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中國第一艘萬噸輪下水,現在沿海村裡都能造萬噸輪了

2021-03-05 珊瑚橘

航空母艦是大工業時代的典型產物,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

通常我們看到的美國航母照片都很漂亮,夕陽西下,甲板上停滿了飛機,幾個美國兵坐到飛機上,抽著煙,聊著天,戰爭與和平在畫面上被凸顯出來。但其實這些都是為了照相,一般情況下,飛機都不會停在甲板上。雖然甲板上必須得有值班的飛機,但絕大部分飛機都要停在機庫裡頭,因為必須得防止鹽霧侵襲,減少不良氣候對航母的影響。像北冰洋地區、赤道地區的氣候對航母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

所以說,有了航母,拍拍照片,還能有威懾作用。

建國前,我們是小米加步槍,不能生產坦克,不能生產艦艇,不能生產飛機。

1958年《人民日報》頭版熱烈慶祝中國第一艘萬噸輪下水,但現在你如果到浙江沿海就會發現,村裡的造船廠都能造出10萬噸、20萬噸的船。

如果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沒有達到一定程度,你就沒辦法給航母進行配套。就像印度這個國家,從外國買航母的材料,這裡買買,那裡買買,別人要是制裁你一下或者給你提高了價格,你就受罪了。

航母也是一個國家科技水平的縮影,有些東西美國就算砸碎了扔到海底都不會賣給我們,像航母的阻攔索、彈射器等都需要我們自己去研製。

中國的遼寧艦,2012年服役,我們是從1982年、1983年開始搞這個玩意兒,用了30多年。中國從想要航空母艦到航空母艦第一艘服役,關鍵這艘航母還是我們改裝的,不是自己造的,用了30年。美國大批量地建造了200多艘航母,人家還得用15年到20年。所以說建造一艘航母真的特別辛苦,但面對這個綜合國力的象徵,我們又不得不去造。

一艘航空母艦究竟為何會成為綜合國力的象徵?它為什麼這麼牛?裡面都裝了些什麼玩意兒?明天,局座繼續在《張召忠開講》裡以美國航母為例,來給大家嘮嘮。

另外,雖然快放假了,可能有些小夥伴都已經到家啦,可還是得說一句,咱們的《張召忠開講》每周三不停更哦。

開通打賞功能:長按下方第一個二維碼,選擇「 識別圖中二維碼 」開始打賞!謝謝你的贊助和支持!

「局座召忠」是張召忠教授親自開辦的微信公眾號,內容涉及國際形勢和軍事熱點,致力於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表現方式為圖文+音頻+視頻,欄目有局座悄悄話、局座時評、張召忠說。現有粉絲127萬,每個人都是實名關注,絕無任何刷閱讀刷流量等造假行為。免費閱讀,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江南造船:中國第一廠的前生今世
    曾國藩為之命名「恬吉」,取「四海波恬,廠務安吉」之義,後避光緒諱改名「惠吉」號。   1920年,由江南造船所製造,四艘起著中國名字的美國船陸續下水,中外報刊競相報導,大讚「中國工業史,乃開一新紀元」。   解放後,中國第一臺萬噸水壓機、第一艘自行研製的國產萬噸輪「東風」號、第一艘潛艇、第一艘護衛艦、第一代航天測量船、首艘大型遠洋調查船和新型飛彈驅逐艦,均在此誕生。
  • 俄十多年造兩艘登陸艦沒完工,中國六艘071登陸艦全部下水
    同時開造,俄國才造兩艘,中國已造六艘...
  • 張召忠說 | 中國共享單車用鋼30萬噸夠造5艘航母!這個梗在網上瘋傳,快來圍觀
    這兩天,有網友拍攝了已經下水近三個月,正在船塢進行舾裝的中國國產航母001A,航母艦島四周都裝上了腳手架,看起來舾裝工作進展很順利~圖片來自於網絡,拍攝者見圖片水印說到航母,在中國首艘國產航母下水順利、舾裝順利的同時,一個強烈的對比,就是印度的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已經下水了三次,每次下去洗個澡,就從澡盆子爬上岸,啥事沒幹,只有苦苦的等待……
  • 4年造艦超過中國1萬多噸!
    近日,英國老牌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發布最新統計報告,對中國海軍2014年到2018年4月的造艦規模進行了大數據分析,結果卻既在意料之中,又有意外發現。意料之中的,是中國海軍4年來下水戰艦約67.8萬噸,超過同期的法國、德國、印度、義大利、韓國、西班牙等地區海軍強國。但中國卻不是這一時期造艦最多的國家,甚至不是位於第二的國家!
  • 2030年中國海軍軍艦清單:10萬噸核動力航母2艘,055型驅逐艦20艘
    ,再到現在2艘。驅逐艦新增了24艘,包括20艘052系列驅逐艦、4艘055型驅逐艦交付和下水,另外還有具體數據不詳的驅逐艦正在建造。各類型護衛艦也建造了數十艘。  中國海軍從被稱為綠水海軍華麗轉身稱為藍水海軍,成為全球海軍中維護和平的一支中堅力量。但是很顯然的是,中國海軍的造艦狂潮還遠沒有到停止的時候。近期社交媒體流傳一份2030年中國海軍的軍艦清單,勾勒出10年之後中國海軍的大致規模。
  • 又一艘075下水!16個月下水三艘,為啥準航母能造那麼快?
    環球網1月29日報導稱,我國國產075型兩棲攻擊艦的三號艦於當天在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順利下水。至此,我國075型兩棲攻擊艦首批三艘已經全部下水,而從首艘075下水到如今的三號艦下水一共只用了16個月,特別是在2020年疫情肆虐全球的情況下,滬東造船廠的速度堪稱是一個奇蹟。
  • 排水量接近兩萬噸!俄大驅火力遠超中國055,這次能造出來嗎?
    一種是最早時所公布的排水量在1萬噸至12000噸左右,長136米寬19米採用燃氣輪機作為標準動力的1號方案。另外一種就是現在所提出的,將標準排水量提升到了18000噸至19000噸之間,長度則增加到了200米,寬為23米,將採用核動力配置的2號方案。由於採用了核動力,這艘設計滿載排水量超過了2萬噸的超級驅逐艦航速依舊能達到三十節。
  • 中國核潛艇究竟處於什麼水平?
    我記得1965年我們想發展核潛艇的時候,《人民日報》有一個通欄標題,就是熱烈慶祝中國第一艘萬噸輪下水,現在我們造50萬噸的巨輪都沒有問題,但20世界60年代我們國家的造船能力還處於萬噸輪的狀態,就是說從我們那個時候的造船工業和材料工業來看,根本不具備造核潛艇的能力,但毛主席有個批示,說造這個核潛艇,造一萬年也要造出來!
  • 中國第三艘075兩棲攻擊艦下水,令人振奮的還不止這些!
    今天中午,中國海軍075型兩棲攻擊艦3號艦按照預定計劃,在滬東中華造船集團完成下水作業,這意味著中國海軍075型兩棲攻擊艦01批次建造計劃中的三艘艦艇已經全部建成下水
  • 075兩棲攻擊艦3號艦下水?中國速度,一年半內下水三艘
    網友紛紛猜測,是不是075兩棲攻擊艦3號艦下水呀?下面我們來回顧一下075型兩棲攻擊艦三艘艦的下水日期,領略一下什麼叫中國速度!2019年9月25日,中國首艘075型兩棲攻擊艦下水;2020年4月22日,第二艘075型兩棲攻擊艦下水;2021年1月29日,第三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將下水。前兩艘下水時間相隔7個月,第二艘與第三艘相隔9個月。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三艘艦全部下水。
  • 第三艘075都下水了,076在路上了嗎
    3艘075已經全部下水。在已有6+2艘071的現在,繼續大造075並無緊迫性另一方面,由於地緣戰略特點,中國的兩棲攻擊力量規模並無必要追趕美國,尤其在已有6+2艘071的情況下。臺灣也沒有那麼遠,有兩棲攻擊艦當然好,沒有也不必特意為此大造特造。075相對於071的意義在於大型載機平臺和海上ISR核心,這是信息化、體系化的中國海軍特別需要的。也就是說,075儘管不幸成為中國海軍裡過氣最快的網紅,其實是大有可為的。但中國海軍為什麼在迅速建造3艘之後就嘎然而止呢?
  • 中國第5艘航母已下水?美媒:算上075,中國航母總噸位超24萬噸
    據環球網援引《軍事觀察》雜誌1月30日的報導稱,如果將為中國海軍建造的075型兩棲攻擊艦也算作「航母」的話,那麼中國造船廠建造的第五艘「航母」也已經正式下水,這將使中國「航母」總噸位超過24萬噸。《軍事觀察》雜誌稱,根據推測,第三艘滿載排水量4萬噸級的075型「中型航母」於1月29日完工並正式下水,按照該級艦的前兩艘下水時間,這或許意味著中國的「中型航母」建造技術已經穩定在16個月左右。對於075型「航母」,該媒體給予了很高評價,認為075型作為兩棲攻擊艦使用時,適合沿海淺灘兩棲登陸作戰,可以運載和部署裝甲車輛和海軍陸戰隊隊員,以開展攻擊行動。
  • 印度潛艇下水,意外曝光最新驅逐艦!5年前下水,到現在還沒造好
    就在潛艇舉行隆重的下水典禮的時候,記者們發現了在潛艇一側停靠著的印度海軍最新型P15B型維薩卡帕特南級驅逐艦的首艦!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艘最新型飛彈驅逐艦其實早在2015年就已經下水了,結果和印度航母一個樣子,在水裡泡了5年了,都還沒有完工和試航。圖片:「瓦吉爾」號潛艇邊上是已經下水5年還在舾裝,離建造完成遙遙無期的維薩卡帕特南級驅逐艦首艦。
  • 國產新航母下水,中國海軍躍居世界第二,2030年或將有六艘航母
    如果航母編隊能常年保持在遠離大陸的南海深處進行巡航,將大大提升中國對一區域的控制力和威懾力,在應對南海地區可能發生的衝突時,就多了一種手段上的選擇。當然,通過談判來解決南海爭端還是第一選擇,但有沒有航母編隊恐怕還是不一樣的,有的話,至少會在談判桌上居於更加有利的地位。當然,我們現在國際貿易如此之多,貿易航線的安危如果不能保證,始終是一塊心病。
  • 中國造船業的數據全球第一,2家公司6家船廠幾乎包攬所有軍艦建造
    已下水的戰艦  如果中國繼續以類似的速度建造軍艦,未來的15年時間,中國海軍可能擁有430艘水面艦艇和100艘潛艇。海軍的目光已在千裡之外  中國海軍的目標決定了建造軍艦的類型,已經交付了40多艘056型護衛艦就是一個例子,該軍艦主要增強沿海作戰能力,特別是中國的東部海域和南部海域。  即使中國現在已經擁有了兩艘航母,但是這並沒改變戰略重心,兩艘無法搭載固定翼預警機的航母最主要的方向還是圍繞第一島鏈展開,而非千裡之外的海域。
  • 用造056的價造萬噸艦?| 臺軍自主造艦計劃招標再次失敗
    據臺灣媒體的說法,臺灣的主要造船廠都曾對鴻運計劃表示出一定興趣,但實際等到4月招標時卻都和躲瘟神一樣不見蹤影,而主要原因是無外乎是當局給出的價碼太低。臺灣地區造船廠曾在招標說明會中公開表示,臺灣地區軍方所開出的造艦預算實在過低,船廠如果開建只能是血本無歸。現實的窘境逼得臺灣地區軍方不得不撤下招標計劃,在重新檢討後預計於6月21日再度公告招標。
  • 現在的某船真不能刺激,一刺激9盾變10盾了,還有12艘小動物!
    而美國海軍前兩年的每年下水的新艦噸位都不超過7萬噸。不過到了2019年,美國海軍似乎要揚眉吐氣一回。宣布下水了一艘甘迺迪號超級航母,計為10.6萬噸。還下水了1艘遠徵基地艦,其實就是油輪改裝的,也強行算作了戰艦噸位。這一下子就又增加了8萬噸。另外還有加上1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3艘瀕海戰鬥艦和1艘維吉尼亞級核潛艇,一共可以算做3萬噸。
  • 要造10艘攻擊型核潛艇,遭美國扼殺
    這個國家就是加拿大,他們差點就買了10艘攻擊型核潛艇。加拿大想要核潛艇,早在50年代美國的「鸚鵡螺」號和蘇聯的「列寧共青團」號(627型N級攻擊型核潛艇首艇)下水後就開始了,加拿大作為北約成員,美國鐵桿小兄弟,敏銳地意識到核潛艇的巨大價值,1958年,加拿大皇家海軍就成立了核潛艇調查小組(N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