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迪南坦克殲擊車是二戰中期德國研製的一款半成功的重型坦克殲擊車,由保時捷公司競爭失敗的虎(P)底盤改裝而來,最早被命名為虎式突擊炮。由於音譯的問題,斐迪南坦克殲擊車的設計公司--"波爾舍",其實就是現在所說的"保時捷",而斐迪南就是以保時捷創始人斐迪南德·保時捷的名字命名的。現今很多德國名車的製造商,二戰時同時都在製造軍備,如奔馳(軍用卡車)、歐寶(軍用卡車、坦克)、寶馬(軍用摩託,梅塞施密特飛機)、大眾等。
保時捷公司利用這些底盤生產出90輛重型突擊炮。在1943年2月6日的"總統會議"上,正式命名為"斐迪南"重型突擊炮。斐迪南,是保時捷的名字,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希特勒對保時捷的器重。後來又改稱為"斐迪南"式坦克殲擊車。
"斐迪南"式坦克殲擊車的生產從1942年11月份開始,由阿爾凱特公司組裝,車體的編號為150011~150100。到1943年5月12日,完成了全部90輛的生產任務。這些坦克殲擊車(89輛,1輛留下用作測試)隨即被派往莫德爾上將的第9集團軍的41裝甲軍,參加了堡壘行動。在突破蘇軍防禦的戰鬥中,"斐迪南"式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由於極高的故障率,損失慘重。"斐迪南"式坦克殲擊車還在蘇德戰場的其他戰役中投入使用。
"斐迪南"式坦克殲擊車戰鬥全重為68噸,車全長8.14米,車體長6.8米,車寬3.38米,車高2.97米 。乘員6人:車長、炮長、駕駛員、機電員和2名裝填手。武器:裝備1門克虜伯公司製造的Pak43型88毫米加農炮,火炮全長6 686毫米,身管長6 300毫米,長徑比為71倍口徑,總重量2200千克。
所用彈種為穿甲彈和榴彈,彈藥基數為55發(後期的為50發)。發射被帽穿甲彈時,最大射程達5000米,在500~2000米的距離上可擊穿30度傾角的159~207毫米厚的鋼裝甲;在2800米的射擊距離上可擊穿T-34坦克的主裝甲,或在2000米的射擊距離上擊穿M4"謝爾曼"中型坦克的主裝甲。這在二戰中期,算得上是"超一流的火炮"了。
車上有2個燃油箱,總容量為1080升。該車的最大行程為150千米,在戰鬥情況下,僅能跑90千米。最大速度最大速度 35km/h。費迪南坦克殲擊車戰鬥全重為68噸,主武器是1門克虜伯公司製造的Pak43型71倍徑88毫米反坦克炮,其正面裝甲厚達200毫米,可以抵禦盟軍任何坦克的攻擊。在二戰期間費迪南德幾乎是刀槍不入。
儘管"斐迪南"式坦克殲擊車的火力強大,正面防護力超群,但它的薄弱環節仍然不少,機動性差、無線電臺的噪聲大、藥筒抽出不良、發動機的故障較多、行動部分部件的故障多,磨損快等問題,但它不失為二戰中一款極富特色的裝甲戰鬥車輛,尤其是它那獨特的電傳動裝置,遠遠走在時代的前列,其大膽的探索精神值得稱道。"斐迪南"式坦克殲擊車,在世界戰車發展史上確立了它應有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