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血地獄貓!」 ——M18坦克殲擊車傳奇

2021-02-19 點兵堂

無論是在《坦克世界》還是《戰爭雷霆》中,都有這麼一輛戰車。雖然它的裝甲無法與虎豹齊驅,但是卻能以迅雷之勢搶佔優勢陣位,加上76毫米火炮充沛的火力,經常能在出乎敵人意料的地方發起致命一擊。這輛戰車就是大名鼎鼎的美軍M-18坦克殲擊車,外號「地獄貓」。

 

 
M-18「地獄貓」坦克殲擊車

 

當美軍坦克殲擊車部隊在1941年正式組建的時候,手頭只有一種坦克殲擊車,也就是M10「狼獾」。這種殲擊車裝甲非常薄弱,而且很笨重——當然,這個「笨重」也只是相對它的繼任者而言的。M10的看家本領是自身強大的3英寸(76.2毫米)反坦克炮,能夠挽回一絲劣勢。於是坦克殲擊車部隊司令安德魯·戴維斯·布魯斯少將便設想一種輕型的坦克殲擊車,這種車輛將會拋棄自身防禦提高機動性能,並且裝備最強的反坦克火力,這便是M-18坦克殲擊車的最初設想。

 


M-10「狼獾」坦克殲擊車,體型大,裝甲薄弱,機動不便

 

在這之後便是一番折騰,最初的設計是在T-9輕型空降坦克上直接裝上一門37毫米火炮,搖身一變成為T-12試驗車,但是布魯斯對此並不滿意。後來又進行重新設計,升級為57毫米反坦克炮,成為T-49試驗車,但是依然沒有博得布魯斯的歡心。接下來選用的是M-10坦克殲擊車的76毫米主炮,製成T-67試驗車,但是經歷這麼多折騰後,布魯斯依然不滿意。最終,陸軍決定採用新型76毫米M1坦克炮,委託別克公司重新設計了T-70試驗車。

 

 
測試場上的T-49實驗車,最終因為炮塔座圈太小無法放下三英寸火炮炮塔而被放棄

 

 

在T-70試驗車上,別克公司的工程師使用一個萊特R-975九缸氣冷發動機作為動力,輸出功率為450馬力。在懸掛部分,設計師選擇使用扭杆懸掛代替普通硬式懸掛。雖然這樣會讓重量上升到20噸以上,不過卻使得T-70能達到驚人的60英裡/小時的行駛速度!如此優秀的機動性彌補了裝甲薄弱的缺點,再配以76毫米炮的強悍火力,使得T-70不僅擁有超過同時期的M-10坦克殲擊車的火力,而機動性也遠超這頭「笨重」的大象。

 

拍攝宣傳片的時候,別克公司更是驕傲地給該車冠以「地獄貓」的稱號,但是這個稱號卻沒有得到陸軍官方的採納,只停留在別克公司的宣傳片中。

 


體型龐大的M-10(左)在靈巧的 「地獄貓」面前猶如一頭大象

 

六輛T-70樣車在1943年4月製造完畢,6月份進入測試場地進行測試。在測試中T-70試驗車表現良好,只有幾處需要修改的小地方,沒有發現嚴重的缺陷。同時,標準型的生產在7月份開始,而當時T-70試驗車甚至還在測試場上來回折騰。實事求是的美國人並不會把新式裝備丟在試驗場上折騰一番,就認為缺點都修改了。他們決定要把T-70送往前線部隊進行實戰測試,被選中的測試單位是剛在安齊奧灘頭上岸的美軍第601和第864坦克殲擊車營。

 

T-70試驗車很快就被分發到位,不過這兩支單位的使用方式並不正確。他們認為高速的T-70坦克殲擊車應該用來作為偵察車輛,於是便把這些T-70分配到麾下的偵察單位,發揮自身的高速優勢進行前沿偵察作戰。測試後,前線部隊反饋回來一些小問題,包括爬坡時抓地力不足等等。於是設計團隊很快就根據前線反饋的問題對履帶進行了修改,增加了爬坡時的抓地力。在這之後,T-70獲得M-18的軍方編號,成為正式裝備,列裝美軍坦克殲擊車部隊。 

 
阿伯丁試驗場上的T-70試驗車

 

在諾曼第登陸前,駐地在英國的美軍擁有30個反坦克營,只有第603、704、705坦克殲擊車營裝備M-18「地獄貓」,這3個營都集中在喜歡窮追猛打的巴頓將軍指揮的第3集團軍中。M-18坦克殲擊車在法國的首次作戰行動發生在7月,3個坦克殲擊車營參與了美軍「眼鏡蛇」行動。不過,在作戰中這3個營很少遭遇德軍坦克,使得「地獄貓」沒有用武之地。

 


894坦克殲擊車營裝備的T-70試驗車

 

「地獄貓」大展拳腳的時刻,終於在1944年9月19日降臨了。當天凌晨,德軍113裝甲旅的豹式坦克在濃霧中從小博藏格地區發動進攻。美軍第4裝甲師派出第704坦克殲擊車營C連的一個M-18殲擊車排,迎擊當地德軍的進攻矛頭。在厚厚的濃霧中,M-18坦克殲擊車發揮自身尺寸較小的優勢,進入到一處窪地中挖好的預設陣地伏擊。由於大霧的原因,交戰雙方在接近到150碼的極近距離才開始交火。在電光火石的一瞬間,7輛德軍坦克被擊毀,不過美軍也有3輛「地獄貓」失去作戰能力。由於付出慘痛代價,德軍進攻部隊退回到濃濃大霧之中。

 


一輛被擊毀的第704坦克殲擊車營「地獄貓」,彈孔清晰可見,車體正面印有第704坦克殲擊車營的番號

 

在這個排與小股德軍交戰後不久,德軍第113裝甲旅的大部隊直撲小雷斯庫爾的美軍A戰鬥指揮部。負責此處防禦的是第704坦克殲擊車營C連連長湯姆·埃文斯上尉,他接到命令要以一切代價堅守陣地。埃文斯把他三個「地獄貓」殲擊車排統統部署到村子周圍的山脊上,居高臨下俯覽整條村莊。晨光碟機散濃霧之後,德軍進攻的規模逐漸展現——30輛坦克組成的縱隊,配以海量的步兵,朝美軍陣地直撲而來。不過,德軍犯了一個非常愚蠢的錯誤,他們忽略了側翼的另外兩個美軍坦克殲擊車排。於是乎,接下來的戰鬥被埃文斯上尉描述為「射火雞大賽」——德軍的兩輛頭車立刻被側翼的兩個排射擊擊毀。而跟在後面的兩輛德軍坦克在轉向側翼的同時,把自己的側面裝甲暴露給了正面的美軍!這兩輛愚蠢的德軍坦克很快被正面的「地獄貓」擊毀了。

 


一輛正在渡河的M-18坦克殲擊車,隸屬第704坦克殲擊車營

 

接下來的戰鬥中,「地獄貓」發揮自身的優勢,在戰鬥中不斷機動與德軍坦克保持距離進行周旋,在德軍後撤時則發揮速度優勢緊追痛打。在激烈的戰鬥中,連指揮官埃文斯上尉甚至親自跳進一輛因為中彈被車組放棄的「地獄貓」,自己裝填炮彈幹掉了兩輛德軍坦克!在這輛殲擊車再次中彈殉爆之前,埃文斯撤離了。因為他的英勇表現,在戰鬥後埃文斯上尉獲頒優異服役十字勳章!

 

這場激烈的交戰一直持續到當天午後,第704坦克殲擊車營宣稱在這次戰鬥中擊毀了39輛德軍坦克,自身只有4輛「地獄貓」被徹底擊毀,另外3輛「地獄貓」受損需要維修。經歷這次戰鬥後,德軍第113裝甲旅損兵折將,無法擔負原定在9月下旬發起的反攻任務,最終後撤解編,併入「大德意志」裝甲軍。

 


一輛隸屬第704坦克殲擊車營、正在樹叢間行進的「地獄貓」,M-18坦克殲擊車低矮的身影有效地彌補了防禦薄弱的缺點,使得它在戰鬥中更難被擊中

 

在這場戰鬥中,M-18車組發現76毫米M1坦克炮火力強大,但卻不足以穿透豹式坦克強悍的正面傾斜裝甲。這個問題可以通過機動性偷偷繞道到側翼發起偷襲解決,但是坦克手們更傾向於另外一個解決方案——射擊豹式坦克的炮盾窩彈區。具體的做法就是射擊豹式炮盾的下方,當炮彈打到炮盾便後下彈,有一定機率直接擊穿車體的頂部裝甲,擊毀豹式坦克。

 

這導致德軍不得不修改豹式坦克的炮盾設計,給炮盾下部加上一個「下巴」。隨後,在T4/M93高速穿甲彈出現後,打不穿德軍坦克的問題解決了。這種特製的穿甲彈在1943年開始研製,首批2000發炮彈於1944年8月發貨。由於前線形勢需要,這批彈藥迅速通過空運從美國本土送到法國戰場上。在實戰檢驗中,這種彈藥的威力優於M62穿甲彈,可以擊穿豹式坦克的正面裝甲。不過這種彈藥非常珍貴,每個車組每個月只能分到一發。甚至,第6裝甲師沒有接收過T4/M93高速穿甲彈,因為他們「面對的德軍坦克比較少」。

 


一輛在羅馬尼亞前線作戰的豹式坦克,可以看見炮盾下方下彎的窩彈區


一輛被俘獲的後期型豹式坦克,炮盾那個奇怪的「下巴」清晰可見

 

德軍在冬季發動的突出部戰役,讓M-18坦克殲擊車迎來真正的考驗。這次戰役中最出彩的「地獄貓」部隊,就是與第101空降師一同固守巴斯託尼的第705坦克殲擊車營。當時,第705坦克殲擊車營正以排級為單位,給第101空降師提供零散的機動反坦克火力支援。聖誕節當天,德軍一支由15輛坦克組成的戰鬥群進攻了第327機降步兵團的陣地。不過,在M-18配合步兵的巴祖卡火箭筒組成的反坦克火力網面前,德國人最後敗下陣來。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雙方繼續在巴斯託尼郊外進行激烈交戰,但德軍自始至終未能前進一步。最終,在巴斯託尼之戰中,第705坦克殲擊車營以損失6輛M-18的代價,宣稱擊毀德軍27輛坦克。在隨後的解圍反擊作戰中,該部再次宣稱擊毀德軍14輛坦克。若不是有第705坦克殲擊車營的M-18坦克殲擊車機動增援,很難想像依靠巴祖卡火箭筒的第101空降師傘兵如何以血肉之軀抵禦德軍的鋼甲洪流。

 


在大雪中行軍的M-18坦克殲擊車

 

二戰結束後,美軍縮減開支,把手下武器賣給諸多盟國。M-18這種小車扛大炮的設計贏得了美國盟友的青睞,義大利和希臘購買了這種機動靈活的坦克殲擊車。而臺灣地區的國民黨軍隊更將手頭的127輛M-18使用到了極致——在M-18的底盤壽命耗盡後,他們把炮塔拆下來,裝到M-42自行高射炮的底盤上,並且命名為所謂的「國造六四式戰車」。更加登峰造極的是南斯拉夫軍隊,他們的M-18「地獄貓」坦克殲擊車參與了1990年代的南聯盟戰爭!而在南美,委內瑞拉軍隊甚至在1995年為手下的M-18進行了「魔改」,換裝引擎和炮塔,加裝紅外探照燈以及煙霧彈發射裝置。有證據顯示,至少有一輛M-18接受了這樣的改裝。不過,大多數M-18「地獄貓」已經功成身退進入博物館,在展臺上靜靜地給人們訴說著往日的光輝。

 


委內瑞拉的「超魔改」地獄貓,一輛二戰戰車能服役至90年代實屬不易


今日西方軍迷聚會中,經常看見M-18那活躍的身影

 

 

更多原創軍事歷史文章,請見微信公眾號「點兵堂」:

 

方法一、啟動手機微信,點擊首頁右上方的放大鏡圖標,搜索公眾號「點兵堂關注

 

方法二、長按下方二維碼圖片,彈出菜單中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進入公眾號「點兵堂」,點擊「關注」。

 

完成後,點擊「往期文集」便可觀看過往精華文章。

 

 

 

相關焦點

  • 二戰兵器解密:嗜血地獄貓,M18坦克殲擊車傳奇
    美軍在二戰期間使用過的坦克殲擊車除了著名的M10「狼獾」和M36「傑克遜」以外,就還有這種M18「地獄貓」坦克殲擊車,M18的產量只有2507輛,它的優點在於速度較快
  • M18「地獄貓」坦克殲擊車 美國別克汽車公司的特殊作品
    在戰爭時期,別克為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不僅為陸軍航空隊製造B-24「解放者」重型轟炸機的發動機,還設計製造過一種全新的裝甲車輛——M18「地獄貓」坦克殲擊車。儘管表面上看,M18「地獄貓」是一輛坦克,但其實它屬於美軍已經消失的作戰單位——坦克殲擊車部隊。M18是有效打擊納粹德軍的裝甲車輛,也是歷史上速度最快的履帶式戰車之一。
  • 戰車溯源:號稱二戰跑的最快的履帶戰車——M18地獄貓
    《坦克世界》中的M系六級反坦克殲擊車M18地獄貓起初預備裝在坦克殲擊車上的還是37毫米反坦克炮,但北非戰場的戰況讓英美明白,小口徑炮是沒有生存空間的。最終主炮選用的是M1型76.2毫米坦克炮,具體可細分為M1A1、M1A1C、M1A2型。身管為55倍徑,備彈45發,可發射被帽穿甲彈、穿甲彈、榴彈等多種炮彈。
  • 歷史科普帖——美軍二戰坦克殲擊車M10 狼獾
    今天又到科普時間了呢,特別提醒,本期刊共有2篇文章。
  • 4600碼外就能擊毀「黑豹」坦克:美國M36坦克殲擊車小傳
    該方案誕生出了一輛原型車,即裝備90MM炮的T53號樣車(將一座安裝了90MM炮的敞開式炮塔搭載到一輛M4「謝爾曼」中型坦克的底盤上)。1942年8月,軍方同意立即生產500輛相關車輛,隨後又將訂單猛增至3500輛。不過,坦克殲擊車部隊卻持反對意見,認為T53的設計過於倉促。至於T53E1樣車,則更加糟糕。於是,整個生產合同便被取消了。
  • 「獵虎」坦克殲擊車簡史
    ,還意猶未盡,同一年就在設計128毫米口徑主炮的坦克殲擊車,也就是Sd.Kfz. 186「獵虎」坦克殲擊車。德國人一開始曾打算把128毫米主炮安裝在豹式坦克或者虎式坦克的底盤上,但是在設計過程中發現根本就不合適,於是改為採用虎王(虎II)坦克的底盤。1943年10月20日,以虎王坦克為底盤的兩個木質模型向希特勒展示,分別是亨舍爾公司和波爾舍公司不同的底盤方案。
  • 【坦克鑑賞】坦克終結者 追獵者坦克殲擊車
    【追獵戰車溯源,源於二戰德軍的坦克殲擊車主流名種!】  追獵者坦克殲擊車,即38型坦克殲擊車,是二戰時期德軍最有名的裝甲戰鬥車輛之一,在二戰後期有傑出表現。「追獵者」坦克殲擊車從1944年4月到1945年5月一共生產了2584輛。
  • 小專題:象式坦克殲擊車小考證一則
    在這個過程中,象式坦克殲擊車機動性差的弱點被暴露無遺,義大利多山的地形對象式的傳動系統造成的破壞非常巨大,且遭受了盟軍飛機的不斷空襲,到了1944年8月,653營1連幾乎損失掉了所有的象式,損失原因各種奇葩,有被盟軍飛機航彈命中的,有傳動系統崩潰被自毀的,還有過橋的時候把橋壓塌掛掉的(121號象式,在此車掉下橋的瞬間車長被未鎖緊的主炮炮尾壓死,其餘車組成員生還)。
  • 重甲騎士——費迪南/象式坦克殲擊車
    而費迪南坦克殲擊車,便是其中的「拳頭產品」!奔赴戰場的費迪南坦克殲擊車。第653重裝甲殲擊營作為首個裝備費迪南坦克殲擊車的部隊,在1943年7月5日-27日的庫爾斯克戰役期間,3個連共裝備了44輛費迪南戰車,但他們擊毀了320輛蘇軍坦克以及大量火炮,反坦克炮,卡車,工事等等。自身損失只有24人陣亡,126人負傷,共11輛費迪南被擊毀或被蘇軍繳獲。
  • 圖說:SU-85坦克殲擊車 源自T-34中型坦克 臨危受命阻擋德軍鐵蹄
    1943年中期,新型的德國IV號中型坦克和坦克殲擊車已經在火炮的穿甲威力方面,相對於蘇聯坦克具有顯著優勢,並在正面防護性能方面接近重型坦克。1943年秋,SU-85坦克殲擊車首次參戰,在烏克蘭戰役中表現出色,蘇軍部隊對此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但是,如果SU-85坦克殲擊車能夠早六個月,就能夠在庫爾斯克戰役中幫助蘇軍更好地阻止德軍的進攻。
  • 二戰德國最強獵手「費迪南反坦克殲擊車」!
    費迪南反坦克殲擊車的前身是保時捷博士競爭失敗的電傳動虎式坦克「虎P」由於當時的電傳動技術的不成熟,最後改裝成費迪南坦克殲擊車,後期加了
  • 簡單搞定MATO M36坦克殲擊車塗裝
    關於MATO M36坦克殲擊車的一些詳細信息,之前論壇已有模友做了一篇非常詳細的評測,想要了解這款坦克殲擊車的小夥伴自行點擊下方連結跳轉。(【坦克】MATO M36 全金屬坦克殲擊車 評測報告 <點擊藍字穿越)
  • 二戰保時捷公司的傑作一德軍「斐迪南」坦克殲擊車
    斐迪南坦克殲擊車是二戰中期德國研製的一款半成功的重型坦克殲擊車,由保時捷公司競爭失敗的虎(P)底盤改裝而來,最早被命名為虎式突擊炮
  • 美國殲擊車的末裔們:M551輕型坦克
    越南戰場上一架CH-54特種起重直升機正在吊運M551實施短途空中機動從韓戰時起,美國陸軍就很清楚地明白,傳統的輕型坦克無力承擔坦克殲擊車的角色然而,只從預算上著眼於「通用性」的麥克納馬拉卻要求將這兩種在他看來相差不多的戰鬥車輛合二為一,為此甚至從技術上找到了一個即便是職業軍人們也無法輕易反駁的突破口-此時炮射飛彈技術獲得了重大進展,既是輕型坦克又是殲擊車的東西「應該」是能造出來的,而且不但陸軍能用,海軍陸戰隊也可以用。
  • 任何盟軍坦克都無法抵擋的納粹巨獸——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
    不過該坦克殲擊車的最終服役則要等到戰爭晚期的1944年底了。「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基於德國重型坦克「虎王」底盤生產的「獵虎」坦克殲擊車戰鬥全重達71.7噸,這樣重量的裝甲放在任何時候都是令人震驚的,其正面裝甲厚度高達250mm,完全超過了其母體「虎王」坦克,甚至超越了計劃中的鋼鐵巨獸
  • 簡明二戰兵器全集(53) | 德國「獵豹」坦克殲擊車
    「獵豹」式坦克殲擊車於1944年2月投產,「獵豹」的投產標誌著臨時改裝成坦克殲擊車時代的結束和專用坦克殲擊車時代的開始。「
  • 大象大象鼻子長——二戰德國象式坦克殲擊車
    象式坦克殲擊車(Jagdpanzer TIGER/P)的前身「斐迪南」式重型坦克殲擊車從1942年11月份開始生產,由阿爾凱特公司組裝
  • 蘇聯裝甲洪流的夢魘,致命的德國坦克獵手,追獵者坦克殲擊車
    但是如果說起坦克殲擊車,估計大家就很難找到一個明星產品了,畢竟德國的坦克殲擊車數量較多,要找出個頂尖產品來還真不容易。而我們今天要介紹這款坦克殲擊車,則可以說是德國少有的以廉價耐用為亮點的坦克殲擊車,這款坦克殲擊車就是著名的追獵者坦克殲擊車。對於早期的德國裝甲部隊而言,擊敗敵人的辦法就是穿插合圍。
  • 模組推薦丨B1型120輪式坦克殲擊車
    本文作者: BiliBili-人生如水weihttps://space.bilibili.com/101487077本期給大家介紹的是mod裡的戰車——B1型120輪式坦克殲擊車歷史背景:半人馬座坦克殲擊車(英文:Centauro Tank destroyer),是義大利伊維科·菲亞特公司的防務車輛分部,於20世紀80年代末期研製的8x8輪式坦克殲擊車。
  • MATO M36 全金屬坦克殲擊車 【姿態展示】
    前不久我們為MATO M36 全金屬坦克殲擊車做了開箱解析(點擊閱讀完整內容),為第一次看的小夥伴簡單回顧下這款M36:二戰後期,一種新型的坦克殲擊車深受美國大兵的喜愛。它就是著名的M36坦克殲擊車。我相信只要是熟悉二戰坦克戰歷史的朋友,都不會忘記M36這個角色,儘管在某些方面他的名氣沒有謝爾曼坦克那麼出名,但是在二戰美軍裝甲力量中唯一可以與德軍怪獸軍團進行抗衡的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