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援:揭開武官的神秘面紗——我的武官生涯(一)

2021-02-19 中企思智庫

【羅援:揭開武官的神秘面紗

——我的武官生涯(一)】

中企思智庫:

作為第九屆《今日經濟》大會的演講嘉賓,羅援將軍將於11月4日下午在保定白石山為全體與會代表們帶來精彩的主旨演講。

從即日起,我們將連載羅援將軍的力作《鷹膽鴿魂》中的《我的武官生涯》一文,與您一起走進中國武官的神秘世界。

1991~1993年,大概有一年八個月的時間,我擔任了中國駐丹麥國防副武官。雖然時間不長,但這段經歷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可能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武官是很神秘的,甚至有人以為武官就像電影中的間諜007一樣,時不時要飛車、交火、竊取情報。但實際上,它與間諜是兩碼事。

武官是我國派往駐在國武裝力量的代表,主要職責是和駐在國搞好軍事交往,加強軍事合作、軍事聯繫,其次才是情報官員,俗稱「白手套」。儘管在各國看來,武官搜集情報的職責是心照不宣的,但無論如何,武官都是以一個外交官的身份對外出現的。

武官跟間諜最根本的區別是,前者是在駐在國法律允許的範圍內,用一種公開的身份、公開的手段,來獲取一些公開的信息,既不使用非法手段,也不會顛覆駐在國安全。與其稱之為搜集情報,我們更願意稱之為獲取信息。而後者則相反。

此外,各國還設有專門的機構對武官進行管理和聯絡,方便武官之間進行信息交流。武官有外交豁免權,倘若武官違反駐在國法律,則極有可能會被驅逐而不是逮捕。

就我國來說,武官主要由相關職能部門派出,也有一部分是從野戰部隊、軍隊院校和科研單位中選拔出來的,標準相當高:不僅業務上要精通,更重要的是政治上必須過硬。

新中國成立以後,周恩來總理曾召集一大批有戰爭經驗的將軍擔任新中國第一代武官,主要派駐社會主義國家。

丹麥雖然是資本主義國家,但它在1950年就承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地位,所以我們也派駐有武官。儘管丹麥曾經就所謂人權問題與我國有過個別的小摩擦,但總的來講,我們跟丹麥不存在什麼根本性的利害衝突,關係相對不錯。等到我被派駐丹麥的時候,這已經成為一種外交制度的延續了。

20世紀90年代,我正在軍事科學院工作,得知相關職能部門需要招一批既懂作戰,又有些軍事理論,還有一定外語基礎的人才,作為武官力量的補充,我就鬥膽去報考了武官班,沒想到竟然考上了。後來,又到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國防大學進行培訓,最後被派駐丹麥。

其實,做武官一點兒也不神秘。我們平時都是從公開的信息中或者通過武官之間的交流,來分析、獲取有用的信息,為我國所用。正因為這種頻繁的交往,使得我們同很多國家的武官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這也為我們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不少便利的條件。

比如,丹麥屬於北約組織,我國則不是,所以有時候武官團裡的活動就不會邀請我們,有些信息很難及時獲取。但我和某國駐丹麥的武官交情很深,他經常邀請我到他們家裡去做客。

有一次他告訴我,他接到了通知,要去參加丹麥銷毀「百人隊長」坦克的活動。得知我不在此次活動的邀請範圍後,他便主動提出帶我去。於是我開著車,載著他們一大家子到了現場。

畢竟我是黃皮膚、黑頭髮,很扎眼,一下車便成為記者追逐的對象。他們紛紛問我,為什麼能到這兒來參加北約的活動,我一時之間不便回答,於是靈機一動,跑到觀眾席裡把那位武官的小孩抱了起來,開始逗小孩玩。記者見狀,也就不好再進去繼續追問了,我則順利地得到了想要的信息。

但這不是我們偷偷摸摸地搞來的,無非就是我沒有受到邀請,但是「曲線救國」,通過別的途徑迂迴地達至到自己的目的。

除了獲取信息,武官還有很多事務性的工作,為我國與駐在國之間的軍事交流、軍事合作提供保障。比如,現在常見的聯合軍演,或者國家領導人、軍事代表團等到駐在國出訪,前期都是由武官與駐在國來進行溝通,並在其出訪丹麥的時候做好服務工作,保證其出訪安全。

我在丹麥一年多的時間裡,就曾接待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李瑞環、對外經濟貿易部副部長吳儀等中央領導人對丹麥進行訪問。我國軍事五項隊到丹麥參加比賽,我們為他們提供了相關國家的情況,還要安排住宿等,做好整個賽程的接待工作。一些軍工企業來進行技術交流,也都需要我們協助其工作。

同樣的,我們也要聯繫駐在國的國防秘書,為駐在國軍事人員訪問中國安排日程。另外,我們還擔負著我國使館的安全保衛任務。

由於丹麥這個國家比較小,所以我們只派駐有國防武官,武官處裡也就是三四個人。但像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就不同了,我們派駐的國防武官還下設有陸軍武官、空軍武官、海軍武官等,都是從不同軍種中派出的。他們的級別比較高,國防武官是由副軍級幹部來擔任的。(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解密中國駐外武官
    駐外武官,英文名Military Attache武官是一類比較特殊的外交官,是國家武裝力量的外交代表,是使館館長(一般就是駐各國大使)的軍事助手,常駐各國駐外使館中。根據國際法的有關規定及國際慣例,武官由派遣國國防和軍事部門指定,徵得接受國同意後派出。武官抵達使館後,拜會駐在國軍方主管部門後才能執行任務。
  • 《武官》 | 軍事歷史好書推薦書單2021年第1期
    武官[美]艾爾弗雷德·瓦茨 著陳樂福 譯關鍵詞:武官 官制本書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系統介紹武官歷史及武官工作的著作,記述了武官制度從萌芽到成熟的整個發展歷程,探討了武官在情報搜集、外交聯絡、戰場觀察、軍備限制、軍火貿易、聯盟合作等領域的作用,為讀者揭開了武官這一職業的神秘面紗
  • 武官到離任招待會
    崔恩雄武官離任、鄭勤力武官到任招待會1月22日在安卡拉希爾頓酒店舉行。
  • 【鮮聞】那個日本武官,是誰讓你進來的?
    宴會開始了一段時間後,有兩個亞洲人模樣的客人到了,一個長得精瘦,穿著全白服裝,標識齊全,像個長官;另一個也長得精瘦,眼睛像沒睡醒一樣,穿著上下一身白,卻足登一雙黑皮鞋,服裝上沒有任何標識,脖子上吊著個相機。他倆一進宴會廳,便四處點頭哈腰「哈咿哈咿」打招呼。
  • 銀河悅讀2021微刊第四期 銀河人物|王忠田:我在寮國當武官——照片背後的往事
    在這些照片中,我看到了20年前在寮國當武官時所經歷的多個瞬間,也激活了我腦海中塵封已久的記憶——而這裡就包括「對軍隊和國防建設所做貢獻」。1996年至2001年期間,我曾兩度出任中國駐寮國大使館陸海空軍武官。中國駐外武官是由國防部派出的中國武裝力量的代表。在中國駐外國大使館中設有武官處,受館長(大使或代辦等)的領導,一般都是使館黨委委員。
  • 揭開「象鼻人」的神秘面紗……
    戰鬥中他們要進入各種毒場與各類化學毒劑等展開「殊死搏鬥」因為在任務中身著特殊裝備他們被許多人稱為「象鼻人」近日,武警天津總隊某支隊防化中隊組織了一場以實戰為背景的防化救援訓練編輯也藉此機會帶你揭開防化兵的「神秘面紗」先遣偵查組首先進入事故現場進行先遣偵查確定毒源和毒劑種類以及毒劑散播方向訓練不到5分鐘
  • 日本防衛省武官向文官要權,這是要上天了?
    如果防衛省武官掌握了實權,這無疑是放棄了「自衛隊」的名稱,重新成立軍部了。這讓觀小軍想到了一起著名的歷史事件:1936年2月25日深夜,天降罕見鵝毛大雪,東京城一片寂靜。從接受過馬克思爺爺教導的咱中國人眼中來看,這一事件是由於日本底層士兵不滿日本資本主義腐朽而發起的抗爭行動,然而卻錯誤地選擇了相信「天皇是被壞人蒙蔽」以及法西斯主義道路。
  • 軍中這個神秘機構揭開面紗
    談及軍隊的紀委,向來很神秘。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軍隊的反腐動作都是內部進行的,很少對外披露,以至於很多小夥伴們都不知道軍紀委的存在,更搞不清楚誰是軍紀委的當家人。這一情況,在軍改啟動後,完全改變了。目前,解放軍五大軍種中只有戰略支援部隊的紀委書記未揭開面紗。與此同時,一批巡視幹部也陸續進入公眾視野。3月11日的《解放軍報》的報導顯示,曾任原總政治部秘書長的李鳳山少將已出任中央軍委巡視組正軍職巡視專員。相比於地方巡視組來說,軍委巡視組的信息鮮有公開,參與工作的領導名單更是從未發布過。此次披露李鳳山的新身份,十八大以來尚屬首例。
  • 老鄭州關於防空洞的回憶 揭開防空洞的神秘面紗
    本期歷史故事匯,我們就來揭開鄭州地下防空洞的神秘面紗,聽老鄭州講一講當年修建防空洞的那些事兒。為加強戰備全民參與修建防空洞1968年國慶節前夕,時任鄭州國棉三廠武裝部幹事的孫軍來到嵩山飯店參加市裡組織的會議。
  • 清朝重文輕武 但這個職位的武官可以蔑視所有文官
    在清朝的權力體系裡,文官的話語權明顯高於武官。武官見了文官,自動先矮2級,一點脾氣都沒有。所以,曾國藩在創建湘軍後,哪怕已經手握兵權,但仍然對督撫一類的文官夢寐以求。朝廷沒有滿足要求,他還一度賭氣離開湘軍回家。後來,朝廷任命他為兩江總督,他才高高興興把湘軍開進天京。不過,清朝也有一個職位的武官,不受重文輕武的影響,可以蔑視所有文官。
  • 詳解美海軍的飾緒,總統侍從武官級別最高,訓新兵的士官也能佩戴
    (1)總統侍從武官(Aide to the President)、副總統侍從武官、白宮軍事助理、國防部長副官、海軍部長副官、副部長副官、助理部長副官和將官副官,在擔負上述職責時應佩戴飾緒。(2)海軍武官(Naval Attaches)和助理海軍武官在其管轄範圍內執行公務時,可佩戴飾緒。在管轄區以外不佩戴飾緒,除非隨同大使或外交官員出席官方場合時被特別要求佩戴。(3)當訪問美國的外國高級代表的軍事助理要求佩戴飾緒時。(4)軍官被任命為州長軍事幕僚助理時,出席正式場合以佩戴飾緒。
  • 1954年消失在臺灣海峽的蔣介石侍從武官:只為找回面子就魂歸藍天
    今天台北的航空科學博物館園區,對於兩岸軍史愛好者來說遠不是一個科普基地,它的前身是國民黨空軍在桃園機場的一個神秘單位。當年國民黨空軍執行對大陸偵察的第十二中隊、第三十五中隊等就駐紮在這裡。難道這位給蔣介石幹過侍從武官的盧盛景飛揚跋扈到了失去理智的地步?仔細看相關材料才發現,原來,這場戰鬥是由一名國民黨空軍飛行員的起義引發的。這名國民黨飛行員,便是原空軍官校三十四期學員胡弘一。他在1954年10月26日,駕駛一架國民黨空軍AT-6型高級教練機從臺北岡山機場起飛,採超低空飛行躲避雷達監控,飛越海峽到達福建解放軍控制區。
  • 日本長崎軍艦島數字博物館—揭開無人遺蹟的神秘面紗!
    (圖文由vr設計雲課堂提供)作者:老虎小鉗子文章已獲授權世界遺產數位技術重建|日本長崎軍艦島數字博物館—
  • 大宋二品武官投降梁山?其實他是在曲線救國
    呼延灼運用連環馬戰術,宋江率領的梁山兵馬抵擋不住,人馬折損大半,差一點把梁山集團趕出老巢。堂堂大宋二品武官為什麼投降梁山呢?趙匡胤黃袍加身後,對於功臣及其後代特別優待。呼延灼的祖爺爺呼延贊是宋朝開國功臣,呼延贊跟隨太宗攻打北漢太原城,率先登城,極大地鼓舞了士氣,還在高粱河之戰中救了太宗的命。
  • 美海軍首席武官來華為什麼選擇南京?
    資料顯示,理察森2015年上任這一職位,其任期將在今年下半年結束。不過,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美海軍不光有作戰部部長,同時也設有海軍部長一職,聽起來拗口的兩個職位究竟什麼關係?來訪的理察森在美海軍中到底能不能說了算?宋忠平告訴政知道,美海軍作戰部長是美國海軍軍階最高的軍官,和美國陸軍參謀長平級,同時也是參謀長聯席會議成員之一。
  • 合格步兵、侍從武官和總統軍事助理
    擔任侍從武官或白宮軍事助理的軍人都戴金色的飾緒(aiguillettes)。圖註:美國陸軍的金色雙股飾緒美國陸軍擔任一般職務的侍從武官、陸軍隨從、助理隨從佩戴金色飾緒,位置在左肩,總統軍事助理、白宮軍事助理、第一家庭軍事助理、內閣和外國政要的軍事助理佩戴在右肩
  • 【寶慶風情】隆回雨山有座武顯將軍墓 墓主竟是清朝二品武官
    這座古墓的墓主是清朝一個赫赫有名的武將,曾經官拜清朝武官二品,後追封為鎮國將軍,享清朝武官一品級別的王政坤將軍。懷邵衡鐵路途經雨山鋪鎮時,釆取專門措施保全了這座古墓。青松掩映的雨山鋪九龍村鳳凰山上,清朝的武顯將軍王政坤就安葬在這裡。古墓為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修建,墓的構件如墓碑、墓碑龕等基本完好。主碑上浮雕著二龍戲珠,中間刻著「皇清誥授武顯將軍」字樣。
  • 兵工廠隱身陵川山村六十載,近日揭開神秘面紗
    一個對外名稱為「新華公司」的解放軍兵工廠「隱姓埋名」六十多年後,記者在陵川縣一個偏僻山村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我領你們去!」看著「村村通」兩旁的民房,正苦於找不到目標時,坐在自家門前的一位老漢起身上車自願帶路。順著老人的指引,車子一路向村東方向駛去,由一條小路穿過一座戲臺門樓洞,順勢爬上坡去。坡上一片平坦之地,放眼向東望去,延綿的丘陵盡收眼底。老人名叫任忠法,今年75歲,上世紀60年代曾經擔任村支部書記,「要不是我帶路,兵工廠哪能這麼好找?!」老人話語中露出一絲幽默。
  • 面具下的薩滿,揭開中國最古老宗教的神秘面紗
    ◎ 本篇圖文系樂途旅遊網原創作品作者 | 金屬魔力在我對於中國古老宗教的認知裡,薩滿教(SAMAM)絕對是最為「冷門」的一位,這種生根於中國北方大山林中的原始宗教,從誕生之日起就籠罩著神秘的面紗,它對於宇宙萬物有靈的崇拜,成為這種宗教最特色的「標籤」,在長期的演變中逐漸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自成體系的儀式過程和主持祭祀的「薩滿」祭司,在彩色面具覆蓋下的薩滿祭司,說著凡人無法聽懂的「神語」,舞動著肢體,作為遊走在萬物之神和凡人間的使者,薩滿祭司本身就是這種古老宗教最神秘的焦點。
  • 海南文昌迎火箭"首發",中國"卡納維拉爾角"正揭開神秘面紗
    長徵七號運載火箭發射日期臨近,中國首個濱海航天發射中心——文昌航天發射場所在地海南省文昌市龍樓鎮將迎來「首發」,中國的「卡納維拉爾角」正揭開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