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勤奮的問號
1.加拿大護衛艦通過臺灣海峽後,被我國蘇-30抵近警告
加拿大智庫全球事務研究所6月25日發文稱,本周一,加拿大裡賈納號護衛艦上海以東的東海國際水域遭遇中國蘇30編隊,據稱其中一架蘇30從裡賈納號艦首不到300米的處掠過,距水面高度僅有300米。裡賈納號上的艦員表示,連續數天觀察到了中方蘇-30編隊,發動機轟鳴聲響徹天際。
微評:加拿大應該先檢討自己幹了什麼,自己從臺灣海峽經過之前就應該知道會有什麼待遇,要我看300米的距離還遠點兒,下次再來會更近。不過西方媒體這次很有意思,加拿大肯定走的是中線以東,靠近臺灣一側的航線,我們去了一堆艦艇和飛機抵近肯定越過中線了,西媒卻連屁都沒放一個,難道是被氣勢嚇住了?
2.美國12架F-22重新部署中東
6月28日美空軍94戰鬥機中隊12架F-22戰鬥機分兩批部署到了卡達烏代德空軍基地,這是時隔近9個月美軍F-22戰鬥機再次部署中東地區
微評:F-22重回中東是美國繼續向伊朗施壓的一個手段,而且數量不少,但是無人機已經被打下來了,不敢動手就意味著臉已經丟定了,再派什麼也挽救不了了,所以極限施壓的背後如果沒有必殺技那就會招來極限打臉。
3.美國空軍被迫承認,F-22戰機妥善率不達標
近日,美國空軍承認:F-22戰機「無法達成妥善率目標」。美國空軍現有約186架F-22,但其中只有123架是真正的戰機,另外20架是戰備庫存機,其餘的是測試訓練機。
微評:戰鬥機的妥善率指的就是戰鬥機的可利用率,美國空軍的戰機妥善率低已經是長期存在的問題了,也一直讓美國軍方非常頭疼,造成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一是很多飛機的使用時間遠遠超出了設計壽命,二是有些飛機昂貴的維護費用。
美國空軍在2018年曾經有一個調查,發現F-22、F-35、F-18和F-16的妥善率分別為49.01%、54.67%(F-35A)、49.45%(F-18E/F)和69.51%(F-16C/D),這讓軍方管事兒的老爺們非常震驚,於是要求用一年的時間妥善率必須提高到80%以上。
從現在的消息來看,這個目標並沒有實現,用了一年的時間F-22的妥善率從49.01%提高到了66.13%,距離要求的標準還差得很遠。實際上這種情況不只在空軍部隊存在,海軍的情況更嚴重,所以一方面妥善率降低,另一方面事故率卻越來越高發,現在我們總能在新聞中看到美軍掉飛機的報導。
美國現在應對戰機妥善率低的手段主要是採取提高管理效率,但其實真想解決這個問題最關鍵的還得是更多軍費的投入,如果錢不到位說什麼都是白扯,所以美國政府得再多借錢,超級大國的位置可沒那麼容易坐得穩。
4.美軍艦在古巴外海蹲守「偷窺」俄海軍編隊
當地時間24日,由新銳護衛艦「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以及隨艦保障的拖船、補給船組成的俄海軍編隊抵達古巴哈瓦那港。為監視俄艦艇動向,美軍派出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傑森·鄧漢姆」號在鄰近哈瓦那港的海域巡航。
微評:來而不往非禮也,美國都把黑海的海水攪渾了,俄羅斯去去古巴完全正常,「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護衛艦是俄羅斯主力艦艇,到處去轉轉是必須的,伯克級驅逐艦也是美國的主力艦艇,除了老點各方面性能都比俄羅斯的護衛艦要好,本來就不是一個量級的,但不管怎麼說,美國不也只能我盯我盯我再盯嗎?大家都一樣,誰都別說誰了。
5.為省錢,美欲用私營企業的商業衛星執行核指揮通訊任務
俄媒稱,美國空軍提出將核指揮與控制能力,與「愛國的」私營公司的商業衛星網絡結合起來。隨著美國核武器相關基礎設施逐漸老化,這一想法被認為是一種節省經費的途徑。美國空軍參謀長高德費恩表示,美國空軍並不是會使用這些衛星發射核武器,只是為了防止主要的核戰通信衛星被摧毀時失去通信指揮能力。他解釋說,如果擁有一個較大的網絡,就可以有多個途徑來執行或終止核戰命令。
微評:讓我們猜猜這個「愛國的」私營公司是哪個,親們你們認為呢?那個既生產汽車又發射衛星的可能性有多大?甭管是哪個吧,那也是美國的「民兵」組織了吧,如果有個什麼大事小情打幾個衛星是必須的,不知道這些企業還願不願意呢?
6.俄羅斯新型單兵無人偵察機,形狀酷似極地貓頭鷹
俄羅斯ERA軍事創新科技園在俄羅斯「軍隊-2019」國際軍事技術論壇上展示了一種新的軍用無人機,該機採用了仿雪鴞外形。
微評:仿生學在武器裝備中的應用很早就開始了,俄羅斯的這款仿生無人機的看點在於低可視性,目前看外形很像,在比較複雜的戰場情況下效果應該還不錯,但是還有改進的空間,比如該機翅膀還不能像真正的鳥類一樣煽動,抵近偵察容易被識破。
除此之外,該無人機的優勢還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重量輕,只要5公斤,可單兵攜帶和發射;二是續航時間長,最大續航能力20公裡,滯空時間40分鐘。從目前披露的信息我們還不了解飛行速度、高度和造價,這三個方面也是影響無人機戰場生存能力和是否能廣泛應用的關鍵。
7.俄羅斯向中國推銷第二批蘇-35
2019年6月27日, 俄羅斯聯邦軍事和技術合作局在「軍隊-2019」論壇期間宣布,俄羅斯已經正式向中國提出出售第二批蘇-35戰鬥機的建議,這條消息也得到了俄羅斯航空部門的確認。俄方認為中國僅僅購買24架數量明顯確實不足,與蘇-27/30訂單數量相比差距不小。
微評:俄羅斯推銷是為了多賺點兒錢,我們其實不著急買,自己有J-20呢。不過旁邊看熱鬧的卻是真著急,美國人認為進入中國空軍服役的俄制蘇-35戰機是美國空軍在亞洲地區的噩夢,這麼一說其實還是應該買點兒。
8.北約秘書長要求俄羅斯遵守《中導條約》
25日,北約秘書長斯託爾滕貝格在布魯塞爾催促俄羅斯在8月最後期限前,銷毀被指違反俄美《中導條約》的新型飛彈,並威脅稱俄方若不執行,北約將採取相應措施。
微評:中導條約美國已經退出了,俄羅斯也已經暫停了,北約這位大哥估計還在做夢呢,要不要在8月前睡個長覺?醒了直接接受現實就行了,眼不見為淨。
9.日本一艘掃雷艇和貨船發生碰撞
6月26日晚上11點59分,日本海自「管島」級掃雷艇MSC-682「能登島」號在廣島縣高根島東北約1.5公裡處的瀨戶內海與一艘貨船發生碰撞,右舷後方受損。
微評:日本海自最近事故不少,僅6月份就有三起,先前一艘運輸艇在豪州港內撞船,更早幾天去澳大利亞訪問的「國東」號兩棲登陸艦把袋鼠的碼頭撞了,跑去參觀的民眾都嚇的四散逃跑,看來海自撞船的本領最近是見長了。
10.德國萊茵公司推出全地形多用途無人車
萊茵金屬公司推出8×8全地形多用途無人車,裝備了70毫米火箭發射器,其在展示中發射了14枚火箭彈。該無人車輛可由單人操作,配合部隊協同作戰,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士兵效率,降低人員傷亡。
微評:無人化是未來戰爭中必不可少的力量,空中飛的有無人機,水中有無人艦船、潛艇,陸地上也會有各種不同用處的無人車輛,無人戰車就是其中的一種,目前很多國家都有自己已經成型的作品。
德國萊茵公司作為老牌軍工企業,尤其擅長各種坦克、火炮的研發,他研製的這款8×8全地形多用途無人車最大的特點有兩個,一是兩棲化,一是火力強大。這款無人站車執行地面任務時最大速度5千米/時,最大載荷300公斤;執行水面任務時最大速度40千米/時,最大載荷600公斤,在2017年英國防務展上,德國萊茵公司展示其概念模型時就受到了廣泛關注。
原創不易,謝謝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