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保時捷公司的傑作一德軍「斐迪南」坦克殲擊車

2021-02-13 藍少TV

斐迪南坦克殲擊車是二戰中期德國研製的一款半成功的重型坦克殲擊車,由保時捷公司競爭失敗的虎(P)底盤改裝而來,最早被命名為虎式突擊炮。由於音譯的問題,斐迪南坦克殲擊車的設計公司--"波爾舍",其實就是現在所說的"保時捷",而斐迪南就是以保時捷創始人斐迪南德·保時捷的名字命名的。現今很多德國名車的製造商,二戰時同時都在製造軍備,如奔馳(軍用卡車)、歐寶(軍用卡車、坦克)、寶馬(軍用摩託,梅塞施密特飛機)、大眾等。

保時捷公司利用這些底盤生產出90輛重型突擊炮。在1943年2月6日的"總統會議"上,正式命名為"斐迪南"重型突擊炮。斐迪南,是保時捷的名字,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希特勒對保時捷的器重。後來又改稱為"斐迪南"式坦克殲擊車。

"斐迪南"式坦克殲擊車的生產從1942年11月份開始,由阿爾凱特公司組裝,車體的編號為150011~150100。到1943年5月12日,完成了全部90輛的生產任務。這些坦克殲擊車(89輛,1輛留下用作測試)隨即被派往莫德爾上將的第9集團軍的41裝甲軍,參加了堡壘行動。在突破蘇軍防禦的戰鬥中,"斐迪南"式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由於極高的故障率,損失慘重。"斐迪南"式坦克殲擊車還在蘇德戰場的其他戰役中投入使用。

"斐迪南"式坦克殲擊車戰鬥全重為68噸,車全長8.14米,車體長6.8米,車寬3.38米,車高2.97米 。乘員6人:車長、炮長、駕駛員、機電員和2名裝填手。武器:裝備1門克虜伯公司製造的Pak43型88毫米加農炮,火炮全長6 686毫米,身管長6 300毫米,長徑比為71倍口徑,總重量2200千克。

所用彈種為穿甲彈和榴彈,彈藥基數為55發(後期的為50發)。發射被帽穿甲彈時,最大射程達5000米,在500~2000米的距離上可擊穿30度傾角的159~207毫米厚的鋼裝甲;在2800米的射擊距離上可擊穿T-34坦克的主裝甲,或在2000米的射擊距離上擊穿M4"謝爾曼"中型坦克的主裝甲。這在二戰中期,算得上是"超一流的火炮"了。

車上有2個燃油箱,總容量為1080升。該車的最大行程為150千米,在戰鬥情況下,僅能跑90千米。最大速度最大速度 35km/h。費迪南坦克殲擊車戰鬥全重為68噸,主武器是1門克虜伯公司製造的Pak43型71倍徑88毫米反坦克炮,其正面裝甲厚達200毫米,可以抵禦盟軍任何坦克的攻擊。在二戰期間費迪南德幾乎是刀槍不入。

儘管"斐迪南"式坦克殲擊車的火力強大,正面防護力超群,但它的薄弱環節仍然不少,機動性差、無線電臺的噪聲大、藥筒抽出不良、發動機的故障較多、行動部分部件的故障多,磨損快等問題,但它不失為二戰中一款極富特色的裝甲戰鬥車輛,尤其是它那獨特的電傳動裝置,遠遠走在時代的前列,其大膽的探索精神值得稱道。"斐迪南"式坦克殲擊車,在世界戰車發展史上確立了它應有的地位。

相關焦點

  • 二戰中德軍「虎」式坦克是保時捷設計的,這是謊言?
    在國內,關於大眾甲殼蟲設計師斐迪南.保時捷的一些傳說已經到了神乎其神的地步:不僅設計了著名的甲殼蟲轎車,德國二戰中著名的「虎」式坦克也出自他的手筆,謠言傳的是邪乎了些。 斐迪南.保時捷斐迪南.保時捷首先參與了「虎」I坦克的競標, 在樣車競爭中,保時捷「虎」糟糕的可靠性讓希特勒都看不下去,最終保時捷「虎」的方案落選,已經生產出的底盤(保時捷虎還沒有競標成功就開始生產了,什麼原因大家自己想吧)改裝成了「斐迪南」坦克殲擊車。
  • 【威龍 6871】1/35 德國 Sd.Kfz.184「象」式坦克殲擊車(2合1)預訂單
    「象」式(Elefant)坦克殲擊車是德國在二戰中後期研製的一款重型坦克殲擊車,制式武器編號Sd.Kfz.184。
  • 二戰德國最強獵手「費迪南反坦克殲擊車」!
    費迪南反坦克殲擊車的前身是保時捷博士競爭失敗的電傳動虎式坦克「虎P」由於當時的電傳動技術的不成熟,最後改裝成費迪南坦克殲擊車,後期加了
  • 管中窺豹,獵豹坦克殲擊車生產過程中的改進與德軍反坦克戰術
    要說二戰期間外觀最優雅的坦克裝甲車輛,那麼基於豹式坦克底盤的獵豹坦克殲擊車肯定榜上有名。獵豹坦克殲擊車有著優美流暢的車體和戰鬥室,搭載一門威力巨大的88mm L71反坦克炮(虎王主炮的反坦克炮版本),此外還有很強的機動性和正面防護能力,是二戰中後期德軍最強大的反坦克利器之一。
  • 「獵虎」坦克殲擊車簡史
    200毫米的「費迪南德」(斐迪南)坦克殲擊車,還意猶未盡,同一年就在設計128毫米口徑主炮的坦克殲擊車,也就是Sd.Kfz. 186「獵虎」坦克殲擊車。德國人一開始曾打算把128毫米主炮安裝在豹式坦克或者虎式坦克的底盤上,但是在設計過程中發現根本就不合適,於是改為採用虎王(虎II)坦克的底盤。1943年10月20日,以虎王坦克為底盤的兩個木質模型向希特勒展示,分別是亨舍爾公司和波爾舍公司不同的底盤方案。
  • 重甲騎士——費迪南/象式坦克殲擊車
    奔赴戰場的費迪南坦克殲擊車。第653重裝甲殲擊營作為首個裝備費迪南坦克殲擊車的部隊,在1943年7月5日-27日的庫爾斯克戰役期間,3個連共裝備了44輛費迪南戰車,但他們擊毀了320輛蘇軍坦克以及大量火炮,反坦克炮,卡車,工事等等。自身損失只有24人陣亡,126人負傷,共11輛費迪南被擊毀或被蘇軍繳獲。
  • 大象大象鼻子長——二戰德國象式坦克殲擊車
    象式坦克殲擊車(Jagdpanzer TIGER/P)的前身「斐迪南」式重型坦克殲擊車從1942年11月份開始生產,由阿爾凱特公司組裝
  • 全部僅91輛的費迪南坦克殲擊車,若是產量足夠,能否扭轉戰局呢?
    近年來,有不少說法認為是因資源缺少導致後期德軍的戰敗並非全無道理,今天,城南哨站就和大家探討「費迪南」坦克殲擊車等熱兵器若是不受產能限制,能否改變戰場態勢呢?接下來,咱們來看看該戰車的基本性能參數。「費迪南」坦克殲擊車及其改進型號「象」式坦克殲擊車,是網友們調侃的德軍動物園系列眾多戰車的一員,該型坦克最初研製於1942年,並在1943年5月投入服役並展開戰鬥。
  • 二戰時期為什麼德國的虎式坦克沒有採用虎P的底盤,虎P的實戰記錄
    當時虎P坦克的底盤確實還有100多輛,但僅僅也只有十輛有安裝虎式坦克的炮塔作為測試,能夠實戰也只有9輛而已,剩下虎P坦克的底盤全部改造成庫爾斯克戰役中,德國的第三號王牌坦克斐迪南殲擊車,其實斐迪南殲擊車就是虎P坦克最終最為成功的設計方案,斐迪南殲擊車當時在1943年7月一度成為了德國當時現役的噸位火力最強大戰鬥平臺,裝備的主炮是88毫米71冰倍徑炮,其噸位高達65噸左右,就是同時期虎式坦克也沒有這麼強大的裝甲和火力
  • 二戰時末期,1945年德國的象式重型殲擊車,柏林森林中移動的堡壘
    象式重型殲擊車就是德國二戰時期研發的巨型怪物之一,首次參戰是在庫爾斯克戰役,當時的名稱是斐迪南殲擊車,武備了一門88毫米71火炮就急忙開赴戰場,90輛殲擊車中,有30輛被擊毀,創造的戰績卻是驚人500輛左右。
  • 如今唯一能動的虎式坦克,發動機居然是這輛保時捷虎王的?|老照片
    德國保時捷虎王重型坦克,即VK4502(P)重型試驗坦克(通稱「虎王坦克」或「虎II坦克」)。是一款納粹德國在二戰期間研發的重型坦克。德國人最初在1937年提出了重型坦克的研發計劃。亨舍爾最初與當局籤訂了設計協議,1939年,斐迪南·保時捷也與官方籤訂了設計協議。兩方推出的原型車均使用了同款由克虜伯設計的炮塔,兩種原型車的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車體、傳動、懸掛系統和車載設備上。
  • 二戰德軍坦克與傾斜裝甲:與T-34的關係到底有多大?
    二戰德軍研發生產的坦克裡,從戰爭中期投入戰場的黑豹坦克開始從出現明顯的傾斜裝甲設計,也許這和德軍在東線遭遇T-34頗有關係,可是德軍是從二戰中期才開始引入傾斜裝甲的設計呢
  • 上將大人,斐迪南式坦克殲擊車向你報導
    我的總設計師把底盤改裝成重型突擊炮也就是俗稱的坦克殲擊車。並且給我取名為「斐迪南」重型突擊炮。和當時大多數坦克殲擊車相比,我很有點「另類」——像電傳動裝置、主動輪後置、帶齒的誘導輪,後置的戰鬥室、獨特的成組縱向懸掛裝置、開始時沒裝機槍等等,顯示出與眾不同的特點。是的我很獨特但這些獨特很致命。
  • ——M18坦克殲擊車傳奇
    M10的看家本領是自身強大的3英寸(76.2毫米)反坦克炮,能夠挽回一絲劣勢。於是坦克殲擊車部隊司令安德魯·戴維斯·布魯斯少將便設想一種輕型的坦克殲擊車,這種車輛將會拋棄自身防禦提高機動性能,並且裝備最強的反坦克火力,這便是M-18坦克殲擊車的最初設想。
  • 「斐迪南」被俘之後:被各種火炮轟擊至渣 影響蘇聯武器研發道路
    1943年夏,德軍「斐迪南」坦克殲擊車首次出現在庫爾斯克戰場,厚重的裝甲,強悍的火力給蘇軍造成了沉重的損失。
  • 二戰兵器解密:嗜血地獄貓,M18坦克殲擊車傳奇
    美軍在二戰期間使用過的坦克殲擊車除了著名的M10「狼獾」和M36「傑克遜」以外,就還有這種M18「地獄貓」坦克殲擊車,M18的產量只有2507輛,它的優點在於速度較快
  • ​二戰德國著名「戰象」:象式坦克殲擊車有多恐怖?答案在這!
    但是這樣的大口徑的反坦克火炮研發出來後和軍隊中原有的坦克不是很兼容,無法馬上進行換裝。於是,直接將這些反坦克炮安裝在坦克底盤上,並加裝防護裝甲使其變成頗具戰鬥力的坦克殲擊車。而德軍的坦克殲擊車中最為典型的代表就是——象式坦克殲擊車。說起這輛德軍戰車,還得從大名鼎鼎的「虎」式坦克說起。蘇德戰爭開始之後,德軍的主力IV號坦克被蘇聯軍隊T34和KV坦克給狙擊了。
  • 「模型說」嘴粗皮厚腿短 - 德軍「獵虎」反坦克殲擊車
    的確,在二戰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武器似乎就要屬坦克了,它集裝甲防護,兇猛的火力,高機動性於一體,堪稱是「陸上戰列艦」,打破了一戰的塹壕戰模式,為人類戰爭史翻開了新的一頁。然而,雖然坦克擁有厚重的裝甲似乎顯得刀槍不入,然而沒有它那致命的火炮恐怕坦克只能是廢鐵一堆。
  • 【坦克鑑賞】坦克終結者 追獵者坦克殲擊車
    【追獵戰車溯源,源於二戰德軍的坦克殲擊車主流名種!】  追獵者坦克殲擊車,即38型坦克殲擊車,是二戰時期德軍最有名的裝甲戰鬥車輛之一,在二戰後期有傑出表現。「追獵者」坦克殲擊車從1944年4月到1945年5月一共生產了2584輛。
  • 斐迪南和象式是一回事情嗎? 舊文新顏
    初期的名稱為8.8釐米43式2型反坦克炮搭載突擊炮(Sturmgeschütz mit 8.8cm Pak43/2)及虎(P)坦克驅逐車(Panzerjäger Tiger (P))。然而蘇坦克編隊先被豹式坦克痛打,當他們穿越「真空地帶」來到波涅裡車站時,首次遇到了無法擊穿的鋼鐵怪物,76毫米火炮所無力應付的首次亮相的「斐迪南」坦克殲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