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最強的德國裝甲師是怎樣煉成的?

2021-02-26 冷熱防務

作者:音樂傳真  |  編輯:Q先森

二戰德國陸軍戰鬥力堪稱世界第一,它的王牌就是裝甲師。虎式、豹式坦克聞名天下,黨衛軍的第一裝甲師「希特勒警衛旗隊師」、第二裝甲師「帝國師」、第三裝甲師「骷髏師」以及國防軍的「裝甲教導師」、空軍的「戈林裝甲師」都是赫赫有名的裝甲勁旅!

如果同等條件下一對一的單挑,無論是美軍巴頓的第三裝甲師,英軍蒙哥馬利的第七裝甲師還是蘇軍的近衛坦克師都不是對手,德軍甚至可以以一敵二!至於日軍的第一坦克師團,早在諾門坎戰役就被蘇軍打得丟盔卸甲,所以真碰到德軍絕對不堪一擊!義大利軍隊由於北非的表現咱就不提了,還有戰前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軍裝甲師更是在1940年法蘭西之役一敗塗地,留下終生恥辱!

巴頓將軍

這樣給人的感覺好像德軍裝甲師超強無敵,和裝甲有關的一切,例如坦克的發明、先進裝甲理論的應用似乎都是德軍的菜,就像英國皇家海軍一樣,在大艦巨炮的年代,什麼裝甲艦、無畏艦、戰列巡洋艦都是英國人早著先鞭,其他各國跟風而已。

其實,不但坦克的發明,裝甲集群先進作戰理論的提出和德國沒任何關係,甚至就以二戰初期各大國坦克的質量、數量來說,德國排名都不靠前!那麼德國怎麼又能在二戰初期用裝甲部隊創下了輝煌的戰績呢?

 

▍坦克的產生

大家知道,坦克出現在一戰,當時由重機槍、鐵絲網和塹壕組成的防禦系統堅固無比,步兵衝鋒跟集體自殺沒多大區別!進攻的戰士們通常跑不到50步就被機槍火舌打到了,那些嚮往古典風範的貴族軍官還衝在士兵前面,當然也無一例外地倒在槍下!英國人甚至在一戰的索姆河戰役中創造了一天進攻傷亡6萬人的世界紀錄!

這時英國人就想:如果給汽車配上裝甲、機槍和火炮,就可以衝鋒在前不怕子彈了,但橡膠輪子不行啊,有人又從美國此時剛推出的履帶式拖拉機找到靈感,於是履帶式裝甲戰車即坦克就在1916年的英國誕生。

一戰時期的坦克

在1916年9月15日,英軍第一次將坦克派往戰場,轟隆隆的機械戰車碾碎鐵絲網,衝向德軍塹壕,初見鋼鐵怪獸,德軍完全被嚇呆了,向其射擊也毫無用處只好紛紛逃跑或投降。但早期坦克也暴露了很多不足:故障率偏高,一大半坦克未到戰場就半路拋錨;機動性差,只有幾公裡時速;裝甲薄,德軍從最初的慌亂中調整後發現用普通炮火平射就可以輕鬆擊毀坦克,所以到一戰結束坦克並沒有發揮決定作用,但不可否認它作為一種新銳武器正在冉冉升起!

▍先進裝甲理論的應用

 

一種新武器出現後,關鍵是要充分運用它!坦克作為新武器在一戰後逐漸受到重視,各大國陸續研發了多種型號的坦克,但對於坦克在戰爭中怎樣使用卻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

一種是主流觀點:認為坦克應當在未來戰爭中作為步兵的支援武器使用,在戰時平均分配到各步兵師,為步兵進行攻堅和提供火力支援,類似機動炮兵和裝甲騎兵的角色。而天才的英國人富勒將軍和他的弟子偉大的戰史作家李德爾·哈特上尉卻認為坦克在未來戰爭中將起到決定作用。應當建立機械化裝甲集群,戰時單獨使用,在敵人防守薄弱的地方進行強行突破,縱深敵後包圍摧垮敵人!

可惜英軍高層對此先進理論未予重視,也難怪,畢竟沒有坦克他們也是一戰的勝利者,在戰後和平年代貴族軍官鶯歌燕舞、俱樂部沙龍舞會才是上層的最愛,懶得理這些奇談怪論!法軍戴高樂上校(即後來的總統)也提出來相似理論,還出了書《建立職業軍》,售價15法郎,可惜乏人問津!

夏爾.戴高樂

蘇聯天才的圖哈切夫斯基元帥更是充分認識到了坦克的作用,提出了先進的「大縱深」理念,在他的主持下,在其他國家早期坦克還配備30CM炮、50CM炮的時候,蘇軍的坦克從一開始就配備符合後來二戰潮流的76CM炮,可以說十分超前,可惜在肅反運動中他早早被槍斃了!人亡政息,這些先進理念在蘇軍也蕩然無存,坦克仍然被認為是步兵的支援武器而已。

在各大國中有一個國家十分重視這種新戰術,那就是德國,這也難怪,一戰德國是戰敗國,《凡爾賽條約》對德國十分苛刻,讓德國人憤怒非常,心裡充滿復仇的火焰。

德國國防軍被條約限制只允許有10萬陸軍,4000名軍官,但這都是精英,他們知道要想翻盤靠一戰的老戰法肯定沒戲,所以坦克這種新式武器的新戰法就充滿了強大的吸引力,這裡當然要提德軍二戰三傑之一的古德裡安大將。

古德裡安十分推崇英國人的機械化戰爭理論,還花了15法郎買了戴高樂上校的《建立職業軍》連夜研讀讚嘆不已,認為坦克必將在未來戰爭中起決定作用。

古德裡安

古德裡安在擔任德國國防軍摩託運輸部隊總監後,開始大力發展坦克並得到了上臺後的希特勒的全力支持。許多德國將軍看不起這位一戰的下士,其實希特勒對新武器、新戰術有著天才般的敏銳認識和果斷實施,這樣德國在戰前就已經組建了7個裝甲師,而且都是獨立單位。

德國人發展了坦克與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的協同戰術,還為每輛坦克裝了無線發報機,這樣方便了坦克指揮官在戰場上的指揮以及坦克之間的協同配合,而其他國家對此認識不足,很快在戰場上他們就將受到懲罰!



▍閃電擊潰波蘭和法國

 

1939年9月,德軍閃電入侵波蘭。較弱的波軍潰敗千裡,十幾天波蘭政府就投降了,裝甲運動戰初戰告捷!這裡順便澄清一個老問題,都說波蘭騎兵舉著長矛打德軍坦克以說明其軍事落後,這並未嚴重地誇大其實。要知道當時各大國都配有騎兵,單單讓二流軍事國家的波蘭不要騎兵部隊就有點強人所難,而且波蘭中世紀的「翼騎兵」形象拉風,作戰勇猛,威震歐洲,這樣傳統上波蘭重視騎兵也是正常的。

衝向德軍裝甲車輛的波蘭騎兵

波蘭戰時也裝備了700輛坦克,組成兩三個裝甲師也沒問題,可惜他們犯了「有槍不會使」的錯誤,坦克被作為步兵支援武器平均配備到各步兵師作戰,很快就被德軍的裝甲洪流碾碎成泥!

 

1940年5月,法蘭西之戰開打的時候德軍已擁有10個裝甲師,裝甲師的組成也更加完備,不但有坦克團、炮團、反坦克營,還根據波蘭戰役的經驗加強配置了機械化步兵,即裝甲擲彈兵旅,此外還有摩託化偵察營等單位,各方面戰力更加強悍均衡。

但這一次戰爭德軍的壓力山大,面臨嚴峻考驗,為什麼呢?因為他的對手是戰前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軍和英國遠徵軍,德軍只有2800輛坦克,而英法聯軍加比利時荷蘭部隊合計近4000輛坦克,而且德軍坦克很多都是皮薄火力差的1型2型坦克,有點威力的3型4型坦克很少,法軍卻擁有許多優秀的坦克如二戰早期最好的索瑪S35坦克,其火力、裝甲防護都是一流的,總之開戰時雙方坦克無論數量、質量上德軍都處於劣勢。

四型坦克

法軍最大的問題還是「有槍不會使」!大量的「陸戰之王」被平均分配到各步兵師做了步兵的僕從,而德軍則不論是正面強攻還是阿登突襲都將整個裝甲師幾百輛坦克擺在一個較小的正面進行突破,對面法軍卻往往只有幾輛、最多幾十輛不同單位的坦克進行抵抗。

一對一德軍遠不是對手,但他們天空有斯圖卡俯衝轟炸,近則坦克群毆,法軍往往寡不敵眾被擊敗而且法軍多數坦克沒有對話機,無法互相聯繫配合,個個單打獨鬥輸的很慘。

有時候逼急了坦克之間用古老的旗語進行聯繫,天啊,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旗語怎麼打?看得見嗎?所以法軍的失敗是必然的,結局就是最強陸軍的法國開戰39天即戰敗投降,為裝甲新戰術的強大威力做了最好的詮釋!

德軍佔領法國

▍蘇德戰爭:質量拼不過數量

 

時間到了1941年的6月,德軍入侵蘇聯,這一次德軍配備了19個裝甲師,3500輛坦克。此時的蘇聯紅軍貌似強大,僅坦克就是德軍的六倍!但蘇聯的軍工水準、裝備質量,尤其是戰爭準備相當糟糕,限於篇幅,這裡不贅述了。

更關鍵的是,蘇聯自毀長城槍斃了裝甲天才圖哈切夫斯基元帥,與法國人一樣「有槍不會使」,眾多坦克只是步兵的僕從,這就給已將裝甲突破戰術實踐的純熟無比的德軍搭建了一個表演的舞臺。於是乎在廣袤的蘇聯大地上德軍裝甲矛頭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突破、合圍,再突破、再合圍的精彩好戲!甚至創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殲滅戰——基輔合圍戰,50多萬蘇軍成了裝甲祭壇的戰利品。

但德軍裝甲師在一系列勝利之後遇到了一個新問題,那就是蘇聯領土太廣闊了!德國坦克縱橫千裡以後仍然沒有盡頭,蘇軍那也是消滅一批又來一批,原以為蘇軍只有200個師,後來都360個了還沒完沒了!德軍再能打也架不住不停地損耗,何況還有俄羅斯的冬天!

蘇軍在戰爭中會成長也很快,他們發現了自己的致命錯誤,也開始組建獨立的坦克師集中使用,也時不時打德國人一個反突破反合圍,這樣雙方進入相持混戰階段,德軍的裝甲戰術優勢在消退,另一方面資源少、兩線作戰的劣勢開始凸顯,史達林格勒和庫爾斯克戰役以後蘇軍開始了戰略反攻,蘇軍坦克師也開始玩起了「大縱深」。

按理說此時兩線防禦的德軍處處落了下風也應該一潰千裡,早早投降了吧,事實是德軍在東線屹立兩年而不倒,西線盟軍也打了一年才到柏林!還是裝甲師的功勞!

德軍防禦

原來德軍在防禦戰依然充分發揮了坦克的優勢,表現的非常好,他們把坦克主要充當「救火隊員」,在防線的薄弱處頂上去或者掩護自己的步兵部隊撤退以遲滯敵人的進攻,這就要求自己的坦克實打實地硬扛對方的坦克,對坦克質量的要求非常高。

德國不愧是生產「奔馳」、「寶馬」的國度,很對就造出了二戰最好的「豹式」中型坦克以及二戰最強悍的「虎式」重型坦克,「豹式」坦克在坦克三要素:火力、機動性、裝甲防護方面的平衡性做的最好,它擁有漂亮的傾斜裝甲,敵方坦克很難在正面擊毀它,而無法承受它的75CM長管炮的雷霆一擊!

「豹式」坦克

「虎式」重型坦克重達57噸,正面裝甲厚度100毫米以上,敵方所有坦克都無法正面和它抗衡,它的88炮則在遠距離就可以輕易擊毀任何對手,上演了多次以少勝多的精彩戰例,最著名的無疑是 「波卡基村奇蹟」,德軍王牌指揮官魏特曼中尉駕駛虎式坦克單車一次擊毀英軍23輛坦克以及28輛裝甲車和軍車!

「虎式」坦克

德軍坦克這麼厲害,他們依然戰敗,為什麼?二戰打到後來就是國力、資源、後勤的比拼,僅就裝甲戰來說,德軍的坦克雖好,豹式坦克對盟軍坦克的戰損率是1:5,但豹式坦克德軍只造了六千輛,就算拼掉了盟軍3萬輛坦克(事實上不可能做到),而美國一家的謝爾曼坦克就生產了足足5萬輛!虎式坦克(包括「虎王」坦克)更是只生產了區區1800多輛,加上維修、機械故障、損失等原因,往往整個東西線戰場上虎式坦克全部都不會超過五六百輛。

日耳曼民族又犯了精益求精的錯誤,對坦克製造精雕細琢,每個環節都追求完美,結果是造價太高,維護困難,浪費了大量資源,而蘇軍的T34坦克,雖然問題不少但便宜耐用好維護,是二戰最佳性價比的坦克!

蘇聯T-34坦克

德軍裝甲師雖然進能攻退能守,但受制於國力與資源,就像一個擊劍手水平再高,如果劍都沒了,又如何取勝?不過如果它能像世界第一的美國那樣有個安全的大後方,資源又雄厚無比,能夠生產出5、6萬輛豹式、虎式坦克,戰爭又如何?所以就技術而言,德軍裝甲師之敗真如古人所云:「非戰之罪也」

▍經驗教訓

讀史明鑑,歷史研究者總希望可以從前人的經歷中吸取經驗以糾正過失,上述德軍裝甲師在二戰的史實似乎可以提供兩點經驗教訓供參考,請諸君批評指正。

一、一件新武器裝備出現後,不但要擁有它,更要懂得相應的戰略戰術來正確的使用它,即「有槍要會使!」這樣即使你的新武器不是最好的也可以發揮出意想不到的威力!德軍裝甲師在質量、數量都不佔優的情況下每每大獲全勝的原因即在於此。二戰後直到今天出現了許多新式武器,如大航母、新式戰機、核武器、空間武器、電磁炮、無人機、機器人等等,怎樣更好地使用這些新武器不是應該讓我們深思的嗎?

二、也是老問題,即當你決定開戰時,如果對方只是一個小國或者中等國家那麼只要幾個衝鋒,敵人由於國土縱深有限已被徹底擊敗,即使你的精銳部隊和新式武器損失不少最後的勝利結局仍然是讓人滿意的。

但對方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實力不凡且意志堅定,那就要三思而行了,畢竟你的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精英部隊一輪狂衝亂打後可能將對方打得傷筋動骨,可惜不致命!而你的消耗卻讓你不得不暫時停下來,這時對方就肯定會依靠空間換時間重新積聚力量,那又會走上比拼國力的老路了,勝負就很難預料了!德軍進攻蘇聯,日軍發動太平洋戰爭的最終失敗都可以為鑑,今人能不慎重!

> 推薦閱讀 <

哈爾科夫戰役,德軍怎樣絕地反擊?

二戰美軍魚雷有多坑,命中鬼子的艦船不爆炸!?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冷熱軍事史

投稿、轉載與商務合作

請聯繫微信號:potereio

相關焦點

  • 二戰美國人的最經典的一役,突出部戰役德國第二帝國裝甲師的絕唱
    德國出動六個精銳黨衛軍裝甲師為主力分頭並進。當時法國阿爾薩斯市,是德軍主要進攻目標,拿下這座一戰二戰著名城市預示了法國巴黎門戶已經打開,德軍第一階段的計劃關鍵部分如果實現,歷史將會改寫,西線二戰不會在1945年5月夏至結束。
  • 震撼世界千萬億人的《德國裝甲師戰歌》?《The Mass》(彌撒)一直被誤解為「德國裝甲師戰歌」
    酷愛二戰歷史的小編出現啦!震撼世界千萬億人的世界名曲The Mass二戰納粹德國武裝黨衛軍第一裝甲師戰歌到底有何淵源?相信這首曲子大部分讀者都是聽過的但小編在此還是是要介紹下畢竟是太出名啦,並解釋下次曲被誤當 「二戰納粹德國武裝黨衛軍第一裝甲師戰」 的具體原因。
  • 二戰最強,威名赫赫,德國的88炮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實話實說,世界戰爭史中很少能夠找到一款火炮能夠像二戰時期德國的8.8cm FLAK系列火炮一樣成功:先進、致命、高效、全能而又著名。
  • 二戰萊茵河的最後衛兵,黨衛軍第二帝國裝甲師的突圍之役
    1944年12月24日巴頓第四裝甲師,在戰鬥中很快從德軍第7步兵集團撕開了一個口子,突進巴斯通,協助當地的101空降師抵禦德國部隊對該地區的進攻,至此美軍在啊登戰役中後期的包圍攻勢,已經沒有了任何後顧之憂,當時美軍成敗的關鍵在於巴斯通的守軍能否抵擋德軍猛烈的攻勢,德軍在當晚在次出動空軍配合地面部隊對巴斯通發起猛烈攻勢,德國飛機在巴斯通的森林防線一直轟炸到市區內部,美軍一所在教堂中的醫療站也受到轟炸
  • 二戰初期所向披靡的德國閃電戰,卻是法國戴高樂首創
    孫子兵法《軍爭》閃電戰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的《孫子兵法》;二戰納粹德國的閃電戰深得孫子兵法的真意。(德國斯圖卡俯衝轟炸機)所謂閃電戰就是充分利用飛機、坦克的速度優勢,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制敵取勝。閃電戰雛形來自於法國的戴高樂,1934年戴高樂寫成《建立職業軍》,在書中提出了有必要建立一支結合機動能力,既能夠主動出擊、又能夠出奇制勝的裝甲師的理論。
  • 大德意志裝甲師:打得英法聯軍滿地找牙,一戰幹掉蘇聯350輛坦克
    二戰中的德軍分為國防軍和黨衛軍,而後者無論戰鬥力還是武器裝備,似乎都要比前者更好。二戰中後期很多惡仗,都是黨衛軍打的。不過雖然黨衛軍是希特勒的精銳和心腹,但他們並不是德軍的脊梁和王牌,大德意志裝甲師才是二戰德軍真正的王牌。這支部隊雖然不是黨衛軍,但他們卻得到希特勒的青睞。從小隊到團再到師,大德意志裝甲師還是納粹德軍中,擴編最快的一支部隊。
  • 初中語文:名著導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知識梳理及練習題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個英雄戰士譜寫的一曲(英雄主義)的讚歌。19.奧斯特洛夫斯基在回答英國記者時說:( 「鋼鐵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只有這樣它才能成為堅硬的,什麼都不懼怕。……」)20.《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高爾基的「自傳性三部曲」一樣,都是(自傳性)的小說。21.《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的作者是(前蘇聯)(國家)奧斯特洛夫斯基。
  • 「帝國之鷹」二戰納粹德國三大名將
    "閃電利劍"--曼施坦因曼施坦因(1887--1973)德國陸軍元帥。二戰期間曾任德國A集團軍群參謀長、第十一集團軍司令、"南方"集團軍群司令等職。曼施坦因精通戰略戰術,聰明過人,反應機敏,有超人的軍事想像力,他被公認為德國陸軍中能力最強的指揮官,也有人把他評為二戰最出色的將領。
  • 中國的最強分列式是怎樣煉成的
    英國和德國當時分別為最強海軍和最強陸軍,大多數國家都受它們影響。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步姿和手臂擺姿。德國人膝蓋繃直,揮動雙臂時,胳膊自然彎曲。肢體動作更接近德國,稍微降低了抬腿高度和步幅,加大了雙臂擺動的幅度。解放軍操槍為雙手握持,行進中操槍動作非常簡練、利落。美軍這段操槍,過於花哨炫技。解放軍徒步方隊經過華表時,目視前方100米,眼神向上保持15度。
  • 鋼盾是怎樣煉成的?
    再看世界歷史,德國發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希特勒徵戰大半個歐洲。       所以,徵服,挑戰是雄性荷爾蒙激發的本能欲望,是文明進步的標誌。在不斷的挑戰中取得突破。       徵服每一座山峰,一步步的不斷挑戰自我,方能收穫更好的自己,這也是我們鋼盾企業一路走來的自我鞭策,在一次次的不斷挑戰中突破自我,是鋼盾成長之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
  • 王牌中的王牌—二戰德國黨衛軍第二「帝國」裝甲師徵戰史
    德國黨衛軍第2「帝國」裝甲師是黨衛軍中第一個成為師級規模的部隊。但當黨衛軍「阿道夫·希特勒親衛隊」團擴編為師級建制,「帝國」師不得不屈居於老二的位置,該師參加了白色方案-入侵波蘭,黃色方案-入侵法國及低地國家,巴巴羅薩行動-入侵蘇聯,颱風行動-莫斯科戰役,堡壘行動-庫爾斯克戰役,守望萊茵行動-突出部戰役,春醒行動-維也納戰役等著名的戰役,黨衛軍「帝國」裝甲師是二戰中武裝黨衛隊表現最出眾的王牌部隊。
  • 一個裝甲師多少坦克:美國348輛,俄320輛,中國多少?
    隨著坦克技術發展的不斷成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坦克在地面作戰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邪惡軸心國之一德國在本國軍工實力領先於其他國家的情況下,在坦克上的造詣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在二戰戰場上,德國陸軍快速拿下歐洲多個國家就離不開坦克的功勞。為了更好的發揮坦克的戰力,德軍新成立了一個部隊,就是將裝甲部隊集合到一起,成立裝甲師,以及裝甲集團軍。
  • 二戰德國的「閃電戰」,到底要怎樣破解?
    1940年5月12日下午,古德裡安的3個裝甲師穿過阿登森林,鋼鐵洪流勢不可擋,法國守軍呆若木雞,著名要塞城市色當瞬間淪陷。
  • 黑鋒鐵騎《王牌裝甲師》評選五大軸心坦克
    虎式坦克  盟軍噩夢    虎式坦克是二戰中最著名、最具有傳奇色彩的坦克之一。從1942年下半年服役起至1945年德國投降為止,一直活躍於戰場第一線,德軍乘員之間稱其為「無敵坦克」。《王牌裝甲師》中的費迪南坦克同樣擁有無與倫比的防禦能力,在戰鬥中面對敵方密集火力也可以做到巍然不動,是《王牌裝甲師》中的定海神針。
  • 德國黨衛軍第一裝甲師「阿道夫·希特勒親衛隊」
    黨衛隊第「阿道夫·希特勒黨衛隊親衛隊」裝甲師(LSSAH)是德國法西斯最臭名卓著的部隊之一,它是德國納粹的一支王牌中的王牌部隊,也是最早組建的武裝黨衛隊部隊之一,其前身是約瑟夫(塞普)迪特裡希領導的柏林黨衛隊總部衛隊。最初只是專門負責保護納粹黨魁阿道夫·希特勒的「御林軍」,參加閱兵場和充當保鏢。
  • 二戰希特勒最大的幫兇,為德軍裝備了第一個裝甲師
    "古斯塔夫"、「多拉」,二戰中德軍駭人聽聞的800毫米超級大炮。
  • 人物丨讓連長告訴你「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還記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怎麼說的嗎?「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時,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 1944年諾曼第戰役之血戰卡昂,德國10個裝甲師幾乎全軍覆沒
    然而德國守軍必須利用房子對盟軍進行阻擊,結果連屋子裡的平民都招到盟軍的炮火打擊。D日盟軍登陸的第一天駐守在卡昂的21裝甲師的一個坦克營率前跟英軍空降第6師接上火,戰鬥持續3天後第21裝甲師才接到出擊命令,當時的德軍第21裝甲師是德軍距離前線最近的裝甲力量。
  • 德軍這支傳奇裝甲師,戰術超群四處救火,巴頓將軍都讚不絕口
    那麼,這支德軍裝甲師到底是一支怎樣的部隊?竟然能讓自負的巴頓將軍不吝讚美。這支部隊就德國國防軍第11裝甲師,一支以驍勇善戰,戰術靈活而聞名的德軍王牌部隊。1945年8月1日,根據德軍總部命令,德國國防軍第11摩託化步兵旅和步兵第209、231、311師各一部合併組建第11裝甲師。同年9月4日,又從第5裝甲師中調入了第15裝甲團。至此,日後揚名東線的德軍王牌誕生了。
  • 二戰前夕德國陸軍部隊人員編制和裝備的發展(一)
    二戰德國陸軍的主要兵種包括:步兵、山地步兵、騎兵、炮兵、裝甲兵、工兵、煙幕兵(化學兵)、通信兵、衛生兵(醫護兵)和運輸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