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日,英國國防部公布一項交易稱,美國通用動力公司(General Dynamics Corp.)獲得了英國陸軍高達35億英鎊(合57.6億美元)的裝甲車製造合同,這是近30年來同類裝備的最大訂單。這項交易可稱為2014年軍火貿易的大事件,也是通用動力公司上年度幹的最大一票,由此引起不少關注。讓我們先通過一個短片來看看在2014年通用動力還達成了哪些成就吧。
2014 Year In Review at General Dynamics 時長3分27秒
言歸正傳,開始本期軍工百強(六):美國通用動力公司的介紹吧。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2014年底發布的最新國際軍火生產數據顯示,2013年通用動力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僱員有96,000名,軍工業務營業額為186億6千萬美元,佔公司總銷售額的60%,位居全球軍工百強第六位。
公司名稱
通用動力公司
外文名稱
General Dynamics
總部地點
維吉尼亞州福爾斯徹奇市郊
成立時間
1899年
經營範圍
航空、航天、航海設備、信息系統和技術
公司網站:http://www.generaldynamics.com/
通用動力母公司網站已經無法訪問,上圖為其任務系統分公司網站首頁
Introducing General Dynamics Mission Systems 時長1分43秒
一、公司簡介
通用動力(General Dynamics)是美國國防企業集團之一。由於近年來不斷的擴充和併購其他公司,通用動力現今的組成與面貌已與冷戰時期時大不相同。它的產業分為四大領域,一是航海設備,主要是製造軍艦和核潛艇;二是航空領域,包括商用飛機和戰鬥機;三是信息系統和技術部門;四是攻擊性武器的製造。該公司下設一些部門和子公司,其中的幾家子公司是收購來的,它通過精明的收購以及收購後靈活的管理,大大增加了銷售和淨收入。
在《福布斯》雜誌評選的全球2000大企業中:通用動力由2009年的204位,升至2010年的181位,超過EADS和BAE系統公司,成為全球第3大航空與國防類企業,僅次于波音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201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排名第339位。
二、歷史沿革
1899年,電力船舶(Electric Boat)公司成立。
1952年,公司更名為通用動力。
1953年,收購康瓦爾(Convair)。
1982年,收購克萊斯勒戰鬥系統,組建為通用動力戰鬥系統。
1992年,將戰術飛彈部門出售給休斯電氣,將賽斯納出售給德事隆。
1993年,將固定翼軍用飛行器部門(含F-16生產線)出售給洛克希德。將空間系統部門出售給馬丁·瑪麗埃塔。
1994年,出售Convair飛機結構部門給麥道。
1995年,收購創建於1890年的巴斯鋼鐵廠(Bath Iron Works)。
1996年,關閉Convair。
1998年,收購國家鋼鐵與造船。
1999年,收購灣流航空航天。
2001年,收購摩託羅拉集成信息系統後組建通用動力決策系統。
2002年,收購Advanced Technical Products。
2003年,通用汽車名下的通用汽車防務。收購Steyr Daimler Puch Spezialfahrzeug。收購Veridan。
……
2008年,收購Jet Aviation。
三、業務範圍
航空
提供中型和大型Gulfstream商務噴氣飛機,以及為各種商業飛機、寬體和 窄體機的客戶提供維修,翻新,舾裝,和飛機服務。
信息系統及技術
提供通信網絡系統,堅固耐用的電腦、指揮和控制系統,和操作硬體,有線和無線的語音、視頻和數據網絡,和任務仿真和培訓服務;還提供信號和信息收集,處理和分發系統,特殊用途計算,數據收集和融合,特殊任務的衛星和有效載荷 ,和信息業務服務。
海洋系統
為美國海軍和商用船隻設計、建造、和支持潛艇和水面艦艇;提供核動 力潛艇,水面艦艇;輔助和戰鬥物流船舶,商業船隻,工程設計支持和檢修,維修 ,技術支持和服務。
戰鬥系統
為美國軍隊和它的盟國提供輪式裝甲戰鬥和戰術車輛;履帶式主戰坦克和步兵戰鬥車,彈藥和爆炸物,移動橋系統;被動,主動反應裝甲,化學,生物和爆炸物探 測系統,工程傳動部件和售後零件,及複合產品。
四、主要產業
海洋系統
美國海外海運公司
巴斯鋼鐵廠
電動船
國家鋼鐵和造船公司
武器系統
通用動力公司地面系統
通用動力公司機器人系統
自主導航系統
移動檢測和評價的響應系統
無人地面車輛
遠徵坦克
M1艾布拉姆斯系列主戰坦克
遠徵戰車
重型突擊橋 項目
斯崔克裝甲戰車
十字軍自行榴彈炮
通用動力裝備與技術產品
GAU - 17 (機槍)
GAU- 19
通用動力軍械和戰術系統
通用動力歐洲陸地戰鬥系統
歐洲地面系統
ASCOD裝甲戰車
MOWAG公司
MOWAG食人魚
聖巴巴拉艾維斯
豹2坦克
ASCOD裝甲戰車
信息系統
General Dynamics C4 Systems 時長3分26秒
通用動力先進信息系統
通用動力C4系統
通用動力信息技術
通用動力英國
通用動力公司無線系統
航空
灣流宇航
五、相關信息
通用動力公司的創始人約翰·菲利普·霍蘭(John Philip Holland),1840—1914,生於愛爾蘭克萊爾郡的利斯凱納鎮,他以研製了世界上第一艘可以實戰的潛艇而聞名於世。出於興趣,他從18歲就開始研究潛艇。1875年,他將設計好的首艘潛艇設計圖交予當時的美國海軍,但後者很快發現不可行。霍蘭在進一步完善設計後,終於在1897年5月推出了首艘具備潛航能力的潛艇。
1900年4月,美海軍購買了這艘潛艇,並將其命名為霍蘭號(USS Holland,編號SS-1,這是美海軍歷史上的第一艘潛艇),並很快訂購了6艘同型潛艇。而當時負責製造這些潛艇的「電船公司」(The Electric Boat Company,成立於1899年2月),就是今天GD公司的前身。
通用動力公司現任CEO費比·諾瓦科維奇是一名前美國中情局情報分析官。她曾就讀於史密斯學院(全美排名第二的女校),還曾獲得過沃頓商學院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97年至2001年,她在美國防部任職。2001年,她加入通用動力公司(GD),並於2012年就任主席兼COO(營運長)。她於2013年1月就任GD的CEO至今。在《福布斯》雜誌2014年評選的「百名最具影響力女性榜」中,她排名第65位。2012年她的年收入為688.8萬美元。
通用動力電船公司(簡稱EB),現總部位於康乃狄克州格羅頓,為美海軍建造潛艇已有超過百年的歷史。其最初由德裔美國著名富商、發明家伊薩克·賴斯於1899年在新澤西州伊莉莎白港附近創建,最初主要是為了將約翰·霍蘭的潛艇設計實用化而建立。
1954年1月,其建造的首艘核潛艇鸚鵡螺號下水;5年後,首艘彈道飛彈核潛艇華盛頓號下水,在這之後EB幾乎將美海軍的核潛艇建造項目「全攬」下來。上圖為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SSN-571)。
華盛頓號是美海軍,同時也是歷史上第一艘彈道飛彈核潛艇。該艇於1960年7月20日發射了第一枚「北極星」潛射彈道飛彈,標誌著美海軍正式擁有了核打擊能力,同時也標誌著美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具備「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的國家。
上圖為1995年6月,海狼號核潛艇(SSN-21)在通用電船公司的下水照,船臺上還能看到一艘正在改造中的俄亥俄級核潛艇,以及另一艘核潛艇的艇艏分段。
時至今日,通用電船仍是美海軍最新潛艇的搖籃。上圖為最新服役的一艘維吉尼亞級北達科他號(SSN-784,維吉尼亞級11號艇)潛艇剛從通用電船船廠推出時的圖片,右側可看到通用電船公司(EB)的標誌。
巴斯鋼鐵造船廠(簡稱BIW),位於美國緬因州巴斯市,最早由一位名叫託馬斯·W·海德的美陸軍上校(參加過南北戰爭)於1884年創立。BIW目前是美海軍第二重要的造船廠,為美海軍建造水面艦艇也有超過百年的歷史。從1995年開始,BIW正式被納入通用動力旗下。
巴斯鋼鐵造船廠與美國海軍有著長期的合作關係。現役的62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有34艘出自該廠。該廠還製造了24艘佩裡級護衛艦、8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巴斯鋼鐵廠也因此成為美國海軍第二重要的造船廠,緊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之後。上圖為BIW造船廠航拍圖,圖中可以看到3艘伯克級驅逐艦。
直到今天,BIW仍負責建造美軍最新的水面作戰艦艇。上圖為朱姆沃爾特號(DDG-1000)隱身驅逐艦即將下水前的照片,該級的3艘戰艦均由BIW負責建造。
F-111戰鬥轟炸機,該型戰機是美空海軍首次提出聯合研發的機型,儘管最後只有空軍採用,但仍具開創性。雖然最初為執行戰術核打擊任務打造,但F-111憑藉優秀的作戰性能,執行常規轟炸任務時也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尤以「黃金峽谷」行動和「沙漠風暴」行動為代表。儘管美空軍於1996年將其裝備的F-111全部退役,但其改進型F-111C在澳大利亞空軍一直服役至2010年。
作為F-111的派生機型,EF-111電子幹擾機自服役以來,由於出眾的電子戰能力,在多場局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獲得了美空軍作戰人員的高度評價,以至於該型機在F-111退役之後,仍堅持服役了2年。在該機退役後,美空軍至今仍無合適機型能夠填補該機的空白。
儘管我們之前在介紹洛馬公司時就已提到過通用動力於1993年將飛機生產部門出售給洛克希德的事,但在這裡還是要強調下,F-16戰鬥機最初是由通用動力於20世紀70年代研發的產品。
M1主戰坦克,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經典武器,這種以二戰時美軍著名將領克萊頓·艾布拉姆斯將軍命名的坦克,自1980年服役至今一直是美國陸軍的中堅力量,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M1系列坦克仍將作為主力活躍在前線。
斯特賴克步兵戰車作為美陸軍最新一代主戰裝備,以及重要的轉型標誌,在問世之初曾被寄予厚望,但實戰證明,該型戰車在高強度戰爭中仍無法取代坦克的核心地位,而在面對IED路邊炸彈威脅時,其實用性也不如防雷反伏擊車。雖然實戰表現平平,但該型車在技術創新和快速部署能力方面的確具有劃時代意義。
作為美海軍現役主力水面戰艦的伯克級驅逐艦,除了現役的62艘外,美海軍已計劃從伯克級的第73艘(DDG-123)開始,改為建造基線III型(Flight III),這一改進型將換裝更先進的相控陣雷達和垂髮飛彈系統,作為朱姆沃爾特級的補充。根據美海軍的規劃,到2030年時,將有22艘伯克級基線III型戰艦服役。
獨立級瀕海戰鬥艦是美海軍第一種批量裝備的、採用三體艦船型的戰艦。得益於這種獨特船型,獨立級具有高航速(最大航速在40節以上)、航行穩定性好且艦上可用空間大的優點。上圖為獨立號(LCS-2)和科羅拉多號(LCS-4)編隊航行。
海狼級是美海軍第4代攻擊型核潛艇,由於採用了多項新技術,且全艇具備較高的自動化作戰能力,海狼級每艘的造價都超過了20億美元(單價超過B-2轟炸機),再加上冷戰結束,最終只建造了3艘,但其積累的相關技術後來被價格較為適中的維吉尼亞級所繼承。
維吉尼亞級是美海軍第一種同時針對大洋和瀕海兩種作戰功能設計的核潛艇,主要用於取代日益陳舊的洛杉磯級核潛艇。其最大特點是採用了模塊化艙段設計,可以根據不同的作戰需要,更換作戰模塊,另外也更便於進行後續改進升級。美海軍現役有11艘維吉尼亞級,預計還將有至少19艘陸續投入服役。
上圖為維吉尼亞號核潛艇的詳細圖解,其中還能看到搭載海豹突擊隊滲透用的小型潛艇,圖中可直觀看到維吉尼亞級的多用途作戰能力,反潛、對陸攻擊,蛙人滲透「樣樣行」。
除建造戰艦潛艇這種「大件裝備」外,通用動力還曾研發過多種飛彈,例如美海軍第一種艦對空飛彈,RIM-24韃靼人(1962年服役) 就是通用動力20世紀60年代的作品。上圖為美軍伯克利號驅逐艦發射「韃靼人」飛彈。
就連大名鼎鼎的「戰斧」巡航飛彈實際也是最早由通用動力負責研發的,雷聲則主要負責後續改進型。
除了戰斧巡航飛彈外,毒刺(原名 紅眼睛II) 單兵肩扛式防空飛彈也是通用動力的作品,從馬島海戰首獲斬獲、到阿富汗聖戰者抵抗蘇軍入侵時名聲大震,再到最近的敘利亞內戰,毒刺飛彈已經成為了單兵防空飛彈的代名詞。
通用動力在1993年將飛機製造部出售後,基本失去了軍機研發能力,但後來於1999年收購了著名的灣流公司,這或許是通用動力轉變營銷策略的手段之一吧。下次在看到灣流公務機的時候,要記得它的老大也是通用動力哦。
更多精彩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