的更多是檢驗未來美軍能否在必要之時能成建制將五代機聯隊前進部署到熱點地區。而「卡爾·文森」號航母是美軍當下唯一一艘能夠搭載F-35C的航母,在今年年末「卡爾·文森」號結束部署以後,美國海軍不再繼續在印太地區部署五代機部隊。

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雖然能提供18架五代機,但訪問亞太更多是英國皇家海軍一種拉練性質的環球航行,並非軍事部署,且該航母也將於秋冬季節返回本土。可以說,美軍在這段時間的五代機集結,「拉練動員」性質更為濃厚,不能視作常態化部署,美軍依然很難長期在印太地區部署超過50架五代機。

美軍近年很難在印太地區部署數量超過中國的五代機,在這樣的情況下,美軍就更加依賴其盟友日韓的五代機隊來「湊數」,而這也帶來了地緣政治方面的問題。從這一次五代機兵力配比來看,美軍和盟友兵力比例為6比4,其中日韓的五代機佔比為3,英國為1。長期來看,日韓的F-35數量之和將小於解放軍五代機數量,這使得在軍事上日韓對於美軍有天生的防務需求。

但是日韓和冷戰時期美國在歐洲的北約盟友不同,中國和日韓在地緣政治方面沒有「深仇大恨」,東北亞的局勢顯然沒有東西德前線那樣形成派系分明的軍事對峙,而日韓方面也對於介入到中美臺海、南海乃至更大區域的熱戰問題上諱莫如深。因此,美軍只能將日韓的軍事力量視作是東北亞「可靠的夥伴」,不能將其單純視作「聯軍」,這也是為什麼這段時間五代機突破了100架,美軍卻並沒有「大做文章」的原因。

美軍想要取得「五代機數量上的優勢」,還需要仰仗盟友的五代機數量 圖源:社交媒體

對於殲-20數量的提升,美軍並非沒有預料。美軍對於解放軍殲-20的部署時間和部署數量的預測是比較準確,在2011年2月,殲-20試飛的第二個月,美國防長蓋茨就曾透露,解放軍殲-20戰機到2020年可能部署50架,到2025年,可能達200架,但「與此同時」,到2016年美國有325架F-35戰機,到2020年,美國仍將有約1000架以上第五代戰機(包括F-22和F-35)。然而到了2021年,美軍依舊未能實現在東北亞常態化部署一個五代機聯隊,就算美軍在2025年或者2023年實現了東北亞地區的「五代機數量均衡」,屆時中美常規實力的天秤也未必會倒向美方。

當然,解放軍的殲-20也不是當下美軍最關心的事情了,就在筆者完稿的8月7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終於對250座「風力發電井」表達了擔憂,這是美國官方首次就此事件表態,反映出美國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一個有能力和有財力擴核的中國。對於美國而言,他們很快就需要接受「中國在常規實力與核實力方面都能分庭抗禮」這樣一個階段。中美之間的軍事形勢可能會進入一個新常態。

來源|觀察者網

相關焦點

  • 亞太國家在面對五代機時,將作出什麼樣的選擇?(2)
    亞太國家在面對五代機時,將作出什麼樣的選擇?(1)日本正在購買F-35戰鬥機作為其下一代主力戰機,以取代其服役多年的F-4EJ機隊。日本航空自衛隊(JASDF)迄今為止,已經收到了13架F-35A戰鬥機。目前日本已經批准撥款購買43架F-35A,每架飛機的價格約合1.28億美元。
  • 印度T50五代機還沒到手,中國先給了巴鐵兩款反制殺手鐧!
  • 500架五代機包圍中國,殲20卻不到100架,成飛緊急開啟第4條生產線
    500架五代機的局面,殲20生產提速,刻不容緩!日本的F35近些年來,我國周邊國家開始大量採購、裝備五代機,日本在未來裝備超過100架F-35A/B型戰機,韓國也採購了40架F-35A型戰機,還會採購艦載型的F-35B,還有澳大利亞和新加坡都會裝備F-35戰機,
  • 中美俄五代機飛行高度對比:美國20000米,俄18000米,中國是多少
    很多外媒稱英國正在研製六代機,且不管真假,但是對於一個連五代機都沒有的國家,突然要研製六代機,能否成功我們不妨拭目以待。在六代機未服役之前,當前服役的五代機仍然是各國空軍的最強主力。作為現代化戰略武器之一的五代機,它的性能將直接決定一個國家空軍實力的強弱與否。我們熟悉的幾款五代機分別是美國的F-22戰機和F-35戰機,還有中國的殲-20戰機以及俄羅斯的T-50戰機。
  • 美軍50多架五代機同時升空, 向全球發出警告: 看誰敢支持伊朗!
    52架F-35A在地面擺出氣勢驚人的造型後,同時升空展開戰鬥飛行。此舉被認為是向支持伊朗的俄羅斯等大國發出明確信號:美軍仍擁有全球頭號空中力量,沒有任何一國空軍能在五代機方面與之抗衡。據悉,希爾空軍基地下轄的至少一個F-35A戰鬥機中隊正部署在阿聯達夫拉空軍基地。
  • 俄羅斯第二款媲美五代機的戰機都快交付了 為何正宗的五代機T-50就是不交付?
    蘇-30SM殲擊機  這已經是俄羅斯第二款可以同第五代戰機媲美的戰鬥機了,第一款被他們聲稱是蘇霍伊製造的蘇-35戰鬥機,鑑於俄羅斯的廣告宣傳,以及中國防務需求,中國購買了24架,俄羅斯要了20億美元(相當於
  • 中美俄五代機飛行高度對比:美國21000米,俄28000米,中國是多少
    我們知道,新時代戰機幾乎都圍繞著五代機的話題展開,像什麼三代機甚至是四代機都已經被人遺忘了。所有人都將目光和希望寄托在了五代機甚至是六代機的身上。很多人都特別在意五代機的飛行高度,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簡單的對比。首先看一下世界上第一個研製出五代機的美國,美國的F-22戰機相信是家喻戶曉的一款戰機了,也是美國空軍作為欺負周邊國家的踹門磚。
  • 韓國五代機真出來了!
    韓聯社發布的KF-X原型機部件    韓國到底有沒有自主研發五代機的實力呢?如果粗略看一架戰鬥機,大致可以分為四部分:機體、動力裝置、機載航電系統、機載武器。首先來看機體,五代機需要隱形氣動一體化技術,還要高效率的結構設計,對外形、氣動布局要求很高,可以說是最核心的技術之一。
  • 中美俄五代機最短起飛距離對比:美國0米,俄400米,中國是多少
    在由機械化作戰轉變來的現代化作戰中,先進戰鬥機將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如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戰鬥機就是五代機了。由於五代戰鬥機的研製難度不亞於航母,因此世界上成功研製出五代機的國家非常少。對於戰鬥機來說起飛距離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性能數據,那麼你知道中美俄三國的五代機最短起飛距離分別是多少嗎?首先我們來說一說美國。
  • 一架能抵3架殲-20?號稱世界首款六代機問世
    自此,世界各大國都致力於高科技空軍的建設,現在世界已經進入了五代機時代十幾年了,已經開始有國家開始致力於研發六代機,超車中美俄。曾經的歐洲擁有很強的軍工能力,但隨著時代發展,歐洲逐漸落後,在孕育了四代機最強版「颱風」「陣風」戰鬥機之後,在五代機上毫無建樹,反而是歐洲多個國家選擇購買F-35。
  • 我國最強戰鬥機殲-20,在全球五代機中戰力有多強?排在第幾位?
    在我國空軍列裝的戰鬥機當中,要說中國最強的戰鬥機是哪款,現在來說肯定是殲-20戰鬥機,殲-20戰鬥機是我國空軍列裝的最新型戰鬥機,運用了大量的先進技術,具有隱身、超音速巡航、超機動、以及超視距打擊能力。隨著我國殲-20戰鬥機技術的成熟,現在我國改進的三代機基本上都運用了殲-20戰機先進的技術。
  • 五代機究竟有多猛?紅旗軍演美軍菜鳥開著F-35A捶爆四代機
    ◎第388戰鬥機聯隊第四戰鬥機中隊的F-35A戰鬥機在「紅旗19-1」軍演中在2017年2月結束的「紅旗17-1」軍演中,扮演藍軍的F-35A戰鬥機在空戰中共擊落145架紅軍戰機,己方則有7架F-35A被擊落,戰損比為20:1,戰績震驚全球。
  • 五架殲-20戰機有多大威力?
    那麼五架殲-20「威龍」的戰力有多強呢?我們要從中國空戰部隊的編制與編隊開始:中國空戰部隊編制目前,中國的空戰部隊編制分為師、團、營、連四級,也就是航空師、航空團、飛行大隊和中隊。中國空戰部隊的戰術單位採用的是四機編隊,一個飛行中隊配備4架戰機,一個大隊配備12架戰機,一個航空團下屬為3個飛行大隊配備36架戰機,此外航空團還有直屬戰機4架,也就是一個航空團總計配備40架戰機,一個航空師下轄三個飛行大隊為120架戰機,師直屬4架戰機總計124架戰機。
  • 為什麼只有中國的五代機使用鴨翼?三大優勢足以讓我們忽略其缺陷
    中國殲-20戰鬥機的性能難道真的出眾到了能和F-22相比的程度了?最近,美國曝出了這樣一條新聞,他們表示自己此前還是輕視了中國殲-20的戰鬥力。最終他們正式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今後美國的空軍假想敵部隊,全部使用F-22來代表殲-20,以讓美國空軍能在演習中,能得到更好的鍛鍊效果。
  • 又買105架F35!日本擁有世界第二大五代機群,它到底想幹什麼?
    首先,這次日本向美國購買的105架戰機中包括42架F-35B可垂直降落短距起飛戰機和63架F-35A常規起降戰機。除了這105架戰機還有110臺普惠公司的F-135發動機,5臺備用渦輪。除了這次購買的還有之前購買的42架F-35戰機加起來就有147架,不過在去年日本本土組裝的第一臺F-35戰機墜毀了,所以日本將會有146架F-35戰機,日本也將成為全球擁有第二大數量五代機的國家。
  • 美國六代機已經首飛,我們的差距還有多大?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根據美國空軍的演習結果,F-22戰鬥機面對第四代戰鬥機,可以輕而易舉的「以一敵百」,擊落上百架四代機才會損失一架F-不僅中國、俄羅斯的五代機已經進入現役,英國、法國、日本、韓國這些地區強國也開始了自己的五代機研發。美國空軍引以為豪的「代差」優勢,已經很難再保持下去了。
  • 俄五代機總師稱一架蘇57戰力等於F22+F35,還說殲20不隱身
    在片中,俄國人對su57以及美國的F22、F35,中國的J20和FC31進行了對比評價。su57的現任總設計師米哈伊爾·斯特列茨對第五代戰鬥機的排名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米哈伊爾·斯特列茨稱:「世界上符合第五代戰鬥機的所有特徵的,只有俄羅斯的su57,其他國家的戰鬥機全部都沒有達到第五代戰鬥機的全部特徵。,美國的隱身戰鬥機根本達不到俄羅斯的標準。」
  • 【一周軍情】中國空軍擂響五代機戰鼓
    據報導稱,這是殲-20戰鬥機的2016號原型機試飛中發出的音爆。但「超音速巡航」卻是五代機才具備的性能。  「超音速巡航」要求戰鬥機具備良好的升阻比特型,此外就是要有推力強大的發動機,在不使用加力的情況下也能將飛機推到超音速飛行範圍內,這樣就可以實現較長距離的長時間超音速飛行。這是以前的戰鬥機所不具備的性能,而且,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的第五代戰鬥機要被要求具備超音速機動能力和在超音速條件下投射武器的能力。
  • 全球五代機只有中國用鴨翼,優點很明顯,為何美俄敬而遠之?
    理由也無非是上圖提到的那些,什麼「發動機性能不足的替代方案」「破壞隱身」「美俄五代機都不用鴨翼,所以鴨翼」不好這幾種。早在117年前的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設計的第一架有動力飛機「飛行者1號」(Wright Flyer)就是鴨(前)翼布局。
  • 中國曾研發比殲20還大的五代機,卻走錯方向重蹈米格1.44覆轍
    其實在蘇-57/T-50戰鬥機前,俄羅斯還先後研製過多種型號的驗證機,其中以蘇-47和米格1.44戰鬥機最為著名。特別是米格1.44戰鬥機發展的停滯,直接導致龐大的米高揚帝國轟然倒塌,而曾經叱吒風雲的米格家族也黯然落幕,只能在米格-29這一末代戰機身上小打小鬧,再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產品。米格1.44是蘇聯時代米高揚設計局對未來五代戰鬥機的一次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