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公開火箭發動機的生產車間,託起世界首枚洲際飛彈

2021-02-15 直觀學機械

點擊上面藍色字體直觀學機械關注我們

法律顧問:趙建英律師

庫茲涅佐夫股份公司是俄羅斯領先的發動機製造公司,其業務包括設計、製造和維修火箭、航空發動機和能源行業的燃氣輪機。

先通過一個視頻短片簡單的了解火箭發動機的製造

↓↓

友情提示,建議在wifi下欣賞,留著流量學知識!

他們製造的火箭發動機已被用於發射「東方」、「上升」、「聯盟」載人飛船和「進步」自動運輸貨運飛船。俄羅斯100%的載人航天發射和80%的商業發射都使用薩馬拉製造的RD107/108和其改型發動機。庫茲涅佐夫公司的產品在保持俄羅斯遠程航空兵戰備狀態上也發揮了特別重要的作用。

今日的薩馬拉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如恢復NK-32 02系列發動機的生產、加大火箭發動機產量、應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的要求提高工業燃氣輪機的可靠性、以及為先進飛機發展新發動機。

55年前,蘇聯開始在薩馬拉生產火箭發動機,從此,薩馬拉的發動機不僅把第一位太空人尤裡·加加林送入了軌道,還在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裡支撐起了蘇聯/俄羅斯的太空探索任務,並且還承擔了為重型飛機製造發動機的任務。後來薩馬拉的幾個大型工廠被合併成「庫茲涅佐夫」公司,成為俄羅斯國營技術集團公司的一部分,該公司現在是聯合發動機公司(UEC)的子公司。

切削車間。切削是發動機生產過程初始階段中的一道工序,這個車間集中了精密加工、控制和測試設備。如圖中的DMU-160 FD車銑加工中心,最大能處理直徑達1.6米、重達2噸的複雜形狀大型部件。

這裡的工人三班倒工作,生產任務繁重。

這是加工NK-32發動機壓縮機定子環的車床。

NK-32是圖-160戰略轟炸機的動力裝置。1996年,圖-144LL飛行實驗室也改裝了NK-32-1發動機。

這臺機器每分鐘最快能處理100米的接縫。

冶金車間。這裡能製造工業燃氣渦輪發動機和航空發動機的機匣組件,直徑可達1600毫米、重量可達1500公斤。圖中的女工正在組裝葉片的蠟模,他們用失蠟法進行鑄造。

這麼細緻的活需要女工來完成。

蠟模會被覆蓋上幾層陶瓷漿料,以達到一定的厚度。


最後在電爐中煅燒模具,內部的蠟將熔化並且流失殆盡,形成一個空心的陶瓷樹狀結構。

真空熔煉爐往陶瓷樹狀模具中澆鑄。

完成澆鑄後的澆注口。

對鑄件進行質量檢驗。

在零下55度的低溫下測試火箭發動機閥門。


冷卻浴需要控制液氮和酒精的比例才能達到所需測試溫度。


檢查壓縮機葉片的外形。

對火箭發動機燃燒室殼體進行表面加工。

對火箭發動機噴管進行釺焊,工藝溫度975度。

通過X光檢查的噴管會用粉筆寫上字。

把燃燒室和噴管焊接在一起。

燃燒室與噴管成品。

安裝遊動發動機的轉向組件,這種小發動機安裝在RD-107A/RD-108A火箭發動機上,用於控制和調整推力矢量。

庫茲涅佐夫有約12000名員工。

組裝中的俄羅斯下一代機車燃氣渦輪發動機——NK-361,這是「庫茲涅佐夫」的一個新發展方向。

NK-361燃氣渦輪發動機第一個原型機在2009年試車,在謝爾賓卡環形鐵道測試期間驅動了重量超過15000噸的158節列車,創下世界紀錄。


飛機發動機總裝車間。


組裝NK-32發動機的加力燃燒室。

圖-22M3的NK-25發動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和NK-32是世界上推力最大的航空發動機

組裝中的NK-25。

在組裝前檢查NK-32的機匣。


加力燃燒室的噴油環。

組裝航空發動機要一絲不苟。

組裝NK-14ST燃氣渦輪發動機,該發動機被用於天然氣輸送,有趣的是,發動機可以使用管道中運輸的氣體作燃料。NK-14ST是圖-95轟炸機NK-12發動機的改型。火箭發動機總裝車間。左邊是格魯什科院士動力機械製造科研生產聯合公司研製的RD-107A/108A發動機,右邊是庫茲涅佐夫自己研製的NK-33發動機。RD-107A/108A發動機結構類似,只不過107用於「聯盟」運載火箭的第一級,108用於第二級。

庫茲涅佐夫的火箭發動機在俄羅斯市場佔據了80%的份額,俄羅斯載人發射100%使用該廠發動機,可靠性達99.8%。安裝有薩馬拉造發動機的火箭在拜科努爾(哈薩克斯坦)、普列謝茨克(俄羅斯)和庫魯(法屬蓋亞那)太空港都發射過,而「聯盟」火箭則在俄羅斯「東方」航天發射場(阿穆爾州)進行發射。

火箭發動機的製造周期一般是10個月。

檢查發動機零件。

發動機經過最終檢測後就能交付給客戶了。

組裝中的NK-33火箭發動機,專為「聯盟2-1v」輕型運載火箭的第一級研製。

NK-33發動機差點在蘇聯登月計劃被取消後夭折,該發動機易於操作和維護,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而且價格僅是同類發動機的一半。美國也採購了NK-33安裝在自己「安塔爾」火箭上。

用熱縮管保護航空級線束。

在線束上安裝接插件。

完工的成品線束。

火箭發動機總裝車間裡的蘇聯和俄羅斯太空人照片,他們有個共同點:都是被薩馬拉製造的火箭發動機送入太空的。


發動機測試臺上的NK-14ST。

根據測試結果進行調校。

測試控制臺。

壓力計,用於在燃氣渦輪發動機測試中測量發動機低壓差壓。

發動機試驗臺的消音和排氣裝置。

RD-107A/108A火箭發動機測試,這是在點火前幾分鐘拍的。確認發動機可靠性只有一個辦法,就是直接用成品進行測試。發動機被固定在一個特製傾斜臺架上,準備點火。

在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庫茲涅佐夫」製造了8個大類約10000臺液體火箭發動機,把超過1800枚「東方」、「上升」、「閃電」和「聯盟」火箭送入太空。

點火前冷卻系統開始噴水,形成一片水幕來降低尾焰溫度和噪音。

測試發動機需要監測約250項參數才能評估其質量。

點火了,尾焰的亮度讓周圍黯淡無光。

尾焰直接衝刷下方地面,冒出一片高溫蒸汽。

水幕混入尾焰,這是真正的水火交融。

測試最後一分鐘了,此時已經燒掉了約12噸煤油和30噸液氧。

測試完成後,這臺發動機會送回裝配廠,拆解後根據測試結果進行調整,然後再組裝起來,通過最後質檢後才能發給客戶——進步航天火箭中心,再由他們安裝在火箭上。

薩馬拉製造的發動機再一次成功完成了發射任務。

End

資料源:鳳凰網

視頻來源:「Nirvana」先生提供資料,感謝

評論處大家可以補充文章解釋不對或欠缺的部分,這樣下一個看到的人會學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相關焦點

  • [軍普]中美俄頂級武直生產車間對比
    【哈飛武直-19生產線曝光】官媒公開武直-19生產車間【哈飛武直-19生產線曝光】官媒公開武直-19生產車間【哈飛武直-19生產線曝光】官媒公開武直-19生產車間最後來看美國的AH-64阿帕奇生產車間此前,韓媒曝光了美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生產車間。作為世界第一武直,產量可謂驚人!AH-64武裝直升機現已被世界上13個國家和地區使用,包括日本、中國臺灣和以色列。
  • 俄羅斯全球頭號核飛彈工廠發生爆炸,烈火燒向最新洲際飛彈,大國進入緊急狀態!
    俄媒體報導稱,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機械製造廠負責組裝生產新型重型洲際飛彈和核潛艇用潛射洲際飛彈,包括被稱為「全球頭號核飛彈」的「薩爾馬特」飛彈、R-29RMU「深藍」潛射飛彈。此外,著名的天頂號運載火箭和質子號運載火箭的助推器模塊也在該工廠生產。俄官方匿名消息人士透露,目前火勢非常危險,大火距離組裝飛彈的車間還有不到1公裡。
  • 中國120噸火箭發動機首次曝光:場景壯觀似火山爆發
    這次火箭發動機試驗不但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掌握泵後擺核心技術的國家,而且也為中國研製500噸級重型火箭發動機打開了勝利之門。此次試車的首臺泵後擺火箭發動機,是在已經進入工程應用階段的120噸液氧煤油高壓補燃發動機基礎上,通過局部調整來驗證對液體火箭發動機泵後擺技術。
  • 朝鮮閱兵秀世界最大洲際飛彈,比東風41長,射程覆蓋美國全境
    10月10日凌晨,在朝鮮勞動黨成立75周年閱兵式上,朝鮮又一次亮出全新大殺器——被外界稱為「火星-16」的全新洲際飛彈。這款洲際飛彈長為23-24米,可以算得上是世界最大洲際飛彈。相比之下,目前美國「民兵-3」洲際飛彈長為18.2米,中國「東風-41」洲際飛彈長21米,而俄羅斯「白楊-M」洲際飛彈長22.7米。
  • 東風-41和東風-5C洲際飛彈相比,誰的突防能力更強?威力更大?
    而東風5C是我國基於第一款洲際飛彈東風5家族的最新改進型號,雖然東風5C從未公開亮相過,2019年國慶閱兵慶典上同東風41一同亮相的也只是東風5B洲際核飛彈。但是2018年初美國著名軍事網站《自由燈塔》報曾發表文章稱,中國在本土進行了一次洲際飛彈試射活動,飛彈從太原航天中心發射,準確擊中中國西北部的靶場。
  • 連續35次發射成功,日本火箭逐步軍用化,與洲際飛彈相差無幾
    H2A火箭的技術指標遠高於普通彈道飛彈H2A運載火箭由日本三菱重工研發,屬於2級捆綁式運載火箭,擁有2臺主發動機與4臺助推火箭,其中Castor4AXL助推火箭採用了固體燃料技術,是目前新型彈道飛彈普遍使用的燃料,具有發射準備時間短、可長期存放、汙染小的優點。
  • 印度試射烈火5洲際飛彈!我們用一箭六星回答!
    飛彈由三級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推進,可攜帶1.5噸重的核戰鬥部。飛彈首次發射是在2012年,隨後在2013年、2015年和2016年進行了四次試射。本次發射將是烈火-5飛彈服役前的最後一次試射。火箭在接到任務命令後,24小時內完成星箭技術準備和發射任務,其中在發射點的發射準備時間不大於1小時,具備「當日發射」能力,遠超美國同類火箭3天的準備時間,成為世界上發射準備時間最短的運載火箭之一。
  • 朝試射洲際飛彈後印度「哭暈在廁所」,將到手的世界第5沒了
    朝鮮此次試射成功,宣告其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洲際彈道飛彈的國家。而同樣宣稱在今年試射洲際飛彈的印度到現在還沒動靜,怕是要哭暈在廁所了。朝鮮洲際飛彈發射連續畫面目前美國國防部已證實此次朝鮮飛彈飛行高度高達4506公裡,為朝鮮史上飛彈達到的最高高度,超過今年7月28日「火星」-14的3701公裡最大高度。
  • 中國造出世界直徑最大的火箭發動機:正計劃製造人類最大固體火箭
    據公開資料披露,這款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四院研製的固體火箭發動機,其直徑超過4.2米(另一說法是4.5米),大幅刷新了商業航天固體火箭發動機直徑的世界紀錄,居於世界領先水平。而此前的直徑紀錄由美國退出現役的太空梭(一對)固體火箭助推器:SRB保持,其最大直徑為3.7米 ,為太空梭和主液氫燃料箱提供2X1200噸的起飛推力。
  • 帶你探究殲10裝備的AL31發動機的製造裝配車間!
    公司主要業務是研發、生產、維護和維修飛機渦輪噴氣發動機,生產和維修直升機部件,生產石油和天然氣工業裝備。UMPO為蘇-35S戰鬥機生產AL-41F-1S發動機(也就是117S),為蘇-27和蘇-30生產AL-31F和AL-31FP發動機,為卡莫夫和米裡系列直升機生產單個組件,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泵站生產AL-31ST燃氣輪機
  • 俄羅斯發射一枚白楊M飛彈需25億人民幣,我國東風41洲際飛彈呢?
    的確東風41作為我國新一代陸基戰略核反擊大殺器, 其不僅有14000公裡的射程,可實現跨洲際攻擊,而且其10枚2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攜帶能力,殺傷力也絕非普通飛彈能夠比得起。要知道,目前美國在役射程最遠的民兵3飛彈射程也只有12000公裡,所以我國東風41的確堪稱世界領先級。
  • 3750枚!美國公布自己的核彈總數, 俄羅斯的態度仍然霸氣強硬
    今年1月時,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一份報告顯示,如果加入報廢的退役核彈,美國的核彈總數為5550枚,俄羅斯則為6255枚,這兩大巨頭就佔據了世界各擁核國家核彈總數的9成!所以美國將一定數量的高當量戰略核彈儲備起來,一面生產新的小型核彈。
  • 中美俄頂級武直生產車間對比——直19能實現超車嗎
    此前,韓媒曝光了美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生產車間。作為世界第一武直,產量可謂驚人!AH-64武裝直升機現已被世界上13個國家和地區使用,包括日本、中國臺灣和以色列。AH-64以其卓越的性能、優異的實戰表現,自誕生之日起,一直是世界上武裝直升機綜合排行榜第一名。AH-64武裝直升機是1973年提出的「先進武裝直升機計劃」(AAH)的產物。
  • 中國火箭發動機又一裡程碑,俄羅斯算盤估計要涼了
    500噸級火箭發動機研發突破西方封鎖,承載中國載人航天夢想  此前,在2016年中國500噸級火箭發動機初步試驗取得完滿成功,這次燃氣發生器—渦輪泵聯動試驗將是裝配生產前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美國F-1火箭發動機  目前世界上超過500噸級火箭發動機僅有兩款,一款是美國F-1火箭發動機,推力最高可達680噸,這是阿波羅登月的土星五號火箭的發動機,不過隨著美國土星五號停止使用,F-1火箭發動機已停產,技術圖紙被封存在
  • 22秒齊射4發洲際飛彈,全部命中目標,俄軍展示瞬間滅國能力
    這次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的飛彈發射,是自2018年5月,俄羅斯北風之神級飛彈核潛艇在「末日」軍事演習中20秒內發射4枚「布拉瓦」潛射洲際飛彈,第二次進行快速連續發射的飛彈試射。目前,俄海軍戰略核潛艇連續發射潛射洲際彈道飛彈的紀錄是在1991年,當時「新莫斯科夫斯克」號核潛艇創造了3分鐘內連射16枚「輕舟」潛射洲際飛彈的世界紀錄。「新莫斯科夫斯克」號屬於德爾塔-DIV型戰略核潛艇,是蘇聯發展的第三代戰略核潛艇,該級分為I、II、III、IV四代,其中DIV型在1985年開始服役,共建造了7艘,迄今仍是俄羅斯海基核力量的主力。
  • 洲際飛彈發射成本對比:美國2億,俄羅斯2.5億,中國呢?
    前段時間朝鮮閱兵,新式洲際飛彈作為壓軸最後亮相,讓全世界為之震驚 。洲際飛彈確實是一個國家的利器,沒有他就挺不直腰杆。所以無論對世界還是對一個國家而言都是具有非常強大衝擊力的。但相對於航空母艦而言,他可是要金貴的多,航母可以用十幾年甚至更多,而他就只是發射一次而已,就像一次性火箭。所以,大多數國家製作飛彈都只是用來威懾,很少用於發射。因為發射一次需要損耗極大的威力和財力。
  • 央視證實已清除一隻攔路虎,首臺火箭發動機問世,全球僅兩國能造
    資料圖:120噸泵後擺火箭發動機  1月26日,央視在一檔節目中播出了中國首臺120噸泵後擺火箭發動機首次試車的高清畫面,試驗現場猶如火山噴發,及其壯觀。這次試驗的成功,也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掌握泵後擺核心技術的國家,同時還為中國研製500噸級重型火箭發動機鋪平了道路,使載人登月的日程又近了一步。
  • 世界最大公路機動洲際飛彈誕生,11軸發射車,射程覆蓋美國全境
    尤其是比「火星」-15更大的洲際飛彈的11軸發射車,格外引人注目,該車有8個動力軸,中間夾了3個非動力軸。因此,該發射車比世界上另外兩款最先進的固體洲際飛彈的發射車還要大。另外兩款最先進的固體洲際飛彈,大家想必都知道,那就是俄羅斯的「亞爾斯」(白楊-M的新改型)和中國的東風-41,這兩款飛彈都是採用的8軸發射車。採用如此之大的11軸發射車,只能說明這款飛彈重量和體積之龐大。由於目前還不知道具體的名稱,故暫且以「火星」-16稱之。在閱兵解說中,主持人將這一飛彈稱為「大型戰略核力量」。
  • 美軍剛射陸攻戰斧,俄潛艇連試四枚洲際飛彈,戰鬥民族樹立了榜樣
    ,當天俄羅斯海軍新銳戰略核潛艇從鄂霍次克海連續試射了四枚洲際飛彈,準確命中了阿爾漢格爾斯克的奇賈實驗靶場,俄羅斯最近幾天已經多次進行飛彈的測試,其中就有多款飛彈是打擊了相同區域的模擬目標。就在俄羅斯進行大規模的戰略力量的測試的時候,美國空軍已經派出了RC-135S飛彈觀測偵察機在守候中。實際上不僅僅有俄羅斯的各類飛彈的測試,美國是採取了爭鋒相對的行動,在12月11日美國海軍通過使用宙斯盾飛彈驅逐艦,進行了2枚戰斧巡航飛彈的試射活動,俄羅斯戰略飛彈核潛艇的飛彈試射,是在美國剛剛進行了陸攻巡航飛彈的測試之後,俄羅斯是用自己的方式給美國敲響了警鐘。
  • 北風之神成功齊射4枚洲際飛彈,俄新核戰重錘終於成功!
    2018年5月23日(即今天),俄羅斯海軍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尤裡·多爾戈魯基「號進行了一次成功的齊射4枚「布拉瓦」潛射洲際飛彈的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