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史達林是前蘇聯著名領導人之一,是列寧的繼承人,在任期間放棄了列寧的新經濟政策,首先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國家的主張,推行了社會主義農業化和工業化,發動過大清洗也領導蘇聯人民打贏了二戰。他是前蘇聯執政時間最長的領導人,對二十世紀歷史影響深遠。然而作為一個超級大國的領導人,他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歷史,比如他年幼時家裡很窮,父親是鞋匠,曾經反對他上學。例如他曾先後八次被流放,而又多次出逃成功。例如他年輕時是個愛寫詩的人,在他晚年過生日時,貝利亞想要把他寫過的詩編成一本詩集送給他卻被他拒絕了。這些你都知道嗎?其實,曾經的那個領導人暴力又沉靜,工作上果斷冷血,在日常生活中也不過是個普通人。讓我們一步一步深入了解這個功過各半的傳奇人物,或許你會對他有不同的了解。文丨塵埃眠在光年
審丨加七 編輯丨煙囪
轉自前十網(微信ID:Top10list)
本文已取得授權,請勿擅自轉載
鞋匠維薩裡昂(別索)·朱加什維利居住在喬治亞的哥裡。他的妻子葉卡捷琳娜(凱凱)·格奧爾基耶夫娜·格拉澤出生於一個農奴家庭。領袖未來的父親是個鞋匠。他是不久前來到哥裡的,老家在一個叫季季一利洛的小村,他就生在那兒。史達林當然不是生來就叫史達林,那是他在革命後改的名字,意思為鋼鐵,他的原名叫約瑟夫·維薩利奧諾維奇·朱加什維利。史達林在年幼時家裡非常窮,他父親很不喜歡他,總無緣無故地打他,母親阻攔也沒有用。後來在他鄉歲那年,他的父親在與別人的一場鬥毆中意外身亡了。從此,他的母親單獨一個人負起撫養他供他上學的擔子,因此他母親不停地替別人麵包和洗衣服,過得很艱辛。因此小小的史達林就非常要強,在學校裡成績很優秀。
史達林的母親是一位非常虔誠的東正教教徒,因此她希望兒子將來能作個牧師。她選擇把史達林送到喬治亞一所神學校,專門學習聖經。開始史達林學習很刻苦,老師們也覺得他有前途,但是後來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的書籍。開始對宗教產生懷疑,開始他對同學說上帝是不存在的,後來就總是逃課,神學課成績也一落千丈,學校最終決定開除他,因為他在學校裡傳播馬克思主義。他的母親知道後非常傷心,跪在校長面前默念聖經祈求不要開除他的兒子,但是學校拒絕了,自尊心極強的史達林拉著母親飛奔出校門。史達林也開始放棄學業開始他的第一份工作——氣象臺觀察員。
他不光瘦弱矮小,臉上還有麻點,那是6 歲時得天花落下的。「麻子」成了他在憲兵密報中的代名。 在無數畫像裡,史達林往往左手微屈,拿著菸斗。這隻成了史達林形象 的一個組成部分的菸斗,事實上要起掩蓋左手殘疾的作用。1917 年,他對第二個妻子娜傑日達·阿利盧耶娃是這樣解釋的:小時候給一輛輕便四輪馬車軋過,當時沒錢請醫生,胳膊沒長好,傷處潰瘍,結果手就伸不直了。《病歷》中找到的也是這個說法,那是根據他的口述記下的:「左手肩關節和肘關節萎縮,原因是6歲時碰傷後肘部長期潰瘍。」
史達林的第一個妻子叫斯瓦泥澤,由於家庭貧困,史達林又總被流放,他們生活得很辛苦。後來他的大兒子雅可夫出生後妻子就死了。多年後,接近40歲的史達林遇到了自己戰友阿利盧耶夫的女兒娜佳,那時娜佳16歲,他們很快就相愛了,娜佳像那個時期的很多女孩一樣,崇拜成熟穩重的革命家。婚後他們有了兒子瓦西裡和女兒斯維特蘭納。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漸漸不再那麼相愛,由於年齡差距大性格不和,他們經常有爭吵。史達林工作很忙,很少顧家,沒有在意到妻子情緒總是很低落。1932年11月7日,在一次國家宴會上他們發生了爭吵,之後娜佳就回家自殺了。當時國家公布娜佳死於急性病,實際上百姓大多知道她是自殺的。很多人都認為是史達林造成了妻子的死亡,但是60年後檔案公開歷史學家們認為他們的婚姻悲劇所形成的原因夫妻雙方都有責任。娜佳性情暴躁身體也很不好,這對她有一定影響。不管怎麼說妻子的死給史達林造成了巨大打擊。他直到去世都沒有再娶。
據史達林的女兒斯維特蘭納的回憶錄上看,史達林在孩子們小時候確實試圖作個慈愛的好父親。他寵愛甚至溺愛女兒,他總是決定對兒子瓦西裡嚴厲一些卻也忍不住對他寵愛,總是給他禮物。史達林經常撫摸讚賞擁抱女兒,在史達林妻子去世之後,他還稱女兒為小女主人,經常給她寫親暱的信件,為了哄她開心。直到1942年女兒談了戀愛讓父親很不滿意父女之間的關係才慢慢疏遠。
史達林的第一次婚姻給她帶來一個兒子,他叫雅可夫,此後在史達林被流放期間,他一直被寄養在姨媽家,直到革命勝利才回到史達林身邊生活,但父子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很好。二戰暴發後,雅可夫參了軍,成為第一批被派往前線的人。然而戰爭初期蘇聯節節戰敗,雅可夫被俘虜了。德軍很快知道了他的身份並且決定以此做宣傳,有的德軍飛機曾向蘇聯城市空投印有雅可夫被俘照片的宣傳單。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之後,德軍曾向史達林提出用雅可夫交換保盧斯但被史達林果斷拒絕了,史達林女兒非常不理解父親,認為他心腸太狠了。實際上戰後解密說史達林還是想救兒子的,他曾派出小分隊進行秘密營救最終失敗了。1945年雅可夫在德國集中營死亡,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他被德軍槍斃了,另一種是他是撲向電網自殺的。
1942年蘇德戰爭正處於焦灼階段,史達林的私人翻譯曾寫回憶錄稱一天史達林突然問莫洛託夫如果德國在1941年真的攻打到烏拉爾山以東怎麼辦,莫洛託夫說不知道,那就只有死亡了。史達林回答,「一旦德國戰勝蘇聯,這樣日本也會參戰,」史達林繼續說道,「這意味著法西斯軸心國得到極大的加強。這也是為何英美將更多地需要蘇聯人民和我黨的幫助。去年底,當敵人逼近莫斯科時,我們建立的地下黨委還沒有解散,正在為全面的遊擊戰做準備。我們的人民相信黨和它的領導,並將執行我們的指示,即便這些指示來自遠方……當然,我們不必重複倫敦之行,那裡已經有一打以上的流亡政府。我昨天不是偶然地告訴邱吉爾,已經去過了倫敦,與列寧一起參加布爾什維克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對於我來說那種地方去一次就足夠了,但是印度可以是個合適的地方!」當時翻譯聽到這些十分震驚,也許史達林依然相信開始於「第三世界」的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最終勝利。
謝爾蓋·卡夫塔拉澤是史達林的朋友。斯大讓他當了外交部門的副頭兒。戰爭期間,卡夫塔拉澤將參加與盟國一起舉行的雅爾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卡夫塔拉澤在他死後才講出了一件令人詫異的事。有一天,在開完一個會議後,斯大帶他去了別墅。飯前他們在花園裡散步,「當家的」走在前面一點,低聲唱著自己喜愛的喬治亞歌典《蘇利科》。他唱道,「我曾尋找心上人的墳墓,可是找到它不容易」,卻突然停了下來。卡夫塔拉澤清楚地聽到他在喃喃自語:「可憐的人,可憐的謝爾戈。」又唱了起來:「我曾尋找心上人的墳墓……」 接著又傳來了他的喃喃自語聲:「可憐的人,可憐的拉多……」 卡夫塔拉澤出了一身冷汗,可斯大還在唱,並且又喃喃自語:「可憐的阿廖沙……」卡夫拉澤跟在他後面,嚇得啞口無言,因為這全是他們的朋友的名字,是史達林害死了這些喬治亞朋友。斯大久久地唱著《蘇利科》。他把那段歌詞唱了許多次,逐個提起所有那些人的名字……突然他轉過身來低聲說:「沒了,他們沒了,都不在了。」這時他的眼裡充滿淚水。卡夫塔拉澤也忍不住了,跟著哭了起來,然後撲到他的懷裡。轉瞬之間,科巴的臉上顯出暴怒的神情,低聲說道:「他們沒了!!他們都想殺死我,可是沒幹成。我親手殺了所有這些混蛋!」史達林沒再叫這位朋友來別墅,不過也沒動他。
史達林女兒斯維特蘭納回憶父親似乎從沒有在母親死後去墓地緬懷過她。女兒猜測也許父親心裡始終難以面對母親自殺身亡這件事。但是史達林妻子的侄子弗拉基米爾·阿利盧耶夫在《一個家庭的歷史》一書中,引用了目擊者的證言,證言說:1941年10月,「當莫斯科的命運繫於一髮、政府打算撤往古比雪夫時,史達林曾到新聖母公墓與娜傑日達告別。史達林的保衛人員雷賓證實,史達林曾幾次於深夜到新聖母公墓,在妻子墓碑對面的大理石凳上一坐就是很長時間,且一言不發。」1932年時,著名的新聖母公墓還可以自由參觀,許多莫斯科人都見過史達林妻子的墓,好奇地參觀過著名雕塑家沙德爾為她製作的墓碑。史達林本人從許多墓碑的設計方案中,最終選中了沙德爾的設計:白色大理石構造,手的造型,仿佛是搭在娜傑日達肩上的一隻手。
1935年,史達林回到故鄉喬治亞看望已經身患肺病的母親,這是他母親最後一次見他,此前史達林一直想請母親去莫斯科住,老人都拒絕了。她問史達林,「你現在到底是什麼職務?」斯大告訴她:「蘇共中央總書記。」母親不明白,解釋說:「媽媽,你還記得沙皇吧?我現在的地位就像沙皇一樣。」這位善良母親卻在他耳邊悄悄的說:「真遺憾,你沒當成神父。」
這位母親是一位農奴主的女兒,她不會喜歡沙皇,當然更不會希望自己的兒子當沙皇,做一個裁縫,當一個神父就是最大的期許。詳細內容可以查閱《青年史達林》一書的傳記作者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奧裡。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更多國曆原創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