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著名「戰象」:象式坦克殲擊車有多恐怖?答案在這!

2021-02-15 古今歷史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坦克無疑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雙方的坦克都呈互相升級的態勢,雙方的坦克的裝甲都隨著戰爭的進行越來越厚,於是兩方都在針對敵方的坦克研發火力口徑更大更強大的火炮。但是這樣的大口徑的反坦克火炮研發出來後和軍隊中原有的坦克不是很兼容,無法馬上進行換裝。於是,直接將這些反坦克炮安裝在坦克底盤上,並加裝防護裝甲使其變成頗具戰鬥力的坦克殲擊車。而德軍的坦克殲擊車中最為典型的代表就是——象式坦克殲擊車。

說起這輛德軍戰車,還得從大名鼎鼎的「虎」式坦克說起。蘇德戰爭開始之後,德軍的主力IV號坦克被蘇聯軍隊T34和KV坦克給狙擊了。於是德軍決定研製新型的坦克。最開始是由著名的波爾舍和亨舍爾提供兩種方案,最終德國軍方選中了亨舍爾公司的坦克方案,這也就是最終的虎式坦克。而落選的波爾舍公司則早已在生產線上坦克底盤,於是波爾舍向希特勒提議將這些底盤改造為坦克殲擊車,此方案得到了希特勒的同意。這也就是之後的象式坦克殲擊車。

象式坦克殲擊車的主炮使用的是71倍口徑的88mm炮,該炮的穿深強大,可以在1000米的距離上擊穿 165mm厚的裝甲,憑藉這門炮讓這輛「戰象」可以在1000米的距離擊穿當時所有的盟軍坦克;而在裝甲方面,其正面裝甲高達100mm,且另加裝有100mm厚的附加裝甲,二戰中這輛戰車從沒有再正面被摧毀過。不過該車的側面和後面的裝甲就不那麼強悍了僅有70mm的厚度,但這樣的側面裝甲也讓蘇聯T34坦克要在500米的距離上才能擊穿。

而最具特色的則是它的動力系統,其動力裝置採用的是雙套動力和傳動裝置的方案即雙發動機、雙發電機、雙電動機。事實上在「鼠」式超重型坦克的方案上,波爾舍博士也應用了這樣的動力布置方案,這樣的電傳動裝置優點是可以實現自動的變速好提高轉向的動能,可大幅提高坦克的機動性能。不過,該設置較為複雜以及成本的構造很高,而且該技術還不是很成熟,並未完全解決坦克的機動性問題所以這也是該車產量較低的主要原因。

象式坦克殲擊車的首戰即是著名的庫爾斯克坦克會戰,戰鬥中蘇聯草原方面軍的對他們的T34、SU152和KV坦克非常自信,認為他們能夠擊敗德軍的IV號以及虎式坦克,但是他們的先鋒部隊首先被「黑豹」坦克給了當頭一棒,通過奮勇的突圍之後,來到波涅裡車站他們就遭遇了這輛德軍「怪物」。

蘇軍坦克的火炮在「象式」面前,簡直像饒痒痒一般,不過因為其是為反坦克設計的根本沒有考慮如何抵擋士兵的進攻,連一挺機槍都沒有安裝,所以在反坦克經驗豐富的蘇聯士兵巧妙的進攻下這些「怪物」也一輛輛的倒下了。但是其強大的正面裝甲還是給蘇聯士兵留下了很深的恐懼。蘇聯坦克士兵從此患上一種精神病——「象式症候群」。

象式坦克對於當時的二戰的時代有一定的局限性,並沒有改變整個戰爭的走向。不過其優秀的裝甲和火炮確實在戰車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其獨特的電傳動裝置,在那個時代絕對是領先的技術,如今的各國坦克在發展上也在尋求這方面的突破,可見,其在設計時的探索精神是值得我們點讚的。至於坦克殲擊車為啥到現代就被淘汰了?那也是因為坦克殲擊車的無炮塔設計大大限制了其作戰能力,如果被敵人打斷了履帶,整個車身就相當於損失了大部分作戰能力,並不符合未來戰爭的需求。

相關焦點

  • 小專題:象式坦克殲擊車小考證一則
    在這個過程中,象式坦克殲擊車機動性差的弱點被暴露無遺,義大利多山的地形對象式的傳動系統造成的破壞非常巨大,且遭受了盟軍飛機的不斷空襲,到了1944年8月,653營1連幾乎損失掉了所有的象式,損失原因各種奇葩,有被盟軍飛機航彈命中的,有傳動系統崩潰被自毀的,還有過橋的時候把橋壓塌掛掉的(121號象式,在此車掉下橋的瞬間車長被未鎖緊的主炮炮尾壓死,其餘車組成員生還)。
  • 重甲騎士——費迪南/象式坦克殲擊車
    而費迪南坦克殲擊車,便是其中的「拳頭產品」!奔赴戰場的費迪南坦克殲擊車。第653重裝甲殲擊營作為首個裝備費迪南坦克殲擊車的部隊,在1943年7月5日-27日的庫爾斯克戰役期間,3個連共裝備了44輛費迪南戰車,但他們擊毀了320輛蘇軍坦克以及大量火炮,反坦克炮,卡車,工事等等。自身損失只有24人陣亡,126人負傷,共11輛費迪南被擊毀或被蘇軍繳獲。
  • 大象大象鼻子長——二戰德國象式坦克殲擊車
    象式坦克殲擊車(Jagdpanzer TIGER/P)的前身「斐迪南」式重型坦克殲擊車從1942年11月份開始生產,由阿爾凱特公司組裝
  • 二戰時末期,1945年德國的象式重型殲擊車,柏林森林中移動的堡壘
    象式重型殲擊車就是德國二戰時期研發的巨型怪物之一,首次參戰是在庫爾斯克戰役,當時的名稱是斐迪南殲擊車,武備了一門88毫米71火炮就急忙開赴戰場,90輛殲擊車中,有30輛被擊毀,創造的戰績卻是驚人500輛左右。
  • 二戰德國最強獵手「費迪南反坦克殲擊車」!
    費迪南反坦克殲擊車的前身是保時捷博士競爭失敗的電傳動虎式坦克「虎P」由於當時的電傳動技術的不成熟,最後改裝成費迪南坦克殲擊車,後期加了
  • 歷史科普帖——美軍二戰坦克殲擊車M10 狼獾
    雖然看起來湊合還,但只是權宜之計,美軍沒有停止對更優秀的坦克殲擊車的設計追求。1941年11月隨著3英寸殲擊車(GMC)的需求不斷增加,一種可轉動炮塔的坦克殲擊車方案出爐,將會使用M4A2謝爾曼的底盤為基礎,配備M6重型坦克的3英寸主炮。最終原型車在1942年6月被制式化定型為為3英寸坦克殲擊車——「M10」
  • 【威龍 6871】1/35 德國 Sd.Kfz.184象式坦克殲擊車(2合1)開盒評測
    兇猛的88炮,堅不可摧的200mm正面裝甲,象式/費迪南坦克殲擊車的出現給盟軍造成了強大的心理震撼。
  • 二戰時期為什麼德國的虎式坦克沒有採用虎P的底盤,虎P的實戰記錄
    當時虎P坦克的底盤確實還有100多輛,但僅僅也只有十輛有安裝虎式坦克的炮塔作為測試,能夠實戰也只有9輛而已,剩下虎P坦克的底盤全部改造成庫爾斯克戰役中,德國的第三號王牌坦克斐迪南殲擊車,其實斐迪南殲擊車就是虎P坦克最終最為成功的設計方案,斐迪南殲擊車當時在1943年7月一度成為了德國當時現役的噸位火力最強大戰鬥平臺,裝備的主炮是88毫米71冰倍徑炮,其噸位高達65噸左右,就是同時期虎式坦克也沒有這麼強大的裝甲和火力
  • 二戰美國人的最經典的一役,突出部戰役德國第二帝國裝甲師的絕唱
    德國出動六個精銳黨衛軍裝甲師為主力分頭並進。當時法國阿爾薩斯市,是德軍主要進攻目標,拿下這座一戰二戰著名城市預示了法國巴黎門戶已經打開,德軍第一階段的計劃關鍵部分如果實現,歷史將會改寫,西線二戰不會在1945年5月夏至結束。
  • 蘇聯裝甲洪流的夢魘,致命的德國坦克獵手,追獵者坦克殲擊車
    但是如果說起坦克殲擊車,估計大家就很難找到一個明星產品了,畢竟德國的坦克殲擊車數量較多,要找出個頂尖產品來還真不容易。而我們今天要介紹這款坦克殲擊車,則可以說是德國少有的以廉價耐用為亮點的坦克殲擊車,這款坦克殲擊車就是著名的追獵者坦克殲擊車。對於早期的德國裝甲部隊而言,擊敗敵人的辦法就是穿插合圍。
  • 「獵虎」坦克殲擊車簡史
    獵虎坦克殲擊車的設計有強調了火力和防護力,整體是無炮塔的固定戰鬥室結構,省去了炮塔旋轉結構,以便有更多的重量和看見容納厚重的裝甲和128毫米炮。其炮塔正面裝甲厚度是250毫米,車體正面裝甲是100毫米,側後都達到了80毫米,側後的裝甲厚度與同時期的德軍豹式中型坦克相當。
  • 二戰德國改進裝甲良品「黃鼠狼殲擊車」!
    二戰德國有過眾多改良型的坦克突擊炮和殲擊車等等,是什麼原因能讓改裝於戰爭廢材的黃鼠狼殲擊車能這麼被大眾所廣知呢?
  • 二戰保時捷公司的傑作一德軍「斐迪南」坦克殲擊車
    斐迪南坦克殲擊車是二戰中期德國研製的一款半成功的重型坦克殲擊車,由保時捷公司競爭失敗的虎(P)底盤改裝而來,最早被命名為虎式突擊炮
  • 瑞士的饅頭造型坦克殲擊車,融合了二戰多國技術,炮管能縮回車體
    ,但一直在研究二戰中出現的新戰術和新武器,其中對黃鼠狼這類臨時改裝的坦克殲擊車很感興趣,這種車輛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手頭現有的裝備,無論是性價比還是實用性都不錯。在1943年時,瑞士就開始設計製造實驗性的坦克殲擊車,這是一輛以38t輕型坦克為基礎的改裝坦克殲擊車,基本造型和黃鼠狼系列很相似,主武器為一門75毫米炮,也曾計劃使用一門105毫米榴彈炮,這款坦克殲擊車就是Nahkampfkanone
  • 元首不想要的蒼蠅拍,二戰德國E-10/25坦克殲擊車
    ,但是這個理念的提出卻是在1942年5月,相比於E-100重型坦克這樣的龐然大物,E-10/25坦克殲擊車則是最具實際意義的兩個型號。E-10重量約為10~20噸,它的定位為一種輕型坦克殲擊車,和黃鼠狼之類的有點類似,是以反坦克為主要功能的裝備。
  • 簡明二戰兵器全集(53) | 德國「獵豹」坦克殲擊車
    「獵豹」式坦克殲擊車於1944年2月投產,「獵豹」的投產標誌著臨時改裝成坦克殲擊車時代的結束和專用坦克殲擊車時代的開始。「
  • 樂高二戰迷你費迪南坦克MOC圖紙分享
    戰中期德國研製的一款半成功的重型坦克殲擊車,由保時捷公司競爭失敗的虎(P)底盤改裝而來,最早被改裝費迪南德的阿爾特梅爾基舍履帶有限公司(阿爾卡特公司
  • 可以聊聊「象」式殲擊車了(35A033)
    (35A030),這次輪到全內構的「象」式坦克殲擊車(35A033)。既然是全內構,那今天就從內部講起,這一期說說駕駛室。下面是美國阿伯丁兵器博物館收藏的世界上唯一的象式殲擊車內的駕駛室內部照片由於這是輛電驅動車輛,兩根操縱杆可能是通過電位器來控制電機的(編者槽:既然是電位器,完全可以用更輕巧的搖杆來操作啊,就像街機遊戲機那樣,搞這麼長兩根是為了模擬機械操縱的手感?
  • 二戰兵器解密:嗜血地獄貓,M18坦克殲擊車傳奇
    美軍在二戰期間使用過的坦克殲擊車除了著名的M10「狼獾」和M36「傑克遜」以外,就還有這種M18「地獄貓」坦克殲擊車,M18的產量只有2507輛,它的優點在於速度較快
  • 獵虎殲擊車和鼠式坦克的最強之矛:二戰德國12.8cm火炮簡史
    在多年海軍服役的經歷,也證明了128mm這一口徑的可靠性。於是,德軍將設計這一款史無前例的重型反坦克炮的任務交給了著名的萊茵金屬和克虜伯。1943年底,128炮的首門原型炮被生產出來。然而,在經歷了實際檢驗後,德軍發現這門重達11噸的火炮很難牽引,再加上德軍本來牽引類車輛數目就不多,因此牽引式的Pak 44方案最終被終止。然而在此期間,大約有50根炮管已經被預先生產出來,為了充分利用這些炮管,德國人想了許多辦法,通過使用繳獲的他國重型炮架以及使用本國現有炮架,Pak 44終於還是羽翼豐滿,足以投入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