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無人機首飛成功,將會成為F22的末日剋星嗎?一廂情願而已

2021-02-12 無人機網

來源:今日頭條

最近來源於國內網絡媒體的消息,中國的神鵰無人機已經成功進行了首飛,之前的神鵰無人機,只是在地面進行測試和滑跑,並沒有進行過試飛,此次試飛的具體細節並沒有公布,但是已經引起了外媒注意。英國的《獨立報》就神鵰無人機刊發了表題為《神鵰:中國新型高空無人機對美國的空中優勢的威脅有多大?》的文章,作者為馬克·皮辛,小編特地給大家帶來共同分享下。

今年5月,有人曝出了中國一架名叫「神鵰」的新型雙機身高空無人機的模糊照片。專業人士隨即稱這是「反隱形無人機」。隱形技術即飛機的電子偽裝技術,它使飛機很難被敵人的雷達發現,但中國的這架無人機的體積無疑足以攜帶那種用於探測隱形飛機的特殊雷達。它的飛行高度足以使其能在隱形無人機抵達目標前便早早發現它們。傳聞它的雷達能發現500公裡之外位於韓國海岸的美國F-22「猛禽」隱形戰鬥機。

而根據中國的匿名消息源,"神鵰"無人機已經進行了成功的試飛,雖然看外形來看,它並不是一種傳統意義上的好飛的無人機,但是對於現代飛控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的這架無人機預示著隱形技術的末日。另一些人認為,這只是作為美國空中優勢基礎的隱形技術的未來所面臨的一個嚴重威脅而已。

隱形技術是對旨在使飛機較難被雷達等系統發現的飛機設計、策略和電子對抗的總稱,美國是這一技術的開創者。除了試圖通過去除機尾儘可能弱化雷達信號特徵以外,美國還試圖減少發動機排氣裝置的紅外輻射和機上電腦的電磁輻射。隱形策略包括尋找防空系統的漏洞。

一想到隱形飛機,人們的腦海中往往會浮現出三角形狀的黑色F-117隱形戰鬥機和B-2轟炸機,抑或困難重重的F-35「閃電」隱形戰鬥機計劃,前者在兩次海灣戰爭伊始穿破了薩達姆·海珊大肆吹噓的防空系統,而英國已孤注一擲地將其航母的未來押在了後者上。隱形技術實現大飛躍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當時洛克希德公司推出了研製隱形戰鬥機的計劃,F-117隱形戰鬥機和B-2轟炸機由此誕生。

然而,成功也有不利的一面:你的對手開始重視隱形技術並競相使隱形飛機現形。在一段時間裡,應對方法是一種已被西方摒棄但蘇聯仍在發展的技術。在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期間,利用這種反隱形技術,塞爾維亞所謂落後的防空系統據說擊落了一架F-117隱形戰鬥機,引發媒體爭相報導。

位於倫敦的國際戰略研究所研究軍用航天技術的高級研究員道格拉斯·巴裡說:「實際上,隱形飛機從來都不是完全隱形的,最終總會產生雷達信號特徵。你要努力做的就是儘可能延後這一時刻。相比在100英裡之外被發現,如果在距離目標5英裡時被發現,隱形飛機便完成了任務。」

「如果說隱形戰鬥機和轟炸機有來無影去無蹤的時期,那便是當年F-117在伊拉克糟糕老舊的防空系統下完全來去自由的日子。然而,俄羅斯和中國等對手過去25年來已開始發展對抗措施,其中包括能發現隱形飛機的雷達。」

美國《防務科技國際》雜誌主編比爾·斯威特曼認為,這類對抗措施如今正在「激增」。雖然大部分雷達的工作頻率在2GHz至40GHz,但像VHF雷達這樣的低波段雷達的工作頻率在1MHz至2MHz,能發現現今已知的大部分隱形飛機。這種雷達確實有基本的物理學原理為依據:它的波長同很多隱形飛機上的主要特徵相同,所以它發出的信號會反彈回來。有人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曾警告美國軍方注意這一當時還是理論上的弱點。

英國皇家三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伊戈爾·蘇佳金博士說:「俄羅斯因在技術方面保守而堅持研究低波段雷達。最終他們取得了巨大成功。」

而中國此次成功試飛的「神鵰」無人機,不僅僅證明了中國人在無人機領域的高速發展進程。更說明世界各國的技術後發優勢對於美軍自詡的高技術代差戰爭的諷刺。在未來,中俄的技術發展,將進一步擠壓美國的高技術,而美國可能要投入更多資金來研發升級技術。

而對於此篇文章,有中方專家薛曄認為,英國人和美國人實質上是捆綁在一輛戰車上,而這輛戰車的實體就是F-35戰機。所以對於F-35自詡的隱身能力,英國人也不確認最終效果如何,而現在世界上層出不窮的反隱身技術也讓英國人感受到了依附別人的痛楚。但是已經自費武功的英國航空工業,或許無法再重現當年的輝煌。而神鵰無人機,最多只是中國用來反F-22踹門體系中的一環。可以在高空進行長航時值班,用來彌補雷達網和預警機之間空隙,擔當長程的值班任務,但是並非是有了神鵰無人機就可以確保F-22不能執行進犯活動,所以為了反F-22我們更需要開發自己,海基,空基,路基的反隱身體系。這才是當前最關鍵的!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可以快速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中國「神鵰」無人機照片曝光 外媒稱已首飛!
    這是中國第二種大型高空長航時戰略級無人機,此前,中國成飛公司研製的「翔龍」無人機也曾引起廣泛關注,被認為與美國「全球鷹」無人機的部分性能相近。最近曝光的「神鵰」在尺寸和續航時間,飛行高度上可能超過了「翔龍」。
  • 【神鵰無人機】港媒:中國研神鵰大型無人機
    香港《大公報》報導稱,據掌握,中國為應對美國空軍使用的高空無人偵察機「全球鷹」,正在開發「神鵰」大型無人機,它在速度等方面超越美國同類型無人機。文章稱,「神鵰」的探測半徑可達500公裡,足以監視朝鮮半島全境,其飛行時速也高達979公裡,遠高於美軍「全球鷹」(時速575公裡),飛行高度為2.5萬米,凌駕於「全球鷹」(1.8萬米)以上。另外,「神鵰」機體長25米、翼展50米,是現在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無人機,重量約達15-20噸。
  • 國產「神鵰」無人機
    2015年5月,知名軍事論壇爆出一架高空長航時無人機,傳聞可能就是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設計的高空長航時反隱身無人機——神鵰無人機
  • 比全球鷹更大更厲害,沈飛神鵰雙體無人機堪稱全球第一
    有人問我國有沒有這麼大這麼厲害的無人機呢?實際上,咱們不但有類似的大傢伙,而且體型更大,堪稱全球第一,它就是沈飛研製的「神鵰」。,「神鵰」比「全球鷹」大多了,無愧於世界最大無人機的稱號。對於設計風格一貫中規中矩的我國航空工業,特別是沈飛來說,「神鵰」無人機的創新簡直不可思議。不過,和翼展達117米的「平流層發射」不一樣,「神鵰」雙體結構主翼在後,機頭通過一段副翼相連,整體形成一個「且」字型,當然中間的兩橫沒有。
  • 關於「神鵰」無人機的三個傳說,你被騙了嗎?
    該型無人機之前被廣泛視為一種高空反隱身無人機,名為「神鵰」,主要是因為中航工業出版的一本介紹院士李明的書中曾記載,李明大力推動高空反隱身無人機的前期對外合作,「基於這項合作,601所研製出了『神鵰』驗證機」。而在一份反映中航工業型號發展的圖表上,高空反隱身無人機的側視圖與這個雙體積側視圖極為相似。在李明院士的傳記中,這樣提到了神鵰無人機。
  • 中國」神鵰「無人機全球最大,兩指標遠超全球鷹
    香港《大公報》6月1日報導稱,據掌握,中國為應對美國空軍使用的高空無人偵察機「全球鷹」,正在開發「神鵰」大型無人機,它在速度等方面超越美國同類型無人機。中國軍事專家表示,香港媒體的內容基本上來自網際網路,從未得到官方的證實,不過從發展趨勢來看,中國確實有研製大型戰略無人機的可能與需求。  據報導,瀋陽飛機集團成立秘密項目組,在去年12月到今年年初進行了「神鵰」的首次試飛。「神鵰」外形類似二戰時期活躍過的美國空軍雙引擎戰鬥機P-38Lightning,擁有雙機體,機體搭載的雷達可以探測海上的敵方軍艦,擁有空中預警機功能。
  • 裝備:中國獨創國產神鵰無人機曝光 戰力超全球鷹
    在國內軍事類媒體上,一直流傳著一張中國軍用飛機發展的「族譜圖」,該圖的絕大部分項目都在後來的公開報導中得到了驗證,而最為神秘的則是該圖中的「高空遠程反隱身無人機
  • 中國"神鵰"無人機清晰照片首次曝光
    近日曝光的「神鵰」無人機照片  圖說:左右兩側機身頭部「鼓包」的顏色不同,左側機身「鼓包」為灰色,表明是透波複合材料,裡面應該裝有衛通天線,右側機身鼓包則是鋁鋰合金蒙皮,無法用於安裝天線>  昨日中國網絡上出現了「神鵰」無人機清晰照片。
  • 中國神鵰無人機再現網絡 將用於反隱身作戰?
    該型無人機之前被廣泛視為一種高空反隱形無人機,名為「神鵰」,主要是因為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航空工業)出版的一本介紹院士李明的書中曾記載,李明大力推動高空反隱形無人機的前期對外合作,「基於這項合作,601所研製出了『神鵰』驗證機」。而在一份反映航空工業型號發展的圖表上,高空反隱形無人機的側視圖與這個雙體機側視圖極為相似。
  • 中航工業鷂鷹外貿無人機成功首飛
    5月10日下午,由中航工業貴州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製生產的第一架鷂鷹外貿無人機在經過25分鐘的飛行後,於2點55分平穩降落貴飛機場跑道。  該架次鷂鷹系列民用無人機的成功首飛,標誌著中航工業貴飛在民用無人機產業發展進程中取得重大進展,同時也是中航工業貴飛落實無人機基地戰略的一項重要成果,為中航工業貴飛未來無人機的出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 美XQ-58A戰鬥無人機首飛成功
    「忠誠僚機」概念中,一架F-35戰鬥機被多架無人機包圍抵達目標區域,由F-35戰鬥機飛行員控制多架無人機發起攻擊,實現有人機和無人機的協同作戰。現在這一設想正在逐步變成現實。圖2 《美國空軍2030》中展示的F-35戰鬥機和僚機截圖2019年3月5日,美國空軍實驗室宣布,由美國空軍實驗室和克瑞託斯無人機系統公司聯合研發的XQ-58A 戰鬥無人機當天首飛成功。在首次飛行試驗中,XQ-58A戰鬥無人機飛行76分鐘,完成了所有預定試驗目標。
  • 「黃貂魚」首飛成功!無人機Get空中加油新技能
    科技日報記者 張 強美國波音公司近日發布消息稱,世界第一款無人加油機——MQ-25「黃貂魚」已經成功進行了首飛,整個飛行測試過程超過2個小時。按照計劃,「黃貂魚」將在2024年開始投入使用,它們將被部署在美國海軍的核動力航空母艦上。
  • 中國WJ-700無人機首飛成功 具備空對面精確打擊作戰能力
    (以下簡稱WJ-700無人機)圓滿完成首飛試驗。圖為WJ-700無人機(資料圖片)。中新社發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 供圖WJ-700無人機採用了多項先進技術,航時、航程和載重等關鍵性能指標達到同等噸位量級無人機的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 WJ700無人機首飛成功 — 採用隱身設計,可躲避防空飛彈攻擊
    1月11日,由航天科工集團海鷹航空公司研製WJ700高速打擊一體化無人機首飛成功。它是國產偵察打擊一體化無人機更新換代產品,將會替代現有翼龍、彩虹系列無人機,徵戰國際市場。現在國產無人機主要包括翼龍、彩虹兩大系列,這些無人機採用螺旋槳發動機、大展弦比平直翼。
  • WJ-700無人機成功首飛,美國人終於緩過神,可能早已超過美國
    最近中國一款新型無人機成功首飛,這款無人機究竟有何特殊之處?將怎樣開創無人機作戰新模式?在1月11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三研究院海鷹航空主導研製的WJ-700高空高速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成功首飛。對於看慣了中國無人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軍迷而言,心情似乎沒什麼波動。但是要是知道其先進性,估計很多人會明白為何它作為大殺器在「軍迷節」出現了。
  • 太陽能無人機---完成首飛
    近日,由航空工業一飛院設計研發的「啟明星」太陽能無人機大尺寸(20米翼展)技術驗證機完成首飛,這是一飛院繼該機10
  • 曝光殲18戰機的四大真相 戰鬥力遠超過F22
    「殲-18首飛」無疑於一個驚天消息,在沒有任何跡象,沒有任何可能性的前提下突然出現,比殲-20的現身更加令專業人士瞠目。不過,日本人最先爆料的「殲-18首飛」卻充斥著荒謬的笑料。然而今年日本媒體重新包裝後,「殲-18」搖身一變成為「垂直起降戰機」,這條在國內打造的假新聞再次煥發了活力。現當前,中國「戰鬥機熱」成為國內外媒體的盛宴,有些找不到第一手素材和消息的媒體,打破頭想擠進這個盛宴,造假和傳謠自然成為不擇手段的結果。
  • 中國WJ-700無人機首飛成功.採用隱身設計,可躲避防空飛彈攻擊
    1月11日,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海鷹航空通用裝備有限公司牽頭研製的WJ-700高空高速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圓滿完成首飛試驗
  • 黑飛無人機剋星來了
    備受關注的「黑飛」無人機有望迎來技術上的剋星。
  • 伊朗F313隱身戰機首飛成功,會稱霸中東嗎?
    近日,網傳伊朗F313隱身戰機首飛成功。