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動力電船:百年公司只做一件事,只有一位客戶!

2021-02-15 中關村藍海軍民融合產業促進會

手機:13161131912  固話:010-88430281

微信:lhcjh6666  郵箱:lhjmrh@126.com

世界上有很多專業造船廠,但沒有哪一家像它如此「忠貞」,100多年來只為一位客戶——美國海軍,只做一件事——造潛艇。

這家公司就是通用動力電船公司,主要設施是位於康乃狄克州格羅頓的船塢和位於羅得島州北金斯頓的構件和設備工廠。

公司由美國發明家伊薩克·賴斯於1899年創建,最初名為電船公司,目的主要是為了實現約翰·菲利普·霍蘭的水下艦艇設計,這項設計是在劉易斯·尼克森位於新澤西州伊莉莎白的克雷森特船廠裡發展出來的。電船公司建造的第一艘潛艇命名為霍蘭六號,1900年4月11日,霍蘭六號成為美國海軍訂購併正式服役的第一艘潛艇。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電船公司為美國海軍共生產了85艘潛艇和722艘驅潛艇艦。但戰後直到1934年,美國海軍一艘潛艇都沒有訂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電船公司共生產了74艘潛艇。

1952年,公司更名為通用動力公司,次年,又收購了康維爾公司。公司決定將控股公司命名為"通用動力",而潛艇建造部門依舊保留"電船"的名稱。

1954年1月,電船公司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美國海軍鸚鵡螺號潛艇 。1959年,公司又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彈道飛彈潛艇,美國海軍喬治·華盛頓號潛艇。此外,俄亥俄級、洛杉磯級、海狼級和維吉尼亞級潛艇均為電船公司建造。

上世紀70年代初推出劃時代的「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首艇「洛杉磯」由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建造,之後總計62艘由兩家企業交替製造。

1979年,電船公司推出新一代戰略飛彈核潛艇「俄亥俄」號,該艇的座右銘是「永遠第一」,電船公司建造了18艘該級核潛艇。

海狼級潛艇是通用電船為美國海軍量身打造的核動力快速攻擊潛艇,設計任務是在各大洋與北冰洋冷水對抗任何蘇聯現有與未來核潛艇,並取得制海權的反潛獵殺核潛艇,在設計上堪稱是潛艇進行反潛作戰的極致產物。

成立至今已有118年的電船公司,只專注於核潛艇這一領域,用戶也只有美國海軍一家,主導設計了美國幾乎所有型號的常規動力和核動力潛艇,在設計、技術、工程、工藝、機具和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核潛艇的產量超過美國海軍裝備量的50%,是全球當之無愧的王者。

母公司通用動力更牛X

通用動力公司是一家美國國防企業集團。總部在維吉尼亞州福爾斯徹奇市郊,2005年時通用動力是世界第六大國防工業承包商。通用動力包含三大業務集團:海洋、作戰系統和資訊科技集團。在《福布斯》雜誌評選的全球2000大企業中:通用動力由2009年的204位,升至2010年的181位,超過EADS和BAE系統公司,成為全球第3大航空與國防類企業,僅次于波音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通用動力公司是美國最大的軍火商,也是國防承包商之一,它的產業分為四大領域。一是航海設備,主要是製造軍艦和核潛艇;二是航空領域,包括商用飛機和戰鬥機;三是信息系統和技術部門;四是攻擊性武器的製造。

通用動力公司擁有三大造船公司,主要負責為美海軍建造水面艦艇、核潛艇和補給艦等輔助艦船。通用動力海狼級攻擊核潛艇,是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的繼任者,在冷戰末期1989年開始建造。為最昂貴的核潛艇,預計單價直逼十億多美金(是1989年的10億美金),同時也被認為是最安靜的核潛艇,全艦被設計成能夠延伸其巡弋至北冰洋海域。通用動力建造的高速多用途核潛艇,也是美國的第五代攻擊型潛艇。該艦的任務主要是反艦、反潛、為航空母艦戰鬥群護航。通用動力建造的維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是美國海軍第一款同時針對大洋和近海兩種功能設計的核子潛艇,由NSSN計劃衍伸而來,同時也是一種取代冷戰時代海狼級潛艦的便宜方案。維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計劃建造30艘,首艇於1998年開工建造,2004年正式服役,截至2017年SSN787華盛頓號服役,已經服役了14艘,第15艘和16艘也已下水。通用動力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可裝備有24枚三叉戟潛射彈道飛彈,故這些潛艇也被稱為「三叉戟」級潛艇,提供美國貫徹「核三位一體」思想的戰略核武器庫的海基力量。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是世界上核彈頭裝載最多的核潛艇,是美軍最重要的水下核震懾力量。通用動力伯克級飛彈驅逐艦是至今世界上頂尖的驅逐艦,其重量和火力超過許多巡洋艦。伯克級建造打破傳統,艦身全用鋼製,沒有採用傳統的鋼鐵船底和鋁製上部混合法,但仍有如鋁桅竿等部位以減低重量。伯克級也是第一艘有核生化空氣過濾器的防護戰艦,以及其艦體設計具有氣密的效果,所有船艙皆可增加氣壓來防止核生化汙染。通用動力製造的「獨立號」濱海作戰艦,將主要用於全球沿海水域作戰,是一種快速、機動、吃水淺的水面艦艇,具有高度的自動化設計,艦員編制將控制在100人以內。該艦的艦體將採用模塊化結構,並選用先進的艦體材料和動力裝置,使航速達到至少40節以上。「獨立號」濱海作戰艦具有一個可操作兩架SH-60海鷹直升機的飛行甲板和機庫,還有從船尾回收和釋放小艇的能力,以及足夠大的貨運量來運輸一隻小型攻擊部隊、裝甲車、和碼頭接駁器。可依照不同任務套件選用非線視界發射系統,搭載無人空中、水面和水下載具。通用動力的兩棲遠徵戰車,是美國未來士兵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兩棲,就是可以水陸兩用;遠徵,就是可以橫穿長距離水路。兩棲遠徵戰車主要功能是用來將海軍部隊從船塢登陸艦上安全運送到海岸,因此兩棲裝甲戰車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夠抵制機槍、炮彈的打擊。通用動力攻擊性武器領域主要面向全球市場,為美國及盟國研發製造履帶式、輪式戰車、後勤架橋系統以及各種彈藥。通用動力M1A1主戰坦克,是高度信息化的強大主戰坦克,伊拉克戰爭中可謂出盡風頭,強大的火力與信息化把伊拉克打得措手不及。M1系列主戰坦克在80年代後歷次美國對外大規模軍事行動(例如沙漠風暴或第二次波斯灣戰爭等)以其機動性強、火力精準強悍等優勢完全見證了M1系列身為全球最佳主戰坦克之一的地位,是讓美國陸軍引以為傲的裝備,亦為美國陸軍的代表。通用動力生產美國陸軍APKWS制導火箭彈,是由"九頭蛇"-70非制導火箭彈,加裝制導組件而成的新型火箭彈。"九頭蛇"-70是美國通用動力公司研製的70毫米火箭彈,自70年代問世以來已經衍生了多種型號,均採用Mk66火箭發動機,區別在於配用不同的戰鬥部和引信。在90年代以來的多次局部戰爭及地區衝突中,"九頭蛇"-70都曾登場亮相,被公認為美軍使用最廣泛的直升機機載武器。通用動力M61火神式機炮是美國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使用的的六管連發速射型航空機炮,經常被裝載在戰鬥機、直升機上作為高射速近距離火炮系統,口徑為20mm。M61是一種使用外力驅動六支槍管滾動運作、氣冷、電子擊發的加特林機槍。其中使用在F-14雄貓式戰鬥機與F/A-18大黃蜂戰鬥攻擊機上的M61A1可以選擇液壓或衝壓方式驅動,採電子控制,搭配無彈鏈填彈系統,極限射速可達每分鐘7200發,但實際運作時可選擇每分鐘4000發與每分鐘6000發的兩種射速。XM312重機槍是一把發射12.7 × 99毫米NATO 口徑的重機槍,亦是XM307榴彈發射器 25毫米自動榴彈炮的衍生產品,XM312主要用於取代在美軍服役已久的白朗寧M2重機槍。通用動力航空航天領域偏向民用航空,例如灣流系列公務機;此外還負責研發宇宙神系列運載火箭等。通用動力公司是目前世界上生產豪華、大型公務機的著名廠商,其主要產品為「灣流」系列飛機。2002年灣流公司對旗下公務機系列進行全面的改進設計,使用先進的電子設備和高性能發動機,加寬機身,提高客艙舒適度,在G100/200基礎上研製生產G150/G250新型中程公務機,在G300/400基礎上研製生產G350/G450新型中遠程公務機,在G500/550基礎上研製生產G650新型超遠型公務機。到目前為止灣流公司已生產了各型公務機2000多架,廣泛應用於民用、商業、政府機構、私人、軍用各個領域。宇宙神系列火箭,由美國通用動力公司製造,宇宙神-5運載火箭已連續生產30多年。火箭長25.1米,直徑3米,起飛重量120噸。目前經常使用的是宇宙神—阿金納D號和宇宙神—半人馬座號兩種型號。前者重129噸,能把2噸重的有效載荷送入500千米高的地球軌道;後者重139噸,近地軌道的最大運載能力為4噸。它們除作為月球號和火星號星際探測器的運載工具外,曾用來發射過通信衛星和美國第一艘載人飛船水星號進入太空。自1959年以來,已發射500多次,是使用最廣泛的一種運載工具。通用動力公司信息系統和技術領域主要負責研發移動式保密通信系統、單兵可攜式計算機、ISR、防火牆,網絡安全系統等。
關鍵字:軍民融合  |  產業快訊  |  政策法規  |  信息發布  |  技術前沿  |  行業動態  |  高層觀點  |  高層觀點  |  經濟發展  |  改革創新  |  投資指南

相關焦點

  • 這家公司100多年來只有一位客戶:美國海軍 只做一件事:造潛艇.
    世界上有很多專業造船廠,但沒有哪一家像它如此「忠貞」,100多年來只為一位客戶——美國海軍,只做一件事——
  • 揭秘美國通用動力公司
    這項交易可稱為2014年軍火貿易的大事件,也是通用動力公司上年度幹的最大一票,由此引起不少關注。讓我們先通過一個短片來看看在2014年通用動力還達成了哪些成就吧。2014 Year In Review at General Dynamics 時長3分27秒言歸正傳,開始本期軍工百強(六):美國通用動力公司的介紹吧。
  • 高手思維:一天只做一件事
    什麼都想做,什麼都想要。要獲得想要的東西,就要開始啟動心神去計算怎麼實現,也就是思,謀劃。但是,因為你把心神都放出去了,導致計算的時候算力不足,以致於無法計算出最優的解決方案和選擇路徑,結果做什麼都做不好,沒有結果。高手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知道專注的重要性。他們一次只做一件事,一天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其他的無關緊要的,通通扔掉。
  • 《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你會選擇做什麼?
    作者: [美] 加裡·凱勒 / [美]傑伊·帕帕森 2021年的第四周,與你分享的書是《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 困境逆轉:來自通用動力的故事
    1986年,通用動力迎來了一位新的CEO,這就是Stan Pace。Stan Pace在五角大樓聲名顯赫,由此,通用動力和國防部的關係得以改善,但是,通用動力的業務部門卻深陷停滯。1990年,通用動力獲悉其最大的飛機項目A-12可能被取消。當1991年通用動力迎來新的CEO之際,公司卻面臨著高達6億美元的債務和負的自由現金流。市場猜測,通用動力可能會不可避免走向破產。
  • 張召忠說當兵一輩子只做了一件事,到底是什麼?
    長江新世紀供圖「我當了四十五年兵,其實就做了一件事:提升全民族的海洋觀念。」近日,著名軍事專家張召忠接受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郵件專訪,聊到了海洋觀念、海軍發展以及退休後的生活。他說,向全民普及國防知識,不能老講大道理,「得把國防教育、軍事科普知識的東西,結合具體事例來去講,大家才能感興趣」。1952年,張召忠生於河北鹽山。
  • GE,百年動力在華40年
    這當然是誇張的玩笑話,但動力對航空的重要性確實毋庸置疑的。美國通用電氣就是從事航空動力的。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簡稱GE,早年曾用過譯名「奇異」。說起來,愛迪生還是通用電氣的創始人之一,他的公司與其他公司合併,在1892年成為通用電氣公司。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發明了現代飛機。16年後的1919年,通用電氣開始涉足航空動力。
  • 通用動力的新輕坦方案或許並不完美
    >▲通用動力公司發布的新輕坦概念圖(圖片來源於:網絡)日前,通用動力(陸地系統)公司發布了一張關於競標美國陸軍未來「機動防護火力平臺」(「MPF」)原型車的電腦模型概念圖,那這個所謂的「機動防護火力平臺」通俗來說其實就是美國陸軍打算在將來配備給其步兵旅戰鬥隊(即:IBCT)的新輕坦(新一代輕型坦克),根據此前其與美陸軍在2018年籤訂的合同來說,在今年(也就是2020
  • 苗欣宇 | 沒有文憑,37歲治學,終生未婚,一生只做一件事
    她37歲才開始治學,43歲後,花了30年時間,獨自一人做了一件藏學、敦煌學史上「功德無量」的事。讓·菲利奧扎評價其:「為所有的藏學家們廓清了道路。」知道讓·菲利奧扎是誰嗎?他是使用「海上絲綢之路」名稱的第一人。他兒子皮埃爾-西爾萬·菲利奧扎是現任法蘭西學院院士,國際知名的印度學家和梵文學家。
  • 老兵的獨家記憶丨當兵12年,他只幹了一件事……
    人群中,一位老兵低著頭,一雙布滿老繭的手忙碌著。測電壓、摸油管、擰螺絲,跪姿、側臥、仰臥動作靈活切換,為學兵仔細講解操作原理……一番熟練操作,故障車輛很快「起死回生」。授課完畢後,學兵們開始實操。即將退伍的老兵王帥克,看著眼前的年輕學兵,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 美國軍工之通用動力(二):帝國崛起
    在SR-71的耀眼光芒之下,連」牛車「計劃的全貌尚且被遮蓋,更不用說失敗了的通用動力」石首魚「了。無論如何,通用動力和洛克希德的這場比拼就好比是泰山頂上論劍,絕對是頂尖高手之間的對決,也充分反映了美國航空技術的深厚根基和強大實力。
  • 百年工具精髓:史丹利.百得.得偉的百年之路
    他利用這些數據,開始將合頁與客戶所需的螺絲進行套裝式包裝銷售,大大節省了客戶的時間,並確保最終用戶獲得了正確的產品及配件。他利用這一系列的優勢在銷售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史丹利先生在其晚年曾經自豪地表示:「我們企業成功的秘訣其實公開而簡單,那就是不斷追求卓越。」這種以客戶需求為唯一標準而不斷改進的經營理念,至今仍融匯於每個史丹利員工的血脈之中,成為百年史丹利長盛不衰的基石。
  • 通用動力公布美軍下一代護衛艦設計方案
    「大道至簡」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將一件複雜的事情化為簡單,那是需要智慧的。將繁雜的事情回歸到簡單,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決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歡大道至簡,因此,功和利,不可趨之若鶩;名和財,不可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我們要簡簡單單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用智慧化難為簡。
  • 餘生,做好一件事就夠了
    轉眼17年就這麼過去了,這17年,我做過3年的流水線,4年的商場營業員和7年的家電貿易,很感謝生活給了我這麼多的經歷,讓我不斷的成長蛻變。加入平安的時候我31歲,是2016年1月7日,都說三十而立,而我卻在這個年齡選擇了不顧一切(所有人全部反對我做保險)的重新開始,坦白說我不後悔,因為我一直認為自己的人生應該自己做主,何必要去徵求別人的意見,當你徵求別人的意見的時候,只會影響你的判斷,而做為成年人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為自己的選擇承擔所有的結果就好。
  • 通電動船已準備好滿足對潛艇不斷增加的需求用動力公司首席執行長說,
    通用動力公司執行長周三告訴投資者,該公司的裝備是為了滿足美國海軍對潛艇的「日益增長的需求」。   憑藉維吉尼亞Block V項目數十億美元的合同,該公司的海洋系統業務在2020財年創下了收入記錄。雖然川普政府預計未來幾年將有更多潛艇工作,但尚不清楚新一屆拜登政府是否會繼續這一造船路線。
  • 最有條理的人每天做的4件事.
    但一旦我們接受了它,我們終於可以開始做一些不太像真人秀的東西了。大多數提高效率的建議告訴你,不可能的事就是可能的。正如奧利弗所說,任何時間管理技巧的真正價值在於它是否能幫助你在正確的時間忽略正確的事情。只有當你仍然否認一天有多少小時時,這才是令人失望的。生活永遠不會完美。你永遠也做不完這件事。但是一旦你放棄了做任何事情,你實際上可以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
  • 國家一等功臣回家當農民,「隱姓埋名」37年只為一件事!
    雖然頭髮已花白,但吳洪甫講起第一次參與擊落「U—2」飛機的過程,依舊熱淚盈眶,「別看過了幾十年,平時我也不怎麼向旁人提起,可那些事我還記得住、記得清。」保守秘密,本本分分做農民「過去只知道老吳當過兵,從沒聽他說起當過什麼兵、打過什麼仗。」鄉親們說。
  • 志願軍撤離朝鮮回國前,做了一件事,中外歷史皆無先例
    而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志願軍做了一件事,讓整個朝鮮都感到震撼不已,當消息傳出去後,全球都不禁對志願軍豎起大拇指,咱們看看到底是啥?修建營地其實志願軍做的事很簡單,他們撤離朝鮮回國前在駐地修建了營地,但不同的是,志願軍明明要離開
  • 哈雷摩託車不為人知的百年發展史!裝逼必備,車迷必讀
    最為重要的是,這些車輛及其相關的故事激發了早期許多年輕人的創造力,其中就包括了21歲的威廉·哈雷和20歲的阿瑟·戴維森。儘管如此,在當時要製造這樣一款車要面臨的困難是如今難以想像的。你無法跑到商店或者通過郵購目錄購買到所需的零部件,大部分零部件都必須靠自己設計和製造出來。他們並非只是夢想家,而是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術基礎做為支撐。威廉·哈雷曾為一家自行車製造商工作,了解相關硬體;阿瑟·戴維森具有發動機模型製造的經驗。
  • 他傾家蕩產,30年只為一件事
    為了這一件事,他傾家蕩產 1962年,勵行根出生在浙江慈谿的一個普通家庭,上學、畢業、工作,人生路徑與大多數人並無二致,當然,他也有著自己獨特的一面,那就是只要是他認準的事,就幾乎沒有人能夠動搖。 憑藉過硬的產品質量,天生的密封件在行業裡逐漸樹立起了口碑,2000年後,公司已經從最初十幾個人的小作坊發展到近百人的規模,幾座氣派的廠房也拔地而起,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發展。 都說企業家血液裡流淌著不安分的基因,勵行根也是如此。事業走向正軌後,他總想做一些更有價值的事,望著一江之隔的秦山核電站,勵行根蹦出了一個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