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國之重器橫空出世,三代核反應堆投入運營,頂尖技術引領世界

2021-02-15 俠客走江湖

在這個全新的時代,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國在各行各業都興起了新一輪的技術改進,伴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我們也越來越注重綠色化,可持續化的發展,當今社會,能源問題可以說是已經成為了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共同對手,普通能源的利用對於我們生活的環境影響越來越大,能源的存儲量也在日漸減少,不能夠滿足我們的發展需求,因此,探索新能源領域勢在必行。

我們一起來看下面這張照片,在這張照片當中顯示的是我國誕生的又一項國之重器,「華龍一號」三代核反應堆正式投入運營的場景,「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採用了許多頂尖的技術,我們又在這一領域領跑了世界。華龍一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核電技術,對比之前的嶺澳與大亞灣核電站,國產化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同時,它的正式運營,也標誌著我國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的行列,這對我國從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跨越具有很深遠的意義。長期以來,美國在核電技術領域一直是一家獨大的玩家,早在1951年就已經建立起了楊基核電站,雖然說和前蘇聯的奧布寧斯克核電站相比還只是一個商業反應堆,但是美國也將核電站的建造技術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與進步,雖然說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加和傳統能源的不斷開採給生態環境帶來了不小的傷害,很多國家也想發展自己的核電技術,但是能夠真真整整建造出核電站的國家在全球範圍內真的是少之又少,建造核電站最關鍵技術又被美國封鎖了將近半個世紀。如今,我國的核電技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技術突破,再也不用因為用不到美國的技術而望洋興嘆了,現如今我們有更好,更先進的。華龍一號作為世界上目前全球第三代核電技術,他的建成與正式的組網也標誌著我國由核電大國向著核電強國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同時也堅定了我國倡導的「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對於中國核電技術的信心,我們自此可以自給自足,自己發展大型核電站事業,為人類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世界也可以由華龍一號看出這些年來國的發展實力。華龍一號大型核電項目的設計使用壽命是60年,其內部的核反應堆使用了每隔十八個月才更新一次的反應堆芯,在核電站的安全性上更是創新性的採用了兩層安全殼,安全性能已經超過了聯合國規定的相關技術指標。

我國的核電事業之所以能取得這麼偉大的成就,離不開我國上萬名核電建設者們的努力,他們為了我國的核電技術的發展,艱苦奮鬥,不畏艱難險阻,為我國打造出了一條獨立自主的核電產業發展之路,伴隨著華龍一號的併網投入使用,也將會大幅度地提升我國在相關領域的競爭力,同時更有助於優化我國自身的能源結構,對於我國的經濟生產建設領域來說,華龍一號都是能起到關鍵作用的重要組成!

相關焦點

  • 大國重器之爭,中國動力鋰電池為何能做到世界第一
    大國重器國與國之間的實力比拼可以透過很多載體呈現,比如2018年2月列裝的第五代戰機殲20,預示著中國空軍作戰能力取得重大突破,將能擊敵
  • 中國核動力航母突破關鍵技術!小型核反應堆動力超尼米茲級航母
    法國雖然也擁有「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但是技術不是很穩定,其動力心臟K15型核反應堆是從核潛艇上移植過來的,因而存在動力不足等一系列的問題。在技術層面:相關的比如電磁彈射、隱形艦載機等這些配套技術已有大進展,就剩動力這一塊短板了。
  • 全新風洞完成新一輪測試,中國6代戰機面世之日還有多遠?
    有的國家想再接再厲,繼續引領潮流,比如美國,就提了個六代機指標;有的國家想彎道超車,明明五代機都沒整明白,就想研製六代機完成跨域,比如英國的「暴風」戰機、法德西三國展出的六代機模型、日本提出的六代機概念等。似乎這年頭你不搞個六代機,就等於落後了。
  • 航母、核潛艇無限動力之源,微型核反應堆重大突破,體積竟然只有高壓鍋大小!
    無論是核動力航母還是戰略核潛艇,其無限航程的動力之源皆來自小型化的核反應堆,這是核動力航母和潛艇的技術高峰,有些國家數十年都沒有攻破
  • 4062公裡每小時,飛行高度25900米,這款大國重器至今世界頂尖
    導讀:4062公裡每小時,飛行高度25900米,這款大國重器至今世界頂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軍事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小型核反應堆「玲龍一號」出世!中國的核動力航母指日可待了
    在技術層面:相關的比如電磁彈射、隱形艦載機等這些配套技術已有大進展,就剩動力這一塊短板了。對於核動力航母來說,「核」就是他的心臟。也是區別於常規動力航母的主要標誌。但是我國限制於 軍用小型化核反應堆 技術水平,不僅是核動力航母沒有成型,連核潛艇都被耽誤了。
  • 大族雷射智能裝備震撼亮相《大國重器》第二季!(附完整視頻)
    大族雷射系列智能裝備榮耀亮相《大國重器Ⅱ:發動中國》,展示大族雷射在智能裝備與核心關鍵技術領域的自主創新成就與突破,記錄大族人技術攻關的精彩故事,彰顯打造高端裝備、趕超世界先進的勇氣與智慧,引領著中國製造業向高質量、高效率加速躍升。
  • 研究報告 | 世界能源前沿技術最新動態及趨勢(2021)
    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技術成為主要發展方向,除了部署氫能、核能等技術外,節能和儲能技術也備受關注。歐盟、英美等在低碳領域積極創新、探索前沿技術,以此來搶佔未來低碳經濟科技制高點。一直以來,歐盟致力於引領世界低碳能源技術的發展,其綠色技術產業領先全球,也是主要先進能源技術輸出地區之一。為保持歐盟地區的能源技術地位,激發更大潛力,歐盟相繼公布落實2030年碳減排目標的一系列措施。
  • 惠州「國之重器」,創世界紀錄!
    在惠州建設的「國之重器」——兩個大科學裝置核心技術取得了刷新世界紀錄的重要突破。2月18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透露,2021年2月11日凌晨5時16分,其獨立自主研製的ADS超導直線加速器樣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束流強度10毫安連續波質子束176千瓦運行指標;2月12日凌晨2時20分,實現10毫安束流穩定運行,供束可用性達到90%以上。
  • 【我喜愛的電影】《橫空出世》
    影片《橫空出世》所講述的故事,正是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之下,徐徐展開。《橫空出世》根據當年真實發生的事件改編而成,再現了當時的科研工作者和戰士們,為了研造原子彈所經歷的艱難困苦。其中突出的兩大群體,一是承擔了基建工程的戰士們,二是研造原子彈的無數科研人員。而本片的兩位重要角色——馮石、陸光達,則分別成為了這兩個群體的「代言人」。
  • 鑄造強國重器: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的規律探索與體系構建
    關鍵核心技術對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等具有極端戰略重要性,突破和掌握那些我國處於「卡脖子」短板位置的關鍵核心技術,對於我們實現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具有決定性的標誌意義
  • 科技前線 | 「國之重器」——神威·太湖之光
    超級計算機,作為人腦和常規計算機的「plus+」,一直備受世界各國科學界的關注,也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重要標誌之一。自中國863計劃實施以來,國家高度重視並且支持超級計算系統的研發,但由於基礎薄弱起步較晚,在國際舞臺中一直受制於人。而超級計算機界「扛把子」——我國自主研發的神威·太湖之光,猶如一記重彈,在世界超級計算機研發界激起滔天巨浪。
  • 中國六十年,三代大殺器
    毫無疑問,中段反導的成功,除了軍事上的意義之外,還有著遠超於軍事之外的戰略意義,回顧歷史,我們在這六十年來,共打造了三代戰略大殺器,在戰略上對世界格局,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三代戰略大殺器解決三大戰略問題從美國在日本使用核武器結束二戰開始,全世界都被美國上了一課,就是這個武器真的有一發定乾坤的作用。
  • 「中國海眼」團隊:國之重器 中國有我
    在我國,探測浩瀚的宇宙的國之重器取名「天眼」,與之相對,探尋海底神秘的世界的就是「海眼」。它就像是海裡的千裡眼和順風耳,可以洞察到海底的一切。「海眼」到底怎麼工作?項目組形象地打了個比方。  「海眼」項目,涉及學科之多,技術難點之廣,都是罕見的,在我國幾乎就是一張白紙。
  • 《國之重器》帶你揭秘「華龍一號」核心技術研發始末|文末有彩蛋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重磅推出——《國之重器:第三代先進核電「華龍一號」核心技術研發始末》核動力院攜手人民出版社為您講述這段艱苦奮鬥、攻克第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核心技術的光輝歷程……「這本書對中國自主核電技術發展的曲折道路進行了梳理、對攻克「華龍一號」核心技術的過程進行了詳細的描述,這是對那一段艱難而又輝煌的歲月所留下的最好的見證
  • 又一「國之重器」建成!給你的生活帶來這些改變→
    這是中國首臺、世界第四臺脈衝型散裂中子源,它的建成填補了國內脈衝中子應用領域的空白。△中國散裂中子源靶心全貌這是一臺什麼樣的科學裝置?中國散裂中子源是由中國科學院與廣東省共同建設的大科學裝置,它通過直線加速器和環形加速器將質子束增加至16億電子伏的能量後引出,撞擊鎢靶產生中子。
  • 中國七大領先世界的技術,你知道幾個?
    據介紹,傳統的製作方式是「去除型」,如鍛造切割製造技術,是在毛坯基礎上將多餘的材料切割下來;而3D列印則是「增材型」,採取疊加技術,層層粘貼,直至完成所要的部件。這種方法,一是快,二是省,三是精密。據介紹,近年來,中國軍事科技之所以突飛猛進,以先進戰機為代表的各種尖端武器密集亮相,與中國掌握爆出了領先世界的3D列印技術有絕大關係。
  • 高速和高機動性的曲折歷程-簡述世界三代三代半戰鬥機技術特點
    追求更高高速是飛機設計師永恆的夢想,美國黑鳥開了個好頭,但是別人跟進都發現這是一個大坑那時候,美蘇兩家爭風吃醋正猛,美國走高空高速整出了大三角翼的黑鳥和A12,俄羅斯人也緊緊跟進,不過技術水平差點,搞了一個常規布局的米格25,速度也上了3倍音速,不過高速操縱性一塌糊塗,超過2.6馬赫基本就開始有失控的危險,速度表是紅區,而且發動機也容易過熱燒毀
  • 世界上頂尖的材料與設備技術在哪些國家
    超高精度工具機和材料學並為工業之母:日本,德國,瑞士的天下,其中日本更是領先世界一大截。  美國F22猛禽戰機就用日本工具機:SNK(新日本工機)的5軸龍鏜銑。  這臺機子僅從加工精度上講比三臺軍工神器(美國LLNL的LODTM和DTM-3, 英國CUPE的OAGM2500)還要高出近8倍。  全球70%的精密工具機都搭載著由日本Metrol研製的世界最高精度的微米級全自動對刀儀。  全球唯一一臺突破納米級加工精度的慢走絲電火花加工機,來自日本sodick(沙迪克),sodick將電火花式加工與水刀式加工結合成功開發出世界首臺混合動力線切割放電加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