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57拖延1年後,批量生產型終於交付客戶,俄羅斯在第五代戰鬥機研發上終於趕上中美的末班車
這一次交付的01架飛機,也比以往蘇-57任何一架原型機更有特色,最大的看點是,除了發動機沒有換上傳說中的17噸推力產品30外,飛機基本裝滿了所有設計之初預定的各種先進航電設備,就目前來看,該機一共裝備了3套雷達6臺相機,而且還增加了2個小型雷射炮,可以直接燒壞敵人空空飛彈導引頭!從傳感器數量來說,蘇-57幾乎是數量最多的五代機,超過中國和美國任何一款,我們先看看雷達,蘇-57戰鬥機設計非常突出雷達的遠距離探測,目前裝備了N036,N036B,N036L三款有源相控陣雷達,N036是一款大型有源相控陣雷達,機頭一套,而N036B側視雷達則是機頭左右各一塊,N036L雷達則是左右機翼邊條各1塊,一共4塊,全部加起來,該機一共有7臺有源相控陣雷達,可以算是創了一個世界之最,中美五代機就1個機頭大型火控雷達!蘇57戰鬥機量產型把設備都滿上了,琳琅滿目的雷達和光電設備,代表了俄羅斯軍工最高成就
雷達作為探測器,優點是探測距離遠,受天氣影響小,但是雷達工作的弱點也很明顯,假如不具備高超的技術,很容易被敵方電子對抗系統發現,所以世界各國先進戰機,都開始大量採用不發射信號的光電設備,蘇-57飛機的主要光電傳感器也很多,其中分成兩類,一類是單純的探測器,另外一種是對抗設備!普通的光電探測器,在蘇-57機身上分布很廣,比如機頭上表面的大型光電轉塔,這設計從三代機蘇-27和米格-29戰鬥機開始沿用至今,型號為101KS-V,主要是前視紅外探測和雷射測距,採用了更先進的器件技術,除此之外,該機在機頭兩側以及機頭下方安裝有101KS-U紫外波段飛彈逼近告警系統,一共4臺設備,涵蓋了左右和前後,弱點是,對飛機後上方來襲的飛彈有漏洞。蘇-57戰鬥機安裝了先進的雷射對抗設備,領先於中國和美國
機頭大型光電轉塔孔徑雖然大,但是安裝位置限制,飛機前下方視野受限,所以俄羅斯人又在左側格鬥彈倉增加了101KS-P紅外助降和導航傳感器,這對於飛機對地攻擊以及在不良氣象下降落具有很大的意義。更有領先感覺是,俄羅斯在蘇-57機頭下方和脊背上安裝了101KS-O DIRCM定向紅外幹擾系統,外表就是一個小型水晶球,其實是一個雷射炮,可以發射高能雷射,對準來襲的敵方空空飛彈導引頭照射,直接燒壞或者讓導引頭信號飽和,導致致盲,這也是俄羅斯人的一個創舉。總體評價而言,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通過研發蘇-57戰鬥機,帶動本國航空工業和電子工業發展的目的基本達到,唯一的問題在於,俄羅斯人公布的這些雷達,光電設備,性能並不高,和中國美國同類型相比,具有不少的差距,未來作戰,劣勢明顯!韓國五代機繼續推進,廠家公開絕密圖像,進氣道正面居然漏光!隨著時間的推移,在20世紀的戰鬥機研發中乏善可陳的中國航空工業突然在新世紀發威,在2010年之前,連續研發成功了2款新型三代機,這就是殲-10和梟龍戰機,雖然性能先進,但是比世界三代機潮流整整晚了20多年,對很多國家來說,構不成真正的威脅,但是2011年開始,麻煩到了,中國自主研發成功殲-20首飛,這是世界第三款五代雙發重型戰鬥機,更糟糕的是,該機具有強悍的隱身效能,和美國F-22戰鬥機類似。更讓人難於接受的是,除了成飛殲-20之外,中國沈飛還研發了一款中型隱身戰鬥機,並大力推進,這就是FC-31戰鬥機,中航還大力向世界推銷,這就引起了很多國家的不滿?隱身戰機門檻何時變得如此之低,中國這種垃圾選手一口氣就出了2款,我們為何不行?想不通那就上啊,韓國,日本,印度,土耳其等國都爭先恐後開始了研發,其中走在最前面的就是韓國的KFX戰鬥機!韓國人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奮發,取得了亞洲四小龍的美稱,技術發展飛速,成為一個新型的工業國家,自視甚高最近,韓國KAI公司公布了他們正在研發的KFX戰鬥機第一架選型機的製造現場大圖,這一波大圖顯示了眾多該機設計特點,主要是技術最複雜的機身對接技術,該公司採用了先進的雷射跟蹤儀,用於檢測製造型架和飛機零件的裝配精度,這也是全世界先進飛機的常態技術,不管中美俄歐洲都必須使用。但是誰都想不到,該公司無意發布一張圖像,卻有一個有點怪異的亮點,從進氣道的側面偏下方來看,看到了一個亮光,在傳統的隱身戰鬥機S型進氣道中,從漏光是非常不尋常的,這是設計師的失誤還是誤判,第一種可能該機進氣道設計可能存在瑕疵,雖然採用了S型設計,但是彎曲度不夠,敵方雷達仍然可以從前方看到發動機埠,這一缺陷的存在,使得該機在未來空戰中,可能被敵方較遠距離探測到,並迅速擊落!從飛機的側下方來看,居然可以看到一個漏洞亮點,這是一個很不可思議的事情另外一種可能就是,飛機進氣道並沒做到完全封閉,上面漏光的部位是飛機進氣道在脊背部位的洩壓門開口,由於飛機機身設備並沒有完全安裝調試完成,所以能看到脊背的漏洞,這種解釋或許更加科學合理。從技術進步來看,韓國KFX戰鬥機採用美國F-22戰機的CARRET進氣道,而沒有採用目前成為世界標準的DSI進氣道,這是很匪夷所思的,大家都知道,現在採用DSI進氣道的戰機是主流,比如F-35,殲-20,歐洲的NGF和暴風戰鬥機,還有中國的FC-31,主要原因是,DSI進氣道輕巧無固定部件,而且阻力小,全方位吊打F-22的老式進氣道,韓國人技術落後是關鍵,中國早在2005年就掌握這種進氣道的設計和製造技術!韓國人對F-22戰鬥機的無限崇拜,也使得他們在進氣道選擇上生產了失誤DSI進氣道和CARRET進氣道相比,在任何一個速度段,都具有優勢,總壓恢復係數更高,發動機推力損失更小,這是目前世界最先進的超音速戰鬥機進氣道技術,而且還消除了後者的沉重洩壓板和控制驅動設備,外加進氣口唇口和機身連接處煩的縫隙隱身處理。無獨有偶,土耳其的TFX隱身戰機方案,也採用了CARRET進氣道,這兩個國家曾經相互合作過,對於進氣道的設計估計達成了共識,既然F-22飛行性能和隱身世界第一,為何要抄別的機型,原樣複製不是更好。韓國和土耳其都有長期使用美國戰鬥機,並大量許可證製造美制F-16戰鬥機的經驗,由於長期接觸美國技術,形成一種比較根深蒂固的路徑依賴,設計師認為美國人設計第一,一切設計以美國為準,並不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